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人生難覓同行者
-
2 # 首席水軍大都督
歷史上對於魏延之死都各有見解,雖然我們無法得知魏延心裡是否想要造反,但他的行為已經構成造反的罪狀了!
第一,不聽諸葛亮遺命安排退兵。
建興十二年秋,諸葛亮病危,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魏延斷後。然而魏延卻不服從安排,趕在楊儀大軍前面回師,不履行斷後的職責,致北伐大軍安危於不顧,若不是姜維擊退了司馬懿的追兵,後果不堪設想!
《三國志》:秋,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姜維次之;…延遣人覘儀等,遂使欲案亮成規,諸營相次引軍還。延大怒,儀未發,率所領徑先南歸。第二,燒燬蜀中棧道,攔截楊儀軍。
魏延日夜兼程,趕在楊儀大軍前面,所走過的地方都燒絕閣道。破壞棧道,致使大軍無法回師,其情難料,說是造反也不為過。
第三,擅自率軍攻擊楊儀軍。
魏延先佔據南谷口,率軍出擊楊儀大軍,楊儀命令王平在前抵禦魏延。王平罵魏延的先頭部隊:“諸葛丞相剛剛去世,屍骨未寒,你們安敢如此!?”大軍知道錯在魏延,不聽魏延命令,都鳥獸散了。
若說前面兩點只是有造反的跡象,那麼率軍攻擊友軍這一點,絕對落實了造反的行為了!
《三國志》:延先至,據南谷口,遣兵逆擊儀等,儀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延士眾知曲在延,莫為用命,軍皆散。 -
3 # 三點水滴
我的觀點是,魏延沒有謀反的意圖,但是他的性格導致他做了錯誤的反應。
理由如下:
1.魏延自視甚高,不好相處。
當一個人業務能力強,領導也喜歡的時候,很自然地就會自我感覺良好。
劉備在荊州時期,魏延以部曲的身份加入劉備麾下。部曲就是家將,與主人關係密切,必要時可以為主人獻出生命。魏延作戰勇猛,善待士卒,深得劉備歡心。劉備攻蜀時,趙雲張飛都沒帶,卻帶上了魏延,足見劉備對魏延的重視。
劉備平定漢中之後,選擇魏延而不是張飛,擔任漢中太守,這個選擇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曹魏進攻益州必定先攻漢中,所以漢中是益州門戶,是防守益州的關鍵。如此重任,沒有交給“親如兄弟”的張飛,卻給了魏延。此舉既是對魏延的認可,更是給魏延更進一步的機會。
魏延能體會到劉備的用心,其他人也能。因此,無論是本心如此,還是刻意為之,魏延愈發得勢之後,愈發難以與別人相處。這種孤臣形象,一般都會得到領導的歡心。。
2.魏延地位很高,難以節制。
勢力來自於權力。一個人的地位取決於手中的權勢。
魏延深得劉備信任,擔任漢中太守的時間很長,長到足以做出任何成為另一個張魯。公元217年,劉備發起漢中之戰,歷時兩年成功奪得漢中,魏延自此擔任漢中太守。直到公元227年,諸葛亮準備北伐,前往漢中,這中間的十年時間,足夠魏延好好經營自己的勢力了。直到諸葛亮在公元234年去世,魏延的地位有增無減。
魏延是蜀漢碩果僅存的大將了,即便是與自己意見相左,諸葛亮也不得不倚重他。魏延的地位因此而拔高。武將之中無人比得上魏延,文臣們大多看不起卻躲得起,唯獨楊儀與魏延針鋒相對。楊儀業務能力很強,諸葛亮很看重,但是此人心胸狹窄,不能容人。楊儀同樣自視甚高,與魏延可以算是針鋒相對。
