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視無睹、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置若罔聞、視若無睹。
1、熟視無睹
拼音:shú shì wú dǔ
釋義:看慣了卻像沒看見一樣。形容對事物漫不經心或不重視。
出處:晉·劉伶《酒德頌》:“靜聽不聞雷霆之聲,熟視不睹泰山之形。”
2、視而不見
拼音:shì ér bù jiàn
釋義:指不注意,不重視,睜著眼卻沒看見。 也指不理睬,看見了當作沒看見。
出處:《禮記·大學》:“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3、聽而不聞
拼音:tīng ér bù wén
釋義:聞:聽。聽了跟沒聽到一樣。形容不關心,不在意。
出處:《老子》第十四章:“聽之不聞名曰希。”《禮記·大學》:“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4、置若罔聞
拼音:zhì ruò wǎng wén
釋義:放在一邊,好像沒有聽見似的。指不予理睬。
出處:明·朱國禎《湧幢小品》:“當中書言時;沈宜厲聲力折;只因心中惱他;置若罔聞。”
5、視若無睹
拼音:shì ruò wú dǔ
釋義:雖然看見了,卻像沒有看見一樣。指對眼前事物漠不關心。
出處:唐·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視之若無睹也。”
熟視無睹、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置若罔聞、視若無睹。
1、熟視無睹
拼音:shú shì wú dǔ
釋義:看慣了卻像沒看見一樣。形容對事物漫不經心或不重視。
出處:晉·劉伶《酒德頌》:“靜聽不聞雷霆之聲,熟視不睹泰山之形。”
2、視而不見
拼音:shì ér bù jiàn
釋義:指不注意,不重視,睜著眼卻沒看見。 也指不理睬,看見了當作沒看見。
出處:《禮記·大學》:“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3、聽而不聞
拼音:tīng ér bù wén
釋義:聞:聽。聽了跟沒聽到一樣。形容不關心,不在意。
出處:《老子》第十四章:“聽之不聞名曰希。”《禮記·大學》:“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4、置若罔聞
拼音:zhì ruò wǎng wén
釋義:放在一邊,好像沒有聽見似的。指不予理睬。
出處:明·朱國禎《湧幢小品》:“當中書言時;沈宜厲聲力折;只因心中惱他;置若罔聞。”
5、視若無睹
拼音:shì ruò wú dǔ
釋義:雖然看見了,卻像沒有看見一樣。指對眼前事物漠不關心。
出處:唐·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視之若無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