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畫詩人生

    劉邦是劉太公的小兒子,父子之間是至親血肉,關係還用說麼?

    當一個人達到極致,富貴無極的時候,他的孝心也徹底從心中升騰。劉邦從一個普通農民經過奮鬥後,終於成了開國的帝王。劉邦再也不是以前混吃混喝的小痞子,對父親的孝心也達到了最高。

    劉邦為父親建立一座大府,盡一切可能滿足父親的一切願望。在開國初期,萬事繁雜。外面還未許多叛亂末平的情況下,只要在京城中,註定隔幾天就一去看望父親才心安,盡一切能力滿足於父親的願望與要求。

    在某一天,劉太公對劉邦說,雖然在長安生活一切安好,但是心中還是掛念家中的故土,家中的老院子,故鄉的鄉里鄉親。劉太公畢竟是和土地打了一輩子的農民,心中有對土地隔不斷的情懷。雖說兒子成為了一國之主,現在衣食無憂,丫環僕人眾多。劉太公始終掛念著家中的一切,家中原始的生活壯態。

    劉邦聽到父親的心願,馬上命人劃出一塊土地,按照家中村的方位形勢,按照原樣在長安為父親建起了村莊,並把老家父親的鄉里鄉親整體搬遷,陪伴父親的生活,滿足父親的願望。

    劉邦每次見到父親行禮,時間長了,被劉太公手下的一個管家看出了毛病。一國至尊,天下第一人,對一個普通民間老人行禮,對於國家有害無益。於是和劉太公說此事,在劉邦又一次看望劉太公時。劉太公以掃箸掃地,對劉邦說出了管家的看法。後來,劉邦命人想辦法解決這一難題,在經出各方論證後,劉邦給父親上尊號,太上皇,解決這一難題。

    劉太公是幸運的,以農民之身,生了一個皇帝兒子,榮登太上皇之位。也是歷史上第一個太上皇,也是歷史最特殊的太上皇。劉太公活到劉邦登基後,是最幸運的一個普通民間老人,天下獨此一份,再無分店。

  • 2 # 一葉碧雲

    劉邦和劉太公的關係如何?不同階段應該不一樣吧:

    第一階段,劉邦打天下前,太公對劉邦的態度是“恨鐵不成鋼”

    劉邦出生於公元前256年,公元前209年劉邦47歲時起義反秦。這段時間是劉邦打天下以前的時間段,這47年裡,劉太公和劉邦父子關係很不好。劉太公很不喜歡劉邦,主要原因有:

    首先,劉邦50%機率不是劉太公親生。

    史記記載,劉邦是他媽劉媼一次在大湖邊休息時,有蛟龍伏其身,懷孕而生的。司馬遷這麼寫,一方面可能是民間有這個傳說,帝王是天之驕子,又叫真龍天子,出生帶有異相,有利於宣傳並論證得位正統。

    但這種神異事件一般記載在遠古時代,因為那時是母系社會,人只知有母,不知有父。秦末文明進步很多了,還渲染這些,有點不靠譜了。

    所以,另一方面,劉邦可能不是劉太公親生,有可能是哪個不知名的人與劉媼偷情而生下的劉邦。

    這個機率應該有50%。

    史記記載,劉太公還看到蛟龍,因為當時正在下雨,應該是看不清,但劉媼與別人或別的什麼物種在一起應該是真的。

    劉太公心裡肯定會嘀咕這事,而劉邦生下來後,又和自己及其它兒子不一樣,是一種異相,額頭高高隆起,左腿還有72顆黑痣。

    親眼見到劉媼與其它東西在一起,劉邦生下來又不像劉太公,所以劉邦有50%的機率不是劉太公親生。

    這長相怪異的孩子不一定是自己生的,你說劉太公心裡能高興嗎?

