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坊間五千年

    開元盛世由多個層面組成,缺一就顯得有點名不符實。

    首先是經濟上的富足,用杜甫的《憶昔》說就是“連小城市裡都有萬家人口”,富裕不再是大城市的專利。而在長安這樣的大城市裡,“富得流油”不再是讓人眼紅的事情、人們都已習以為常。

    《天寶遺事》裡的“王家富窟”故事就極盡筆墨描繪了某鉅富家裡的奢華,連牆壁都是金銀砌的。然而這一切描述的目的,都只是為了形容該富戶家中禮賢室的“賓至如歸”,完全不存在“朱門酒肉臭”的抨擊之意。當富裕成了普遍現象,“王家富窟”自然就失去了炫耀意義。

    再就是人文上的發達。唐開元天寶年間文壇的盛況人們都知道,其實百姓的精神素質層面也很高,至少“吃瓜群眾”不會太普遍,對各種社會現象,大多數人們都會有符合普世價值的共同觀點,用今日的話說,那就是一種“和諧”。

    比如“雞聲斷愛”故事,人們不但沒有鄙夷當中進士與名妓的交往,反而大力讚頌了其中真摯感人的愛情,這就是百姓素質全面提高的一種體現。

    “盛世”,不應僅是吃飽了飯,政治清平、民間沒有攀比妒忌等矛盾、四海內外相處融洽等,都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關鍵指標!

    開元年間,以上指標在中國歷史上都實現了少有的均衡,故而成為了中國古代各種“中興、仁治”中的佼佼者。

  • 2 # Happpiness

    “開元盛世”:是指唐玄宗(唐明皇)李隆基在即位登基稱帝之後採取了一系列有限措施,使當時唐朝的政治、文化、經濟都得到了新的發展,開創了中國歷史強盛繁榮,流傳千古的“開元盛世”,把唐朝帶向巔峰,使整個唐朝達到空前的繁榮與昌盛,開啟盛唐新篇章。

    “開元盛世”的形成並不是偶然,它與唐玄宗的勵精圖治與政治思想密不可分,它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改革吏治,弊政改革:唐玄宗即位之後,裁減了大批冗官(無專職而備執行臨時使命的官吏),精減官僚機構,並且李隆基十分重視對官吏的能力德行考核,出現了一大批歷史賢臣賢相:剛直果決的“救時之相”姚崇;正直不徇私的宋璟;更有任人唯賢直言納諫的張九齡。

    2:減免賦稅、檢田括戶、促進經濟繁榮:唐玄宗執政後,下令減免賦稅,讓農民能力生產,維護均田制度,透過這些有效措施,經濟步入正軌,減輕農民負擔,增加了財政收入,更有流傳千古的“姚崇治蝗蟲”(唐玄宗帶頭烤吃蝗蟲);

    3:厲兵秣馬、府兵制改革、頒佈《練兵昭》:武則天時期對軍事不大重視,士兵逃跑現象嚴重,唐玄宗進行兵制改革,從關內招募十二萬軍士充當衛士,這種制度取消了原來的府兵輪番守邊境做法,解除老百姓守邊境之苦,同時擴充軍隊,頒佈《練兵昭》加強訓練,提高戰鬥力。

    4:手工業、造船業的發展:貞觀至開元期間,唐朝經濟得到了空前發展,人口土地糧食大大提高,為手工業的繁榮提供了保障,其中紡織業,銅鏡,唐三彩,初現的茶葉體系造船業,金銀器都得到質的飛躍與發展。

    5:強使還俗,抑制佛教:唐中宗,睿宗,武則天時期佛教盛行,僧尼不納稅,不服兵役,佔有大批地產,建廟造像耗資無數,很多人選擇出家,所以抑制佛教是必然的。

    6:商業和交通的拓展:城市的發達帶動商業的繁榮和交通的發達,以長安為中心驛站,貫通全國,驛站附近興起私人經營旅店,唐玄宗時期,陸路共建9條幹線,水路各主要河流都可以通航,交通空前通暢貫通。

