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顥子哥的Vlog
-
2 # 吉誠
提到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世界四大文明古國還有古印度,古希臘,古巴比倫。值得驕傲的是,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存留至今的國家。四大文明自成系統,影響深遠。而這四大文明匯流的地方,就是敦煌。由此可見敦煌在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
那為什麼說敦煌是四大文明匯流之地呢,我覺得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敦煌成為四大文明匯流之地,得益於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
敦煌市隸屬甘肅省酒泉市,位於河西走廊最西端,甘、青、新三省(區)交匯處,敦煌市屬典型的暖溫帶乾旱性氣候,總面積3.12萬平方公里,擁有莫高窟、玉門關、鳴沙山、月牙泉、陽關和雅丹地貌國家地質公園等。1949年10月7日,成立敦煌縣人民政府,敦煌位於古代中國通往西域、中亞和 歐洲的交通要道—— 絲綢之路上,曾經擁有繁榮的商貿活動。因曾經的輝煌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而聞名於世。
二、敦煌莫高窟文化藝術璀璨奪目絕無僅有
走進敦煌,體會莫高窟歷史的深沉和悲涼。莫高窟始建於十六國時期,北魏、西魏和北周時,統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貴族們的支援,發展較快。特別是隋唐時期,隨著絲綢之路的繁榮,莫高窟更是興盛,在武則天時有洞窟千餘個。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漸趨衰落,僅以重修前朝窟室為主,新建極少。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發現了震驚世界的藏經洞。不幸的是,在晚清政府腐敗無能、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的特定歷史背景下,藏經洞文物發現後不久,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橘瑞超、俄人鄂登堡等西方探險家接踵而至敦煌,以不公正的手段,致使藏經洞文物慘遭劫掠,絕大部分不幸流散,分藏於英、法、俄、日等國的眾多公私收藏機構,僅有少部分保存於國內,造成中國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這也是世界文化交流史的一個無法彌補的重大損失。走進敦煌,感受鳴沙山遠古的呼喚。鳴沙山,位於敦煌市南郊七公里處。自東漢起即有記載,因沙動有聲而得名。古稱“沙角山”、“神沙山”。山有流沙積聚而成,東西長約40公里,南北寬約20公里,最高海拔1715米。鳴沙又叫響沙、哨沙或音樂沙,它是一種奇特的卻在世界上普遍存在的自然現象。沙漠或者沙丘中,由於各種氣候和地理因素的影響,造成以石英為主的細沙粒,因風吹震動,沙滑落或相互運動,眾多沙粒在氣流中旋轉,表面空洞造成“空竹”效應發生嗡嗡響聲的地方稱為鳴沙地。走進敦煌,品味月牙泉永久的清涼。月牙泉古稱沙井,俗名藥泉,位於敦煌市西南5公里鳴沙山北麓。月牙泉南北長近100米,東西寬約25米,泉水東深西淺,最深處約5米,彎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稱,自漢朝起即為“敦煌八景”之一。月牙泉內生長有眼子草和輪藻植物,南岸有茂密的蘆葦,四周被流沙環抱,雖遇強風而泉不為沙所掩蓋。因“泉映月而無塵”、“亙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為奇觀。鳴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對孿生姐妹,“山以靈而故鳴,水以神而益秀”。有“鳴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月牙泉是敦煌諸多自然景觀中的佼佼者,古往今來以“沙漠奇觀”著稱於世,被譽為“塞外風光之一絕”。月牙泉、莫高窟九層樓和莫高窟藝術景觀融為一體,是敦煌一脈相連的“三大奇蹟”,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人民嚮往的旅遊勝地。
走進敦煌,還有魔鬼城、陽關,玉門關……周邊及往返旅途中的鹽湖、大柴旦、嘉峪關、七彩丹霞、祁連草原不勝列舉。
