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寶媽愛買貨

    懷孕的時候每個人的體質都不一樣反應不一樣。有的的懷孕早期妊期反應嚴重,噁心、嘔吐、乏力、嗜睡,難受得不行。有的人就沒有任何反應,能吃能喝很幸福。

    孕婦早期有妊娠期反應是正常的事情,那是懷孕了體內分泌激素升高的原因,這不適的妊娠期反應的確很難受,這些不是病,但是大多孕婦到四五個月的時候就會自然的好了。

    如果實在反應嚴的就最好建議停止工作在家休息。也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來分散注意力,也許會好受一些。在這時候也可服用孕複合維生素,可幫助減輕妊娠期反應,也對胎兒的發育有幫助。

    在這期間最好能讓老公多陪伴,同時也要保持心情的愉悅。

  • 2 # boobooyaa

    懷孕早起的噁心,嘔吐和眩暈,是正常現象,許多的孕媽都會有遇到,不用特別擔心,雖然會比較影響生活,可以試著在床頭放一個檸檬,時常聞一聞,避免接觸過於刺激性的氣味,可以適當的吃一點愛樂維,裡面的維生素B6可以幫助緩解孕吐

  • 3 # 白老師談健康

    妊娠早期出現噁心嘔吐,不能進食,甚則食入即吐,嘔吐劇烈,猶如阻隔飲食者,稱為惡阻,或妊娠嘔吐。若僅見頭暈厭食,噁心泛泛,嗜酸擇食,或晨起嘔吐痰涎者,則屬妊娠早期常有的現象,可不作疾病論治,一般至妊娠3個月後可自行消失。

    本病以嘔吐為主,一般按嘔吐的程度分為以下三種。

    ①較輕的晨吐:為妊娠早期常見的現象,僅在清晨噁心嘔吐,吐出痰涎等,尚不致影響日常生活,唯感神疲乏力。

    ②中度嘔吐:噁心嘔吐程度稍重,且不限於晨間,但經藥物治療、飲食調理(如吃流質或半流質及清淡飲食)和適當休息後,症狀可減輕或緩解。

    本病雖然臨床表現輕重差別很大,但絕大多數經治療後能痊癒,只有極個別患者因劇吐出現酸中毒、肝功能衰竭、腎功能衰竭等併發症。因此,對嚴重嘔吐者,必須迅速控制代謝紊亂,維持酸鹼平衡,保護肝腎功能。

    【病因病機】

    本病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妊娠衝脈之氣亢盛,其氣上逆,逆犯於胃,胃失和降;二是肝脾失調,肝氣偏旺,克伐脾胃。妊後經血不再下洩,血聚養胎,衝氣失於涵養,氣機上逆,胃居中焦,首受其害,故又有謂胎氣上逆者。肝藏血,衝脈之血來源於肝臟,孕婦肝血易虛,情緒偏激,肝失條達,肝氣鬱結化火,火性炎上,肝膽互為表裡,肝火上逆,膽火隨之上升,故口苦。衝脈附於肝,肝氣挾衝氣逆犯於胃,是以胃失和降,上逆而嘔吐不已。《女科經綸》有“妊娠嘔吐屬肝挾衝脈之火衝上”之說,即其理也。

    此外,本病亦有脾胃素虛,升降失調,或痰溼內阻,胃失和降者,均屬兼夾因素。由於嘔吐頻繁,耗傷津液,飲食不進,津液生成乏源,亦可致陰血匱乏,氣失濡養,故其後期常合併氣陰兩虛。陰虛水不涵木,木火益旺,不僅損肝傷脾,亦可擾亂心神,下汲腎陰,致昏迷抽搐等。此乃危重之症,不可輕視。

    【診斷與鑑別診斷】

    1.診斷

    凡妊娠早期出現噁心嘔吐,食入即吐,或不食亦吐,甚則嘔吐劇烈,不能進食,吐出血液和黃綠膽汁,尿酮體試驗呈陽性者,可確立診斷。

    為識別病情輕重和判斷預後,還應酌情進行尿酮體、體溫、脈搏、血電解質、肝腎功能的檢測及心電圖檢查,必要時可行眼底和神經系統檢查。

    2.鑑別診斷

    本病應與妊娠合併消化性潰瘍、急慢性胃腸炎、病毒性肝炎、孕癰、膽道感染、神經官能症等相鑑別。如嘔吐劇烈,經積極治療仍不減輕,同時兼有不規則的陰道流血,子宮大於妊娠月份,並伴有血壓升高等,尚需排除葡萄胎。

