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94310417小云
-
2 # 錢多多讀文史
漢景帝殺師滅子,實有其事。
一殺師—殺晁錯。
晁錯身為帝師,一心為景帝謀劃,不惜“以疏間親”,勸導皇帝削藩以集權。
這是不顧自身,一心為學生考慮的兇險之事,且前有賈誼之鑑,但晁錯還是去做了。
結果,各諸侯國反彈很大,尤其以被當日還是太子時的漢景帝打死過兒子的吳王為最。
七國以吳為首,打出“誅晁錯,清君側”的旗號。
漢景帝一看藩國來勢洶洶,頗乍慌,已有斷尾求生之意。
正好袁盎建議把晁錯幹掉以平眾怒。
於是晁錯被誅。(晁錯:我特麼為了誰?)
其實七國起兵當然不是為晁錯,漢景帝病急亂投醫,把老師推出去,是為不義。
再說他殺子--殺廢太子劉榮。
說劉啟殺了兒子劉榮,似不確切。
劉榮為慄姬之子,因母受寵封太子,又因母不受寵而廢太子。
史載廢太子劉榮被人控告,說他“侵廟壖垣為宮”,漢景帝下詔徵他入朝,接受審問。酷吏郅都負責審訊臨江王,“王恐懼因而自殺,葬於藍田。”之後,竟然出現奇觀,“燕數萬銜土置冢上,百姓憐之”。
據史料而觀之,劉榮是牆倒眾人推,還沒見到老爹就憂懼而自盡,這裡頭劉啟要負間接責任。
由此看來,劉啟談得上是殺師滅子之人。
然而,聖人沒法做皇帝。
-
3 # 大秦鐵鷹劍士
身為一國之君,當大仁不仁,也許對身邊的親人、大臣過於殘酷,但是為了天下萬民計,雖殺之不為暴。身為一國之君,卻寵愛妻子兒子,縱容親信大臣,雖然可以得個良夫慈夫仁君的名號,但有愧於天下萬民,不足以稱為聖君。小仁愛數人,大仁愛萬民,仁的境界不同,做法就會不同,評價的標準也不一樣。大家下棋時懂得“舍軍保帥”的道理,皇帝有時也不得不捨軍保帥!
晁錯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之一,乃漢景帝劉啟的帝師。晁錯有恢復秦始皇郡縣制的政治理想,劉啟也有想削弱劉姓諸侯國實力的想法。吳王劉濞養精蓄銳四十餘年,早已尾大不掉,有起兵奪天下的志向。劉啟聽從了晁錯的建議,決定先削奪吳國的會稽和豫章兩郡,不想劉濞聯合其它六個諸侯國打著“誅殺晁錯、安定國家”的旗號起兵叛亂。漢景帝還沒有準備好,就殺晁錯以安七國之亂。晁錯死後,七國聯軍依然向長安進發,不過中央軍調集已畢,周亞夫率漢軍擊敗七國聯軍。
七國之亂平定之後,劉啟趁機將各諸侯王國的權利收回中央,又大量裁撤諸侯國的官吏數量。諸侯王不再有行政權和司法特權,經過七國之亂,諸侯王的割據問題得以基本解決。劉啟雖然帝師晁錯,但是晁錯的政治理想達成,雖死猶生,青史之上晁錯成為大功臣。歷史屠戮功臣的皇帝較多,漢景帝殺臣成事,不可厚非。
漢景帝有妃慄姬,此女美麗有餘,卻智慧不足,生長子劉榮,本為太子,後被廢為臨江王。慄姬美麗而善妒,看不起漢景帝的其他兒子,常有加害之心,對漢武帝劉徹更是懷恨在心。劉啟生病時曾試探慄姬,說:我百歲之後,你要善待其他妃子和她們的兒子啊。慄姬當時懷有憤恨之心,不但沒有答應劉啟,反而口出惡言。劉啟為了保證劉徹上位,並防止兄弟相殘,於是將長子劉榮貶為臨江王,非皇詔不得歸京。
劉榮當臨江王期間多橫行不法,終因侵佔宗廟地修建宮室犯罪,被傳到中尉府受審。郅都責訊甚嚴,劉榮恐懼,請求給他刀筆,欲寫信直接向景帝謝罪,郅都不許。竇太后堂侄魏其侯竇嬰派人悄悄送給劉榮刀筆,劉榮向景帝寫信謝罪後,在中尉府自殺。竇太后聞訊大怒,深恨郅都不肯寬容,在其干預下郅都被殺。事實上郅都受劉啟之命故意逼死劉榮的,避免劉榮將來起兵造反。
劉啟在位期間,推行"削藩策",削諸侯封地,平定七國之亂,鞏固中央集權,勤儉治國,繼續奉行"與民休息"政策,發展生產、減輕賦稅。他繼承和發展其父漢文帝的事業,與父親一起開創"文景之治";併為其子劉徹的"漢武盛世"奠定基礎,完成從文帝到武帝的過渡。故稱其為聖君也名符其實!
