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Jerry老鼠仔

    二戰時期,德國的鐵蹄幾乎踏遍了整個歐洲大陸,佔領了33個國家,同時又與美國,蘇聯,英國等一眾列強作戰,納粹萬字旗幾乎無處不在。這樣的戰果與德國的強大軍事實力分不開的。而希特勒在二次世界大戰的軍事才能似乎倍受爭議。

    起初,他的軍事嗅覺確實很靈敏。他讓德軍進駐萊茵河非軍事區,試探英發動向,而英法的無動於衷,讓他看到英法的軟弱。後面他透過一切不光彩的手段,先佔領一些小國家,例如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英法的簡單譴責,讓他明白了英法在真正的危機面前毫無用處。而後就開始大舉入侵波蘭,發動二戰,並且果斷入侵法國,這一系列舉措都提現了他的軍事嗅覺靈敏。

    但是後面他至少有四大軍事失誤,直接導致了德國的戰敗。

    第一:敦刻爾克下令停止前進,導致三十多萬英法聯軍成功撤退,保留了英軍大量的有生力量,這些軍隊成為了後期反攻的主力。第二:他下令援助他的盟友義大利,攻佔巴爾幹半島,但是失去了寶貴的時間,巴巴羅薩幾乎延誤了一個月,讓德國的閃電戰未能在冬天來臨之前打垮蘇聯。第三:當中路集團軍推進至莫斯科時,他下令裝甲軍團南下援助基輔,雖然取得了輝煌的戰果,但是,失去了攻佔莫斯科的最好時機。第四:他猜錯了盟軍登入的方向,將駐紮在羅曼地的德軍撤走,使盟軍很快開闢出第二戰場,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

  • 2 # 東斯坦因

    希特勒與其說是軍事嗅覺靈敏,倒不如說希特勒是個賭徒,喜歡孤注一擲,鋌而走險的壓上全部。這樣雖說贏了可以全部通吃,賺到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利益,但一旦輸了也將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地,甚至把德國也搭進去。

    二戰中,有一個地方最能體現希特勒的賭性,這個地方就是阿登森林。

    納粹德國佔領波蘭之後,就對西歐虎視眈眈,德國陸軍總司令部隨即開始制定代號為“黃色方案”的進攻計劃。時任德國A集團軍參謀長的曼施坦因提出:以阿登森林地帶為突破口,實施主要突擊。這是攻其不備、出奇制勝攻入法國,切斷南北盟軍之間的聯絡,分割合圍英法聯軍,迅速滅亡法國。這個方案受到德國陸軍高層的一致反對,要知道一旦德軍無法及時突破阿登森林,等待德國的將是一場慢性自殺似的消耗戰。

    結果這次希特勒贏得盆滿缽滿,兩個月內擊敗了法國,希特勒也走上了神壇。

    而到了1944年,希特勒決定在西線準備一場決戰,將美英趕回大西洋,扭轉不利的戰略形勢。這場戰役中,德國將集中優勢兵力,迅速將盟軍防禦線突破。之後在強渡馬斯河,奪取安特衛普港,將盟軍補給切斷,讓盟軍徹底分成兩半,並讓盟軍進行第二次敦刻爾克撤退。等這一系列作戰任務完成後,重點對付蘇聯。

    而希特勒這場戰役選擇的突破口,還是阿登森林,沒錯這就是阿登戰役。結果希特勒的如意算盤打空了。這一次希特勒輸的很徹底,搭上了德國所有的戰略預備隊,德國再也沒有翻盤的可能。

    1933年希特勒上臺後就立即秘密重整軍備。

    1935年,德國實行陸軍普遍徵兵制,並正式成立空軍,接著又大造軍艦和潛艇。

    1936年,希特勒派兵佔領了“凡爾賽和約”和“洛迦諾公約”明確規定的“非軍事地帶”萊茵蘭

    1938年3月,吞併奧地利;

    1938年9月,“慕尼黑協定”簽署:

    1940年6月22日,法國投降。。。。。。。。。

    隨著希特勒在政治、外交、軍事上的節節勝利,希特勒的賭徒心理越來越嚴重了,甚至可以說欲罷不能,他還想繼續贏下去,贏得更多的利益。於是進攻蘇聯的議案又被希特勒提上了日程。

