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黑鬱金香966

    主要原因還是當時的日本天皇還掌權,軍隊獨立於政府,不受政府管轄,手下軍隊的首腦是海軍總長和陸軍總長,然而海軍大臣和陸軍大臣卻是隸屬於政府的。

    另外,海軍和陸軍嚴重不和,連彈藥系統都不統一,內鬥得厲害呢。陸軍打算順東北北上蘇聯,海軍則主張南下太平洋。這麼鬥下去,倒黴的是日本人自己。後勤保障工作簡直沒法做:好不容易用潛艇把彈藥偷偷摸摸運上島嶼,結果發現子彈和槍支不匹配,沒法用。沒辦法,只能按好刺刀自殺衝鋒。

  • 2 # 風信102

    這個問題是和日本文化以及政治體系制度有很大關係的。也是日本的一大特色。

    這個話題很複雜,只能簡單的說一下!

    日本文化中武力至上是根子上和民族性的,和日本歷史上,武力是最大的力量的思想有關!日本的政權輪換,大都是武力征服,取得政權。不停的打打殺殺,只要敢打敢殺,就能取得政權和利益,誰不聽話,就宰了誰!武力第一,你說的道理再對,沒有效果,沒人聽的!

    日本人不看長期戰略發展,只求眼前和短期得利,為了利益,不講究手段!這和島國的生存環境有極大關係,今天我不搶到東西,明天我就要餓死了,誰和你講理,誰聽你講理!長期下來,形成了思想沉澱!誰敢幹,誰就生活的好!武士道也因此成為一種民粹思想,那些講理的都窮困潦倒,埋到土裡去了!大不了拼了,死了不受欺辱,活該,死不了光明一片!實際上和土匪一樣!但在日本已經深入骨髓!

    這樣就造成了誰手裡有兵,誰膽子就大!只要我打贏了,我就是英雄!打不贏,我就以死謝罪!所以日本軍人中,指揮官不服從命令很正常!上級指揮官恨的牙根癢癢,也沒啥辦法!頂多打幾個耳光,洩洩恨!

    二戰時期,日本海軍部總長和陸軍總參謀長有調動和部署軍隊的直接權力!創造奇蹟,不把大臣看在眼裡很正常,而且日本是以戰養戰,後勤和戰鬥供給關係不大,只要我打贏了,要啥有啥,你不給我就搶,搶的多了還能運回國內,補給民生,你還有啥話說?這樣的話,彈藥補給也必須要補給的,我為什麼要聽你的?

    226政變就是幾個年輕的軍人發動的。9.18事變,也是幾個前線的指揮官決定的,打起來了再彙報大本營。等你知道了,我這兒基本上打贏了,還繳獲了N多東西,戰功赫赫!能耐我何!這就是軍國主義橫行。

    這也是甲午戰爭留下來的後果!當時日本也沒有想著能打贏,結果大清朝的賠款就相當於十個日本的總值!這麼好的事情,在日本已經深入人心啊!冒險打贏一仗,這麼好的事情啊!後來還有八國聯軍的勝利,日俄戰爭的勝利,更加鼓勵了這種做法!

    後來在對中國的戰爭中領悟了一些,原來並不是這樣子啊!可是獲得的利益足夠了,搶的東西頂幾個日本的產出。冒險的心還是不死,又發生了奇襲珍珠港!到二戰結束至此日本算是有了更深的感悟!

    但日本這種思想還是在很多人心裡埋藏著!等待機會!只是美國看的很嚴,控制的也很死,沒有得手的機會!

    所以說,日本的海軍總長和陸軍總參謀長,不聽海軍大臣和陸軍大臣是很正常的!但是在其他內政還是要服從他們的,權力在內政方面還是他們大的!只是在打仗用兵上,顯得權力大,經常不聽話。這也是天皇喜歡看到的!不然天皇會被架空的。

    個人淺見!

