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思悟心蕾
    F35參與反導攔截作戰,是否證明F35是萬能的?

    反導攔截並非只有地面平臺發射攔截彈才行,空中的平臺同樣可以勝任,並且有些特長還不是地面攔截所能比擬的。

    戰鬥機歷來就是空中角逐的王者

    殲擊戰鬥機或者殲擊轟炸機在空戰之外針對來襲的導彈,更是有一種搭便車順手牽羊的感覺,針對相對固定航跡的巡航導彈而言,用戰鬥機在空中發射近距格鬥彈或者航炮就能夠一舉擊落。而F35只是眾多戰鬥機中的一種而已,甚至有些戰鬥機還可以進行針對低軌衛星的攔截任務,諸如米格31,F15都具備這樣的攻擊低軌衛星的能力,而針對亞超結合的巡航彈就更是信手拈來。

    而作為反彈道導彈就需要更為精密的計算,這就要依賴於高速計算機和雷達的結合,如果是相對於初始段的攔截還比較容易,但是需要進入對方領空,這樣就要考慮對方的防空能力和自身的隱身效果,中段攔截就不太適合,反而末端攔截較為揪心,這時候計算機和雷達探測很是重要,有可能需要雙向計算機的精密計算和彙總成一個更為最佳化的飛行航路。

    未來戰鬥機向著更為整合化的方向發展,會引入更多的子系統於一身,諸如夥伴加油、殲轟預警一體化等等,沒有你想不到就怕你做不到,這就是未來科技的神秘之處。

  • 2 # 武器百科

    萬能說不上,但武器裝備作為作戰網路中一環,參與更多工或提供相關協助,倒是一種發展趨勢。

    F-35戰鬥機APG-81雷達下視掃描影象

    就F-35戰鬥機本身而言,其使用的APG-81型相控陣雷達雖功率上不如F-22戰鬥機的APG-77型,但卻較注重其它能力,如進行高解析度地圖呈現、多地面移動目標指示和追蹤、敵我識別、電子戰、超高頻寬通訊等。由於這些能力較之前戰鬥機提升較多,再加上F-35戰鬥機在航電系統上採用了所謂“開放式架構”,因此,其在對其它功能進行擴充套件時也相對容易。將F-35戰鬥機融入其它作戰系統,亦是美軍很早就有的想法。

    上圖為2010年F-35戰鬥機使用光電分散式合成孔徑系統(EODAS)追蹤“獵鷹”-9型運載火箭發射時影片截圖。當時,這架進行測試的F-35戰鬥機對獵鷹”-9型運載火箭的發射全程都進行了監視,公佈的影片中亦有大量資訊被隱去。外界分析其進行測試的F-35戰鬥機飛行高度或在1萬米以上,監視距離則在800英里(約1300公里)以外。

    到2013年,F-35生產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又再次使用EODAS系統對火箭的發射進行監視測試,並對依靠機載航電系統對火箭彈道進行了模擬計算,且所有資料都可透過資料鏈和後方進行共享。

    當然,依照現有技術,F-35所能搭載的導彈還尚不具有導彈攔截能力,且這種在火箭(或導彈)發射階段開始的跟蹤或攔截,由於大多數情況下處於別國本土,F-35雖屬隱形戰鬥機,但若進入別國本土卻依舊風險較大。不過,這種抵近偵察的能力又確實可為彈道導彈攔截提供更多的預警時間,這也是從另一方面來提高攔截成功率。

    另外,隨雷達、EODAS等航電系統的能力提升,像這種將戰鬥機用於導彈預警,甚至攔截的情況同樣會在別的平臺上出現(如大型無人機等),武器裝備的使用也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樣“專一”。

  • 3 # 王司徒軍武百科

    F35要參加反導攔截作戰,不是什麼稀奇的事,F35並不是今天才出現這樣的作為。

    F35算不上萬能,但是在現代空軍單位上,它本身是一個巨大的計算機系統,並擁有頂尖的“態勢感知系統”,在資訊化與探測能力上有很大的優勢,所以在這些相關的方面,F35擁有很大的潛力可挖。

