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的海洋GYL

    有五十萬軍隊不代表五十萬人都可以派來攻打宋朝,他的老巢還要不要了。當時也是三國鼎立。連遼國比西夏強大的多,卻不敢全力發動滅宋戰爭

  • 2 # 小宋分享

    戰爭打的就是錢,經濟基礎決定能否開戰。西夏地處甘肅等地,地域不好,經濟就不好,所以不敢打,一旦發生戰爭,就得有完善的後勤補給,這些西夏差很多,所以想打卻不敢打,因為打不贏。

  • 3 # 雷哥線上說歷史

    西夏的對手並不是宋朝一個,他周邊有很多的國家對他也是在找機會!雖說有五十萬軍隊,但真的全動起來,經濟實力!後勤,糧草,都不足以支援他打能發動如此大的規模戰爭。宋朝打仗不行,是因為文官的壓制!但國力強盛!人口眾多,名將很多,加上宋朝的外交政策!西夏不敢打!

  • 4 # 郭小曌

    坐擁50萬大軍,得看西夏的軍隊有多少是可以抽調的機動部隊,有多少是守備部隊,還的看戰兵輔兵的比例。如果真能一次性出動50萬大軍的話,還的看能在多大的範圍內出動,能堅持多長時間,能承受多大的損失,後勤補給能否承受,國內的經濟,政治環境能否承受,周圍國家的反應如何,守備部隊能否應付突發情況。50萬大軍的出動,需要配屬的民工最少需要150-200萬之間,這是西夏難以承受的。表面數字不代表其真正的戰鬥力。

  • 5 # 歷史吐槽機

    西夏鼎盛時期確實帶甲50萬,但他們沒有能力全力進攻北宋,其中曲折且聽老朽慢慢道來。那時候西夏的國主叫李元昊,這個人可以稱為一代梟雄,但不是雄才大略的英主,他讓西夏強大起來,脫離了宋遼的控制。但也犯下了一系列戰略、戰術和個人的錯誤,最後西夏只能保持一個偏霸河套的局面,沒能問鼎天下。

    先說戰略方面的錯誤,他繼位之前西夏在南面和西面分別和吐蕃、回鶻打了起來,雖然佔領了大片土地,但並沒有徹底消滅這兩個國家。繼位之後為了擺脫控制又分別和東面的宋、北面的遼打了起來,雖然都打贏了,徹底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但西夏已經四面皆敵,無論向哪個方向進攻都不能久戰,否則肯定會叫人背後捅刀子。就此西夏徹底失去了大範圍擴張的能力。下面的地圖我們明顯可以看出西夏是處於一個被敵國四面包圍的態勢。

    再說戰術方面的錯誤,西夏雖然在三川口、好水川等一系列戰役裡連番獲勝。但橫山也被北宋攻克,整個對宋的防線有一個巨大的缺口。在這種情況下西夏的成軍思想依然是重騎兵優先,鐵鷂子確實精銳,但西夏不產鐵的,必須從宋朝進口。一個重騎兵的裝備用鐵在400斤以上,這種情況下完全限制了精銳軍隊的規模,也就是說所謂50萬的大軍,真正精銳的十分有限,大部分是奴隸兵。正規軍就也就15-20萬,根本打不起滅國戰爭。

    最後就是李元昊作為君王的個人修養實在太差,性格暴戾、殘忍好殺也就算了,畢竟沒點神經病也做不了皇帝,明太祖殺人比他還多,明朝依然統一了中原。可這貨還是個色鬼,媳婦論打來娶,這也行,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嘛,唐太宗也幹過把隋煬帝妃子收進後宮的事兒,他的好色達到了新高度,兒子的媳婦也沒放過。這下就徹底完蛋了,歷史上幹過這事兒的也不是沒有,李隆基幹過,朱溫也幹過,這兩貨的下場都不太好。李元昊的下場自然也好不到哪去,他兒子是個很有脾氣的人,奪妻之恨已經有了,就不差個殺父之仇,而且仇人必須得是我自己。在1048年的元宵節一刀把李元昊的鼻子給砍了,李元昊就這麼變成了哈迷蚩,但他沒有哈迷蚩幸運,就這麼疼痛流血而死。西夏上升的態勢也就此中斷,以後的日子基本也就是混個自保。

    對了,還有一個原因,幾十年後,北宋叫金朝給滅了,南宋的領土不再和西夏接壤,這回就徹底打不著宋朝了。

  • 6 # 大白話說金融

    西夏的位置比較尷尬,與契丹,北宋,吐蕃都接壤,被他們夾在中間,無論向誰出兵都很可能受到其他的夾攻,腹背受敵,另外,西夏地處高原,國力不濟,戰則需需速戰,而周圍三國都不是可以速滅之國,所以,即便西夏軍隊強大,也不敢傾全國之力去進攻北宋。

  • 7 # 鄧海春

    西夏的軍隊到底有沒有50萬的兵力,經過前輩學者的辨析,認為達不到這個數字。

    《宋史.夏國傳》說西夏有兵“五十餘萬”,這還不包括“別有擒生十萬”和“撞令郎”、“鐵騎”,若加上恐逾七十萬。

    西夏的人口到底有多少,已經沒有確切資料可考。如果按照王安石所說的話“以陝西一路即戶口可敵一夏國,以四夏國之眾當一夏國”進行估算,大約有170萬人口。西夏境內總戶數在15萬至18萬之間,極而言之,不過20萬戶,100萬上下,充其量150萬。即使全民皆兵,也難達到70萬。70萬,大概史西夏15歲以上的“丁”口數。

