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技小蟲

    先說構圖,以前用膠捲的年代,拍張照片要構圖很久,到處取景看看角度,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因為要看到成片,還要去洗膠捲,然後一卷膠捲拍36張,所以都要珍惜著拍,不算洗片成本和膠捲成本,就是太浪費了後面膠捲不夠的話,時間成本和路費成本都是問題!數碼時代,拍了馬上看看,不滿意在拍,一個畫面啪啪啪拍幾十張,矮子裡面拔高個,總能挑出一兩張看的過去的,這個時候誰還講究構圖!再說,現在都是數碼照片,後期裁剪調色,曝光都能原片修改,然後各種銳化美膚甚至虛化,不滿意的還可以裁剪,不像以前,什麼樣子拍就是什麼樣子出片,誰還考慮那麼多?所以,沒有靈魂的出片,哪還有大師出現!所以,器材先進了,但是人懶了,不再思考,因此拍出來的照片都是沒有靈魂的照片,還期望有多少大師出現?

  • 2 # abtp

    時代變了,審美觀提高了。尤其相機進入數碼時代,照相曝光已經變得易如反掌,不再像膠片時代快門按下還要等待沖洗驗證,又其是不懂測光表設計原理,或根本沒有測光表,更要有紮實的基本功。在看早期的照片一定不能帶著現代技術的眼光,那個時期很多地方沒電,用煤油燈沖洗照片,照相機都是彈簧定時,機械卡位光圈,甚至是氣動快門!

  • 3 # 大海lzd

    鳳毛麟角的時候,他們是攝影工作者,中國有遍地的攝影家協會,這些人就成了當然的攝影師了,那時報紙,雜誌都有攝影記者,國有單位都有攝影師,一些先行者,獲獎者,也成了攝影大師,現在還活躍在講座前,當數碼相機普及,降了成本,也是華人富的太快,突然,攝影就成了全民愛好,大師那兩下子,也就隨波流入了攝影的汪洋大海,為了面子,在攝影群裡發片都極小心 ,再加上PS不太好學,也是歲數大了,使其頭疼,蔫退的有之,到現在我們市那個攝影家協會 ,攝影比賽還要7寸或10寸照片,必須付光碟,,時代的步伐,他們太慢了,也就是拿個工資而已 ,新的攝影勢力沒有競爭舞臺,老的機構還站在那個位置,作為攝影的評判者,講學也是老一套,就這樣,,

  • 4 # 光線攝影學院

    你好,人人都是藝術家,人人都是攝影大師,這個不是開玩笑的了。現代藝術最重要的一個理論,就是,人人都是藝術家。

    傅擁軍老師,他就很喜歡用手機拍照了,我覺得,傅擁軍老師是2000-2020年最重要的攝影大師之一哦

    你的這個問題或者言論,說明你對於現代藝術的最基本理論毫無瞭解哦。

    關於你的問題,為什麼有人說“現在的攝影器材越來越好,而大師卻越來越少”?對此你怎麼看?

    我具體解析一下:

    一、人人都是藝術家,人人都是藝術大師

    這個是千真萬確的。

    二、至於說,有全球影響力,能夠進入世界藝術歷史的藝術大師,這是另外一碼事

    世界有60億人口。

    如果撰寫一本書,比如說,世界繪畫藝術史,中國攝影史,不可能把每一個人都寫進去的了。

    因此,要想被理論界或者歷史學家,寫進歷史,這個,從古至今,都是非常非常困難的了。

    一本中國攝影史,能夠介紹多少位攝影家呢?書裡面能夠放多少張插圖呢?

    這個是非常有限的了。

    只能挑選最精華的,最具代表性的。

    不可能把QQ空間相簿,直接封存起來,當成一部2000-2018年的中國攝影史吧?

    三、能夠進入攝影史的攝影大師,從古至今都是少數

    不可能以前很多,現在就很少了。

    每一個10年,或者每一個時期,都只能評選出那麼幾個或者幾十個攝影大師。

    你未必真的以為從2010年到2020年這10年,就真的沒有代表性的攝影作品和攝影大師嗎?

    如果你真的這麼認為,我看你腦子進水了。

    最起碼,我非常崇拜的傅擁軍老師,就是2010年到2020年最重要的攝影大師了。

    四、攝影器材越來越好,用昂貴攝影器材的人,就一定比用廉價攝影器材的人拍攝的更好嗎?