    關於F35的反導試驗,比較著名的一次是早前美國曾經進行過F35戰鬥機基於宙斯盾系統的攔截試驗。這次試驗F35戰鬥機並非武力打擊單位,而是充分利用其“態勢感知”能力,與遠在天邊的軍艦“宙斯盾”系統對接,擔當了一個“深度嵌入”的眼睛角色,指引宙斯盾系統發射導彈將飛行目標擊毀。

    該試驗由一架海軍陸戰隊型F35B執行,地點在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導彈試驗場,海上實驗體由一臺“模擬宙斯盾”完成,發射了一枚標準6導彈擊中目標。成功驗證了美國海軍的互聯一體化火控-制空權“NIFC-CA(Naval Integrated Fire Control-Counter Air)”框架概念,證明了F35作為資訊節點對飛行物的攔截能力。

    這方面,除了F35本身的能力外,美國對“宙斯盾”系統的發展和強化亦是重要的一環。正是在常年對宙斯盾系統的深化提升中,美國提出了“NIFC-CA”的概念以及“全球作戰”、“網路化一體系統”等思路,並實際試驗和實施,才有了在F35系統平臺上的結合與延伸。

    此外,還有另一項相對“科幻”的概念,即F35“鐳射炮搭載”計劃。

    這也並非今天就有的新概念了,美軍對F35的機載武器系統能力貌似信心十足。按照美軍的概念,鐳射炮這種東西由於性質特殊,打擊手段非常精準迅速,所以對空中飛行目標具有相當的破壞能力,從空戰到攔截導彈,鐳射武器都可勝任。

    根據雷神公司放出的概念資訊,功率不低於200千瓦的高能鐳射系統將在多個平臺上採用,其中就包含了F35。

    實際上F35的製造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早於2017年就與美國國防部簽訂了武器合作條約,打造一種名為“HEL”的高能鐳射吊艙,其10千瓦級別的功率,主要用於強化對電子打擊能力,破壞對方電子元件,對攔截導彈這種活兒而言,也是一項手到擒來的本領。

    我們在F35身上,看到的絕不僅僅是什麼“萬能”,而是美華人開闊的思路和強大的軍事基礎。

  • 4 # 清風雲淡霞滿天

    說上反導,一般都是末端反導以及中段反導,這都是天空地一體的大體系才能做的事。第一要體系的精度、導彈的精度,第二要有超算的實時解算,第三要有超寬頻的實時互聯,延時要控制在極其短的時間範圍內,否則就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在反導方面,中國是遙遙領先美國,不管是中段反導及末端反導,咱們中國都是100%成功,而且都已成軍。而相比美國的中段反導及末端反導,加上作弊也就是50%命中率,而且在磕磕絆絆中,出現的問題還是五花八門的問題,只能說這體系及至不可靠,採用的技術或走錯了方向,這點美國不是沒有先例。如今在本身的大體系下的反導都沒成功,又跳出f35參與反導攔截作戰,那隻不過是痴人說夢而已。f35現有的機載雷達及現有的機載計算機根本不能勝任。做為f35一個聯合攻擊機,當戰鬥機來用,都有超過它能力範圍,只有一個飛行員的f35,既沒有人工智慧輔助作戰,何來能夠做如此多方面的工作?做為飛機參與反導攔截反導,無非是拉驢上轎,搞笑罷了。就像馬斯克的他死了自動駕駛都沒成熟,又搞火箭發射,又搞管道高速列車,又要搞神馬城市交通快速系統,如此跨行業,真當自己是神了。