諸葛亮在世,魏延看在諸葛亮的份上,不與楊儀發生衝突。諸葛亮不在了,魏延就不用再看誰的面子了,他自己就是資格最老的人,別人應該看他的面子。
3.被汙衊謀反後魏延處理不當。
給主子難堪,那就不會有好下場。
諸葛亮低估了楊儀與魏延之間的矛盾。臨終之前,諸葛亮安排魏延斷後。魏延甚至不同意撤軍,更不要說為楊儀斷後。但是楊儀自顧自扶著諸葛亮的靈柩撤軍了,完全不顧魏延。魏延沒有辦法,只能先行撤退,並燒燬棧道,阻撓楊儀。
兩人爭相上表劉禪,汙衊對方謀反。兩人都是諸葛亮看重的人,劉禪如何能抉擇?滿朝公卿站了出來,一致認為楊儀的上表更可信,魏延謀反的可能性更大。
魏延和楊儀的舉動本來就是給主子出難題,好在有人替他做了選擇,公卿大臣多是文人,對於長年鎮守“邊境”的武將本就沒有好感,再加上魏延並不好相處,所以這個選擇並不難。
總結一下,魏延沒有謀反意圖,只不過是心高氣傲的他,不樂意服從楊儀這些人的安排,他要劉禪選擇自己,卻被其他人拋棄。
-
4 # 揚生解史
魏延不是謀反,但一定要死,為什麼?原因如下:
1、諸葛亮死後沒人能讓魏延臣服。
2、諸葛亮生前一直不釆用魏延出子午谷的奇謀,如果死後魏延採用此法取得成功,諸葛亮臉面何存!
3、取下長沙時,魏延殺主韓玄獻城,諸葛亮卻評價他“食其祿卻殺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獻其地,是不義也,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爾後必反”。為此,欲斬魏延,幸虧劉備制止,才化解了這場悲劇。但諸葛亮對魏延一直不放心,怕留下後患。
基於以上原因,諸葛亮定下殺計,即由長史楊儀做退兵先鋒,魏延斷後。什麼意思?實際上就是讓楊儀當總指揮,魏延自認才能高於楊儀,自然不服,最終被臥底馬岱所殺。
其實楊儀不知道諸葛亮對他也不信任,己密告阿斗定落琬為接班人,楊儀回川后也因居功自傲入獄,後自殺。
-
5 # 三國派達人
謀反,為什麼要謀反?可以說,諸葛亮死後,蜀國第一人物就是魏延,都到這樣的地位了,謀什麼反,為什麼謀反,謀反能帶給他多少好處?
代替張飛領漢中太守張飛何許人也,劉備三弟,出生入死多少年。關羽做了荊州刺史,劉備做益州牧,張飛整個漢中太守噹噹,也是在情理之中。當時所有人都以為漢中太守是張飛,張飛自己也這麼覺得,然而劉備卻讓魏延當漢中太守。蜀國有三大部分,一是荊州,二是益州,三是漢中郡。因為漢中比較重要,因此和兩州並列。
眾論以為必在張飛,飛亦以心自許。先主乃拔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一軍盡驚劉備,關羽,魏延。魏延的地位到了什麼層次?除了四大將軍,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諸葛亮、法正,就算魏延了。蔣琬、費禕算什麼?不過在糜竺、李嚴、許靖、黃權、馬良等人身後的眾多宮廷大臣之一而已。黃權若不無奈投奔魏國,還輪不到費禕主事。劉備時能臣良將極多,費禕不過眾多大臣之一而已。若非蜀華人才殆盡,費禕也沒機會出任丞相。
而諸葛亮死的時候,以上老臣全部死光,先世的老臣,就只剩魏延一個位高權重之人,手中權力非常大,說蜀漢第一人,那是妥妥的。都到這個地步了,還謀什麼反?到魏國能成為第一人嗎?把司馬懿,曹爽放在何地?況且一降將,能得到什麼重用?蜀國有什麼值得謀反的麼?蜀國哪點對不起他了?