三、敦煌文化藝術對外交流活動從未間斷,且日益頻繁
2000多年前,西漢張騫出使西域。至此,一條延綿7000餘公里的東西方交往通道就此開啟。中國著名學者季羨林則把敦煌稱為“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四大文化體系的匯流之處。”
“儘管在行政體制管轄上,當時的敦煌僅為州縣,但其地理位置重要。無論是物質文明還是精神文明的交往,都必須從這裡經過,敦煌在當時稱得上是國際化大都市。
“敦煌並沒有把沿絲綢之路而來的不同文明、不同文化拒之門外,而是交融互進,這是敦煌對當代的啟示。”
1979年,敦煌這座西北內陸小城被國務院確定為第一批對外開放城市,擁有千年歷史的莫高窟開始了國際合作。
1987年,莫高窟與長城、秦兵馬俑等一併成為中國首批進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遺產地。1989年,莫高窟的研究管理機構敦煌研究院,便與美國蓋蒂研究所等海外文物保護單位開始了對莫高窟的保護合作。
“透過和國際合作,我們接觸到了世界前沿的遺址保護理念和技術。現在我們在壁畫、土遺址等文物保護方面已經和世界接軌,有的則走到了世界前列。”
國際文化技術走進來的同時,《絲路花雨》《大夢敦煌》等文化產品也逐步走出國門,成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
2013年,隨著甘肅獲批中國首個國家級文化發展平臺“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敦煌國際文化旅遊名城被提上日程,敦煌的國際化目標日益清晰。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絲綢之路這條商貿古道重煥光彩。2014年12月,中國正式將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列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戰略規劃》。
四、作為延宕千年的中西方文化交流薈萃之所,敦煌理應延續歷史文化傳統,在新的歷史機遇中承擔起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歷史責任
打造文化交流平臺,讓絲路沿線國家民心相通、和平合作、文明互鑑、互利共贏,促進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形成命運共同體,成為博覽會的追求。
據瞭解,博覽會自2016年起每年舉行一屆,敦煌為永久會址。博覽會採取“2+X”活動構架,2項固定活動分別是高級別論壇與絲綢之路文化年展。此外,每屆博覽會還將引入社會力量,以市場化方式舉辦其他文化交流活動。
尼泊爾駐華大使館參贊尼瑪爾·拉傑.卡夫利表示,在歷史上,敦煌是文化聖地,也是文明對話的起點。尼泊爾希望藉此次博覽會的機會,加強兩國間的合作。
義大利駐華使館文化參贊饒賽佩今年已二度來敦煌。他說,自馬可波羅來到中國,中意友誼就延續至今。
“敦煌有美好的文化,但對歐洲人來說並不瞭解,博覽會將成為讓全世界瞭解敦煌的途徑。意方也有意在影視劇拍攝等文化領域與中國積極合作,講外華人在中國的故事。”饒賽佩說。
對敦煌來說,連線東西方的“一帶一路”正在成為它貫通曆史與未來的橋樑。值得欣喜的是,曾為“世界四大文明匯流之地”的甘肅敦煌,隨著中國“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逐步落實,再次成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融通之處。
漫漫絲路惠百代,悠悠文明傳千載。在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開幕之際,習近平主席專門發來賀信,詮釋了文化互鑑的重大意義,描繪了合作交流的美好願景,是對辦好敦煌文博會的巨大鼓舞。劉延東副總理發表主旨演講,闡述了絲路文化的內涵與價值,提出了文化交流的目標與框架,對辦好敦煌文博會寄予了殷切期望。我們一定要肩負起國家和時代賦予的使命,發揮好敦煌文博會這個國際化平臺的牽引帶動作用,重拾悠久的記憶,展示文明的精粹,共商發展的大計,以文化造福更多民眾,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衷心祝願敦煌在新時代得到更快更好的發展,在打造綠色絲路、健康絲路、智力絲路、和平絲路中發揮獨特而重大的作用,讓“一帶一路”的燦爛文化綻放五光十色,讓“一帶一路”的精彩故事傳向四面八方,讓“一帶一路”的動人樂章響徹五洲四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實現兩個百年中國夢作出應有貢獻!
