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我們都如羊走迷

    生命來自外太空嗎?

    許多進化論者們痴迷於一個概念:生命莫名地起源於另一個行星又透過外太空來到地球上。

    原因是:

    他們無法解釋地球生命的起源,眾所周知,就連最簡單的活細胞都有著難以想象的複雜性。

    隨著人們在化石記錄中越來越深的岩層裡(根據進化論的教條,也就是越來越古老的岩層裡)發現生命的跡象, 許多人開始主張:地球上沒有足夠的時間讓生命進化;因此需要一個更古老的行星。

    美國宇航局(NASA)

    當然,假設生命起源於另一顆行星,這也解決不了進化論者面對的問題:即無生命的化學物質怎麼轉變成一個活細胞——它只是將問題轉移到另一個地方而已。

    懸賞——一個類似地球的行星

    生命需要的條件

    美國宇航局(NASA)

    根據我們對地球生命的知識,太空中最適宜生命存在的地方將是與地球各方面都相似的行星。這包括:要有一顆與我們的太陽很相似的、異常穩定的恆星,與之保持恰當的距離,恰當的公轉軌道和自轉速度,以維持一個適宜的溫度範圍,達到一個不能太熱、不能太冷、恰到好處的黃金標準。另一個必要條件就是存在液態水——在活細胞內,水提供了氨基酸和其他有機分子混合和反應所必須的液體介質。

    還需要一個無毒的大氣層,可以吸收或者反射足以致死的紫外線、x射線、伽馬射線,還需要一個足夠強大的磁場以折射太陽風(一股高能帶電粒子流)。複雜的生命形態還需要適當比例的氧氣。地球剛好適合生命生存。

    火星

    過去,一些研究者認為火星曾經滿足過生命存在的這些條件。然而,許多科學家已經不再接受這種觀點了。比如,現在大多數科學家都反對1984年在南極發現的“火星隕石” 含有微生物化石的主張。雖然有人聲稱火星上曾出現過災難性的洪水,但是越來越多的人懷疑火星是不是曾經像人們想的那樣溫暖溼潤。

    生命起源於另一個行星的假設解決不了進化論者面對的問題,即無生命的化學物質怎麼轉變成一個活細胞的問題——它只是將問題轉移到另一個地方而已。

    進化論的“虔誠信從者”所遭遇的最新挫折,是對(據信是)來自火星的隕石的分析,研究表明隕石內包含的硫同位素來自大氣化學反應,而不是細菌。令人更失望的是美國宇航局最近兩次火星探測任務都以失敗告終,而且損失了火星登陸飛行器。

    事實上,沒有證據表明生命起源於火星。同樣,在木星的一顆可能存在液態水的衛星——木衛二星上,生命所必需的其他條件卻幾乎沒有。

    尋找其他行星

    最近,研究者們發明了兩項技術以尋找系外行星,也就是那些可能在我們太陽系之外環繞著其他恆星的行星,這給天體生物學(太空生物學——對外星生命的研究/搜尋)打了一針強心劑。

    技術

    行星不會自己發光,而是反射它們環繞的恆星所發出的光。因為這種反射的光線太弱,也許只有主星亮度的十億分之一,所以人們設計一種技術來間接“觀察”這種行星。

    一個行星圍繞它的恆星公轉時,二者會以一種大小一致、方向相反的引力互相牽引。當行星接近恆星時,質量大的恆星受行星的牽引,會向著行星稍微移動。從地球上觀察,可能看到恆星發生週期的地擺動。

    另外一個技術是,當一個行星從恆星前方經過時,會輕微地但週期性地使恆星的黃白光暈變淡。在地球上的觀察者需要置身於行星執行軌道的同一平面時才能觀測到這個現象。

    發現了什麼?

    研究者透過使用特殊軟硬體偵測恆星擺動,並應用“擺動說明有行星” 的理論,聲稱已經發現了573個系外行星(編者注:截至2011年8月9日),包括首次發現的三行星系統(環繞著仙女座Upsilon,距離地球大約44光年)。

    在已經發現的系外行星中,沒有一個能滿足支援生命存在的任何條件,所以人們仍在繼續尋找大小與地球相仿的行星(我們所知道的最適宜生命的行星體積)。由於木星的質量是地球的318倍,所以一個大小與地球相仿的行星,其引力只有木星的1/300(在同等的距離上),因此任何一個大小與地球類似的行星所造成的擺動也許太小,以至於靠著目前的裝置無法偵測到。進一步的研究正在進行中。

    更多的問題

    即便發現了一個能夠支援生命的系外行星,也有幾個主要問題會阻止攜帶生命物質的岩石到達地球,如:

    1. 需要達到逃逸速度

    一塊石頭(或者宇宙飛船)想要擺脫母星的引力,就必須達到逃逸速度。地球的逃逸速度是11.18千米/秒,即每小時40248公里(每小時25009英里)。火星的是5.02千米/秒,即每小時18072公里(每小時11229英里)。因為火山熔岩的噴射達不到以上的速度,科學家們猜測岩石是被巨大的小行星撞擊濺出行星,進入太空的。

