-
1 # 三七配紅花
-
2 # 魚小糖吖
劉辯是漢靈帝子,漢靈帝不可能殺他。漢靈帝和十常侍要除之後快的是外戚大將軍何進,真正除劉辯的是董卓。
漢靈帝和十常侍都是因為在太子的廢立問題上與何進相沖突,漢靈帝想立劉協為太子,而劉辯是何進外甥,何進自是想讓立劉辯為太子。為此,十常侍建議靈帝,若欲立協,必先誅何進,漢靈帝便同意了。何進還沒殺,靈帝便先死了,十常侍便想冊立劉協為帝,何進覺察,帶兵入宮,斬殺了蹇碩一人,其餘盡皆放過,而此時張讓等是決心要除掉何進而後快的。
董卓因十常侍之亂,引兵入關,事畢,留守都城不走了。此刻,董卓獨攬大權,肆無忌憚,不久,便廢了漢少帝劉辯,立了陳留王劉協為帝即漢獻帝。董卓廢了劉辯後,一直軟禁著他,一日不除便如鯁在喉。沒多久,董卓便派人殺了劉辯。
-
3 # 小司馬講史劉辯,史稱少帝,是漢靈帝劉宏與何皇后的嫡長子。無論是漢靈帝,還是十常侍、董卓他們都對劉辯有成見。下面我分別對漢靈帝、十常侍、董卓對劉辯不感興趣的原因做一下闡述。漢靈帝不喜劉辯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劉辯不符合漢靈帝的選材標準。漢靈帝認為劉辯生性軟弱,舉止不夠莊重,沒有威嚴,毫無帝王之相。
二、外戚王莽篡權的例子讓漢靈帝心有餘悸。漢靈帝認為何皇后比較強勢,再加上其兄何進驕橫跋扈。如果劉辯上位後,容易出現國戚攝政。
三、漢靈帝業已找好皇位繼承人。他認為皇子劉協聰明伶俐,處事穩重,遠超其兄劉辯之能。在漢靈帝心目中,劉協就是他要找的皇位繼承人。
十常侍不喜劉辯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漢靈帝臨終託孤宦官蹇碩,欲立劉協為帝。後來手握兵權的大將軍何進便強立劉辯為帝。再後來,何進藉機會除掉了宦官蹇碩。十常侍也都是宦官,他們終日惴惴不安,他們恨何進,當然劉辯也被十常侍所忌恨。
二、劉辯確實能力不足,沒有治國的本領。十常侍他們知道董太后與何皇后不和,如果立了劉協為帝,他們會獲得董太后的支援,到時他們就是有功之臣,劉協肯定會重用他們。另外,他們也想借此機會除掉大將軍何進,從而獨攬朝中大權。
董卓不喜劉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董卓認為劉辯應變能力差,不夠機敏。而陳留王劉協機智沉著、遇事不驚,給董卓留下了好印象。
二、撫養陳留王劉協的董太后和董卓是同宗,董卓自然和陳留王親近些。
三、董卓權傾朝野,他為了進一步提升威望,自然希望另立新君,從而攝政已獲取更大權力。
四、董卓害怕劉辯重返帝位,便設計鳩殺了劉辯。
綜合來說,劉辯不被漢靈帝、十常侍、董卓他們所接納的主要原因還是他的能力不足,背後有大將軍何進掌權。另外,劉辯也是個悲劇性的人物,無論是他的上位,還是他的下位,他一點考慮的餘地都沒有,都是被動的,所以說他是政治鬥爭下的犧牲品。 -
4 # 錢多多讀文史
先說說漢靈帝對劉辯的態度。
《後漢書·何進傳》:“初,何皇后生皇子辯,王貴人生皇子協。群臣請立太子,帝以辯輕佻無威儀,不可為人主,然皇后有寵,且進又居重權,故久不決。”
這裡是說漢靈帝認為劉辯“輕佻無威儀”,不想立他為繼承人。並沒有想除之而後快。
