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成功教育是正道

    先看一下試卷的總體情況,看看有哪些題是因粗心錯的,哪些是沒有掌握好的知識點。粗心的部分一定是不良的習慣造成的,平時專注力不夠,主要存在做題不夠細心、認真,讀題、審題馬虎,題目要求沒看清楚就落筆等等問題。

    對於知識點掌握不牢的部分,那有就得下功夫學習了,唯有完全掌握,以達到舉一反三,靈活應用的目標。

  • 2 # 藝術沙龍漫談

    最近很多同學都已經考完了月考,相信大多數同學都是聽完老師訂正答案之後就把試卷往桌子裡或書包裡一放就萬事大吉,但是這樣做其實是相當於浪費了這次月考。

    有些班主任在同學們月考後,都會讓全班同學做這樣一件事:試卷分析。

    如果你還沒做過試卷分析,那麼不管你是幾年級的同學,一定要仔細看下下面的試卷分析步驟,從這次的考試開始,做好試卷分析,為自己以後的快速提分鋪平道路。

    考後分析試卷有什麼作用?

    第一,可以知道哪些知識沒掌握;

    第二,可以看出有哪些不好的學習和考試習慣;

    第三,對於下一步的學習有關鍵的指導意義。

    那如何科學有效地總結、分析試卷呢?

    月考後這樣總結最有效

    1

    考試整體總結

    先對第一次月考考試整體情況做一個總結。大家對自己的成績都有一定的期望值,那麼,這次考試,你是否達到了期望?名次、成績是上升還是下滑?如果上升,是因為題目適合你?還是同水平的同學出現了失誤?還是你的水平真正上升了?如果下滑,問題又出在哪裡呢?

    2

    知識點總結

    知識點的總結是月考考試總結中最重要的一環。有兩種情況很可怕:

    一是根本不進行總結,那麼下次可能還掉在相同的陷阱裡。

    二是“就題論題”進行總結,這樣的結果是你下次可能掉在一個相似的陷阱裡。

    那麼,如何正確進行知識點的總結呢?

    首先,拿到卷子後,細細瀏覽卷子中的每道題。此時需要關注的,不應只是錯題。而是包括自己當時答起來不順利思維有障礙的題,以及憑運氣做對的題。

    其次,應著重對這部分題涉及的知識做一個由點及面、更深、更廣的複習。千萬不要就題論題,因為這樣的總結只是讓你多會做一道題而已,下次類似的題變一變形,可能又錯了。一道題錯了,可能是相關的知識體系就沒有搞清楚。

    3

    考試技巧總結

    一定要重視每次考試,把每一次考試當成很重要的考試來對待。初/高三的同學應尤其注意,要把每一次考試當成是最後的考驗來真實演練。當再次回顧整個考試過程時可以針對以下幾個問題進行思考。

    這次考試的策略是什麼?時間安排是否合理,有沒有出現先緊後松或先松後緊的現象?

    有沒有出現填錯答題卡,或者一些很明顯的低階失誤?如果有,要怎樣讓自己記住這個血的教訓?

    具體到每門學科:

    數學是否因為專注後面的某道很難的大題而沒有檢查前面的題,導致丟了一些不該丟的分?

    英語聽力是否因為糾結前面的內容而影響了聽後面的內容?

    ……

    把總結的記下來,這都是最寶貴的經驗,進行這些總結後,還要把這次考試的錯題整理到錯題本上,以便更好的回顧和吸取教訓。

  • 3 # 機械起點

    有效的分析

    只要你和小孩溝通做得好,他聽你的話,就簡單了

    1:把小孩經常錯的題目,列印成試卷,用有趣的方式來和小孩講

    2:多和小孩做互動,多關心小孩就好了

  • 4 # 許多分

    第一、挑出孩子會做但卻做錯的題

    很多孩子在做題時把會做的題做錯,該得的分沒得到,非常可惜。不過很多孩子在犯了這種錯誤之後只會單純地把錯誤原因歸結為粗心大意,其實這並不完全是粗心大意造成的。造成這種錯誤的原因有:

    題目沒看清,著急做題考試壓力大,容易造成失誤平時練習量不夠,對題型不熟粗心大意,態度不端正

    認真分析孩子做錯題目的成因,把錯題挑出來,讓孩子反覆練習幾次,直到不會出錯為止。

    第二、挑出孩子不會做的題

    孩子不會做某種型別題,說明他對這類題掌握不好,所以應該把題目挑出來認真分析孩子不會做的原因。一般原因有兩個:

    老師在講這類題型的時候,孩子走神了或者沒有認真聽。孩子對某個知識點不理解導致這類題型不會做。

    分析孩子出錯的原因,及時給孩子糾正。

    第三、讓孩子收集錯題集

    錯題集可以讓孩子把錯誤的題目都集中起來,在複習的時候拿出來翻看,可以預防孩子反覆出錯。

    第四、讓孩子把錯誤的題型反覆練習

    反覆練習可以加深記憶,預防再次出錯。適當時候可以來一些變式訓練,變式訓練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提高對知識運用的能力。