    2. 距離的阻隔

    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是半人馬座阿爾法星,距離我們4.37光年,這意味著光——以每小時30萬公里(186000英里)傳播——耗時4.37年才能來到我們這裡,總距離為40萬億公里。如果有一個大小與地球類似的行星(最適宜的體積)環繞半人馬座阿爾法星執行,它上面有一塊岩石以地球的逃逸速度被丟擲,它需要115000年才能到這裡。

    即使一個大小跟地球相仿的行星距離我們不是太遠,只有40光年(銀河系直徑的二千五百分之一),從那個行星出發的任何一塊岩石都需要超過100萬年才能達到地球。

    3.其他問題

    美國宇航局休斯頓約翰遜航天中心的的弗朗西斯·庫欣克塔說:“DNA會在星際旅行中被輻射破壞。”其他的危險包括:太空接近絕對零度的溫度(沒有宇航服的保護)、太空中缺乏營養和氧氣(沒有宇宙飛船的補給)、進入地球大氣層(沒有隔熱板,已證明細菌也會被燒滅)、與地球撞擊(沒有降落傘)。

    1994年7月16日至22日,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的20塊碎片與木星發生災難性碰撞,藉此我們可以大致看到這種碰撞的力度。(見圖)

    一系列時間推移影象顯示木星表面受到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碎片的撞擊。從這個巨大的氣體行星被撞擊後拍攝的照片中可以看到開裂的衝擊帶,有些比地球還大。

    總而言之,星際旅行對生物體來說完全是一廂情願的幻想。

    聖經的觀點

    神在創造周的第四天創造了太陽系(創世記1:14-19),我們沒有聖經上或道德上的理由認為他當時沒有創造其他的行星。

    至於在地球之外的行星上是否存在生命,則是另一回事了。聖經告訴我們,生命起源於地球上,是經上帝命定的創造過程(創世記 1:27)。聖經還告訴我們,神的目的集中在地球上。於是神在第一天創造了地球,然後在第四天才創造了可以“分晝夜、作記號、定節令、日子、年歲”的“光體” (創世記11:4),也就是說這些是為了人類的益處。

    男人和女人都是“照著神的形象造的”(創世記 1:27)。這一點,再加上人的墮落、道成肉身、神透過耶穌基督的一次性受死和復活而拯救人類、基督還要再次回到地球、還有對全人類的最終審判等因素,表明了地球在億萬群星的宇宙中特有的重要性。這與進化論者常持的地球無足輕重的觀點相反。

    以上所述也意味著神沒有在宇宙中其他地方創造其他生命形式。

    然而,如果有一天在火星、木衛二或者太陽系內其他地方上發現某種形式的微生物,這並不證明它是在那裡進化(或是創造)出來的。這樣的生命很可能來自地球,因為:

    正如物理學家保羅·戴維斯提到的:如果岩石可以從火星崩到地球了,這個過程也有可能從地球到火星。

    相比星際旅行來說,細菌孢子可能在相對較短的旅行中存活。

    在地球大氣上層的孢子可能會被推入太空,然後被太陽風吹到另一個行星或衛星。

    每當人工航天器到一個行星或衛星上登陸並採樣,這些天體的表面就有被地球細菌汙染的風險。

    太空生命的熱衷者喜歡說,“沒有證據不是沒有的證據”。或許如此,但他們從來沒有能夠回答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家恩里科·費米(Enrico Fermi)半個世紀前提出的關於宇宙中所有的所謂其他文明的著名問題:“那麼,人都在哪裡呢?” “尋找外星智慧計劃”已經實施50 多年了,目前使用的裝置能夠每秒掃描2800萬個無線電頻率,但還未捕捉到一個來自外太空的“智慧”訊號。

    美國宇航局(NASA)

    為什麼如此狂熱於在其他星球上搜尋生命?

    這樣的發現可以證明以下觀點:生命能輕易地從無生命的化學物質中產生,甚至可以說必定會產生。

    如果可以證明太空中其他地方存在生命,就可以支援稱地球上的生命發源於“外太空”的人(見正文)。

    探索外星生命的科研專案比面向地球的平凡研究更能吸引公眾的興趣和政府的撥款。

    2000年4月,美國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舉行第一屆太空生物科學會議,600名天文學家、生物學家、化學家、地質學家和其他研究人員聚集加州,從生物學的角度對現有證據進行評估,討論我們在宇宙中是否是獨一無二的。悲觀情緒佔據了主導地位,英國古生物學家S. C. 摩利斯(Simon Conway Morris)一語道破: “我認為除了我們自己,再無生命。”美國宇航局帕薩迪納噴氣推進實驗室負責火星專案的科學家丹·克里斯(Dan Cleese)也說,現在是 “降低期待”的時候了。

    結論

    為了驗證“天體生物學”而進行的狂熱搜尋已經獲得了很多資料,但是到目前為止這不過(如果有任何用處的話)進一步證實了《創世記》的記載,既生命是在地球上創造。儘管有進化論者的宣稱,儘管有許多好萊塢大片(如《外星人》、《星球大戰》、《獨立日》等等)富有想像力的描述,外星人從太空造訪地球的事情將永遠停留在科學幻想的範疇。

    外星人造訪地球?