    《史記.高祖本紀》: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姓劉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劉媼。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顏,美鬚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其次,劉邦遊手好閒不務正業。

    劉太公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家庭,以務農為生。劉邦長大後,照理也應該乾乾農活,幫助老太公照應莊稼。

    但劉邦偏偏不喜歡幹農活。整日遊手好閒,和同年同月同日生的發小盧綰等人鬼混。劉太公肯定不高興。

    但在農村,這也很正常,父母健在,上面又有哥嫂,小兒子一般都懶。劉邦排行老三,叫劉季,他大哥叫劉伯,二哥叫劉仲,按現在說法,就是劉大、劉二、劉三。劉邦是後來有了地位才改名劉邦的。

    劉邦不喜歡幹農活,卻喜歡交朋友,可能還讀點書,仰慕信陵君魏無忌,還去找過信陵君,可惜信陵君死了,沒拜見成。

    劉邦在拜訪信陵君的路上見到過秦始皇的儀仗,不由感嘆:大丈夫就應該這樣!那個時候劉邦有沒有造反的念頭不知道,但是至少表明劉邦是有上進心的。

    劉邦不喜歡務農,長大了總得找事做,後來也不知道透過什麼手段,謀得了一個泗水亭長的小官噹噹,但這個小官的薪水不高,劉邦入不敷出,加上沒成家,所以經常回家混吃混喝,劉太公不高興,劉邦的嫂子也不高興。

    劉邦的大哥劉伯死得早,二哥劉仲又叫劉喜,和二嫂一起協助老太公操持家務,侍候莊稼,劉太公經常誇劉二,讓劉邦好好跟二哥學學。

    如果劉邦真的跟他二哥學種莊稼了,劉太公高興了,但是大漢王朝就沒了……

    《史記.高祖本紀》: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及壯,試為吏,為泗水亭長,廷中吏無所不狎侮。

    其三,劉邦一直不成家。

    劉太公不喜歡劉邦,還有一個原因,是這個無賴竟然一直不成家。

    史記記載,劉邦好酒又好色。這在劉太公眼裡,是標準的酒色之徒,在農村,酒色之徒就是敗家子。

    你想啊,好酒就得花錢買酒吧?總不能自己好酒就在家裡開個酒廠啊?

    好色,如果是逛妓院,就是花大錢;如果是和人家良家婦女偷情,也得花錢哄人家開心吧?還得防止被人家胖揍。

    古人講究成家立業,劉太公肯定希望劉邦早早成家,哪怕不是自己親生的。

    但劉邦好像不著急,對結婚成家一點也不在乎,照樣天天“好酒及色”。

    沒錢買酒,就去賒酒喝。村裡有個王媼和武負是開酒館的,劉邦經常到人家賒酒喝,喝醉了就在人家睡,劉太公也沒脾氣了,因為劉邦喝酒不向他要錢了,想發脾氣找不到理由啊。

    劉邦好色,但估計很少逛窯子,因為沒錢啊,但不影響劉邦好色。因為自然有良家婦女看上他,和他做露水夫妻。

    有個姓曹的寡婦,就看上劉邦,長期和劉邦姘居,還給他生了個私生子,也就是劉邦的庶長子,後來的齊王劉肥。

    但是劉邦一直沒娶人家曹氏,原因不明。

    直到有一天,他被呂雉的老爸呂公相中,認為他是大貴人,把呂雉嫁給劉邦。劉邦才撿了個大美女,正式成家,那時劉邦已經40來歲了。

    其四,劉邦為交友經常“慷太公之慨”。

    劉邦這個人非常豁達、大度,有q愛心,樂於助人,朋友有困難了,總是想辦法幫助人家。這又惹得劉太公不高興了。

    《史記.高祖本紀》:仁而愛人,喜施,意豁如也。

    因為,劉邦就是個窮鬼,身無分文,喝酒錢都是賒的,泡妞是人家美女倒貼他。他哪來的錢幫助別人?