    西夏能投入戰鬥的兵力大致在15萬左右。《隆平集》說:“德明時,兵十餘萬而已,曩霄(元昊)之兵逾十五萬。”《東都事略》亦云:“曩霄有兵十五萬八千五百人。”上圖李元昊

    西夏對宋作戰的地理因素

    西夏和北宋接壤的戰區,主體是黃土高原,黃河S型段的第一個大轉彎穿流其間。該地區以多山、深壑、沙漠為特徵,這些對西夏的對宋作戰產生了深刻影響。

    戰區的上述特徵使西夏鐵騎不能充分發揮其運動進攻的威力。蔡襄在論地形勝負中指出:“論者或以西虜之俗,善騎射,習戰鬥,以為非北人(遼國)之比,臣竊謂過也。大凡騎軍利平地,步卒利險隘,得地形之利者勝勢常多。趙魏之地千里無關塞之險,虜善騎射,故勝勢多在彼也。今西邊之地自鄜延、環慶、涇原沿邊三路,皆是山險要塞之處,此乃步卒之地,非騎軍之利。若以其俗善騎射,樂戰鬥,則不減北人。若論步騎之利,則地勢異矣。故勝勢常在我也。”上圖西夏王陵

    范仲淹說:“國家御戎之計,在北為大。”歐陽修則雲:“天下之患不在西戎,而在北虜。”宋之所以畏遼如虎而不懼西夏,這除了遼的國力較為強大外,主要是由地形造成的。

    首先宋、夏邊界距宋的政治中心開封約1000公里,比由宋、遼邊界至開封只有500公里左右多一倍的路程。其次,由西夏至開封有兩道天然的屏障橫亙其間,這即是宋、夏緣邊的天都山、六盤山和橫山,以及黃河,涇、渭以南的秦嶺,中條山,呂梁山。在這兩道屏障之間宋又據險在秦州、渭州、慶州、延州一線設重兵防禦,故西夏對宋的戰爭不出邊患性質。

    上圖西夏黑水城唐卡

    宋祁在仁宗時上書就曾指出:“今朝廷擇將練卒,制財糧,返以陝西、河東為先,河北為後,非計也。夫西戎兵銳士寡,能略邊,不能深入,河東天險虜憚為寇。惟河北不然,失長城之防,自薊而南直視千里,賊鼓而前,如莞衽上行。”

  • 8 # 格律4

    千萬別信古代天朝周邊的小國官方的擁軍數量號稱,這樣你就大錯特錯了,號稱30萬大軍的基本是個小品、號稱50萬大軍的基本是個傳說、號稱百萬大軍的根本就是個神話故事,認真你就錯了。

    宋朝多少人?有歷史學家估計1.2億人,100萬軍隊,平均120個人1個兵,西夏又不是草原民族,又窮,這麼算能有2萬軍隊正常,10萬軍隊能養活,20萬軍隊能把自己整垮,50萬軍隊靠吃人肉生活嗎,呵呵,真是西北風當粥喝嗎?甘肅那地方現在都還有人沒鞋穿……當時估計靠吃人過生活啦。。。

    而且他們的軍隊和主要人口主要在東側一帶,他敢打宋朝,宋朝憤怒了萬一控制了西夏東側大部分人口,隨便扔點麵包給他們吃,人民馬上叛變,西夏就得亡國,那北方草原民族多爽啊!

    神秘的西夏,“神秘”告訴我們,他們吹牛

  • 9 # 桑梓說歷史

    其實當時西夏號稱有50萬大軍,但是按照古人扯大旗壯氣勢的尿性,作為當時的最高領導人李元昊對於自己能夠調動的部隊數量還是有點那個數的。

    其次,西夏內部不穩定,當時各部落之所以能夠被統一起來發動幾次對宋朝的戰爭,靠的是李元昊的鐵血手段以及各種利誘!要是李元昊真把自己所有的家當投入進對宋戰爭,估計李元昊的後院分分鐘起火,而李元昊最後死的不明不白,也是因為他壓的下面人太狠了!

    再一個,宋朝的版圖對於西夏來說,太大了,即使宋朝的軍隊都是弱雞,人海戰術也得累死西夏。比方說,當時西夏稱帝后發動了對宋戰爭,雖然全殲了宋軍幾萬部隊,但是宋朝轉眼就給你徵調了四十萬部隊,這還只是邊境徵調,要是全國總動員,按照當時宋朝一億人口的數量,徵調一千萬部隊,不成問題!人口數量對比之下,五十萬看起來很多,扔進一億人口中,每人吐口唾沫都可以淹死西夏軍隊,西夏打個錘子。

    最後,最重要的是,西夏內部各個頭領都不想打了,都想著以前對著宋朝稱臣收錢的日子,不想跟宋朝打來打去,李元昊即使是一代梟雄,也沒辦法對抗整個既得利益階層,不得不妥協。不過,李元昊雖然妥協了一次,但是後來又作死,就被自己的部隊給弄死了,也算是死的離奇了!

  • 10 # 沒有西海情歌

    暫且不說西夏是不是真的擁有50萬軍隊,當時的西夏主要戰略是統一週邊各部,聯姻穩定遼金,防禦宋朝,宋朝也數次主動出擊,但是最終結果是因戰敗被迫承認西夏國主地位。下一步可能是向周邊擴充套件,只不過時運不濟,包括金朝和宋朝,都遇到了強悍的蒙古騎兵,然後就沒然後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當前的大環境下,你怎麼看待醫院和醫生?你會讓自己孩子選擇學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