    【辨證施治】

    妊娠惡阻的發生主要是衝氣上逆,胃失和降所致,表現為肝胃不和,可兼有脾胃虛弱或痰溼阻滯。本病治療首先在於降逆止吐,以抑肝和胃為主,如兼痰濁、脾虛者,不僅要兼治,而且要輔以心理疏導。

    1.主要證型

    肝胃不和證

    證候:妊娠早期噁心嘔吐劇烈,不能進食,吐出黃苦水或酸水,甚則吐出黃綠膽汁和血液,胸滿脅脹,頭暈目眩,煩躁口苦,尿黃量少,大便乾結,舌質偏紅,苔黃膩,脈弦滑。

    分析:素體肝旺,孕後肝失血養,肝血不足而益偏亢,且肝脈挾胃貫膈,肝氣上逆犯胃,胃失和降,故噁心嘔吐,不能進食;肝膽互為表裡,肝氣上逆則膽火隨之上升,膽熱液洩,故吐黃苦水或酸水,甚則吐出黃綠膽汁和血液,煩躁口苦;肝熱氣逆,上擾清空,故頭暈目眩;肝火內熾,火邪灼津,故尿黃量少,大便乾結;胸滿脅脹,舌質偏紅,苔黃膩,脈弦滑均為肝熱犯胃之象。

    基本治法:抑肝和胃,降逆止吐。

    方藥運用:抑肝和胃飲(夏桂成經驗方)加減。

    蘇葉3g,黃連5g,制半夏、廣陳皮、竹茹各6g,鉤藤(後下)15g,黃芩9g,生薑3片。

    本方是從蘇葉黃連湯的基礎上加味而來。蘇葉黃連湯出自《溫熱經緯》,方中蘇葉、黃連為主藥,黃連更為抑肝的要藥。朱丹溪曾用黃連一味抑肝和胃,名之曰抑青丸。加入蘇葉者,其意有二:一是取代吳萸,佐金平木,控制嘔吐;二是蘇葉具理氣安胎的作用,對於妊娠期更為合適。陳皮、制半夏和胃降逆,制止嘔吐。半夏為妊娠禁藥,非必要者可不用之。竹茹有清熱和胃的作用,既助黃連以抑肝,亦助半夏、陳皮以和胃。生薑少量和胃止吐。總之,儘快控制嘔吐乃本方藥最主要的目的。

    服法:水煎頻服,少量多次代茶飲,每日1劑。

    加減:嘔吐甚劇者,加炙烏梅3g,蘆根15g,藕節炭10g,炙枇杷葉9g;頭昏暈甚者,加甘菊6g,石決明(先煎)10g;吐出痰涎頗多者,加茯苓10g,川樸花5g。

    2.兼夾證型

    (1)脾胃虛弱證

    證候:妊娠初期噁心嘔吐,不能進食,吐出清水黏痰,頭暈肢麻,脘腹痞悶,納食不馨,舌質淡紅,苔薄白膩,脈緩滑。

    分析:脾胃素虛,升降失常,孕後陰血下聚養胎,衝氣上逆犯胃,胃失和降,故噁心嘔吐,不能進食;脾胃虛弱,運化失司,水溼內停,隨胃氣上行,或溼聚成痰,故吐出清水黏痰,脘腹痞悶,納食不馨;中陽不振,清陽不升,四末失榮,故頭暈肢麻;舌質淡紅,苔薄白膩,脈緩滑均為脾胃虛弱之象。

    基本治法:健脾和胃,降逆止吐。

    方藥運用:香砂六君子湯(《景嶽全書》)加減。

    黨參、白朮各10g,甘草3g,制半夏、廣陳皮各6g,茯苓10g,廣藿香、砂仁、蘇葉各5g,炒竹茹9g,生薑3片,大棗3枚。

    香砂六君子湯是在六君子湯基礎上加藿香、砂仁而成,方中參、苓、術、草健脾益氣,藿香、砂仁、陳皮理氣和胃,半夏降逆止嘔,原方以姜水煎服,加強溫中止嘔之力,再加蘇葉、竹茹理氣止吐。諸藥合用,共奏健脾養胃、理氣止嘔之功。