  • 5 # Wildemess

    美國某議員提議讓F-35加入反彈道導彈的任務中,在所有人都在質疑他的時候,美國著名的飛機制造商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展示出了2014年該公司與美國導彈防禦局的研究成果。該成果直接表明了先進戰鬥機具有幫助攔截彈道導彈的能力。 在2014年10月格魯曼公司與導彈防禦局開展名為FTX-20的分散式孔徑系統鎖定ICBM的實驗。實驗內容就是利用超級計算機模擬出洲際彈道導彈的具體軌跡的三維動畫,並利用分散式孔徑系統進行跟蹤模擬,最後透過資料鏈進行傳輸。在實驗中,分散式合成孔徑系統非常成功的鎖定住目標的方位,並在持續照射的輔助下成功利用攔截導彈完成攔截任務。 按照實驗的結果看來,這模式可以更精確的摧毀飛行中的彈道導彈。按照這種模式,美軍大部分宙斯盾艦和部署在南韓的“薩德”末段高空防禦系統都可以較為精準的鎖定目標並完成擊毀。 按照美國洛克西德馬丁公司開發的F-35控制系統,分散式孔徑系統和分散式光電紅外感測系統聯合形成F-35的末端姿態感應系統。這兩個系統組合起來就行形成非常精確的全向目標判斷和鎖定系統。

    不僅如此,對於飛行員來說,飛機擁有這些姿態感知系統還需要飛行員有足夠的渠道去感知。於是,F-35在成為世界上姿態感應最為全面的戰鬥機的同時也成為了世界上飛行頭盔功能最全面的飛機。F-35的飛行頭盔擁有第三代頭盔顯示系統,可以在佩戴頭盔的情況下全面瞭解整個飛機不同狀態和飛行姿態,配合上EOTS和EODAS兩個系統可以用目視的方法直接鎖定幾十公里外的目標,在不依靠雷達的情況下依舊可以完成任務。

    可以說,F-35具有全向攻擊能力、反導能力全都仰仗於“高大上”的姿態感知系統。 從理論上資料F35的反導能力“高大上”,但從戰場實際環境變化態勢,戰爭雙方的武器裝備要靠人操作的,F35攔截導彈視窗期也就三分鐘時間。我們作以下設想:1.敵方也不可能在F35活動的空域發射導彈,而且導彈發射處於機動位置發射,F35有足夠的視窗期進行攔截嗎?2.為了規避敵方攻擊,F35的攔截的視窗期早己丟失;3.敵方第一批次夾雜多數誘耳彈頭,及便攔截成功,也是功虧一蕢;4.州級導彈在大氣層外飛行,中段速度很快,F35及使鎖定目標攔截也追不上,想靠近敵方發射初始視窗期攔截,敵方的防反隱身防空導彈會讓你靠近嗎?戰場變化瞬息萬變,什麼情況都會發生,胡塞武裝用米格21戰機的雷達導彈改裝後擊落沙特裝備先進美式F15戰機例子剛剛發生不久,武器是靠人掌握的。

  • 6 # 聯合防務

    用F-35遂行反導任務並非始於現在,數年前美軍就在構想用F-35反導,這種構想是建立在F-35的高技術基礎上的。F-35雖然不像F-22那樣具備超音速巡航、超機動等能力,但其資訊化程度卻明顯超過F-22,特別是F-35裝備的光電分散式孔徑系統(EODAS)、高速計算機、機載資料鏈,讓F-35具備很強的資訊感知和“網路戰”能力,而這也是F-35進行反導作戰的先決條件。

    光電分散式孔徑系統採用新一代超大規模紅外成像探測陣列,靈敏度極高,美軍宣稱能夠探測到上千公里外的導彈或者運載火箭發射,並且能夠連續跟蹤多個目標。而且光電分散式孔徑系統屬於被動探測系統,因此對方無法進行預警。2014年,美軍曾給一架試驗機裝上了F-35所用的光電分散式孔徑系統,成功探測到了導彈發射資訊,並透過16號資料鏈將相關資料傳給其他部隊,這說明光電分散式孔徑系統能夠充當導彈預警裝置。

    2016年,美國海軍陸戰隊一架F-35B成功探測並跟蹤了一枚導彈,透過美國海軍的海軍整合火控-防空(NIFC-CA)網路,將導彈發射資訊傳輸給具備反導能力的“宙斯盾”系統,後者隨後成功攔截了這枚導彈。