劉辯本為庶子,其母何貴人出身平凡,據說本為屠戶之女。她進宮後得到靈帝寵幸,生下劉辯,晉為皇后。
但不久王美人進宮,她知書達禮長得又漂亮,很快搶去了何後風頭。王美人在何後的多方監督與警惕中生下皇子劉協。
劉協得到了靈帝寵愛,欲立其為太子,但此時劉辯的舅舅何進為大將軍,操權柄,因此靈帝猶豫難決。
再看十常侍對劉辯的態度。
靈帝病重,立太子事不可再拖。彌留之際將心目中的繼承人皇子劉協託付給他特別信任的宦官、十常侍之一、上軍校尉蹇碩。
蹇碩接受遺命,準備先召何進入宮誅殺之。不想事洩,何進逃出宮外。
於是,劉辯被何太后及國舅擁立。蹇碩仍不死心,他欲聯合趙忠等宦官改立劉協。但其他人要麼求自保,要麼投靠了何進,蹇碩被出賣被殺。
因此,十常侍中除了蹇碩,也並非都欲除劉辯而後快。
最後看董卓對劉辯的態度。
何進誅殺蹇碩後,欲進一步剷除宦官集團,於是請外援董卓入京。
董卓還未進京,何進與宦官們已經交火。宦官們劫持少帝劉辯與陳留王劉協出逃。
董卓率軍迎接少帝與陳留王,廝見之際,少帝語無倫次,而劉協對答如流。
董卓生出廢劉辯立劉協的心思,因為他覺得劉協大方得體,且為同族之人董太后撫養長大。
再者,董卓此時想要樹立威信,把控朝政,沒有比親手廢立皇帝更好的了,所以,劉辯在他這兒,是必須的犧牲品。
劉辯被廢為弘農王后,董卓為免除後患,毒殺了他。
可以說,靈帝對劉辯,只是不欲其為太子,並無殺心,十常侍之於劉辯,有廢黜之心,而董卓之於少帝,是必欲除之。
-
5 # 小黑哥的故事
劉辯,是漢靈帝之子,母親是何太后,舅舅是當時的大將軍何進。劉辯十四歲登基,史稱漢少帝。後來董卓進京把持朝政,廢了劉辯,將他貶為弘農王。後來諸侯起兵討伐董卓,董卓怕他們迎立劉辯復位,就派人把劉辯毒死。
一.漢靈帝
劉辯當時是漢靈帝長子,漢靈帝認為劉辯行為輕佻,沒有帝王威嚴,很不喜歡他。加上漢靈帝母親董太后偏愛劉協,一直勸漢靈帝廢長立幼,於是漢靈帝偏向劉協。後來漢靈帝因病去世,沒有留下詔書,最終長子劉辯順利繼位。
二.十常侍
十常侍是靈帝時期的宦官集團,橫徵暴斂,賣官鬻爵,為害百姓。漢靈帝口頭留下遺詔,立劉協為帝。十常侍認為劉協年幼方便自身把持朝政,加上靈帝母親董太后。於是決定廢掉劉辯,立劉協為帝。結果事情敗露,何進要殺十常侍。十常侍先下手殺掉何進,又脅迫皇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出宮,最後在群雄的壓力下,投河自盡。
十常侍是指靈帝時操縱政權的張讓、趙忠、夏惲、郭勝、孫璋、畢嵐、慄嵩、段珪、高望、張恭、韓悝、宋典等十二個宦官。他們都任職中常侍,稱為十常侍。
三.董卓
董卓是東漢末年的諸侯之一,手握西涼20萬大京。當時何進為了誅殺十常侍,下令讓董卓進京勤王。董卓進京後,逼死十常侍,自己獨掌大權。為了樹立自己威嚴,董卓廢掉劉辯,立劉協為傀儡皇帝。
賊臣持國柄,殺主死宇京。蕩覆帝基業,宗廟以燔喪。播越西遷移,號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為哀傷。——《薤露行》曹操
總結:1.漢靈帝容不下劉辯,是想廢長立幼,但因為何進手握軍權,所以一直遲疑不定;2.十常侍容不下劉辯是認為劉協年幼比較好控制,所以想廢掉劉辯把持朝政。3.董卓廢掉劉辯,完全是出於自己野心,行霍光之事,好樹立起自己無上威嚴,讓天下文武百官都唯他馬首是瞻。