因此,魏延不是謀反,而是爭權。奈何魏延再老資格,再位高,可還是大不過皇帝。蔣琬費禕等人,聯合楊儀,向皇帝進讒言,結果整得魏延獨身一人,被馬岱追殺而死。
費禕、蔣琬弄權費禕蔣琬這些人,是不想北伐的,費禕當年對姜維說,北伐這種事情,丞相都做不到,我們就更別提了。費禕更是本地人,誰來統治都一樣,思不思漢麼?誰待遇就跟誰。況且漢亡多年,人不思漢,更無進取心,安安分分就可以了。所以,魏延執意北伐,這就和費禕等人衝突,要搞死魏延。
費禕謂維曰:"吾等不如丞相亦已遠矣;丞相猶不能定中夏,況吾等乎”上面一段話顯示出,費禕不想北伐。但是兩人軍事路線衝突就要搞死魏延?不見得。這是整個益州集團與北伐勢力的對抗。因為北伐要消耗國力,損害益州士民。而魏延性格高傲,常常上下得罪於人。
而諸葛亮的意思,“魏延不從,軍便自發”,這句話是三國志記載的,但以諸葛亮對魏延的愛惜,怎麼會刻意要損傷蜀國一名大將。可見此話有別的意思,或者說,這話根本就是楊儀等人偽造的。因為在諸葛亮身邊的,只有楊儀,魏延在前線還未歸來。
為什麼諸葛亮不會說這話?
諸葛亮為了蜀國,為了北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唯恐蜀國不能強大,怎麼會說這種挑撥離間的話呢?就算諸葛亮知道魏延不從,也應該提前下軍令,以諸葛亮自己的軍令,來命令魏延,為什麼明知魏延會不從,卻偏偏要放棄魏延,讓他自生自滅呢?這完全不符合一個愛才惜才的諸葛亮形象。所以,小編猜測,諸葛亮所謂遺命,可能是楊儀偽造的。看諸葛亮生前對魏延的愛惜:
亮深惜二人之才,不忍有所偏廢也。諸葛亮特別珍惜兩人的才能,生怕有所偏袒。諸葛亮這麼喜愛魏延,會說這種放棄魏延的話?
費禕、蔣琬、董允等人弄權當時董允掌禁中侍衛,然而,帶著禁中侍衛前來的,竟然是蔣琬。就算要帶侍衛去救,也該是董允自己帶,可見董允和蔣琬已通氣,讓蔣琬去救。
蔣琬率宿衛諸營赴難北行,行數十里,延死問至,乃旋。若不是他們通好聲氣了,董允怎麼會讓蔣琬帶禁衛?可見事急生怕魏延造反,可魏延沒有造反,但是蔣琬卻這麼快就知道,並且帶禁衛來了。如果不是事先得知,怎麼會未卜先知?
再者,一方面是魏延得罪了他們,如果魏延不這麼討厭,或許留他一命,給他降職,畢竟這麼個元老,誰都控制不住;另一方面,就是魏延路線與蜀國路線衝突,加上楊儀矯命,費禕蔣琬等人順水推舟,只能幹掉魏延了。
可惜了魏延,一員猛將,去世時才五十多;而關羽圍樊城時,都六十好幾了。若魏延再戰幾年,等到曹睿去世,魏國內亂,進攻長安,是非常有可能的。不過魏延只是個軍人,搞政治不行,估計到時光內鬥了。也是非常可惜,如果蜀華人才沒這麼凋零,或許會有幾個人可以助取長安吧。
-
6 # 回望歷史的青年
我個人挺為魏延抱不平的,也許大多數人對魏延的印象就是天生反骨,這是不公平的,也是 為了神話諸葛亮做的犧牲。
在正史中,魏延其實是一位年輕有為的武將,他追隨劉備,曾為建立蜀漢建立了汗馬功勞,魏延的武功了得,驍勇善戰,為人勇猛,劉備又是愛識人才,看中了魏延的才能,因此賜封了魏延不少將領官職。後來劉備死後,魏延跟隨諸葛亮,輔佐劉禪,屢戰屢勝,豐功偉績。
對於魏延的才能,《三國志》本傳的記錄是“善養士卒,勇猛過人”,也就是善於練兵,非常勇猛。在古代要讓士兵們鬥志昂揚,無過於平時訓練有素、恩義相結,再加上主將自己捨生忘死地以身作則了。從這一點上,魏延可以稱為不折不扣的名將。