    7:國際都市的興起:強大的唐朝吸引了世界各國的目光並且來到長安,當時很多國家將其子弟送來唐代學習,【日本留學生阿倍仲麻呂(晁衡),來唐留學,參加科舉,進進士】,許多居住在長安的外華人與唐人通婚,不同國家的人也帶來不同的文化,唐朝以海納百川的氣度與胸懷歡迎當時各華人民,提升世界觀,汲取各國文化。8:國際化都市與國際的交流:唐玄宗“開元盛世”時期,對外貿易十分發達,致使唐朝與很多國家都有政治,經濟,貿易的交流(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林邑(今越南)、真臘(今高棉)、泥婆羅(今尼泊爾)新羅(今北韓)、波斯(今伊朗)、東羅馬帝國、日本等等國家)9:掌控靺鞨(中國古代居住在東北地區長白山、松花江、黑龍江一帶的民族,即後來女真族的祖先,之前靺鞨七部一直是控制東北地區的部落)唐玄宗冊封靺鞨部大首領為渤海郡王,至此接受唐王朝的統治。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盛世下的危機也是重重的,讓盛世衝昏了頭腦,後“遠賢臣,親小人”罷免張九齡任用胸無點墨只會阿諛奉承的李林甫為宰相;“奢華無度”據說唐玄宗不僅擁有眾多嬪妃宮女,當時粉黛就多達四萬多,史稱“宦官黃衣以上三千員,衣朱紫千餘人”(六品黃衣,三到五品朱紫色衣服)六品以上宦官就有4000多人,可想而知普通宦官有多少,李隆基又對宦官十分寵信,從而也為後期唐代宦官專權埋下禍根;“舞雞鬥舞”盛世讓唐玄宗迷失了自我,認為天下太平,政事交給李林甫打理,縱情享樂,酷愛泡溫泉,動不動就藉著避寒的名義,帶著大批樂人、歌姬、舞女以及雜耍班子,前去尋歡作樂,史書上滿眼盡是他去溫泉的記載。舞馬鬥雞,如果說“舞馬鬥雞”敗壞了唐朝風氣,耗費錢財的話,那麼李隆基寵愛楊玉環就是標誌致命錯誤和衰亡的開始,唐玄宗為了女色不惜從兒子手中強奪楊貴妃(那時李隆基61歲,楊玉環27歲)已經預示盛唐的敗亡之兆,為了討得楊玉環喜歡,不僅給予楊家大量金銀財寶,還封官加爵,從而引發楊國忠(據說是楊貴妃的同曾祖兄)的“楊氏之亂”。白居易的《長恨歌》足以表述唐玄宗對楊貴妃的喜愛與感嘆諷諭由盛轉衰的嘆息,白居易對唐明皇執政不慎導致唐朝由興盛轉向衰落的歷史鉅變充滿了深深的痛心,其勸諷之意不言而喻,暴露了唐明皇荒淫無恥的生活。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唐朝的大亂之勢不僅凸顯在朝政的混亂和唐玄宗荒淫無度的糜爛生活,又好大喜功,邊將為了投其所好屢屢挑起禍端,發動戰爭,增加軍費,消耗國力,使邊疆人民生靈塗炭,節節敗退,致使西北24國臣服吐蕃,不再納貢朝奉。

    更為嚴重的是,楊國忠當政,不知大亂近在眼前,反而兵攻南詔,使唐軍死亡數約20萬之多,白居易的《新豐折臂翁》“不聞天寶宰相楊國忠,欲求恩幸立邊功,邊功未立生人怨,請問新豐折臂翁”戰事失敗,老百姓逃離兵役,傷亡過多楊國忠強制徵兵,老百姓怨恨至極,這也是安祿山日後反叛時以討伐楊國忠為名的重要原因。