    總之,一份試卷的分析比考試本身更為重要,它可以讓答題者本人更清楚自己的薄弱點在哪裡,在後面的複習中做到有的放矢,方能事半功倍。

  • 5 # 教育新時論

    上一週,孩子班上舉行了一場期末考試,孩子語文只考了85分。拿到試卷後,我看了一下錯題情況,主要錯誤在組句,閱讀理解和作文上。

    以前一二年級時,語文基本上只要上課認真聽了,考試基本上都是90多分。可自從三年級後,分水嶺來了,學習難度明顯增加。而且在考試中,有些課堂沒講的,也在題目中出現了。

    先說組句題,給你一些詞語,比如喜歡,爸爸,或旅遊等等,根據這些詞語組成一句連貫的話,不能有語病。這個完全考察孩子平常詞彙學習與記憶及靈活應變的情況。而且我看了孩子錯的地方,副詞,動詞,形容詞擺的位置不對,明顯的語病,一眼就能看出。平常要他多看看別人寫的例句就是不看,總覺得很容易,但其實連基本順序都沒掌握。

    然後,有一段文章,需要孩子看完,看明白後,根據以下問題進行回答。這個考察的是閱讀知識面問題。孩子的錯題中,有個問題是文中的"意境"二字是啥意思。孩子的回答讓我無語:意境就是意外之地。完全是一種直接翻譯,似乎把中文理解當英文了。

    我告訴他這種問題,是讓你到文章中,根據前後句的語言環境,理解出這裡的意境是什麼意思,而不是直接翻譯。他承認自己考試時,做得太快,還沒看清楚就動筆書寫。

    我明白不是他不會做,而是粗心,這個毛病不改,以後會更難改掉。

    至於作文,整體結構還行,但就是內容不夠豐富,也就是詞語匱乏,比較幹。比如老師要他們在作文時用上學過的形容詞,他都沒怎麼用。所以略顯有些不足。

    其實,這些都和他平時閱讀太少有關,我要他閱讀的一些課外書籍,他有很多都沒看完,或者是由於自己玩心太重耽誤了。

    雖然一場考試,分數並不能說明什麼,但是至少能發現孩子存在的問題。透過分析,從錯題處著手,找出孩子應該在哪些地方下功夫,這是很重要的。家長不能忽視。解決掉一個錯誤,學會相應的經驗,遠遠比老盯著那個分數要強得多。

  • 6 # 寶貝的院子

    怎樣幫助孩子進行試卷分析?可否分享一下你的做法?

    看到試卷大多父母的反應往往是一看分數,二看排名,以成績論成敗,這是太普遍的情況。我也曾有過這樣一段時期,只要看到老師在家長群裡公佈的分數或畫的五角星個數,還沒看見卷子的我,僅憑當下心裡的焦躁或喜悅,便已決定了對兒子是“懲”還是“贊”,可是孩子的“痛哭流涕”並沒換來好成績。

    直到一次兒子哭著說:“這不公平,每次試卷都不一樣,這次的題型我之前都沒見過!”

    我開始意識到要把更多精力放到試卷上,而不是分數上。

    透過兒子的試卷,我發現題型往往著重於三方面的考查,現在我就以小學的語文試卷為例,來說說我家是怎麼分析試卷的,望能對題主有用。

    01分析內容一:知識運用

    ◎具體題型如:字的書寫、課文內詞的掌握、古詩和課文的默寫填空等。

    在我看來這一部分內容屬於萬丈高樓的地基,不打眼,卻決定這地面建築是否牢固。

    ◎分析時我們這樣做:

    如果只是單個字、詞或課文裡的單個句子不熟悉,我們只需再次複習,讓孩子有針對性的去記憶,重新掌握,經歷這樣的過程孩子往往會有更深的印象。

    但如果是在這一塊內容上大量出現錯誤,我就會考慮孩子上課時的學習狀態可能出現了問題。因為知識運用類的題型,大多對應的是上課時老師所講授的內容,孩子需要自覺的去聽、去看,才會接收到老師提供的資訊。

    孩子在學習到知識後,要學會遷移,才能把知識的”雪球”越滾越大,而技能運用的過程就是在滾雪球。

    ◎分析時我們這樣做:

    我會看孩子是否因為基礎不牢,對字、詞的意思,關聯詞的用法是否還存在疑惑,是的話就需要回過頭去夯實基礎。

    還會看,在閱讀概括或是“根據材料去組織語言”的題型中,

    孩子是因為粗心審錯了題嗎?還是根本就沒有理解題目或文章的意思。

    對於粗心,我想的辦法是讓孩子對題目進行指讀。

    關於理解問題,那就需要對題目進行縮句或拆解,對於文章,引導孩子細分到段、句、詞去找到重點。

    另外,在具體問題得到解決後,要讓技能運用得到不斷提升,就需要經過反覆訓練,才能熟能生巧。

    03分析內容三:能力運用

    ◎具體題型如:作文、閱讀中的開放式問題。

    我們知道這類問題考查的是一種綜合的能力,要提取所給材料中的資訊,要對整體進行感知、去推斷、組織語言等,並且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孩子的自主思考。

