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可愛的兒子

    第二次世界大戰,簡稱二戰,也叫做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主要是德國、日本和義大利三個法西斯國家對全世界大部分國家開戰,這場戰爭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多億人捲入了這場戰爭,拒不完全統計,這場戰爭死亡9000多萬人,消耗了5萬多億美元,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世界戰爭。

    這場戰爭最後的結果自然是邪惡的一方失敗,德國、義大利和日本三個國家妄圖瓜分整個世界,最後只能承擔所有的責任。如果縱觀這場戰爭你就會發現,二戰期間德國和蘇聯是歐亞大陸最厲害的兩個國家,特別是二戰時期的德國在各方面的實力都是很強,我們可以透過閃擊波蘭這場戰役中看出,一個月的時間就佔領了波蘭,僅僅用了一天的時間佔領了挪威,五天之內佔領了荷蘭,用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就把當時號稱世界第一陸軍的法國給攻打了,隨之德國集結了更多的兵力,據統計有190個師,3700多輛坦克,7000多門大炮,運輸車輛高達60萬,飛機大約也是有5000多架的,五百五十萬的重兵集團,對蘇聯發動閃擊戰,也就是巴巴羅薩計劃,在不到三個星期的時間,把蘇聯的國土推進了五百多公里,俘虜人數六十多萬,這完全可以稱之為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包圍殲滅戰了吧,很快德國就一路前進,攻打到了蘇聯的首都莫斯科,因此可見德國的實力是屈指可數的,在相同的條件下,幾乎沒有那個國家可以打贏德國。

    那麼這場戰爭德國失敗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

    原因一:非正義的戰爭

    二戰德國失敗的最本質原因無非就是這是一場非正義的戰爭,會惹起全世界人民的憤怒那自然就是與全世界為敵人,這也是全世界人民的第一次合作,來共同反抗德國的侵略這才是德國失敗的最根本的原因,這就與一戰的性質不一樣了,一戰是列強進行的分贓的一次戰鬥,而二戰的德國先後掃蕩了歐洲和非洲讓很多人都無家可歸妻離子散的,背叛了全世界人民的意願,這樣的戰鬥不敗才怪。

    原因二:蘇聯戰略縱深

    二戰期間,蘇聯的國土面積非常大, 這對於經常打閃電戰的德國可謂是心力交瘁,漫長的展現和水土不服問題造成了德國後勤補給的重重困難,由於蘇聯太大了,德國只能分兵駐守,蘇聯利用戰略縱深的戰術成功把德國拖了進來,導致了德軍不能首尾呼應。

    原因三:德國低估了蘇聯

    由於希特勒的自大再加上出現的戰略錯誤,導致低估了蘇聯的抵抗能力和戰鬥決心,更沒想到美國等國家對蘇聯的援助,要知道二戰期間,德國和蘇聯打仗正酣之時,仍實施的是八小時工作制,甚至還有軍人在休息,直到兩年後才全員出擊,如果早些全軍出擊,結果是什麼樣子還真不好幫手。正是因為這種草草的進攻,才導致德國的戰敗。

    原因四:兩個豬隊友

    二戰期間,義大利和日本兩個國家一個是打仗拖拖拉拉,一個是到處樹敵,導致德國一邊要控制歐洲,一邊要想著如何拿下蘇聯,還得顧著義大利和日本兩個國家到底在幹嗎,如何給他們幫助。

    事實證明邪永遠不勝正,只要是正義的一面終究會戰勝邪惡的一面,所以我們要做一個正義的人。

  • 2 # Mrwu160846998

    、二戰德國是軍事強國,但是德國的對手更加強大,特別是重整軍備的美國。二戰本質是修昔低德陷阱,也就是新興強國(德國、義大利、日本)挑戰世界秩序主導國家(英美法列強)控制的國際秩序,因此這是一場極端冒險的挑戰,儘管軸心國準備充分,取得先機,但是畢竟實力懸殊,最終被絞殺。

    地球各地和資源被70%海洋分割,全球海上霸權國家英美列強掌握世界90%石油產量和全球金融中心。海權弱小的德國與英美爆發衝突,就會陷入資源匱乏,石油匱乏的窘地,進而迫使德國只能在有限歐洲範圍搶奪資源,從而陷入多線作戰的窘地。

    1、德國那麼強大為什麼整個海上自己的貿易、資源,運輸線在1939年二戰爆發那一刻,就已經徹底中斷了呢?樓主想想,一個工業化國家失去與其他大洲的資源交換、貿易如何能夠進行持久的經濟發展或是支撐長期戰爭呢?