-
3 # 康康的西居筆記
敦煌,自漢代以來就成為多民族、多文化共榮共生的前沿陣地,始鑿於魏晉時期的敦煌石窟更是秉承了這種開放包容的精神。
從王公權貴到平民百姓,不論民族,不論階層,都可以成為石窟的開鑿者和供養人,所以石窟所展現的內容也包羅永珍。
石窟的造像和壁畫除美學和宗教價值外,還囊括了不同時期的政治、軍事、外交、歌舞、雜技、耕作、狩獵、營商、出行等歷史事件和生活場景。而浩如煙海的敦煌遺書,所涵蓋的範圍更加廣闊,內容也更加翔實。
這些寶貴的歷史遺贈是研究中古時期中國乃至整個歐亞大陸的歷史學、宗教學、人類學、社會學、語言學以及文學史、藝術史、科技史、民族史最難得、最可靠的第一手資料。
-
4 # cxl63808126
敦煌,文化歷史悠久,漢宋之際,絲綢之路是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敦煌也由此成為絲綢之路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沿著絲綢之路,中國的絲綢及先進技術不斷向西傳播到中亞、西亞甚至歐洲,而來自西域的物產亦傳播至中原地區。絲綢之路上,各國使臣、將士、商賈、僧侶絡繹不絕,而敦煌成為“咽喉鎖鑰”,據絲綢之路之要衝,成為中西方貿易的中心和中轉站。西域胡商與中原漢族商客在此雲集,從事中原絲綢和瓷器、西域珍寶、北方駝馬與當地糧食的交易。與此同時,中原文化、佛教文化、西亞和中亞文化不斷傳播到敦煌,中西不同的文化在這裡匯聚、碰撞、交融,使得敦煌成為“華戎所交,一大都會”,
回覆列表
敦煌文化是一種在中原傳統文化主導下的多元開放文化,敦煌文化中融入了不少來自中亞、西亞和中國西域、青藏、蒙古等地的民族文化成分,呈現出開放性、多元性、包容性。
位於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敦煌,被譽為古絲綢路上的明珠。唐人李吉甫又云:“敦,大也,以其廣開西域,故以盛名。”季羨林曾說過:“世界上歷史悠久、地域廣闊、自成體系、影響深遠的文化體系只有四個: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再沒有第五個;而這四個文化體系匯流的地方只有一個,就是中國的敦煌和新疆地區,再沒有第二個。”誠如其言,敦煌為東西交通的喉襟和具有國際意義的文化匯流之地。
交通樞紐促繁榮
早在西漢於河西“建四郡,據兩關”時,出敦煌往西域就闢有南北兩道,敦煌成為漢王朝向西發展的根據地。絲綢之路的開拓,使敦煌成為中國歷史上率先對外開放的地區,成為中原與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吐納口。迨至隋唐盛世,絲路交通更是空前興旺。《耆舊志》雲:敦煌“國當乾位,地列艮虛,水有縣泉之神,山有鳴沙之異,川無蛇虺,澤無兕虎,華戎所交,一都會也。”東西方文明在此交融匯聚,使其吸收薈萃的各種文明來滋養自己,促進自身經濟文化的發展與繁榮。卷帙浩博的敦煌遺書和數十萬平方米的敦煌壁畫等即在此方面有著生動的反映。
敦煌文化是一種在中原傳統文化主導下的多元開放文化,敦煌文化中融入了不少來自中亞、西亞和中國西域、青藏、蒙古等地的民族文化成分,呈現出開放性、多元性、包容性。如中亞、西域的粟特文化即對古代敦煌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有深刻影響,這主要體現在古代敦煌的賽祆胡俗、服飾胡風、飲食胡風、樂舞胡風、婚喪胡風以及敦煌畫塑藝術中。