    ◎分析時我們這樣做:

    關於材料資訊提取,我們還是採取的前面提到的縮句、拆解、找重點的方法。

    而其他的感知、推斷、語言組織方面的問題,我覺得對一次測試結果的修訂是難以完全解決的,更重要的是平時功夫,比如大量的閱讀、詞彙的積累、對形成畫面感的培養等。

    只要試卷分析得當,就能讓孩子看到希望和改進的方向,孩子才會自發的往前走,父母想要孩子成績提升的心願也才能實現。

  • 7 # 小小思維家

    在試卷卷首制定幾個符號:

    可以用“*”表示不會;用❤表示粗心;用T表示時間不夠。

    孩子標記完以後讓孩子把錯題,但是粗心的部分在糾錯本上改一遍,並註明錯誤原因是粗心大意;這樣可以知道孩子是真的粗心還是學的半懂。

    針對不懂的題目再逐一分析不懂的原因,不懂的原因大致有講了沒聽明白,沒講過這個知識點,沒搞懂題意等。

    接下來再把整個卷子過一遍,查漏補缺。看看有沒有做對的題被孩子認為是自己會的,但實際不懂。人在改自己對的事情往往很難仔細,學生更是如此,所以這一步也很重要。

  • 8 # 浮塵微草

    每次考試結束,老師們都要求孩子拿著試卷讓家長簽字。老師這樣做的意圖很明顯,就是想要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知道孩子這段時間學習的成效,對孩子的學習成績做到心中有數。但作為父母,止於瞭解還還遠遠不夠,更應以試卷為依據,分析孩子的長處和不足,該發揚的發揚,該糾正的糾正,查漏補缺,一是做到“不貳過”,二是明確今後努力的方向,這才有真正的價值和意義。

    那麼,怎樣幫助孩子分析一張試卷呢?

    一、對錯兼顧,總結經驗,糾正錯誤,不走彎路。孩子的錯題,自然要重點分析,要讓讓孩子自己說出錯誤的原因,解此題涉及的相關知識點。幫助孩子深入分析錯誤的根因:是計算能力差導致計算錯誤,還是粗枝大葉、馬馬虎虎,不認真細心之故,還相關知識點掌握不徹底,概念不清,導致思維出現梗塞?不能只停留在成績高低的表面上,而要刨根究底,找出錯誤之由。以便查漏補缺,明白今後糾正的重點。

    孩子的對題,更要重視,這是許多父母和孩子容易忽略的地方。如果說,重視錯題是吸取教訓,那麼重視對題就是總結經驗,明白自己原來走過道路哪些是對的,應該堅定不移地走下去。不重視這一方面,最容易以後把主要精力置於“糾錯補漏”上。殊不知,“對題”是西瓜,“錯題”是芝麻,面對二者,絕不能揀了芝麻丟了西瓜,孰重孰輕,不言自明。

    二要重視孩子試卷的書面。成績、錯誤固然重要,而孩子的卷面,也不可忽視。孩子的卷面是否整潔乾淨,有無勾塗現象;書寫是否認真、字跡是否工整,反映的是孩子學習態度和學習的習慣的問題。這也是今後讓孩子改正的重要的一面。試想,孩子的學習態度不端正,怎麼會認真刻苦地讀書?學習習慣不好,不想好就寫,一寫就錯,一錯就勾,僅語文這一科而言,就會有七八分的幅度。所以父母必須竭力扭轉孩子的學習態度,想辦法培養孩子良好的書寫習慣。

    三、錯留痕跡,且制定改進措施。錯題不能只看看了事,要讓孩子記錄整理,不妨專門準備一個失分統計本。因為,易犯的錯誤,總是會重複,所以需要反覆強化,讓孩子時不時地就要翻閱這個失分統計本,時時提醒自己不能重走彎路。

    更重要的是針對缺漏的知識,制定出針對性的彌補策略,且落到實處。只反省不採取實際的行動,再多的反思也是紙上空談。父母要幫助孩子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時間計劃和落實內容。因為孩子的時間非常緊張,學業任務異常繁重,弄不好會顧此失彼,得不償失。

    四、就是父母的態度問題。當孩子成績不理想,不管內心有多憤怒,也不要一頓臭罵,或給孩子幾個耳光。這種粗暴行為除了發洩自己的一時之氣,除了給孩子造成身心的最大傷害、打擊其自信心,除了逼迫孩子撒謊、以後對你隱瞞考試成績之外,沒有任何正能量的意義。正確的方法是和孩子給孩子鼓士氣,和孩子一起勇敢地面對失敗,鼓勵孩子度過挫折,擺脫陰霾,重拾信心,輕裝上陣,迎接下一次考試。

    敬請所有的父母,每次考試之後,能大聲地向孩子說一句:孩子加油!爸媽看好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態魚缸怎樣調顯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