    一個工業化國家連自己的海上貿易都無法保護,還能夠成為那麼強大嗎?海上貿易和資源運輸佔據一個工業化國家最大宗的運輸。

    2、德國那麼強大,為什麼成為群毆的物件呢?你在社會或是當今國際社會看看,哪有實力強大的大哥會被群毆呢?大哥往那裡一站,大多數會倒向實力強大的一方。國際社會也是如此,實力越大的國家,影響力越大,越能夠糾集大的聯盟,而實力越弱的國家約會被強國所孤立、封鎖、群毆。

    3、德國如此強大,為什麼遭受了長達數年年的戰略轟炸呢?德國各大城市都不斷的,遭到英美戰略空中力量的打擊,英美僅僅對德國戰略方面的空中出擊,就有400萬架次,其中轟炸144萬架次,投射炸彈270萬噸,一個國家能夠被對手從空中直接打擊,投射上百萬噸炸彈,已經足以說明,德國在軍事技術力量方面已經完全處於下風了。

    二、二戰德國工業能力,只是美國3/1,軍隊只是一個區域性軍力,樓主應該明白區域性軍力的概念,也就是說德國軍隊是不具備在世界範圍作戰的能力和軍力影響世界的。而德國面對的對手,確是全球打擊的超級軍力,擁有龐大的海空力量。二戰海空力量已經成為了戰爭決定性的力量

    看看二戰美軍,一場萊特灣大海戰,美軍能夠在遙遠的亞洲,投入17艘航空母艦,18艘護衛航空母艦,12艘戰列艦,24艘巡洋艦,141艘驅逐艦,數千架戰機的龐大海空力量,這一場海戰投入的力量可以說已經超過德國、義大利、蘇聯、法國等地其他全世界的總和了。英美列強二戰總共生產了近200艘各種航母,這種海上霸權,德國是無法突破封鎖的。

    看看戰略轟炸機,英美總共生產了5萬架戰略轟炸機,而德國這種技術轟炸機幾乎是一個空白,德國二戰有50座城市被英美戰略空中力量蕩平了,一個國家50座城市被摧毀,可想一個國家會成為一個什麼樣。

    英美后勤充足,在歐洲,亞洲都保持充足的後勤和全摩托化後勤體系,而德國後勤體系落後,還需要大量馬匹,而且資源匱乏。

    就像一場拳擊賽,一個輕量級選手與一個重量級選手對戰,開始輕量級選手,乘人不備,突然發起猛攻,的確可以把重量級選手暫時打蒙,但是一旦重量級選手反應過來,站穩腳跟,馬上開始重拳回擊,很快就會打垮輕量級選手的。

  • 3 # 關好走過的門

    正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發動非正義戰爭終將失敗,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在戰略方面,德國和英國打的不分伯仲的時候,希特勒突然把襲擊目標從英國轉向了蘇聯,雖說突襲確實打的蘇聯猝不及防,能暫時嚐點甜頭,但是這無異於又給自己樹立了一個強敵。而西線的英國還沒有搞定,就又在東線開闢了新的戰場。有點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腹背受敵這是敗亡的前兆。從此,德華人陷入了東西兩線作戰的泥潭。

    在人道方面,德華人大肆屠殺猶太人,臭名昭著的奧斯維辛集中營裡發生了連地獄都不會發生的人間慘劇。數以百萬計的猶太人死在了這裡。這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大敗筆,是嚴重抹黑人類文明的罪惡行為。這一不齒的行徑,將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這是納粹統治下的德國犯下的滔天大罪。所以,世界人民必定竭盡全力送納粹見上帝,讓這個魔鬼去上帝那裡慢慢贖罪。納粹以狂妄的姿態,把戰爭強加於整個歐洲甚至整個世界的頭上,儘管在戰爭初期曾不可一世,但是,其敗亡的結果早已註定。