文化融匯放異彩
敦煌遺書中不僅儲存了5萬多件4—11世紀的漢文文獻,而且還匯聚了大量中國國內少數民族文字以及一批西方國家民族文字的寫本,如吐蕃文、回鶻文、粟特文、于闐文、突厥文、梵文、吐火羅文、希臘文等語言文字的文字。此外,莫高窟北區還發現西夏文、蒙古文、八思巴文、敘利亞文等文書,可謂兼收幷蓄,應有盡有。這麼多古代東西方民族、國家的文獻彙集一地,本身即表明敦煌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
賽祆,即從薩珊波斯傳入的祈賽祆神民俗,約在魏晉時傳入中國。由敦煌遺書見,唐代敦煌城東一里處專門建有安置粟特人的聚落——安城及從化鄉,其中大部分居民來自中亞昭武九姓王國。安城中建有祆廟,規模頗大,專門供奉祆神。祆祠賽神被納入敦煌當地的傳統祭祀習俗中,從官府到普通百姓,無論粟特人,還是漢人和其他少數民族,無不祀賽祆神。
莫高窟壁畫、彩塑中,為今天留下了極為豐富的古代東西方服飾史料,既有中原傳統的漢服,又有中國西北地區許多少數民族的衣飾,還有來自中亞、西亞、印度等地的衣裝,丰姿豐色,美不勝收。這些服飾因不同的國家、民族而各具特色,如實地展現了絲綢路上千餘年間各國各民族、各階層不同身份的僧俗人眾的穿戴。
作為國際性都市,敦煌的飲食習俗具有濃郁的漢食胡風特色,來自中亞、西亞、中國西域的飲食習慣融入傳統的敦煌當地飲食風俗中,成為敦煌飲食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據不完全檢索,僅敦煌遺書中出現的食物品種名稱就達60多種,其中來源於“胡食”的就有很多,如各類胡餅、爐餅、餄餅、胡桃、胡棗、安石榴、大食瓜、訶梨勒、胡酒等,不一而足。至於飲食炊具、餐具,亦有不少是從“胡地”傳入的,如金叵羅、注瓶、壘子、犀角杯、珊瑚勺等。飲食禮儀中的胡跪、垂腿坐、列坐而食等亦深受胡風影響。
唐代來自西域、中亞的胡旋舞、胡騰舞、柘枝舞等,在敦煌風靡一時。這些舞蹈具有濃厚的西域、中亞風情,矯健、明快、活潑、飛旋的舞姿與當時開放、向上的時代精神相吻合。樂舞表演離不開樂器伴奏,於敦煌壁畫中見主要樂器有琵琶、五絃、胡琴、阮、腰鼓、羯鼓、笙、竽、箏、角、箜篌、方響、排蕭、拍板、鈸、鐃等,大多也出自西域。
敦煌學者姜亮夫評價敦煌藝術說:“它包羅了中國傳統的藝術精神,也包羅了中西藝術接觸後所發的光輝,表現了高度的技術……成為人類思想領域中的一種最高表現。它總結了中國有史以來的藝術創造意識,也吸收了印度藝術的精金美玉,類化之,發揮之,成為中國偉大傳統的最高標準,它是人類精神的最高發揚。”這段話充分體現了敦煌作為古代國際文化都會在藝術上的特色。
敦煌文化是一種在中原傳統文化主導下的多元開放文化,敦煌文化中融入了不少來自中亞、西亞和中國西域、青藏、蒙古等地的民族文化成分,呈現出開放性、多元性、包容性。敦煌文化是一種在中原傳統文化主導下的多元開放文化,敦煌文化中融入了不少來自中亞、西亞和中國西域、青藏、蒙古等地的民族文化成分,呈現出開放性、多元性、包容性。如中亞、西域的粟特文化即對古代敦煌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有深刻影響,這主要體現在古代敦煌的賽祆胡俗、服飾胡風、飲食胡風、樂舞胡風、婚喪胡風以及敦煌畫塑藝術中。作為國際性都市,敦煌的飲食習俗具有濃郁的漢食胡風特色,來自中亞、西亞、中國西域的飲食習慣融入傳統的敦煌當地飲食風俗中,成為敦煌飲食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