    不過,光電分散式孔徑系統有個最大缺點,就是不能確定目標距離。但是這個缺點可以由F-35所裝的AN/APG-81有源相控陣雷達解決,該雷達可在光電分散式孔徑系統指示下對彈道導彈進行精確探測和測量。

    只是讓F-35探測彈道導彈發射還不夠,美軍還計劃讓F-35直接摧毀彈道導彈,其武器很可能是改進完善之前發展的網路中心機載防禦單元(NCADE),其由美軍AIM-120空空導彈改裝而來,換裝了AIM-9X空空導彈的紅外成像導引頭,增加了1個第二級液體火箭發動機,並用動能戰鬥部替換了破片戰鬥部。NCADE彈長3.6米,直徑0.18米,發射重量150公斤,最大攔截高度為80公里,最大飛行速度為8馬赫。如果為F-35搭載NCADE的改進型攔截彈,那麼F-35將利用其隱身能力深入敵方國土,對彈道導彈實施助推段攔截。

    美國導彈防禦局局長薩繆爾•格里維斯指出:“具備反導能力的F-35即便不是‘遊戲改變者’,也能為(美軍)未來的彈道導彈防禦做出重大貢獻。”

  • 7 # 浩漢防務論壇

    F - 35具有隱身技術、先進的感測器、武器能力和航程,是迄今為止製造的最致命、生存力最強和電子能力最強的戰鬥機。F - 35不僅僅是一架戰鬥機,它收集、分析和共享資料的能力是一個強大的力量倍增器,它增強了戰場上所有機載、地面和地面資產,並使穿著制服的飛行員都能夠執行任務和安全返回家園。

    基地的培訓活動繼續加快。空軍和海軍陸戰隊的飛行員自2011年首次飛行以來,已經飛行了數百架次訓練。他們繼續每天飛行,以使F - 35A,空軍的常規著陸和起飛變種( CTOL ),F - 35B,海軍陸戰隊的短起飛垂直著陸變種( STOVL )和F - 35C,海軍的航母變種( CV ),更接近戰鬥行動。在所有的模擬器中,F - 35軟體被用來給飛行員儘可能真實的體驗,同時隨著F - 35的不斷髮展和成熟,加速軟體升級的過程。培訓系統還使用許多遺留和商用現成軟體工具來提高整個解決方案的可負擔性。

    而且,靈活性對設計至關重要,並內置於系統的每一個元素中,以求能夠容納所有三種飛機變體和八個國際合作夥伴服務。學校畢業後培訓不會停止;飛行員和維護人員都有能力保持在一個連續的學習環境中,可以使用所有培訓課件、應用程式和可部署的培訓裝置。在整個F - 35培訓系統企業中,培訓系統支援中心( TSSC )將用於管理和分發培訓裝置基線、更新課件以及診斷學生和系統性能。這些TSSC能力使訓練系統能夠與飛機的技術保持同步,同時結合最新的訓練技術。

  • 8 # 紫龍防務觀察

    就在前不久更據相關媒體報告,美軍正在考慮讓F-35執行反導攔截任務。雖然在設計之初就沒有考慮到其具有反導攔截能力,但是各大航空企業都是信心滿滿的表示其具有這個潛力,作為初段反導使用。

    至於讓F-35執行初段反導任務源於美國超過十年研究反導總結出的“黃金100秒”這個說法,在這個說法裡導彈在發射100秒內最好攔截。因為在這個時間內導彈處在上升並且加速階段,因此導彈的高度低,速度慢同時紅外訊號最明顯。但是要是面對敵方的陸基導彈往往是在敵方的內陸因此執行這個任務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利用戰機快速突進敵方導彈發射陣地然後快速攔截,因此才有了讓F-35執行初段攔截導彈的任務。

    綜上所述,似乎F-35是萬能的,但是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通常擁有這種導彈的國家都是軍事強國因此會建立強大且完善的防空體系,恐怕F-35沒有那麼輕鬆的完成任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讓寶寶夜間睡得長睡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