    唐玄宗最大決策敗筆斬“悲情名將”封常清、高仙芝:安祿山以誅楊國忠為名,率兵15萬西進反唐,唐玄宗派大將封常清、高仙芝領兵征討,相繼敗退,洛陽、陝郡失守。於是,唐玄宗派監軍宦官邊令誠監斬封常清、高仙芝以示懲戒。繼以宿將哥舒翰為兵馬副元帥,統蕃、漢兵20萬眾,扼守潼關。安祿山聞常山太守顏杲卿起兵討伐,即退兵范陽,20萬大軍,兵敗安祿山……唏噓,唐玄宗過多參與,不然個人觀點少了玄宗的干涉,以封常清三人的實力和兵力來說,是完全可以抵擋住安祿山的,不至於丟掉潼關。

    “開元盛世”唐朝由盛而衰退的轉折點就是“安史之亂”,(安祿山、史思明)因戰亂而結束的盛唐,令人惋惜,這場戰爭嚴重破壞了北方經濟,更重要的是安史之亂過後出現了藩王割據的局面,邊防日益空虛,中央統治區域越來越小,一些少數民族甚至進攻唐朝。

    天寶十五年(756)六月,安史叛軍攻佔潼關,唐玄宗決定放棄長安,南逃益州(今四川成都),六月十三日凌晨,玄宗率楊貴妃、皇太子、楊國忠、高力士、陳玄禮等少數人,在一隊禁軍的護送下狼狽出逃,六月十四日上午,隊伍行至馬嵬驛(今陝西興平西),將士們飢餓疲憊,憤怒異常,怨言四起。龍武將軍陳玄禮為首的將士衝上來將楊國忠殺死,同時被殺的還有其子楊暄及南韓夫人等,玄宗知此事慌亂,高力土勸說殺楊玉環以慰軍心,玄宗不忍不捨認為與貴妃無關,高力士勸說:“貴妃的確沒有罪,但將士們已將國忠殺了,而貴妃在陛下身邊,叫將士們如何心安?請陛下慎重考慮,將士安定則陛下安全,玄宗徹底絕望了,無可奈何地做出了將貴妃賜死的決定。

    唐玄宗李隆基不想失權,故太子紛爭一直存在,而玄宗為了害怕丟權讓位,在一夜之間將三個兒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廢為庶人並賜死。天賜“良機”,安史之亂的爆發使太子有了脫離控制的可能,玄宗南逃奔蜀,太子則北上靈武,另起爐灶,最後得以保全皇位、保全身家性命,是為後來的肅宗皇帝。

    至此盛極一時,聞名於世的“開元盛世”徹底失去往日風光,而玄宗也為自己的錯誤讓盛唐從盛而衰以唏噓結局為其買了單。

  • 3 # 青史一葉

    “開元盛世”的表現是政局穩定,社會安定,商業發達,經濟發展,唐朝進入了全盛時期。

    在唐玄宗即位之後,武則天時期所存在的政局動盪的問題得到了解決,結束朝堂之上的政權相爭,使得政局煥然一新。他改革機構,整治吏治,使得官僚機構的辦事效率提升。他精通治國方略,重用賢臣,虛懷納諫,使得唐朝政治清明。

    而政局的穩定又是社會經濟能夠發展的前提,只有政局穩定了,社會經濟才能得到穩健的發展。在唐玄宗時期,唐朝的農業發展迅速,手工業也發展起來,技術十分高超,隨之而來的便是人口的增長,在唐玄宗時期,人口達到了7000萬。

    經濟的發展又推動了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在文化建設上,唐玄宗大力提倡教育,整理古籍。

    而在疆域方面,唐玄宗出兵吐蕃,最終吐蕃派兵來唐朝求和,唐朝威震西域,使得邊疆得以穩定。他對外實行和解的民族政策,使得各個民族之間的關係得到改善,加快了國家統一的步伐。而民族關係的和睦,又有助於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