    只有一條途徑,那就是到他老爸劉太公那裡拿。

    陳道明主演的《楚漢傳奇》有一個橋段:那就是盧綰賭錢輸了,沒錢還賭債,要被剁手,劉邦就把債主帶到家裡,把劉太公耕地用的牛讓人家牽走了。

    這個橋段史書上沒有記載,但反映了劉邦經常用太公的東西去幫助別人,屬於“慷太公之慨”,而“結自己之朋”。

    因為劉邦慷慨樂施,自然也結交了不少的真心朋友,而不是狗肉朋友。

    這些朋友在後來的反秦起義中,和劉邦一齊出生入死,一起打下了大漢天下。

    但是出生農民、眼光只看向一畝三分地的劉太公看不到那麼遠,見劉邦越來越像個敗家子,心裡極度不痛快。

    第二階段,劉邦打天下中,太公對劉邦的態度是“後悔沒掐死”

    當劉邦斬蛇起義後,首先攻打沛縣,最終打下來了……

    沛縣父老推舉新人擔當沛縣縣令,蕭何、曹參本來就是當官的,一個是縣組織部長、一個是縣公安局長,其實最適合當縣令,但這兩人擔心起義失敗,被誅九族。都推薦讓劉邦當,劉邦推辭不過,就當了沛公。

    《史記.高祖本紀》:蕭、曹等皆文吏,自愛,恐事不就,後秦種族其家,儘讓劉季。諸父老皆曰:“平生所聞劉季諸珍怪,當貴,且卜筮之,莫如劉季最吉。”於是劉季數讓。眾莫敢為,乃立季為沛公。

    蕭何、曹參都害怕將來被誅九族,劉老太公不怕嗎?肯定怕得不行,但劉季已經當了沛公,只能聽之任之了。心裡肯定後悔當初劉邦生下來時,怎麼不把這野孩子掐死?

    好在,秦朝沒翻過身,劉老太公擔驚受怕了幾個月以後,終於等到秦朝被推翻了,劉邦又被封為漢王,老頭子的心才放下。

    但是沒等老頭子跟兒子去享福,楚漢戰爭又爆發,劉邦一口氣打到項羽的老窩——彭城。隨後,劇情又發生大逆轉,劉邦的56萬諸侯聯軍又被項羽的3萬楚軍擊敗,劉邦落荒而逃,而劉太公和呂后,則被項羽抓去當人質了。

    人質生活就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隨時有可能要被撕票的,劉太公和兒媳婦整天生活在死亡的陰影下,沒被嚇死嚇瘋,也是難得了。

    楚漢戰爭進入廣武相持階段,項羽打不下劉邦,心中焦怒,就打劉太公的主意,把劉太公放在高高的砧板上,威脅劉邦不投降,就把劉太公烹殺。

    劉邦的不受威脅,還厚著臉皮說,我和你項羽是結拜兄弟,我父親就是你父親,如果你要烹殺你父親,請分我一杯羹!

    《史記.高祖本紀》:當此時,彭越數反梁地,絕楚糧食,項王患之。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漢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漢王曰:“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曰‘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桮羹。”項王怒,欲殺之。項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為天下者不顧家,雖殺之無益,祇益禍耳。”項王從之。

    項羽聽到劉邦這麼不要臉的話,也拿劉邦沒辦法……

    但是躺在砧板上的劉太公估計是嚇得魂飛魄散。心裡應該是一萬分的後悔,當初這小子生下來怎麼就沒想起把他掐死呢?早掐死也不至於惹這麼大的禍!

    好在項羽雖然殘暴,但心腸還是軟的,被項伯勸阻,才饒了太公一命,太公繼續心驚膽戰地做人質。一直到楚漢簽訂鴻溝協議,項羽才把劉太公和呂雉送回給劉邦。

    第三階段,劉邦打天下後,太公對劉邦的態度是“尷尬且慶幸”

    楚漢戰爭終於結束,當初要烹劉太公的項羽被漢軍大卸五塊,劉邦登基稱帝。這個時候劉太公是尷尬且幸福的生活著。

    尷尬是他的身份,慶幸是當初幸虧沒掐死劉邦。

    劉邦當了皇帝以後,每五天要給劉太公請一次安。有個下人就認為這樣不妥,因為劉邦登基後,劉邦就是君,劉太公是臣,君給臣請安是不符合禮數的。

    下人把這意見給劉太公一說,劉太公也認識到,自己這個老爹只是兒子的臣子。所以當劉邦下一次來給劉太公請安時,劉太公親自拿掃帚去有門口把地打掃乾淨,然後迎接劉皇帝駕幸。

    劉邦知道原委後,也覺得尷尬,因為他是一國之君,自然要維護這個禮數,否則一旦亂了禮數,以後不知道有多少人不尊重他呢。

    所以劉邦要臣下拿個主意,既要照顧他這個天子的禮數,又要化解尷尬局面。經過大家“三個臭皮匠”式的一商量,決定設立“太上皇”這個位置。

    於是劉太公就幸福地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太上皇!

