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雍親王府

    《雍正王朝》中,在鄔思道的建議下,雍正推舉十四爺胤禵為大將軍王,並且讓年羹堯成為的陝甘總督,負責對西北大軍的糧草供應,同時使其成為了十四爺的掣肘,暗中對十四爺形成了牽制。因而在雍正繼位後,年羹堯馬上在西北實行戒嚴,隨即接管了西北大軍的防務,十四爺跟隨者雍正派來的圖裡琛一行回京,之後便再沒有回到西北大營。

    那麼,如果不是年羹堯的牽制,大將軍王胤禵會不會造反來反對雍正繼位呢。我的回答是否定的。

    第一,十四爺在西北,山高路遠,根本無法阻止雍正登基。

    十四爺在西北帶兵平定策妄阿拉布坦的叛亂,前線是在青海,從青海到北京,一來一回,就是科技相當發達的一天,坐火車也需要兩三天的時間,更別說清朝的時候只能騎馬。康熙駕崩的訊息送到青海大營,十四爺收到訊息後,再從青海趕到北京,就算是日行千里,這一去一來,也需要旬月時間,這還是在輕騎簡從的情況下。如果是帶著10萬大軍開回北京,需要的時間更加長久,想想李自成帶兵從西安出發,幾乎是在沿途沒有受到抵抗的情況下,打到北京也用了兩個半月,更不用說路程多出一倍的青海。

    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先皇的駕崩和新皇的登基是一個很快的延續過程,不會因為十四爺是大將軍王就專門等著十四爺,況且,從西北到北京山高路遠,想要阻止雍正登基繼位已經不可能,更不用說帶著兵回來阻止了。

    第二,雍正名分已定,十四爺此舉就是徹徹底底的造反和叛亂。

    在隆科多宣讀康熙遺詔,十三爺帶兵包圍暢春園的時候,此時的雍正無論是在繼位的合法性以及繼位時的軍事保障上,都已經達成,並且眾位皇子已經叩拜了新君,承認了雍正的名分,也認可了康熙的遺詔,此時的雍正已經成為了國家的君主,大清的皇帝。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十四爺起兵造反,就是公然的造反與反叛,就是赤裸裸的篡位行為,正如在宣讀康熙遺詔時,隆科多所說的:“難道不想做愛新覺羅的子孫了麼?”不僅讓自己的行為沒有任何的理由和依據,同時,自己也將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作為皇家子孫的胤禵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

    況且,自己手下只有10萬大軍,朝廷手中的軍隊遠不止此,就算是擁兵自立對抗朝廷,也沒有把握,況且,自己的家眷也還都在北京。

    第三,即便是十四爺想起兵,手下的人也未必願意跟隨。

    即便是同為八爺黨的人,但是就連八爺對於十四爺也是不放心的,在十四也身邊安插人監視十四爺,因而,雖然這個大將軍王是十四爺的,有著最高的統帥權,但是西北大營中的陣營構成以及人心所向,十四爺並沒有完完全全的統治力。就連權傾一時的年羹堯,身邊也還是有雍正的眼線,更不要說還處在“九子奪嫡”時期的西北大營,裡面的將領,官吏必定分屬不同的陣營。因而,就算十四爺有心帶兵回京,也未必會得到百分之一百的相應和支援。

    第四,此時的十四爺身在西北,對於北京的局勢,一無所知。

    此時的北京,雍正已經成功加冕,對於八爺黨的八爺、九爺、十爺,必然也是嚴密防範,使得十四爺迅速失去了在北京的後援與內應的力量。與此同時,也切斷了十四爺獲取資訊的通道,使得十四爺根本不瞭解北京的情況和局勢,這也讓十四爺並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來起事。

    最終,“九子奪嫡”以雍正的繼位而結束。作為“九子奪嫡”中,雍正的競爭對手,在雍正繼位後,隨即命令年羹堯在西北戒嚴,並且透過年羹堯斷了西北大軍的糧草供應,同時安排圖裡琛帶著聖旨,讓十四爺回京。回京後的十四爺,也因為屢次與雍正頂撞,被雍正罰去看守皇陵,實際上就是軟禁監視了起來,而十四爺自己的政治生命也就此終結。