    就這樣,唐朝在唐玄宗的治理之下,進入了全盛時期:政局穩定,社會安定,商業發達,經濟發展。史稱“開元盛世”。

  • 4 # 茶酒使講古

    武則天以後,唐朝政局動盪,直到唐玄宗即位,才穩定了局面,使政局為之一新.唐玄宗統治前期,農耕技術有很大發展,手工業發達,絲織技術高超,飲茶之風也在全國範圍盛行。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武則天被逼退位之後,唐王朝進入了一個短暫的混亂期:先是武三思與韋后、安樂公主勾結,害死於唐中宗復位有功的“五王”;而後太子李重俊率御林軍殺死武三思、武崇訊,而其也被韋后部下所殺;再而後,韋后與安樂公主合謀毒死中宗李顯,立傀儡李重茂為少帝,自己總攬大權,垂簾聽政。韋后肆無忌憚,安樂公主公開賣官,朝政異常腐化。武后退位後八年的時間裡,政變迭起,政局動盪。

    景龍四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相王李旦第三子和其姑母太平公主共同精心謀劃,發動政變闖入宮中殺死韋后、安樂公主、武延秀,剷除了韋武集團,並迎相王李旦入輔少帝,後來又擁其為帝。

    景雲三年(712年),唐睿宗李旦讓位於李隆基,是為唐玄宗。此時的太平公主已由以前的同盟變成了唐玄宗的強大對手,“宰相七人,四出其門。文武之臣,太半附之”。開元元年(713年)七月,唐玄宗得知“公主欲以是月四日作亂”,立即動手,斬殺公主黨徒常元楷、李慈、蕭至忠、岑羲,竇懷貞自縊,太平公主被賜死家中。

    唐玄宗粉碎太平公主集團後,立即“講武於驪山之下,徵兵二十萬,旌旗連亙五十餘里”。並流放郭元振,斬殺唐紹揚威皇權,並逐步將功臣,諸王外刺(調離出京,到外地任刺史)。皇權穩固之後,玄宗開始整頓朝綱,任用賢能。

    唐玄宗不僅極有膽量和魄力,而且精通治國方略,深知用人乃治國根本,而且其也很善於發現人才(早年)。姚崇、盧懷慎、宋璟、蘇頲、張嘉貞、源乾曜是開元前期玄宗精心選拔的六位宰相,均是通曉治國方略,盡心操勞國事的名臣。唐玄宗依靠這些賢臣在穩定政局的同時大力發展經濟。

    建制諫官,恢復諫議制度。完善法制,刪輯律令格式,編纂《唐六典》。農業上靜民勸農,檢括戶口,開墾荒地,提高畝產。設定四監管理官府手工業,民間手工業也發展迅速。繁榮商業,金融機構櫃房出現,互市與海外貿易發達。

    正是由於開元初期君臣一體,上下同心,全國經濟迅速繁榮,迎來了“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的開元盛世。

    歷史沿革

    開元二年(714年)正月,唐玄宗選坐部伎子弟三百,教於梨園,號“皇帝梨園弟子”。[8] 二月,銷燬象徵世界中心的“天樞”,以彌補軍費。[9] 七月,下制銷燬服飾車馬、金銀器玩以供軍費,又罷免兩京(長安、洛陽)織錦坊。

    開元四年(716年)二月,松州都督孫仁獻發兵襲擊吐蕃於城下,大舉攻破吐蕃。

    開元五年(717年),唐明皇李隆基至東都洛陽,大赦天下,又在紫微城接見日本第八次遣唐使(隨行人員主要有阿倍仲麻呂、吉備真備等)。同年於東都紫微城改明堂為乾元殿,又於乾元殿東廊寫四部書,因號乾元院。次年改為麗正書院(後改名為集賢殿書院),“書院”機構由此產生。

    開元十三年(725年),唐玄宗率百官、貴戚及四夷首領,從東都紫微城出發,至泰山封禪。每當置頓,人畜被野數十里;車載的供具之物,數百里不絕。返回洛京後,在廣達樓大宴群臣。