劉備提拔魏延擔任漢中太守,滿堂文武都是大驚失色。劉備為了給魏延一個表現機會,專門在一次群臣集會上問魏延:我讓你擔任這麼重要的職務,你打算怎麼幹?於是有了魏延那一番名言:“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這番名言的結果是“先主稱善,眾鹹壯其言。”一番豪言壯志本身不說明啥,但至少敢發這種豪言,也能多少說明此人心中的自信。而對劉備來說,他原本就是信任魏延的,有魏延這句話,就足以堵住別人的嘴了。
後來劉備死後,魏延成了諸葛亮的眼中釘,魏延在跟隨諸葛亮後,第一次北伐,因為魏延在軍議上向諸葛亮提出建議,但是諸葛亮看不慣魏延的為人,也認為他的建議無可用之意,最重要的是因為諸葛亮一度認為魏延其實有反骨之意,就拒絕了他的意見。
其實說到這兒,我們都會產生疑惑,諸葛亮是何等人物,通曉天時地利人和,神機妙算,倘若魏延當真是從一開始就有反骨的意向,在劉備提拔魏延為蜀漢第一將領時,諸葛亮又怎麼可能沒有阻止呢?又怎麼可能還讓魏延跟隨自己輔佐劉禪呢?這不是在拿著大石往自己的腳指頭上砸嗎?
試問,這種連普通人都能預想到的事情,天下神算的諸葛亮又怎麼可能沒有想到呢,顯然將歷史的人物給矛盾化了。其實正史上記載的魏延是文武雙全的武將,因魏延為蜀漢立下的功勞是可圈可點的,再之劉備本是愛識人才,自然是提拔魏延了,之後跟隨著諸葛亮北伐,一心輔佐劉禪。
甚至可以說,在諸葛亮之後,魏延在蜀國的朝中地位更上一層,而正所謂人們所說的,朝中文武百官個個爭權相鬥,爾虞我詐,在劉禪這位昏君的統領下,朝中的明爭暗鬥更是激烈。這其中有一位叫楊儀的文官,與魏延是水火不容,因魏延的個性的確張揚,曾數次拿刀作死威脅要殺了楊儀,甚至拿刀在他的臉上比劃著。
楊儀自然是痛恨魏延到了極點,常常爭吵不休,但是諸葛亮認為二人都是可得的人才,缺一不可,當然都拼命的守住兩位為朝中賣力,可惜,在諸葛亮去世後不久,兩個人的矛盾開始惡化,在戰亂時期,魏延作為將軍,堅持北伐,這時候,楊儀以自己的私心,在朝中散佈魏延要謀反的謊言。
就算魏延反過來說楊儀才真的有謀反之心,可畢竟朝中的文武百官的眼見力也就一般,認為楊儀是文官,哪來的造反之力?況且已有不少官員早就眼紅了魏延的地位,又因為魏延的耿直勇猛的性格也引起了不少議論,便一致認為魏延確有謀反之心,於是楊儀上奏後主,又派了馬岱砍下了魏延的頭顱還誅滅三代。
其實歷史上欠了魏延一句對不起,魏延的慘死,蜀漢中無一人可為魏延申冤叫屈,而如今能夠替魏延平反的只有靠那些仍站在追隨真正歷史上的史學家們了。
回覆列表
1.魏延不是造反,他是作死。
2.魏延是自己作,不是諸葛亮逼著他作的。
3.也就是諸葛亮,換了二一個,魏延早就不知道怎麼死了,給大家講講這位魏延的部分事蹟:
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唯楊儀不假借延,延以為至忿,有如水火。
——《魏延傳》
值軍師魏延與長史楊儀相憎惡,每至並坐爭論,延或舉刃擬儀,儀泣涕橫集。
——《費禕傳》
亮深惜儀之才幹,憑魏延之驍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廢也。
——《楊儀傳》
你想一下,你是個領導,你主持個會議,你一個助手A拿著刀對著另一個助手B比劃,B就坐那哭——這畫面太美我不敢看
更何況費禕調解這兩個人關係的經歷竟然被當成政績寫在史書裡——我覺得這倆貨的這點破事兒起碼讓諸葛亮折壽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