  • 2 # 一貳一橙

    以胤禵的秉性,只要最後繼位者不是自己的話,那他是肯定會擁兵自重的。如果八爺胤禩繼位,他會以十萬大軍堅守青海不回去,逼八哥同意自己當一個土皇帝。如果是四爺繼位的話,他就和八哥里應外合,直接逼宮。

    知子莫若父,康熙皇帝也說過胤禵:膽子過大而心胸狹小。

    胤禵膽子過大說明他絕對敢為不能為之事

    膽子過大說明胤禵絕對敢做不能做之事,而很少會考慮到後果。就拿傳爾丹兵敗青海來說,表面上是敗於敵軍,實際上是敗在了自己人手裡。胤禵執掌兵部多年,論行軍打戰他比任何一個皇子都要了解,可他卻不顧當時戰場的局勢,“一月數道軍令譴責傳爾丹勞師糜資,又不提供兵馬錢糧”,硬是逼著傳爾丹在坐困愁城的情況下出兵,結果六萬大軍全軍覆沒,傳爾丹戰死沙場。

    這是為什麼?不就是為了爭奪帶兵的權力嗎!可胤禵沒想過:軍隊是朝廷的柱石,要是這柱石都倒了,那朝廷還能存活嗎?胤禵不去想,他想的只有自己的權力。

    像這樣一個為了權力可以致國家安危於不顧的人,會在意逼宮之後要死多少人,毀多少家嗎?不會的。

    胤禵心胸狹小說明他有怨必報,有恩不理

    在拿四爺和八爺來說,一個是他親哥哥,一個是他從小玩到大的兄弟,可就是這樣兩個人,胤禵對他們也沒有什麼情義好說。八爺黨往死里弄四爺的時候,作為親弟弟的胤禵可是也參與進來的了。而到了八爺失寵,自己得寵的時候,他又往四爺這邊靠,兩面吃糧餉,坐山觀虎鬥。

    後面又以各種藉口不聽八爺的命令,甚至策反了八爺埋藏在大軍中的眼線鄂倫岱。就單等著康熙駕崩,他再兵臨城下和繼位者較量,奪取皇位。而且胤禵在重立廢太子的時候,可是當街頂撞過康熙的,原著和正史裡還寫著是和九哥胤禟一起帶著毒藥去的,這不擺明了就是逼康熙的宮嗎?

    連對康熙尚敢如此,何況一個是受寵不及自己的老八,一個是自己一直都看不起的四哥呢?所以如果胤禵不受年羹堯的牽制的話,他肯定是會起兵謀反的,當然,能不能成不成功就是另一說了。

  • 3 # 華夏䖝二

    我卻不這麼認為。歷史上,雖然王爺造反都不成功,都是因為這種原因或者那種原因的,但是明成祖朱棣卻成功了。因此,我個人有以下觀點。

    胤禵方:

    一。從西北發難,且無年羹堯糧草節制,老十四完全可以以雍正繼位不正為由,興師問罪。如果指揮得當,雍正一方又因為初登大位,沒有很好的拉攏各地軍隊,在軍中安插自己的高階將領,很有可能軍隊消極作戰,進而導致雍正失敗,胤禵反客為主。

    二。從軍事上看,老十三和老十四是眾多阿哥中軍事指揮才華最高得兩位。老十三自然是倒向雍正的。那麼他倆指揮軍隊又有誰會勝出呢?這個不好說。

    老十三在軍中經營多年,有親信,有干將。老十四第一次當大將軍王,西北軍中將領自然是跟他很好,但是戰事一旦擴大,士兵和將領都需要補充,重新拉攏人心,有些費時間。

    老十三一直被康熙幽禁,原來的那幫親信會不會倒戈會不會叛變,人心隔肚皮不知道。老十四就不同了,他一直都在,一直喝軍人相處,西北軍肯定是認胤禵這個大將軍王的。

    三。凡打仗,打的就是錢糧,無論怎麼說,雍正搞定了全國政治核心————首都。就是雍正立即下令,命李衛和田文靜等人,接管兩江,河南山東等產糧和富裕的大省,以應對胤禵的叛亂才是上策。對於胤禵來說,由於自己只是軍隊,不能做到錢糧自給,速戰速決是唯一出路,戰時戰線一旦拉長,則必敗。