-
4 # 淵源歷史小課堂
先來說一下劉啟的身世,漢景帝劉啟是劉邦的孫子。劉邦是漢朝的開國皇帝。劉啟和劉邦的關係很簡單也很明確,按照漢朝的立儲原則,是以立長為儲,所以劉邦死後,由其長子劉盈即位。但是劉盈死的早,英年早逝,當了7年的短命皇帝后就駕崩了。劉盈死後,呂后專權,先後擁立了兩個傀儡皇帝,一個是劉恭,一個是劉弘。
呂后表面上是輔佐新帝,實則臨朝稱制,手握實權。呂后駕崩,周勃等劉邦舊臣誅滅諸呂勢力,重新恢復劉氏天下,由於劉恆為人寬厚,被推為皇位繼承人。此後天下又回到了劉氏手中,劉恆登基後為漢文帝,漢文帝駕崩後將皇位傳給了劉啟,就是現在所說的漢景帝劉啟。
從劉邦死到劉啟繼承皇位,順序是這樣的:劉邦--劉盈(兒子)-劉恭(劉盈的兒子)-劉弘(劉盈的兒子)-劉恆(劉盈同父異母的弟弟,劉邦之子)-劉啟(劉恆的兒子,劉邦之孫子)
劉啟在歷史上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劉啟在位16年,在位期間勵精圖治,勤儉愛民,削藩王,平叛亂,鞏固中央集權,採取無為而治,與民休養的政策,減賦稅,鼓勵發展農業,將其父親劉恆為完成的事業繼續繼承和發揚,從而迎來了一個文景之治,百姓生活幸福,政局穩定。
至於為什麼殺師晁錯?
當時的情況,漢景帝殺掉向他進言削藩的晁錯不過是為了向吳王表示出此次削藩行為與自己無關,是聽信了晁錯之言。如果吳王可以罷兵最好,如果吳王不罷兵,也可以為給自己調兵遣將爭取時間。所以他才會誅殺恩師晁錯。
其實晁錯確實挺無辜的,當時大漢朝藩王勢力的快速膨脹已經是一個非常嚴重的事情,君王們其實也很重視,只不過大漢建國後分封了很多宗室為藩王,這些藩國經過藩王們這麼多年的經營,根基都非常深厚,所以到漢景帝繼位之後,雖這些藩王們的王權與帝王的皇權便產生了很大的矛盾,但是一時間確實沒有什麼好的方法去削弱這些藩王們的實力。
晁錯看到了這些藩國壯大的危害,並且指出了當時藩國中最大實力的吳王一些越權的行為,當時吳王不僅在封地自己鑄造錢幣,而且還招募些亡命之徒為自己效命,這些舉動都透露出吳王的不臣之心。當然,不僅只有吳王一個藩王做出了這些越權行為,所以當時晁錯便上書漢景帝對藩王進行削藩,並且先拿吳王開刀,先消去他的兩個郡縣,然後再慢慢對其他藩王對手。
可是吳王沒有給漢景帝這個時間來慢慢消滅自己,於是當下他便聯合其他六位藩王起兵打著清君側的口號發兵長安。當時漢景帝有些慌張,因為他沒有想到吳王會反,而且還是聯合了其他六位藩王。所以當時他沒有準備,七國之亂剛開始的時候,大漢王朝中央政權沒有任何優勢,所以這個時候,漢景帝才會誅殺晁錯,以求可以拖延些時間為自己調兵遣將平定亂世。
名不正則言不順,你不殺晁,別的封國也會起來造反,如果你殺了,別的人沒話說,齊王再反就是造反。