    劉邦當皇帝第九年,未央宮建好,劉邦大擺宴席,用玉杯斟酒,向劉太公祝壽,並開玩笑問:老爺子以前總說我是無賴,不如二哥會置辦家業,那你看現在我和二哥誰置辦的家業大?君臣大笑不止……

    《史記.高祖本紀》:未央宮成。高祖大朝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卮,起為太上皇壽,曰:“始大人常以臣無賴,不能治產業,不如仲力。今某之業所就孰與仲多?”殿上群臣皆呼萬歲,大笑為樂。

    在眾臣的大笑聲裡,劉太公尷尬且幸福著!

  • 3 # 長島男爵

    劉邦是大孝子,當了皇帝還固定時間問候父親,一如民人父子。

    上歸櫟陽,五日一朝太公。太公家令說太公曰:“天亡二日,土亡二王。皇帝雖子,人主也;太公雖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則威重不行。”後上朝,太公擁彗,迎門卻行。上大驚,下扶太公。太公曰:“帝,人主,奈何以我亂天下法!”於是上心善家令言,賜黃金五百斤。《漢書·高帝紀》

    之後還給父親上尊號為太上皇,是中國第一個活著的太上皇。

    夏五月丙午,詔曰:“人之至親,莫親於父子,故父有天下傳歸於子,子有天下尊歸於父,此人道之極也。前日天下大亂,兵革並起,萬民苦殃,朕親被堅執銳,自帥士卒,犯危難,平暴亂,立諸侯,偃兵息民,天下大安,此皆太公之教訓也。諸王、通侯、將軍、群卿、大夫已尊朕為皇帝,而太公未有號,今上尊太公曰太上皇。”

    在劉邦言傳身教下,漢朝以孝治天下,劉邦之後的皇帝皆以孝諡號,可見一斑。

    後來劉湍住在皇宮並不開心,想念家長的生活,劉邦乾脆在長安旁邊建一座新城,名「新豐」,把豐邑的父老鄉親接到新豐住,讓父親住在新豐,跟父老鄉親一起嬉笑怒罵。

    如此大孝子,哪裡找?

    有人拿項籍要挾煮劉太公,劉邦說分他一碗湯的事說事,其實當時劉邦這能這麼說,難不成聽項籍要挾用自己去交換?只有劉邦活著,人質才有價值,劉邦死了,全家都不能倖免,不如說劉邦處置得很有智慧,才包住了太公的性命。

  • 4 # 爛泥伯伯

    劉邦和他父親劉太公之間的關係,其實是微妙的,也是動態變化的,沒法簡單用“好”或“不好”這樣的字眼來界定。爛泥列舉劉邦登基後的幾件事,讓大家感受下他們父子關係及其變化。

    1、劉邦登基後,冊封了皇后、皇太子和諸侯王,對他去世的母親也追封為“昭靈夫人”,但健在的劉太公沒有得到任何名號。不過,據說劉邦每5天都去探視劉太公。

    2、劉太公的管家對劉太公說,劉邦雖然是你的兒子,但他是皇帝,你雖然是他父親,但你是臣子,每次都讓皇上拜訪臣子不合適,所以建議劉太公執掃帚去門口迎接劉邦。劉太公聽從了建議,結果把劉邦嚇了一跳,劉邦趕緊下馬攙扶,並賜劉太公五百黃金。

    3、劉太公執帚迎接的事情,讓劉邦心情難以平復,子君父臣確實是一種很尷尬的關係。劉邦苦思冥想後,決定效法秦始皇追尊亡父為太上皇之舉,尊奉自己健在的父親為太上皇。至此,劉邦和劉太公之間尷尬的關係才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緩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由劉燁、馬伊琍、梅婷主演的電視劇《在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