    胤禛方。

    雍正的心術厲害就厲害在這。

    一。立即奪取軍權,拔刀架在八爺黨的脖子上。認我,活命;不認我,你就是謀逆,殺。京城的文武百官都是這樣,只有如此,國家機器才能正常運轉。試想,僅在雍正和胤禵的戰時中,如果文官不服雍正的話。雍正問兵部,有多少將士,不知道。問戶部有多少錢糧,不知道。怎麼辦,就會重蹈當年崇禎帝的下場。

    二。秘不發喪,對除京城以外的任何文官武將,封疆大吏守口如瓶,直到數日後,才宣佈康熙的死訊,而此時京城早已安定了,雍正的寶座已經坐穩了。這時才派暴力組織悄悄的進入西北軍營,站在胤禵面前,宣佈康熙駕崩了。如果胤禵漏了反心,兩步快進,一刀砍了他。如果胤禵沒有這個表現,就命他現在啟程立刻回京奔喪,並且一步不離。遠離大營後,再宣佈雍正繼位了。他孤家寡人自然無可奈何。

    三。先行釋出全民全國通告,要讓全天下的官吏平民知道,自己才是得到康熙正傳的皇帝,是名正言順的皇帝,言下之意就是誰反對自己,就是反對康熙帝,就是自絕於列祖列宗。到時胤禵即便反了,除非胤禵板上釘釘能贏,各地督扶封疆大吏等也不會附逆於他。

  • 4 # 紅雨說歷史

    按這樣來說,也不無可能。首先題主說的是西北大將軍王不受糧草牽制,那證明什麼情況?陝甘總督也是十四爺的人,或者他有其他渠道。兵多將廣糧草充足,十四阿哥有造反的心思,並且付諸實踐這是十分有可能的。畢竟在十四爺看來,雍正帝的皇位來的並不地道。那麼我們就來就《雍正王朝》進行一個簡單的分析。

    首先十四爺不受年羹堯糧草牽制的話,那麼有一種渠道就是年羹堯和十四爺站到了一條戰線。年羹堯處處受雍正的壓制,想要和雍正稱兄道弟的年羹堯在十四爺這裡受到了禮遇。年羹堯開始逐漸萌生反意和十四爺站到了一條戰線上。十四爺起兵謀反和雍正爭奪皇位。起兵謀反是真,但能不能贏是另一回事。年羹堯可以說是一個定時炸彈,跟了雍正這麼多年,雍正可以說把年羹堯的心裡是摸的透透的。所以年羹堯很可能成為一個牆頭草,讓十四阿哥禍起蕭牆之內。雍正很可能借十三爺的關係和羅布臧丹增先簽訂一份協議,讓十四阿哥兩頭受敵。那時候十四阿哥必然是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

    即使是十四阿哥與羅布臧丹增先搞好關係,一同對付雍正,這樣也不合實際。因為羅布臧丹增的胃口也不小,他們也缺糧食。我們回到陝甘總督這個位置上,陝甘總督的糧草並不是陝甘地區產出來的,而是全國的力量把糧草調運過去,再由陝甘總督送到西北的。所以想要14阿哥不受糧草的牽制,十四阿哥首先要和湖廣和兩江地區的總督和巡撫搞好關係。但不好意思的是這些地區都是皇上的人。雍正早就安排好了,李衛在基層做起。

    但是如果十四阿哥謀反,八阿哥里應外合,這個時候雍正估計就要吃力了。畢竟在整個清朝中當時接受了八阿哥的好處,是八爺黨成員的,可是有不少。但是要想著把全國的糧草都給運送到十四阿哥的手裡,這種大動作必然逃不過雍正的眼睛。除非十四阿哥先發制人佔領幾個有糧食的好地方。但是有糧食的好地方又和西北離的很遠,交通也不是很便利。所以,除非天上下起了糧食雨,給了十四阿哥便利。不過這彷彿就成了玄幻劇,而不是歷史劇。

    所以西北大將軍王這個稱號,他可以建立威望,但是要他擁兵反對雍正,可能性是極小的。從後面年羹堯的下場可以看得出,首先周圍有奸細。第二軍隊的最終歸屬權不在自己手裡。這些並不是自己一手調教起來的,所以部隊的忠心還需要這個將軍長時間的調教和訓練。這是一個費時,費力,又費腦的過程,而且又極其容易被發現圖謀不軌~

