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骨傷的楊張張揚
-
2 # 兒童骨科姚京輝醫生
髕骨脫位實際在工作中是很少見的。那我為什麼要回答這個問題呢? 因為碰巧前幾天,我一位朋友的孩子,在打籃球時發生了髕骨脫位。因為在外地讀書,所以就去了當地一家很權威的醫院,就診後,醫生當時給他髕骨手法復了位。可是復位後有兩位專家卻給了不同的意見。一位說必須手術。另一位專家說可以先保守治療,如果保守後再次脫位或多次復位就需要手術了。我的朋友就打電話問我,希望我給他一個確切的治療意見。
我今天就跟大家說一說,希望對發生髕骨脫位的患者有一點意義。首先來普及一下髕骨脫位的知識。
右上角關注“骨科姚大夫” 與醫生交朋友,成為自己的保健醫生!
髕骨脫位基礎知識髕骨脫位就是髕骨失去了正常的位置,一般分脫位和半脫位。在臨床中我們所見的髕骨脫位的患者幾乎都有自身解剖方面的原因,如髕骨對線不良、髕骨形態變異、高位髕骨等。
1、對於反覆發生的髕骨脫位主張手術治療。
2、首次發生髕骨脫位的行保守治療再次脫位的主張手術治療。
3、首次脫位經檢查不伴有髕骨存在髕骨對線不良、髕骨形態變異、高位髕骨等原因的單純髕骨脫位主張保守治療。
4、髕骨脫位合併開放性傷口的主張手術治療。
5、對於髕骨存在髕骨對線不良、髕骨形態變異、高位髕骨等原因的首次髕骨脫位更主張手術治療的。
保守治療的效果差,容易保守治療失敗。
-
3 # Beth小天使
我就是一位髕骨脫位患者,俗話說久病成醫,今天剛好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需要搞清楚髕骨脫位的原因,以我瞭解到的情況,髕骨脫位分為三類,一類是習慣性脫位,這種為先天性疾病,每次屈膝都會發生脫位,第二類是複發性脫位,我就屬於這種情況,此類主要是先天力線不正,加之後天創傷導致脫位,進而經常脫位,第三類是創傷性脫位,即先天並沒有發育不良,是某一次劇烈運動導致摔跤,進而髕骨脫位,這三類髕骨脫位最常見的還是複發性脫位。
當搞清楚脫位的型別和原因後,我們就可以初步判斷是否需要手術了。
一,針對習慣性脫位,肯定是要手術治療的,因為屈膝是不可避免的,每次屈膝都脫位的話,對軟骨會造成嚴重的磨損,這類脫位常見的術士是截骨及內側重建,外側鬆解,也就是常說的三聯術。改變股骨遠端,脛骨近端的位置,重建髕骨內側支援帶鬆解外側韌帶,以達到改變髕骨軌跡的目的,使髕骨軌跡回到正常滑車內。
二,針對複發性脫位,一般需要查體判斷內側支援帶鬆弛到哪種程度,是否撕裂,是否有撕脫骨折等,拍核磁共振可以確定韌帶撕裂的程度以及是否有遊離體,一般情況下複發性脫位兩次以上醫生都會建議手術治療,如果內側支援帶只是輕微撕裂,沒有遊離體的話也可以選擇保守治療。
三,針對創傷性脫位,一般也是查體判斷韌帶等,創傷性脫位如果韌帶沒有嚴重撕裂的話也可以選擇保守治療,但是後期一定要非常小心,避免再次脫位,發展成複發性脫位。 以上就是我對髕骨脫位的瞭解,我是第二次髕骨脫位的時候做了二聯手術,目前恢復良好。
最後,祝你早日康復。
-
4 # 銳博運動康復陳老師
髕骨脫位的治療有兩種,一種是保守治療,一種是手術。哪些人適合保守,哪些人只能選擇手術?手術和保守都該如何進行康復呢?下面我們一一揭開這些謎底。
首先,我們必須瞭解維持髕骨穩定的兩大類結構。
1
骨性結構
如圖,我們可以看到,髕骨的骨面不是平整的,它略略有點凸出來。而股骨下端和它相嵌的滑車是凹進去的結構。有些人先天這個滑車比較淺,髕骨相對正常人也就更容易脫位。據統計,96%的髕骨脫位患者存在滑車發育不良。
軟組織結構
髕骨最常見的是向外側脫位,那麼內側的股內側肌、內側髕股韌帶、內側支援帶這些在內側牽拉住髕骨的結構就十分重要了。
髕骨脫位的機制:
作用在髕骨外側的力遠大於內側,就會發生脫位。
那什麼情況下,會造成外側力大於內側呢?膝內扣和小腿相對大腿有明顯外旋都會造成Q角增大,進而導致作用於髕骨的力不僅向上,還會向外。
參照這一原理,我們看看生活中哪些人更容易髕骨脫位呢?