    但這次希特勒失算了,蘇聯堅持了下來。之後希特勒就像輸急眼的賭徒一樣,為了翻本開始投入更多的本錢。而隨著希特勒越輸越多,希特勒也逐漸失去了一名合格政治家該有的冷靜和沉著。

    就到這裡,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

  • 3 # 王司徒軍武百科

    希特勒這個人確實有戰略眼光,也很善於在政治活動中抓住問題關鍵,然後直取勝利。這被後世一些人認為是希特勒“天才”的地方。

    自1933年上臺以後,希特勒一直都表現的極為出色,他強大又直接的政治嗅覺和毫不猶豫的下注手段,令其乾脆利落的獲得了許多勝利。

    包括30年代後期一系列國際軍事行動都是如此,希特勒將政壇上的敏感與果決用在了國際政治上,不僅利用了英法“綏靖政策”瘋狂發展壯大,還遊刃有餘的周旋於列國之間,表現的極像個明星政治人物。

    然而當1939年對波蘭的戰爭開始後,實際上希特勒的政治運作空間便已經沒有多少了。戰爭中各國站隊的陣營越明朗,希特勒的活動區域就越少,已經沒有他政治天分活動的國際舞臺了。

    有句話我們很熟悉——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其實這句話大體來自於德華人馮.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希特勒遇到的局面就是如此:大家都在透過政治解決問題的時候,希特勒很能發揮自己的天才,而政治牌被打爛了,大家開始用武力解決問題的時候,誰還陪你嗶嗶?

    實際上戰爭還是希特勒先挑起來的,過度膨脹的成就激發了希特勒的賭博心理。攻打波蘭前,他對將軍們承諾不會在1945年前發動戰爭,然而轉個背就閃擊波蘭了。更好笑的是,他此前言之鑿鑿的判斷“英法不會插手”,結果英法很快就宣戰了,被啪啪打臉的希特勒聽到訊息還不相信,對身邊人表示“他們怎麼能這樣?”

    二戰後來的走向其實很簡單,大家都沒什麼好說的,看誰拳頭硬,誰打輸誰是孫子。希特勒失去了國際政治活動的舞臺,也就失去了透過政治搞戰爭賭博的能力。他所謂的“軍事能力”在赤裸裸的戰爭殺戮面前就是個菜雞。

    所幸德國軍隊名帥輩出,之前的軍事化建設也相當出色,還早早就策劃了幾十年的攻法方案,這才讓希特勒的法蘭西戰役取得了突破。倘若阿登閃擊戰沒打好的話,德國可沒法有後世的成就,他們只會被馬奇諾防線堵死,然後與英法荷比波聯軍拼一陣子消耗戰,繼而如一戰那樣陷入頹勢。

    所以說阿登的奇襲造就了頂峰的第三帝國,然而這種勝利與希特勒的戰略干係實在不大,它的層次僅僅到參謀部罷了,勝利的是德軍幾十年的策劃,以及德軍科學的新型作戰方式。

    當然,我也不想辱法,但事實就是法國表現的太渣了,達拉第總理領導下的這個法國完全沒有強國的精氣神,更毫無戰略思維,只知道跟在張伯倫身後跑,還滿腦子投降和妥協主義。其實希特勒並沒有高明的戰略,他就是看出達拉第和張伯倫這倆慫懼戰畏戰罷了。

    但正如前面所說的,純粹的戰爭白熱化以後,便沒有政治活動的餘地了,否則還為什麼要這個“政治的延續”?在敦刻爾克撤退後,希特勒就不存在啥“英明”了,他只是在無法扭轉的敵方硬實力面前,延緩著第三帝國的滅亡。

    反倒是丘吉爾這老頑固發揮的比希特勒出色,他扶持了逃出來的亡國將軍戴高樂,徹底分化了維希法國,切斷了德國一大助力。繼而又說服了美國,以租借法案對英國大力支援。最後他還預測到了綏靖政策依然有效,蘇德必然一戰的結局,提前就安排好了對蘇援助。順帶還在非洲、馬耳他、西西里控制著戰場節奏,拖得德國叫苦不迭。