    面對嚴重的能源短缺和百萬噸級塵埃炸彈的問題,這是不可能的

    一些涉及其他星球上智慧生命的電影已經成為最好的吸票機,比如《阿凡達》、《星球大戰》、《星際迷航》電影和《獨立日》。這些都是文化標誌。但是正如我們多次指出,其他星球存在智慧生命的說法,是與《聖經》上的教導相矛盾的。這種思維的前提是化學進化,即生命是由無生命化學物質演變而來。正如下文即將說明的,星際旅行的想法有巨大的科學難題,包括能源的嚴重缺乏。

    恆星之間的距離著實是天文數字。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系是4.37光年之外的半人馬座阿爾法星。也就是說,儘管光速高達300,000千米/秒(186,000公里),但阿爾法星的光需要4.37年才能到達我們這裡。一光年將近10萬億公里(約6萬億英里)。此外,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告訴我們,當物體越接近光速時,其質量就變得越大,推動其加速就需要更多的能量。但先不論這些問題,早在遇到這些問題之前,我們假想的外星人需要首先解決其他難題。

    NASA

    假設外星人宇宙飛船的質量只有10噸或10,000公斤(只能運載兩個人的阿波羅登月艙重約15噸)。那麼,加速到100,000公里/秒(光速的三分之一)需要多少能量呢?根據普通經典物理學公式近似得出(無論需要多少時間逐漸達到這個速度)必需的總能量:

    E = ½mv²

    = ½ × 10,000 kg × (100,000,000 m/s)²

    = 50 艾焦 (5 × 1019 焦耳).

    這相當於全世界超過一個月的能源消耗!有什麼燃料可以產生如此龐大的輸出?還需考慮燃料本身的質量,起飛時燃料要隨著飛船一起加速。

    反物質是唯一有可能實現的解決辦法,因為根據愛因斯坦著名的公式,E = mc²,它可以湮滅普通物質並完全轉換為能量。假設完全地湮滅了(當然這是最不可能的)500公斤的反物質和物質會產生:1000 kg × (3 × 108 m/s)² = 90 艾焦。這看起來似乎夠了,但這還遠著呢!外星飛船到達地球時還需要大約等量的能量才能使飛船減速,而此時燃料已經耗盡了。並且這只是一艘小飛船,電影裡高速執行、精細操作的大型飛船需要多少能源……那才是名副其實的科學幻想。值得注意的還有:我們還沒有生產出反原子(也許已經造出了大約十萬個反氫原子,這是一個超微數量)。

    沙粒變成炸彈

    Wikipedia

    一片脫落的塗料在“挑戰者”飛船STS-7前方視窗上造成的破壞,損傷像火山口。

    能源短缺不是外星人唯一需要擔心的。他們也需要避免細小的沙粒,甚至一片脫落的塗料。我們自己的航天器,儘管速度只有10公里/秒(22,000英里/小時),也因碰撞而造成嚴重損壞。這些假設的外星飛船的行駛速度比“挑戰者”要快一萬倍,所以撞擊的能量會高一億倍。在這樣的速度下,甚至一片雪花所攜帶的動能也相當於4噸TNT,這些能量必須釋放在船體上,否則它將穿透一切結構。7如果撞上一個1公斤的物體,碰撞所釋放的全部能量就相當於一個百萬噸級的氫彈。一群小隕石或一群小行星將是災難性的。因此,飛船必須配備某種轉向器,並耗費大量的能量回避撞擊。

    結論

    因為許多人相信生命是從其他行星上進化而來的,而且外星人可能比人類早幾百萬年,所以他們也相信外星人有時間開發那些如科幻小說描繪的難以置信的技術。然而,再多的先進技術也不可能否定或“消除”支配我們宇宙的物理定律。對於接近光速的旅行來說這都是必要考慮的問題,更不用說以更快的速度了。以上這些都是無法克服的難題。

    正如《聖經》的“大概描述”所顯示的,沒有外星人會從其他行星上來訪問地球。以上的簡單物理學表明這個想法是多麼地荒謬:即使聽起來保守的“亞光速”旅行所需的能量也超過全人類一個月的消耗,即使微小物體的撞擊也像核爆炸。所以如果你喜歡科幻,儘管好好享受;但如果你要事實,請回到神的話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5G網速下載網速,真的能夠達到4G網路的10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