髕骨脫位最常見的就是青少年女性,多有膝內扣。她們下蹲時也常採取內扣的姿勢。另外在彎道跑步急轉彎、投擲鉛球和籃球過人乃至舞蹈中的很多動作都有明顯Q角增大,也就更容易誘發損傷。
因此反過來說,習慣性髕骨脫位的人群應該儘可能避免膝關節屈曲外翻和外旋的動作,避免急轉時的劇烈運動,並且加強股四頭肌內側頭的練習。
髕骨脫位在什麼情況下,可以先採取保守呢?
髕骨脫位大致可以分為兩類,急性和陳舊性(複發性、習慣性、持續性)。如果是第一次發生急性髕骨脫位,那麼可以不著急手術。
沒有骨軟骨碎塊形成較大的遊離體。
沒有明顯的骨性發育異常。
髕骨內側軟組織損傷不嚴重。
對於急性髕骨脫位保守治療的康復,需要注意的是,急性腫脹期一定要多冰敷,每隔2-3小時冰敷15分鐘能讓你受傷的組織很舒服了~
在髕骨脫位前六週注意要支具0度固定,六週後去掉支具再可以進行彎腿練習。最重要的是,避免再損傷動作!
關於手術治療
由於保守治療的複發率較高,尤其是年輕女性和髕骨關節發育不良的患者。所以很多醫生會建議不滿足保守條件的患者進行手術治療。
髕骨脫位的手術治療有很多,比較常見且效果更好的是內側支援帶重建加外側支援帶鬆解。內側支援帶是防止髕骨向外側脫位最重要的韌帶,提供了內側張力的53%-60%。而內側支援帶損傷後張力下降是髕骨脫位復發最重要的因素。
內側支援帶的重建比起緊縮,更為牢固,更受一些手術大夫的支援。當然,具體還得看病人的情況以及手術的條件。
在此基礎上,針對一些病人的特殊發育不良,還會加上脛骨結節移位、滑車成型術、髕骨關節置換、經股骨粗隆旋轉截骨術這些與髕骨先天發育不良有關的手術。手術複雜,我們在這裡就不贅述啦~
術後如何康復
如果取腱的位置在膕繩,那麼術後建議支具固定6周。術後的第一天,我們需要做股四頭肌收縮、踝泵、以及直抬腿。比較穩妥的程序是:4周75度,6周——8周120度,8周——10周達到正常角度。
如果取腱在大收肌,那麼支具需要固定8周,術後第一天踝泵和股四頭肌收縮是可以做的,但是直抬腿需要術後1周才可進行。屈膝的角度程序是:4周達到90度,6周達到120度,8周達到正常的屈膝角度。
-
5 # 骨科小黑鍋
髕骨先天性發育不良這個病也稱為甲-髕骨綜合徵,是一種非常罕見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估計發病率是1/50,000,也就是說5萬個人裡面有1個人存在這個病,也稱為遺傳性骨-甲發育不良。
這個病的特徵伴有肢體及骨盆的畸形,其中就包括髕骨發育不全,甲和遠節手指或者足趾畸形,所以稱為甲-髕骨綜合徵。
由於該病罕見,同時結合這位粉絲脫位的症狀,目前考慮應該不是這個病,而是我們稱為髕骨脫位的一個病,在此簡單科普一下!(如果考慮是前面這個罕見病,必要時可再科普!)
1、首先簡單瞭解一下膝關節的解剖結構
髕骨就是東北人所說的“波稜蓋”,膝關節前面的這塊骨頭,上下連著的兩條肌腱,分別是上端的股四頭肌肌腱及下端的髕腱。
紅色區域標記出來的是大腿骨(股骨)的內外側髁滑車,屈伸膝關節時,髕骨就在這個紅色的凹陷區域順滑的滑動(記住這張圖,後面會反覆說到)。
髕骨的內外側分別起源於大腿肌肉(股四頭肌)的兩塊肌肉,分別稱為股內、外側肌,兩者在髕骨左右形成關節囊,並與其他一些韌帶共同維持髕骨的位置,內外側的力量互相抵消,維持髕骨在膝關節屈伸的過程中正常的在紅色區域活動。
當內外側的力量不平衡,或者紅色的這個區域發育不良的時候,就容易出現髕骨的脫位,其中以外側脫位最為常見。
2、關於手術
髕骨脫位最常見於20歲以下年輕人,最多見的脫位方式是向膝關節外側脫位。
對於初次發作髕骨脫位的16歲以下的小孩子,一般是不建議手術的。
有文獻報告表明:早期手術並不會降低再次脫位的複發率【1】,同時也有研究顯示:16歲以下髕骨外脫位的兒童複發率可高達70%【2】。
雖然如此,並不意味著手術就沒有必要......