    在資源方面,由於德國長期作戰,國內的資源已經嚴重短缺。尤其是經歷斯大林格勒一戰,其精銳部隊幾乎損失殆盡,這個時候兵源枯竭的嚴重問題已經開始慢慢顯露,直至戰爭後期,十幾歲的孩子都被納粹當做炮灰送到了戰場上。說到底,以一國之力挑戰整個歐洲,這太狂妄了。

    在隊友方面,由於日本偷襲珍珠港,使美國這個龐然大物站到了自己的對立面,美國的加入,使勝利的天平傾向於同盟國。而另一個隊友義大利,志大才疏,眼高手低。這對德國來說完全就是個拖累,希特勒不得不抽調兵力去協助這個所謂的隊友。

  • 4 # 夢中窮人77019246

    首先,必須說明白一個事實是,德國在二戰爆發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歐洲中等國家,在當時的世界,最強大的國家是大英帝國(注意不是今天的英聯邦)和蘇聯,美國是個旁觀的巨人。德國不是一個強國,甚至不如他的鄰居,論坦克數量和質量,法國比德國優秀,論軍隊數量,德國甚至不如波蘭,論工業,不如捷克斯洛伐克。德國也很缺資源,沒有油田,鐵礦石靠瑞典和挪威,德國有的是充足的煤礦還有很厲害的化工。德國的壯大,除了納粹的野心和德華人的復仇心理,年輕軍官的出奇制勝,最大的因素是英法的綏靖。眼看德奧合併,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暴打波蘭,獲得羅馬尼亞石油,英法坐觀德國勝利,企圖挑起蘇德衝突,結果沒想到德國一個回馬槍,擊敗法國,威逼不列顛。德國在1941年以前,利用英法的愚蠢,利用千載難逢的政治機遇,一舉成為歐洲第一強國,德華人獲得了想要的一切。德國真的所向無敵?真的如他們拍攝的紀錄片裡說的那麼厲害嗎?蘇聯就是一塊試金石。

    現在說說軍事,德國似乎最強大的東西。德國最強大的部隊是裝甲師,1940為10個,1941年為21個,看似強大吧?其實只是字面上厲害了,1940年德國裝甲師有三個坦克團,1941年是兩個,由此一直稀釋,到1945年甚至有些裝甲師只有營級單位,代替空缺位置的就是各種不靠譜的薄皮貨,繳獲品,甚至是裝甲車,除了希特勒特別喜歡的黨衛軍,重灌甲營,佔部隊絕大多數的國防軍一直都是靠缺編部隊超負荷運作,這還是裝甲部隊的情況,更嚴重的是步兵部隊,實際是二戰時代大多數德軍步兵是靠腿機動的,打蘇聯時靠馬車維持後勤,其狀態和拿破崙時代幾乎沒有區別,真正的快速部隊是不多的摩托化步兵,其數量比裝甲部隊好不了多少。這樣的軍隊只適合打西歐那些不大的國家,也只適合打短時間的閃電戰,一旦打持久戰,就是肥的拖瘦,瘦的拖死。

    德國的工業,包括被佔領國工業,不足以支援德華人的汽車工業實現部隊的全摩托化,有限的自然資源優秀生產坦克飛機大炮,而且德國社會也沒有真正進入總體戰,兵工廠一直到1943年才實行三班制,1939到1942年居然仍然是和平時代的一班制,工業體制和戰爭完全不搭調,而且過多的武器型號,造成零配件互不通用,過於複雜的先進武器佔用太多資源與工時,無法大量生產。戰爭後期德華人過於追求武器的先進,忽視了數量問題,須知戰爭中易於生產的實用武器才是勝利的保證,別看德國的皇牌坦克可以擊毀大量的美蘇坦克,你幹掉他一輛他可以造一百輛補充,而你則是損失一輛少一輛,即使只是普通的損壞也由於零件的缺乏而只能拋棄,再先進又有何意義呢?況且德國沒有自己的油田,而美蘇都是產油大國,沒有了油一切坦克飛機都是廢鐵。