    如果是商業攝影,這個基本上成立的。

    但是,商業攝影,說白了是一種工藝美術,是一種工匠行為,其純粹的藝術價值普遍是不高的。

    如果從純粹的攝影藝術的角度來說,純粹的攝影藝術,其實和攝影器材的檔次高低沒啥關係。

    比如說,我的很多前輩老師,最近都在熱衷於用手機拍照了,他們用手機拍攝的照片,其社會意義和歷史價值以及攝影藝術價值,都是蠻高的了。

  • 5 # 攝影中級班

    隨著手機相機的普及,毫無爭議的是現在的攝影愛好者越來越多。也有非常多的攝影愛好者買了單反。但是從哲理上說“現在的攝影器材越來越好,而大師卻越來越少”這句話是有道理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現在攝影器材太智慧了,太多了。很簡單的例子,煮飯因為有了電飯鍋,就再也顯不出廚娘的手藝了;皇帝的嬪妃多了,也就感受不到愛情了。

    攝影器材的先進,腐化了一批追求效果的;攝影器材的繁雜,又埋沒了一批器材黨。所以說攝影器材也有雙面性。能成就人,自然也能“毀掉人”。其實很多攝影愛好者就是奔著其採去的,也從來不想成為所謂的大師。培養愛好,淺嘗輒止,這也沒什麼不好。

    數碼時代的攝影器材,包括數碼後期,為攝影提供了太多的可能。很多人沒有系統的認知和獨立的思想,也很容易迷失其中,就像被獅王謝遜施了獅子吼的那些人。此時的所謂藝術大師可能就像亂世中的英雄。需要有自己的內力深厚,有獨到之處。多媒體、多藝術發展的時代,能不能成為大師,還需要大浪淘沙。總體而言,“器材越好,大師越少”是成立的。攝影最終論的是藝術,不是技術。不如膠捲相機時代,把心思放在拍攝主題上更容易出現大師。

  • 6 # 雪石雪月

    把照片拍清楚的大師被手機取代了,普通人們要的大師和看得懂的大師幾十年前就出完了,藝術要的大師今天還是有很多,但是人們根本看不懂也看不到,因為他們不想看,哪有各種短影片好看,在這個到處細分和專業化的時代,大師都在和我們不一樣的維度裡存在著,要看見只能自己去找,行業明星統領行業的時代老早結束了

  • 7 # 行攝晏然

    我覺得攝影就是一種愛好,攝影器材隨著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好是時代的進步,無可厚非的。而越來越多的人在攝影中去尋找快樂,去尋找不同光影中拍片的快樂,去尋找不斷進步帶來的快樂,這才是攝影的本源。大師跟大爺一樣,有的是歲月熬出來的;大師跟大熊貓一樣,存在就是稀缺的,所以大師的名號授予也是吝嗇的。之所以,現在器材越來越好,大師還是相對很少,這是人類金字塔結構所決定的。不必去追求當大師,享受普通人的攝影樂趣,如果一定要當大師,就一定要有比普通人更多的付出,或許有一天,或許你才發現,你或許是大師了。總之,當大叔容易,當大師難!

  • 8 # 微覌視界

    ①以前的大師搞的都是紀實類居多吧。現在的攝影大多都是糖水片,純商業的片子,缺少了內容的照片徒有其表,沒有藝術價值。

  • 9 # 田歌曉秋

    所謂大師,是對一個行當裡凌駕於眾生之上的幾位技藝高超者的尊稱而已。各個時代有各個時代的大師。就攝影而然,在過去的年代相機是奢侈品,不是一般百姓可以把玩的東西,只有富豪與體制可以擁有,加之玩攝影的人的數量又少,圈內幾個技藝好的就成了所謂大師,成了眾人仰慕之物。如今科技迅猛發展,對影像的記錄成本降到白菜價,從幼童到老朽都成了記錄影像的一份子,全民攝影的時代已經到來,有可能一個幼童或一個老朽拍的片子都比過往的時代裡,被稱為大師的拍的都好。在這個科技迅猛發展和全民攝影的時代,記錄影像這個攝影最基本的功能,被大大的發揚光大與延展,攝影與愛好,攝影與健身,攝影與家庭生活,攝影與旅行………相互交融,密不可分 ,攝影已經成了現代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和一種生活方式。所以這個年代啊,要產生幾個令眾人仰慕的被稱為大師的人,談何容易!大師或啥家是公眾對一個技藝高超的人的認可和尊稱,而不是人為的評比出來的啊!

  • 10 # 品茶看聊齋

    大師是精煉出來的,簡單的社會,簡單的器材,一機一鏡一交卷,會讓你專心於它們,靜下心來用心用腦。如今不只是攝影,整個社會都浮躁不安,器材更新像天上浮雲山間流水,長槍短炮專業單反普及人間,大“家”遍地開花,大“師”摩肩接踵,溜鬚拍馬阿諛奉承盛極一時,哪裡還有什麼時間什麼心情靜下來潛心專研!沒有大師是必然,出現大師是偶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無花果大面積種植需要什麼樣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