由於以下原因造成的髕骨外脫位,頻率多發脫位患者,應該有做好手術的覺悟:
①高位髕骨的患者
這一類患者的髕骨相比於正常人高度要高,這會影響到髕骨在股骨滑車(第二張圖那個紅色區域)上的滑動,容易頻發髕骨脫位,這類病人要透過手術來調整髕骨的高度。
②股骨滑車發育不良的患者
還是上圖那個紅色的區域,滑車發育不良,也就是說:這個本來容納髕骨的“凹陷”,沒那麼“凹”了,髕骨在這個“凹陷”上面滑動的時候,就容易脫位出來。
對於這種病人,就可能需要借用手術來加深滑車這個“凹陷”。
這類病人髕骨外側牽拉的力量較內側大,因此髕骨會被往外側牽拉而導致髕骨外側脫位,外側髂脛束緊張的患者容易出現。
對於這種病人,可以使用手術鬆解區域性緊張的結構達到治療目的。
除了外側束鬆解之外,還有內側束的緊縮,最後脛骨結節內移也是處理髕骨外脫位的手術方式之一。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提的很籠統,沒有任何的病史資料,僅僅問“髕骨脫位必須手術嗎?”我嘗試透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回答。
首先我們大概瞭解髕骨的解剖知識。
髕骨時人體最大的籽骨,它位於人體的股骨下(遠)端前面,處於股四頭肌腱內,形狀是上寬下尖,前面粗糙,後面光滑;與股骨和脛骨共同構成了膝關節,並參與構成伸膝裝置功能;具有保護膝關節,傳遞股四頭肌的力量,能夠防止膝關節過度內收、外展和伸屈活動的功能,因為它構成伸膝裝置,所以人體的行走必須要依賴髕骨的運動。
第二,先天性髕骨脫位
病因上:先天性的髕骨脫位,確切病因尚不明確,一些專家認為是懷孕時股四頭肌止於髕骨的胚胎組織沒有向內旋轉,使股四頭肌停留在大腿的前外側,使髕骨向外脫位。
表現上:先天性髕骨脫位的表現十分明顯,當膝關節在伸直時髕骨位於膝關節的外側,有的不能自主伸膝,小兒學習走路較晚等;嚴重的是兩側髕骨都發生了脫位,此時可能會出現小兒膝關節屈曲跪著行走!
治療上:先天性髕骨脫位一旦有了確診,一般都是手術治療,手術可以矯正髕骨的脫位,並恢復股四頭肌的力線!
第三、急性髕骨脫位病因上:急性髕骨脫位大部分是由於跌倒、體操、舞蹈等導致,也常見於一般的運動活動中,其中很少是由於直接來自膝關節內側的暴力導致髕骨脫位!
表現上:急性的髕骨脫位作為骨科醫生很少會看見,因為髕骨一旦脫位,在自己主動伸膝時,或由他人進行被動伸膝時,會使髕骨復位,所以來醫院時僅表現為髕骨的壓痛,膝關節的腫脹等。
治療上:來醫院就診時大部分已經自行復位了,少部分就診還處於脫位狀態時,可行簡單的手法復位操作!但是如果發生了股四頭肌腱的撕脫,此時閉合復位往往不能成功,只能切開復位,並同時修補股四頭肌!
還有一點要注意,如果查體時發現髕骨內側的股內側肌附著處有塌陷,此時一定要進一步檢查,因為這很可能是股內側肌發生了撕脫,此時也需要手術治療!
最後髕骨脫位需要手術治療嗎?
一句話:具體病情,具體對待!這也是為什麼國家雖然提倡網際網路醫療,但是禁止在網際網路上初診!
看病要醫生看到才行,網際網路提供的僅僅是一個科普知識,具體的還是要去醫院,醫生給你制定的治療方法,請你充分相信他!
以上內容幫助到您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