  • 4 # 澹臺史說

    先說觀點,希特勒在地緣戰略層面具有相當靈敏的嗅覺,但並未形成完整的體系,至於軍事方面更不值一提。正因如此,德國在二戰中出現的一系列“短路”狀況就可以理解了。下面我們來梳理一下二戰中希特勒的地緣戰略方向,以及一些軍事錯誤的成因。

    希特勒和豪斯霍費爾的戰略設想

    豪斯霍費爾是一戰後德國的地緣戰略學者,曾在希特勒啤酒館暴動入獄之時與其進行過交談(在豪斯霍費爾弟子、納粹接班人的引薦下)。豪斯霍費爾主張德國英國拋下成見,與蘇聯聯手組成陸地聯盟,共同肢解英法、瓜分亞歐大陸。同時必須將美國排擠和孤立於南北美洲範圍之類,這就必須得到日本的支援,利用日本在西太平洋的海軍力量和政治影響力牽制美國。如此以來,歐洲以及非洲將成為由德國主導的泛德區,東歐、西南亞和內亞成為由蘇聯主導的泛蘇區,東亞、東南亞以及澳洲則成為由日本主導的泛日區,剩下的南北美洲則成為由美國主導的泛美區。

    然而希特勒並不這麼想,作為德國一戰老兵,他本不是德華人,而是奧地利人。然而當時整個德意志空間存在強烈的民族主義氛圍,希特勒也不例外。這導致他屢次要求入伍德軍,並如願以償。正因如此,在希特勒的地緣觀點中,狹隘民族主義佔據絕大部分比重。希特勒認為德意志人是日耳曼人,同時也是雅利安人的後代,所以印度人就是德意志的堂親、英華人則是德國的表親(這一觀點與一戰德國皇帝威廉二世類似)。據於此,希特勒一方面對衰落中的大英帝國表現出了極大的心理善意,另一方面卻又強烈希望英國將自己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即印度釋放出來。英華人自然對希特勒的設想嗤之以鼻,更為重要的是希特勒非常瞧不起斯拉夫人的沙俄、黃種人的日本和被猶太人控制和多民族混居的美國。

    二戰前夕世界各大國的戰略處境

    二戰前夕,英國、法國正處於殖民體系的最後階段,陷入不斷衰落之中。此時的美國早已成為世界經濟第一強國,蘇聯也經歷了兩個五年計劃,崛起成為世界工業稱之第二大國。於此同時,日本海軍不斷髮展並挑戰英國在遠東、南洋地區的利益,義大利在北非、地中海沿岸伺機而動。德國作為一戰的戰敗國,在歐洲普遍受到同情,其國內民眾則心心切切的想要復仇。

    對於此時的英國而言,穩住德國、或者將德國的怒火首先引向其他大國,才能佔據戰略主動權。同時英國還需要防備法國對德國的壓制太厲害,從而破壞了大陸均勢政策。在此背景之下,魏瑪政府傳奇外長施特雷澤曼在面臨法國、比利時聯合佔據德國魯爾工業區時,以退為進,促使英國干涉,成功解決了“魯爾危機”。希特勒上臺之後,英法綏靖政策逐漸佔據上風。前文提及,此時的英國世界霸主地位遭受挑戰,因而打算推動德國率先於別國發生衝突。至於法國,在魯爾危機之後,依據一戰的經驗,開始大肆修築馬奇諾防線,並有意放鬆比利時方向,迫使歷來重視Continental低地國家的英國不得不派兵與法、比協防。兩國綏靖政策之下,德軍進駐萊茵區。

    入駐萊茵區之前,希特勒軍隊其實並未準備好,因而他對領隊將軍下達的命令是“一旦法華人有所動作,就撤回來”。法華人毫無作為,他們正處於內閣更迭的混亂之中,萊茵區順利被德國拿了回來,希特勒國內聲望大增。此後他合併奧地利、吞併蘇臺德地區、聯合波蘭肢解捷克斯諾伐克,均是在英法的默許下進行的。不過,由於對捷克斯諾伐克的肢解,英法上層對波蘭極為不滿、民眾則對希特勒的背信棄義十分痛恨。受民意裹挾,英國推行綏靖政策的張伯倫被迫辭職,並舉薦丘吉爾上臺。