-
6 # 西門不帶刀
漢少帝劉辯真的是一個姥姥不親舅舅不愛的貨。除了他媽和他的親舅舅支援他當皇帝外,沒有一個人喜歡他,包括他的親爹漢靈帝,而且不客氣的說,東漢末年的混亂就是這個漢少帝給引起來的。1.天性輕佻,引起親爹不快。
估計是從小的生長環境讓漢少帝的性格變得很輕佻。當時怕他不好養,出生後便被送到了一個道士家裡。畢竟這是皇子,道士也是懶得管,這就養成了漢少帝輕佻的性格。
2.母親與舅舅強行扶他上位漢靈帝死後本來想把皇位傳給漢獻帝劉協,但漢少帝的親舅舅,何進是個大將軍,手裡有兵權。就強行立自己的外甥當皇帝。
3.宦官蹇碩準備遵收漢靈帝的遺詔,讓漢獻帝劉協繼位蹇碩這個人還是比較忠心的。他是遵循漢靈帝的遺詔做事。但被何進給殺了。何進殺人,殺上癮了就準備順便把其它十個宦官都給殺光,這樣他們老何家就可以一手遮天了。
4何進犯了個錯,為了找幫手把董卓調進京城了。本來何進把董卓調進京城的目的是為了讓他幫助自己殺了十常侍,是保證漢少帝劉辯的地位。誰知董卓看到劉辯這個熊樣後,直接就沒看上眼。
而當時的陳留王,以後的漢獻帝劉協,卻是天資聰明,再加上劉協的養母董太后是同族。於是董卓就廢了漢少帝劉辯,換上了劉協。
這個劉協就是以後的漢獻帝,當了將近30年的皇帝。看來天命所歸這個玩意兒還是存在的,他爹當時就準備把皇位傳給他,被何進給攪黃了,最後皇位還是回到他的手裡了。
-
7 # 不是一隻好鳥
你這個問題,分三個方面來回答。
漢靈帝不是容不下劉辯,而是不想把皇位傳給劉辯。為什麼不想傳位給劉辯,有三個方面原因。第一點是官面上的說法劉辯為人輕佻,缺乏威儀:第二點漢靈帝寵愛劉協的母親王美人,由此愛屋及烏想立劉協;第三點點可能是對外戚勢力何進的尾大不掉的擔心。從自己的被外戚勢力立為皇帝的經歷及外戚廢立和毒殺皇帝的惡例,擔心自己死後劉辯制約不了外戚。
十常侍是十個人不是一個人,他們對劉辯的態度上是不同的。唯一想推翻劉辯皇位的事蹇碩,有漢靈帝的臨終託孤的囑託信任。蹇碩與何進有著直接的權利的衝突,漢靈帝中平五年設定西園八校尉,由蹇碩統一指揮,就連大將軍何進都要聽從其指揮。漢靈帝死後,最信任蹇碩的領的沒了,而最高領導換成了對手的外甥,你們說說這以後工作還怎麼幹。那時候又沒有別的地方可以跳槽,所以只好換個最高領導了。
董卓為什麼廢掉劉辯的皇位。東漢把持朝政的要麼是外戚要麼是宦官,雖然沒有法理依據,但是這是一個約定俗成的潛規則。首先董卓不可能自宮去做宦官,那麼只能在外戚方面做些手腳了。劉協的母親被何皇后毒死後由董太后養大。董卓就去攀附是董太后的親戚,並把劉辯的皇位廢掉立劉協為皇帝,這樣董卓把持朝政就名正言順了。
-
8 # 戴老師講歷史
也不是除之而後快,漢靈帝十常侍什麼的人,都沒心情和興趣和一個小孩兒過不去,沒那麼大仇。
漢靈帝單純是不喜歡這個小p孩背後的勢力,不至於除之為後快——好歹親生兒子,要真打算除之而後快就不該為了怕他夭折送到民間了。
至於十常侍嘛,與漢靈帝的邏輯其實是一致的,這些個宦官要真打算除之而後快,一個小屁孩早就掛了,不至於,不至於。
至於董卓為啥要幹掉劉辯呢,這倒是真的除之而後快了——董卓廢帝另立再殺掉要的是立威,讓你們看看什麼叫權臣,什麼叫太師!