    德國工業已經抓襟見肘了,科技部門不但沒有想改進的辦法,而是另起爐灶搞起了更復雜的東西,比如導彈。導彈技術確實是劃時代的,問題是,以當時的工藝水平,其質量很不可靠,由於沒有強大的工業後盾,數量也沒有保證,它是一個威懾性武器,卻遠不是震懾性武器,對戰爭程序幾乎沒有影響,枉費了德華人的一番心血,白白便宜了美蘇。

    核武器方面,儘管德華人是世界上第一個發現鏈式反應的,卻也僅僅停留在實驗階段,在德國戰事順利的時候,根本沒有人跟進,沒有多少人關心,戰事不順的時候,又臨急抱佛腳,與美華人的投入相比,九牛一毛都沒有,加上間諜各種破壞,完全沒有成功的希望,加上以希特勒為首的高層的眼光,根本沒有意識到核武器的政治意義,失敗也就在所難免了。

    縱觀二戰,德華人的閃電戰思想打出了許多妙筆生花的戰役,也一度達到了巔峰,但是他的國力遠遠與野心不相配,他的完蛋也就幾乎是一開始就註定的。

  • 5 # Ghoul內幕

    二戰戰役初期情況簡略——

    在歐洲戰場上,德國是這場災難的主要發起者之一,它在戰爭過程中,幾乎是憑藉一國之力挑戰了整個歐洲。德國先迅速吞併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等中歐國家,然後僅僅用了一個多月時間就逼迫法國投降,同時將隔海相望的英國打得幾乎沒有還手之力,甚至蘇聯也一度被德國打得節節敗退,連首都莫斯科都差點淪陷

    我們先從那時期的二戰戰役背景細節層面聊起;

    法國投降之後,整個歐洲都很悲觀,人們普遍認為,英國支撐不了多長時間。希特勒甚至一度自信滿滿地認為,英華人會主動來求和。

    但是,英華人在丘吉爾的帶領下,依舊同德國對抗,81架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從英國出發,跨過英吉利海峽,對柏林投放了炸彈。在第一次空襲兩天之後,英華人又發動了更大規模的空襲,這一次英華人不僅炸燬了德國的地面建築,而且還炸死炸傷近40名德華人。

    這就是英華人對德國轟炸倫敦的還擊。

    這一場雙方你來我往的空戰,還反映出一個重要的問題:德國並沒有完全掌握制空權,而這正是英國能夠抵抗德國的關鍵之一。

    德國海軍英國海軍

    英國海軍完勝

    英國又憑藉強大的海上優勢和美國的資助,完成了對德國海上物資的封鎖。這對於德國來說是致命的,因為德國無法透過自我生產,滿足龐大的軍事需求。當時,在石油和糧食方面,德國都嚴重依賴蘇聯,可蘇聯並不是一個很好的合作伙伴,經常趁人之危,漫天要價。於是,希特勒想透過擊潰蘇聯來徹底解決物資問題。這就是為什麼,德國會在沒有搞定英國的情況下,發動對蘇聯的戰爭。

    隨著戰線和時間的延長,德軍的物資越來越跟不上,很多在西伯利亞作戰的軍隊,在零下二三十度的天氣裡,只有單薄的秋裝,而沒有冬衣。

    這一切的背後,隱藏著一個巨大的危機。

    德國和盟友之間就產生了裂痕。

    與此同時,反法西斯陣營,已經度過了最開始的不信任階段,開始變得越來越團結。

    在蘇德戰爭中,蘇聯以極其慘重的傷亡為代價,不僅阻止了希特勒統一歐洲的計劃,而且還逐漸實現了戰爭形勢的逆轉,反而讓德國在軍事上損失慘重,在經濟上進一步的陷入困境。

    於是我們可以看到,在1943年以後,原本所向披靡的德國,開始在戰場上節節敗退,在軍事上既無法抵擋蘇聯在東邊的反擊,也沒有辦法阻止盟軍在西邊的登陸,最終柏林只能在兩面夾擊下失陷。

    面對這種局面,希特勒也無力迴天,最終只能在兵臨城下的情況下,選擇自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河西學院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