-
5 # 狐筆春秋
明君聖主與否和道德品質並無根本聯絡,自古“情不立事,善不為官”身為堂堂帝王,一國之君,又豈能拘泥於“匹夫匹婦之小信小諒”呢?在我看來,正是漢景帝的“薄情寡義”才成功避免了“外重內輕”的政治隱患,為漢武帝的頒佈“推恩令”和“北伐事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中央之令不下地方——漢初“外重內輕”的政治格局
自楚漢相爭以來,限於當時天下人心和政治習慣的影響,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的獲得民眾和諸侯的支援,從而集中優勢兵力對抗項羽,劉邦不得不屈己從人的選擇“郡國並行”的政治制度。而事實證明,這一切合實際的政治決策確實使他從“楚漢相爭”的泥淖中成功勝出,最終開邦建國。
所謂“世殊事異,事異備變”,在成功一統天下後,深知驕兵悍將之害的劉邦又開始著手剪除“戰時同盟”的異姓諸侯王們。但人終究是時代的產物,自幼生長之間即深受周代分封制影響的劉邦,一方面出於對周代國祚綿延的羨慕;另一方面則出於囿於傳統的習慣,在成功誅夷異姓王之後的劉邦為了穩固劉氏江山,終究還是選擇繼續走兩週以來的舊路,繼續實行分封制,其中唯一的差別不過是將原來的異姓王,換成了清一色的同宗子弟。
而在經過孝惠、呂后、文帝三代之治後,地方諸侯的實力也越來越強悍,中央之令不下地方的政治困境使中央皇室的處境越來越艱難。所以,早在文帝朝時期,太傅賈誼就曾提出“限制諸侯發展”的建議,這可稱之為“推恩令”的雛形。但限於當時特殊的時代環境,漢文帝雖然心動,卻終究沒能痛下決心,堅決貫徹。只是一味的埋頭苦幹,發憤圖強的發展經濟。而在我看來,這正表明漢文帝是希望將“削藩”的事業留給子孫後代來完成的。
二:“七國之亂”的政治隱患——因意氣之爭而失手被擊殺的吳國太子
要說“七國之亂”的爆發從本質上而言,存在著很大的隨機性。因為就漢文帝的做法而言,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央政府最初的想法應該是耗死老一輩的諸侯王,然後在柿子揀軟的捏。“武力削藩”終究是下下之選。但所謂“人算不如天算”。
早在漢景帝還是太子之時,在於吳國太子下棋的時候,因為一著之失,怒起心頭的漢景帝隨手就掄起棋盤將吳國太子活活打死。隨後,又並無任何表示的將屍體往吳國一送了之。且不說吳王劉濞本就是從屍山血海中爬出來的身經百戰的將軍,血性充沛異於常人;但就對一個老人而言,老年喪子的傷痛又豈是隨意就能夠嚥下去的苦果?更何況,作為殺人兇手的太子又無絲毫悔過之心,而身為一國之君的文帝又極盡包庇之能事,試問天下誰遇到這樣的事情還能心平氣和、無所怨恨呢?