    所以有想法是好的,但是想一想困難這麼大,結果又不一定很好,如果一旦吃了敗仗,那必然是萬劫不復。想一想就好了,我們把這個想一想的可能性自己的列一個表,最後還是決定放棄了。
  • 5 # 30歲男人的點點滴滴

    提問人問到的如果是電視劇,我覺得以該劇的故事情節和人物設定,應該會反;不論從野史(正史不確定)還是電視劇來看,雍正繼位都不是十拿九穩的,以十四阿哥胤禵自作聰明和暴躁莽撞,再加上別有用心的人推波助瀾,十有八九會反。

  • 6 # 正說清代十二朝

    作為康熙皇帝的皇子,而且是掌管過兵部的皇子,胤禵對於守衛京城的軍事力量,肯定會非常熟悉。在《雍正王朝》中,胤禵得知胤禛繼承皇位,成為雍正皇帝,在接到雍正皇帝的聖旨以後,立馬奔赴京城拜謁康熙皇帝靈柩,為什麼絲毫沒有表現出擁兵自重或者提兵造反的意圖呢?

    圖裡琛帶領的幾個大內侍衛相對於胤禵手中的大軍而言,可以忽略不計;

    年羹堯的三千綠營兵相對於胤禵手中的重兵而言,也可以忽略不計;

    如果沒有年羹堯的糧草牽制,胤禵真的就沒有任何後顧之憂,一路揮師東上,直逼京城?

    胤禵手中號稱30萬,實際只有十多萬的大軍,真的可以逼迫胤禛退位嗎?

    答案當然是不能!

    我們先來看一下,自清朝入關以後,負責守衛清朝京城的軍事力量到底有多龐大:

    1、京城之中護衛皇帝的叫親軍營,由領侍衛內大臣和御前大臣分掌,而御前大臣持掌乾清門侍衛和皇帝出行隨扈,權位尤重;常規兵力2000多。

    2、其它守衛京城的軍隊有驍騎營、前鋒營、護軍營、步軍營、健銳營、火器營、神機營、虎槍營、善撲營等;

    3、豐臺大營:清朝時,駐紮在北京城外西南部豐臺的精銳駐京八旗軍隊,因駐地而得名,是衛戍京城的重要部隊之一,最高長官為提督;

    4、步軍統領衙門和九門提督,主要負責京師守備和治安,常規兵力三萬多到四萬。

    5、熱河駐軍,分為滿、蒙、漢八旗和綠營兵四支力量,負責行宮日常守衛、巡邏捕盜和後勤供應。

    6、滿洲八旗精銳軍隊中幾乎一般數量守衛在紫禁城四個方向,常規兵力超過10萬。

    相對於京城的守衛軍事力量而言,胤禵手中掌握的十幾萬大軍,別說攻入京城,就算沿途省份駐守八旗軍隊和綠營軍隊,也足以讓胤禵的大軍消耗過半;到達熱河境內,又會損失一半。如果胤禵繞道熱河,自取京城,那麼豐臺大營的精銳部隊也能嚴重消耗胤禵大軍數量。就算胤禵連豐臺大營也繞過去,北京城內的守衛部隊,比如步軍統領衙門也會讓胤禵吃盡苦頭。就算這些部隊都被胤禵消滅,駐守在紫禁城四周,兵力幾乎和胤禵大軍數量相等的滿洲八旗精銳部隊也足以讓胤禵大軍全軍覆沒,根本就用不到皇帝手中的近衛親軍和另類兵種駐軍。

    也就是說,如果按照正常情況而言,胤禵大軍甚至連西北地區都出不去,就會被消滅乾淨;運氣的話,胤禵的覆滅之地會在熱河。

    另外,胤禵大軍的家眷們都在京城居住,這對於雍正皇帝而言,都是人質。就算胤禵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有造反意圖,他手下的將士會不會答應,會不會放棄妻兒老小,誓死跟從,還真不好說。

    作為清朝皇室成員,尤其是帶領打仗的皇子,胤禵對京城周圍的守備力量不會不清楚,所以胤禵斷斷不會自己作死,帶兵造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9美洲盃即將開幕,你看好哪支球隊奪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