-
9 # 夢圓影史
我們都知道三國時期的開局就是因為東漢末年的漢靈帝死後,何進大將軍被宦官所殺,從而引董卓入京才造成了漢朝的整體崩塌,然後才慢慢的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但是這一切的原因好像就是當初漢靈帝不想讓劉辯成為自己的繼承人所造成的
漢靈帝曾經可是有著很多個皇子,可是真正能在後宮當中活下來的皇子幾乎一個也沒有了,除了何蓮為其生下的劉辯,漢靈帝也是因為害怕後宮中的某人會害了自己的親生兒子,所以才會把劉辯從小養在了一名道士的家中。
整個漢朝誰對漢靈帝最忠心,可能就是這十個老太監,為了能執行漢靈帝臨死前所下達的命令,十常侍就謀劃了何進入宮被殺一事。
當初漢靈帝所留下來的遺詔,雖說沒有什麼正規的手續,但是不論是之前的太監還是宮中的董太后,對董卓所說的話都是如此,而當時的董卓可能也是為了自己控制漢朝的名義更加的名正言順吧,所以就強行把劉辯給廢掉了,讓劉協成為了大漢朝的天子,也就是後來的漢獻帝。
回覆列表
劉辯是漢靈帝劉宏的兩個兒子之一,另一個是獻帝劉協。劉辯母何太后,舅舅是大將軍何進。
也許是太活潑,漢靈帝很不喜歡這個兒子,說他輕狂,沒威嚴,不適合當皇帝。漢靈帝更喜歡另一個兒子劉協。一直想讓劉協當太子。但因為劉辯舅舅何進是大將軍,手握實權,所以這事一直懸而未決,靈帝去世前把劉協託付給宦官首領,劉辮則沒安排。
宦官頭領想立劉協為新皇,大將軍何進想立自己外甥為新皇。二派爭鬥不休,最後何進權大勢大壓過了宦官。劉辯成為東漢第十三位皇帝。十常侍對他十分嫌惡。總想把他背後的支持者何進何後除掉。大將軍何進也有相同心思,想把全部宦官除掉。何進暗中召西涼太守董卓帶兵進京幫忙。由於何進籌劃不密,被宦官們先下手為強殺了。
董卓到京城時,京城正亂成一鍋粥,少帝劉辮在紛亂中被挾出皇宮上了北硭山,剛被人救回來。董卓上前參見,驚魂未定的劉辯說話結結巴巴,語無倫次,沒把董卓鎮住,讓董卓起了輕慢之心,倒是和劉辯一同逃難的劉協口齒靈便對答如流給董卓留下了好印象。少帝表現為什麼這麼差勁,這和他的成長環境有關,因為靈帝的兒子生一個死一個,全養不大,少帝出生後被何後寄養在民間,收養他的人又是一位道士。雖然聽說道士的法力高強。但是我想帶小孩,無論如何他肯定不如現在幼師。帶出來的小孩也沒見過多少人,怕生易驚是顯然的。劉協自小在宮中長大,見識就更廣,經的場面自然更多,遇事更鎮定也自然。
董卓帶兵入京以後把持了朝政。但是很多人都不服他。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董卓想幹一件大事來立威。另外他可能想借扶新皇上位讓皇帝為自己撐腰,不管怎麼說,新皇帝是他扶上去的,對他總有些感恩之心吧。於是他決定把少帝廢掉,讓他認為更像皇帝的劉協來當皇帝。雖然反對的人很多,但是董卓還是這麼幹了。他這麼幹了以後,其餘的諸候全不幹了。都一樣是軍區司令,為什麼你就可以把持國政?不服的地方太守們組成聯軍來討伐董卓,想把劉辯重扶上皇位。董卓為了斬草除根,斷絕這些人的想法,派李儒把劉辯母子先後毒死。
總的來看,劉辯並無什麼過錯,至於靈帝說他輕狂,也很正常,劉辮死時才十五歲,靈帝在時也就更小,這麼小的孩子有點不聽話也正常,靈帝可能想要一個木頭式的兒子,這是一個小孩辦不到的。
從劉辯死前對答及做的絕命詞看,劉辯文采還是不錯的,思維也很敏捷。可惜生在亂世,夾在幾幫都想掌權的人之間,自己不能對自己的命運做主,只有任人擺佈,是值得同情的,他有錯的話就是不該生在帝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