    丘吉爾上臺之後,在民意要求之下承諾對波蘭、羅馬尼亞和希臘予以保護,這將蘇聯、義大利這兩個國家完全推向了德國一邊。蘇德密約瓜分波蘭造成了兩個影響,既形成了蘇德同盟的願景、又消除了兩國之間的緩衝。義大利、日本、羅馬尼亞等國紛紛透過德國渠道加強與蘇聯和解,英法卻在波蘭受難之時,於西線來了一場“靜坐戰”。禍水東引、以觀其變。此時的英法、蘇聯和美國都不希望率先被捲入戰爭,因此蘇聯很快就與日本達成初步和解、美國也逐步完成了與英國的和解。

    如若德國與日本聯手,則蘇聯將陷入兩線作戰;如若日本與英國聯手,則美國將陷入兩線作戰。

    閃擊戰的威力影響希特勒

    當希特勒乘坐飛機視察波蘭戰場時,曾誤以為滿地狼藉是戈登空軍的傑作,當得知是古德里安裝甲部隊的遺留之後,大吃一驚。這說明他在戰前壓根沒有預料到機動性作戰的威力。

    內燃機革命註定了二戰的戰場形態將於一戰大不相同,德國憑藉空軍和裝甲部隊的優勢,迅速北進、西進,繞過了馬奇諾防線,從阿登森林地帶直插法國腹地。其實,戰前法國對於德軍穿越阿登森林是有預案的,當地的地理位置意味著一旦受阻,德軍就只能背水一戰。法國當時在北部比利時、南部馬奇諾防線、西側巴黎方向均部署了機械師,卻未曾料到德軍不顧一切,拋下後勤輜重和步兵,在工兵和空軍的掩護下,付出慘重代價的快速渡河突進。只是希特勒顯然不明白裝甲部隊閃擊戰的精髓,當德軍從後方穿插合圍英法軍隊之時,竟然下達了命令暫停進軍,防止突進部隊被誘敵深入,最終錯失良機,導致敦刻爾克大撤退,英軍陸軍有生力量得以儲存。

    曾有人認為希特勒的那次暫停命令是源於裝甲師的油料儲備不足,但從當時資料來看並非如此。另外這場行動更多的是以來德軍前線將領的專業素養,希特勒在對波蘭、對法的戰事中最大的貢獻就是並未起到太多掣肘作用。

    希特勒的地緣觀念和冒險作風

    雖然採納了豪斯霍費爾的部分設想,希特勒選擇與日本聯手,用以制約英美蘇在遠東的力量。但是本心而論,希特勒依然希望與英國結盟,而不是蘇聯。為此,德國提出了完全平等、寬大的和約條件,但遭到英國民眾和丘吉爾的堅定拒絕。對於英國來說,Continental已經被德國統轄,此時英國即便求和,也將被德國霸權所籠罩,這是不可接受的。希特勒並不明白這一點,他認為英國是在對蘇聯報以期望。畢竟蘇德兩國的結盟談判已經因為斯大林對巴爾幹部分需求而陷入了疆域,當然斯大林並不擔心德國此時會發動對蘇軍事行動,這並不僅僅是希特勒對蘇聯的偽裝,更源於其冷靜的戰略判斷。

    一戰德國之所以戰敗,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兩線作戰,斯大林認為希特勒既然對英作戰並未結束,必定不會犯如此糊塗。但是希特勒並不這麼看,他願意冒險。斯大林的判斷正好成為德國出奇制勝的機遇。在夾擊波蘭前後,希特勒的眼中最看重的世界大國,除了德國自身之外其實只有英國。當時美國的陸軍規模甚至還不如德國盟友羅馬尼亞,經歷了肅反運動的蘇軍在蘇芬戰爭中的表現慘不忍睹、勉強慘勝。於是希特勒再度冒險,發動“巴巴羅薩計劃”。

    很顯然,希特勒忽視了美國和蘇聯這兩個國家的戰略縱深、經濟潛力和戰爭動員能力,失敗已經可以預料。此後的二戰程序就不需要多加詳述了,由於希特勒的戰略靈敏性不復存在,對蘇戰爭、對英戰爭相繼陷入僵局,他的一系列政策也失去了戰前的定力。此後希特勒的許多軍事政策往往都顧此失彼、政令不一,幾乎可以說是一塌糊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能非常客觀公正、不帶主觀性的描述一件讓你非常氣憤的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