    服法:水煎溫服,少量頻飲,每日1劑。

    加減:嘔吐劇烈者,加代赭石(先煎)10g,灶心土(忌用燒煤灶中者)30g;煩熱口渴,加黃連3g,黃芩9g;兼有虛寒者,加淡乾薑3g,公丁香3g。

    (2)痰溼阻滯證

    證候:孕後噁心嘔吐,不能進食,吐出黏膩痰濁,胸腹脹滿,納呆神疲,嗜睡,口膩痰多,舌質淡,苔白膩而厚,脈滑。

    分析:孕後衝肝之氣上逆,木鬱土壅,痰溼停聚,或素體痰溼內蘊,阻遏中焦,胃失和降,故噁心嘔吐,不能進食;脾失健運,痰溼阻滯氣機,故口膩痰多,吐出黏膩痰濁,胸腹脹滿;脾虛中陽不振,故納呆神疲,嗜睡;舌質淡,苔白膩而厚,脈滑均為痰溼阻滯之象。

    治法:燥溼化痰,和胃降逆。

    方藥運用:小半夏加茯苓湯(《金匱要略》)加減。

    制半夏、廣陳皮各6g,茯苓10g,生薑3片,廣藿香6g,炒竹茹9g,川樸花6g,炒谷麥芽各10g。

    小半夏加茯苓湯由半夏、生薑、茯苓三味藥組成,功能散寒化飲,降逆止嘔。方中半夏辛溫,滌痰化飲,降逆止嘔,是治痰飲病的要藥;生薑辛散,溫中降逆,消散寒飲,又能抑制半夏之悍性。孫思邈謂:“生薑,嘔家之聖藥,嘔為氣逆不散,故用生薑以散之。”茯苓增強健脾利水之力,陳皮、川樸花理氣和中,廣藿香、竹茹醒脾化痰,炒谷麥芽健胃消食。諸藥合用,共奏燥溼化痰、健脾和胃之功。

    服法:水煎頻服,每日1劑。

    加減:偏於寒凝者,加淡乾薑5g;偏於火熱者,加黃連3g;夾有食積者,加山楂10g,炒枳實9g,制川樸6g。

    【其他治療】

    1.中成藥

    左金丸每次1.5g,每日3~4次,適用於肝胃不和之妊娠嘔吐。

    2.外治

    (1)火罐療法服藥前或進餐前於中脘穴拔火罐,每次20分鐘。

    (2)刮痧療法取背部脾俞、胃俞、肝俞、膽俞刮痧,務使被刮處呈紅色反應,每日1次。

    【轉歸及預後】

    妊娠惡阻經及時治療,大多可治癒。若體溫升高達38℃以上,心率每分鐘超過120次,出現持續黃疸或蛋白尿,精神萎靡不振等,應考慮及時終止妊娠。

    【預防與調護】

    1.向患者解釋病情,清除其緊張情緒,保持心情舒暢,保證充分的休息與睡眠。

    2.中藥宜濃煎,少量頻飲,食前可於中脘部拔火罐。

    3.注意全身症狀和大小便情況。

    4.飲食宜清淡且富有營養,忌辛辣刺激之品,少食多餐。常食新鮮蔬菜、水果,務必保持大便通暢。

    【臨證經驗】

    本病主要證型是肝胃不和,辨證的特點是煩熱劇吐,有明顯的情緒變化。同時,又不可忽視兼證。如素體脾胃虛弱者,早孕期衝肝氣逆,木不疏土,脾失健運,清氣不升;或衝肝之氣橫逆犯胃,胃氣失降,則脾胃不和的程度更加嚴重。此外,脾胃不和,升降失調,不能協助肝臟調暢氣機,致衝肝之氣上逆而無所制約,使肝胃不和之程度加重。脾胃虛弱的辨證特點是納呆神疲,但一般無大便溏洩。痰溼多由肝胃不和,脾失健運,水溼停聚而產生;或素體痰溼內蘊,阻遏中焦,胃失和降。其辨證特點是:嘔吐痰濁,舌苔膩厚。嘔吐時間較長,必繼發氣陰兩虛,津液虧少,而且陰津越虧,肝火越旺,勢必引起危重病變,必須及時檢測電解質、肝腎功能等,以防突變。