    開元二十年(732年),信安王李禕大破奚、契丹,獻上其俘虜,唐玄宗御紫微城應天門領受。

    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千秋節(唐玄宗生日)御廣達樓宴群臣。群臣皆獻寶鏡為玄宗祝壽,而張九齡認為“以鏡自照見形容,以人自照見吉凶”,於是講述前世興廢之根源,作《千秋金鏡錄》奉上,唐玄宗便賜書褒獎他。[17] [18] 十月,李隆基準備行幸西京長安,但張九齡等人說秋收還沒有結束,這樣上路會騷擾百姓,影響生產。李林甫在卻說:“長安、洛陽,陛下東西宮耳,往來行幸,何更擇時! ”至於妨礙了農民秋收,免了他們的稅收也就行了。唐玄宗大悅,即日西行。[19]

    開元二十五年(737年),李隆基因所寵武惠妃讒言,將三個兒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廢為庶人並殺害,改立三子忠王李璵為太子。同年,武惠妃病死,李隆基日夜寢食不安,後宮雖多美人,但沒有一個能使他滿意。聽人說武惠妃的兒子壽王李瑁的妃子楊玉環美貌絕倫,豔麗無雙,於是不顧什麼禮節,就將她招進宮裡,楊玉環懂音律,也很聰明,還擅長歌舞,很得玄宗歡心。

    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唐玄宗於西京、東都往來之路,作行宮千餘間。

  • 5 # 自由飛翔285237823指

    唐玄宗統治前期,國家形勢一片大好,繼承祖宗基業,經濟建設空前繁榮。人民安居樂業,財政攻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政治清明。唐王朝進入全盛時期。前期他聽取姚崇宋璟的建議,治理國家井然有序,吏治鮮明。國家得以蓬勃發展。借鑑太宗皇帝經濟發展過程,和武則天治國理念。勤於政事,旗幟鮮明。在改革發展的道路上不遺佘力,開創了開元盛世。

  • 6 # 歷史簡章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開元盛世是中國第二王朝的最高峰,在被突然爆發的安史之亂截斷後,給後入平添很多遐想。直到宋朝,還有文人感嘆到,“路過一座城,若城池堅固 氣派宏偉,大多是唐朝修的。經過一條路 若路基夯實,路面寬敞,大多也是唐朝修的”。

    開元盛世的成功離不開當時通行的均田制的功勞。均田制始於北魏,就成為北周、隋、唐這些關隴王朝的通用制度。大底策略是成年時授予土地耕種,年末六十時除少量桑田外土地收回國家。每個人每年交付國家糧食,布匹若干,再服一個月左右的兵役。年老交還土地後,納稅和服役的義務也取消。對比安史之亂後楊炎的兩稅制改革,只按田畝進行交稅,分夏秋兩季交付,故稱兩稅。不難看出均田制的比起兩稅多了一份為民制產的責任感。

    均田制所需的租墉大多是農產之物,繳納成本低,加上唐朝那時可以實行兩級行政制,州府平級,下面轄縣上面直接對國家負責,官員數量比後世明清少了一個數量級。這讓唐季前期歷經太宗、高宗、武后、玄宗,一直可以減輕稅負。社會在貞觀年間從隋末大亂恢復後持續發展民間經濟,水利道路設施齊備,再加上李唐王朝守在四夷,支撐著東起樂浪(現在南韓)西至大小勃律(今哈薩克、克什米爾)南抵南詔的廣闊國防線,中原地區百餘年沒有戰爭,當真是國泰民安太平盛世。那時的唐朝,尋常小鎮也會設立義倉、公立圖書館等公益設施。唐朝人可以自信的現場一家若是三個男丁就可以讓一人脫產去當僧侶去參軍,還可以供一人讀書之費,以謀取晉升之階。

    並且那時的唐朝是一個極其開放的國家,已經開放到了不管是北韓人、突厥人、日本人都有機會在成為天子重臣。昭武九姓,於長安舉家置業。阿拉伯人在廣州貿易往來,甚至讓廣州成為了唐朝的聚寶盆。歷經漢朝之後四百年動亂的中華民族,在唐朝達到新的高峰,政清人和,四海晏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RNG慘敗DMO,3萬條評論讓官博爆炸裂,MLXG當眾指責BP:“選得太迷糊”,你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