所以,吳國和中央的樑子就這樣結下了,而迫於故飾雍容的漢文帝的做派,深知勢單力薄的吳王劉濞自然也就虛與委蛇。但到了漢景帝時期,帝國大勢卻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三:漢景帝——“削藩令下”為堵悠悠眾口,且借師傅人頭一用
公元前157年,漢景帝登基為帝,當年,他就提拔力主“削藩”和“改革政令”的師傅晁錯為內史,不久又升任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恩寵備至。
公元前155年,在漢景帝與晁錯商議停當之後,晁錯上《削藩策》請求“削減諸侯封地,並收回旁郡”。提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的政治口號。心照不宣的漢景帝趁勢將奏議下發,令百官群臣協同商議,而深知大勢已成、莫能挽回的百官無不緘默,故此,漢景帝詔令削藩。
而就在漢景帝下令削藩後不久,前有“殺子之仇,今有奪國之恨”的吳王劉濞隨即援引黨類(一眾在削藩之列的諸侯王),決定協同運作,以“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為口號,相互煽誘,聯名起兵造反。得知訊息的漢景帝雖然早有準備,但乍聽之下,卻發現形勢的發展已全然超出自己的預期,來勢洶洶的“七國之亂”頃刻之間將野心勃勃的漢景帝打了個措手不及。
所謂“臨事而懼,好謀無斷”眼見“吳楚七國”氣勢之盛,似非中央之所能敵的漢景帝的於是乎打起了退堂鼓。於是一時鬼迷心竅之下,竟然被袁盎所蠱惑,決定以“誅殺晁錯來換取諸侯退兵”。但“狼子野心,豈能久恃”,在晁錯殉職之後,轟轟烈烈的“七國之亂”依舊未能避免。畢竟,任誰都不是傻子,一旦起兵,那就是一條不歸路,不死不休的死局豈是一個晁錯所能左右的。換言之,在我看來,與其說殺晁錯殺為了退諸侯之兵,倒不如說是從輿論上根絕諸侯的優勢。從而換取中央政府在天下臣民眼中的信義。換言之,漢景帝實在明知即便殺了晁錯也與於事無補的前提下,為了所謂的“名義”背叛了自己的恩師。
四:慄太子之死——天下非汝能為,誰讓你有個坑兒的母親
為天下者不顧家,在漢景帝逼死慄太子一事上被彰顯的淋漓盡致。雖說此事多少是因為漢景帝“喜新厭舊、偏聽偏信”的毛病造成的。但他那個“不會做人”的母親慄姬卻應當負主要責任。
話說慄太子被廢之事源於漢景帝的姐姐館陶長公主劉嫖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想要將自己的女兒嫁於太子劉榮,以此來換取和慄姬之間的和解。但生性善妒的慄姬卻因為劉嫖為弟弟介紹女人的事情耿耿於懷,不僅沒有答應聯姻之時,反而大發雷霆,鬧得很不愉快。
“不作不死”壓死慄姬母子的最後一根稻草恰恰就是慄姬自己加上去的。話說由於日夜操勞,漢景帝身體日漸虧損,於是在一次臥病之際,他便囑託慄姬,希望在自己百年之後,慄姬能夠善待其他的妃子和兒子。話說當此情景,任何一個政治人物,不管內心多麼不情願,也必然會虛應其事,暫為應允。可生性直率、耿直粗野的慄姬不僅沒能答應下來,甚至還對漢景帝出言不遜。如此一來,原本就“剛毅果敢、勇於決斷”的漢景帝自然就容不下她。公元前150年,太子劉榮和慄姬被廢,隨後,漢景帝冊立“機敏聰穎”的膠東王劉徹為太子,也就是後來鼎鼎大名的漢武帝。
五:帝王無親,小仁愛熟人,大仁澤萬民
就漢景帝一生行事而言,其人“殺伐果斷、勇於任事”雖然“殘刻寡恩”未免有些“不近人情”。但對於天下蒼生而言,正是漢景帝的果決和兇殘,才從根本上抑制了不斷膨脹的諸侯王,打消了他們挑戰中央的野心,併為漢武帝頒佈“推恩令”奠定了結實的基礎。
所謂“攘外必先安內”,正因漢武帝有效的解決了諸侯王日漸坐大的心腹之患,才有了後來集結天下,動員四海,傾全國之兵與匈奴爭衡的赫赫偉業。亦唯此,威脅中國數百年的匈奴之亂才從根本上得以解決。
換言之,於師傅晁錯、故太子劉榮而言,漢景帝難免私德有愧,但對天下萬民、央央黔首而言,他決然是百代明君,無愧天下,有功後世的。
回覆列表
漢景帝絕非無情無義缺恩寡義之人,他忍痛割愛殺晁錯非他本意,七國之亂是晁錯削藩推行推恩令造成的,七國造反勢如破竹,天下大亂,為平天下悠憂之口,大漢帝國於反王推心置腹的意罷戰為和,但吳王劉鼻和眾反王推出殺始作俑者清君測,出於無奈和母親竇太后權勢,乃依依不捨的誅殺了晁錯,但七國並未退兵,更加激怒了以仁孝治天下的漢景帝,終在大將軍竇嬰和太尉大將周亞夫和三十六員戰將圍攻下大敗而亡。景帝殺太子劉榮非他本意,是王皇后,和長公主,劉榮母崛力的結果,回顧漢景帝波蘭壯擴的一身英明神武無為而治,天下太平予民休息,延續了文景之治是少又的一代仁君有德聖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