    本病在治療上必須以抑肝和胃、降逆止嘔為前提。抑肝和胃飲中,黃連是主藥,亦為抑肝降逆、和胃止吐之要藥,較劇的嘔吐非用之不可,即使兼夾脾胃不和、痰溼內阻或後期氣陰兩虛,仍可應用之。如確有虛寒者,可加重溫調之品,如前人所制的連理湯,即屬於惡阻病症的特殊性(主證)與普遍性(兼證)相結合的治法。我們體會,惡阻劇吐時,藥物很難下嚥,因此,一些止嘔止吐的外治方法必須運用,如中脘穴拔火罐,背部脾胃腧穴刮痧等,都有一定療效。服藥時的少量頻飲也很重要,服藥前可先服少量烏梅汁、生薑汁,以達到能服下湯藥的目的。在藥物治療的同時,要結合心理疏導,穩定孕婦情緒,消除緊張恐懼,還要指導其飲食調養,少吃多餐,以流質、半流質為主,還可根據患者喜愛,“以其所思任意食之”。臨床早孕婦女多思生冷瓜果及酸味之物,但不得過量,以防損傷脾胃。同時,本病患者多有大便秘結,因此,定時大便,保持大便通暢,亦有助於緩解病情。

    驗案舉例

    李某,26歲,已婚,幹部。

    就診時妊娠60天餘,噁心嘔吐,不思飲食,食入即吐,脘部脹滿不適,吐出酸苦黃水,伴有頭暈乏力,胸悶煩躁,夜寐欠安,大便艱行,小便黃少,時或有輕度腰骶酸楚,舌質淡紅,苔黃膩,脈細弦滑。停經50天時,小便早孕試驗陽性,妊娠60天,尿酮試驗陽性。診斷:妊娠惡阻。中醫辨證:肝胃不和。治以抑肝和胃,降逆止吐,方用抑肝和胃飲加減。處方:蘇葉5g,黃連5g,陳皮6g,炒竹茹10g,當歸、白芍各10g,佛手片6g,鉤藤12g,茯苓、桑寄生各9g,炒谷麥芽各10g,廣木香6g。服藥5劑,同時補液。

    複診:噁心嘔吐有所好轉,煩躁不已,口苦口乾,舌苔由黃膩轉為黃燥,脈弦滑帶數。原方去當歸、佛手片,加蘆根10g,北沙參12g。再服7劑,同時每日補液1000ml~1500ml。

    三診:噁心嘔吐減輕,已能進食,小便尿酮試驗轉為陰性,又出現腰痠加重,小便頻數,小腹脹墜,轉用補腎養血,抑肝和胃。處方:炒當歸、白芍各10g,蘇葉5g,黃連3g,陳皮6g,炒竹茹9g,炒谷麥芽各10g,炒川斷、桑寄生、杜仲各10g,蘇梗5g,鉤藤12g。服藥7劑後腰酸已減,繼續服藥,諸症漸平。服藥至妊娠100天后停藥。足月分娩一男嬰。

    按語:是案以妊娠噁心、嘔吐頻作、吐出黃苦之水為主證,屬肝胃不和,肝經鬱熱,故用抑肝和胃飲加味治療,獲得較好療效。患者出現腰痠,且有過兩次流產,其中第2次流產是自然流產。腰痠是流產的先兆,必須見微知著,所以一旦惡阻緩解後,其先兆流產的跡象就會顯現,如不及時加以保胎,有可能出現流產,不可不察。另外,在妊娠惡阻中,還要注意傷津劫液導致氣陰兩虛的問題。西醫學應用補液方法雖可緩解陰液的耗損,但畢竟火熱記憶體,所以還是應該結合養胃生津,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小結】

    1.妊娠惡阻,首先需與一般的早孕反應相鑑別。

    2.對嘔吐嚴重者,必須迅速控制代謝紊亂,維持酸鹼平衡,保護肝腎功能。

    3.妊娠惡阻的主要證型是肝胃不和,治當抑肝和胃。兼夾脾胃虛弱或痰溼阻滯者,治療上需加入健脾和胃或燥溼化痰之品。

    4.妊娠惡阻如兼夾痰溼證,則病情易反覆,需配合心理疏導,才能取得較好療效。

    5.要樹立治療疾病的信心,保持心情舒暢,注意休息,忌食刺激性食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說科索沃、波黑和阿爾巴尼亞是歐洲的三個窮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