  • 3 # 釣魚倌

    這個問題所涉及的歷史淵源和相互的關係很複雜,最簡單、最明瞭的就是以下論述。

    軍隊控制了內閣政府

    日本1889年憲法規定,日本天皇為國家最高元首,統帥和指揮全國所有軍隊,。但20世紀30年代日本軍人的“皇道派”和“統制派”之爭,“統制派”軍人在政治上得勢,也就是“2.26兵變”後軍部控制了政府,從而使日本的政、軍歷史發生了重大的轉折,形成了由軍人左右國家政策方向的局面。

    掌握軍隊實權的直接指揮機關凌駕於最高領導機構之上。

    日本的陸軍省、海軍省分別為陸軍和海軍的最高領導機構,陸軍省和海軍省隸屬於日本內閣政府機構,不直接指揮軍隊,但參與軍事決策。

    而日本陸軍參謀本部和海軍軍令部在二戰時隸屬於戰時大本營,直接彙報天皇,直接指揮陸軍和海軍,是日本陸軍和海軍的最高直接指揮機關。

    二戰戰時的特殊性

    戰時的複雜態勢使得陸軍參謀本部和海軍軍令部與它們的領導機構陸軍省和海軍省平起平坐,甚至牽著領導機構的鼻子走。

    日本軍國主義勢力的上臺控制了政府、架空了內閣,再加上二戰戰時的戰事,使得掌握軍隊實際兵權的陸軍參謀本部和海軍軍令部的話語權過大,也就表現出陸軍參謀總長和海軍軍令部總長的權利明顯高於陸軍大臣和海軍大臣。

  • 4 # 任心飛翔10

    單講這事有回答都說的很好,我所知和他們一樣表達還沒他們到位就不說了。我感興趣的是軍銜和指揮系統,我們和日美等軍銜相同低一級,元帥空置,這利於戰時獎勵激勵,你頂到頭會獎無可獎,我們和美國在和平時軍隊總量少軍官數量多,軍銜低晉升慢。戰時快速擴充軍官現成的只補充兵就行,適齡退伍預備役人員可充當排以上骨幹,迅速成軍,,所以說亂世出豪傑就是說機會。國家養軍的費用降低。我們戰略是國防部,執行是前指,參謀部不強,德軍強調參謀本部的作用也確實是世界最優的說的是二戰和之前,有意思的是希特勒頻繁干預比如奧地利兼併和進攻法國過於冒險將軍們並不同意但成功了,干預進攻蘇聯的進攻方向錯了,蘇聯和北韓一樣軍銜高勳章滿天飛,過於集中於統帥指揮不可取,日本和其他國軍隊程式設計不同師團聯隊搞不明白,二戰時前線軍人濫權的多如9.18,盧溝橋事變,炸張作霖,諾門坎之戰都是先斬後奏,出於遏制更換將官(出於選服從的)影響了戰局,能打的不聽話聽話的不能打,談何武運長久,意軍更奇葩,墨索里尼有理論沒軍事指揮能力,指揮系統是個渣決定了意軍無能

  • 5 # 崎峻戰史

    這個問題我來談談!海軍軍令部總長、海軍大臣、陸軍參謀總長、陸軍大臣是近代日本軍事政治體制代表軍隊權力集團利益的四大巨頭,是日本軍部的核心代表,在日本軍界政壇上擁有很大的影響力和決策權,更加凌駕於政府。從體制設定上說,陸海軍總長和陸海軍大臣在各自軍種內是平級的,只是分管的領域不同,並無權力高下之分,但是在具體的政治運作中,往往陸海軍總長顯得更加強勢,影響力更大,因此才造成比陸海軍大臣權力更大的印象。

    1943年,天皇裕仁在廣島大本營召開御前會議,陸海軍重臣列席左右。

    要詳細解釋日本陸海軍總長與大臣的關係其實挺複雜的,一兩句話說不清,但簡而言之關鍵在於三點:1、自明治時代以來日本軍隊的最高統帥權歸屬天皇,而天皇對軍隊的統帥透過陸海軍四巨頭實施,也就是說四巨頭指揮管理軍隊的權力來自天皇本人;2、近代日本軍隊獨立於政府之外,不受政府監督,政府對軍隊說三道四就是干犯天皇的統帥權;3、近代日本軍隊實行軍令、軍政分離制度,所謂軍令就是作戰指揮權,軍政就是行政管理權,前者由陸海軍總長掌握,專門指揮打仗,後者由陸海軍大臣掌握,負責行政管理和軍隊建設,同時陸海軍大臣還是軍隊在政府中的代表,其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向政府要錢!

    20世紀30年代位於東京霞關的海軍軍令部大樓。

    軍隊的首要職能就是打仗,直接掌握指揮權的總長們對於作戰問題有最終的決定權,雖然理論上最高指揮權在天皇,但天皇大多數情況下都會首肯重臣,尤其是陸海軍總長的決定,而海陸軍大臣說白了所有的工作都是為了軍隊打仗服務,而且陸海軍大臣的人選由軍隊推薦,由於陸海軍大臣現役武官制的存在,軍隊隨時可以透過不推薦大臣搞垮不聽話的內閣,所以陸海軍大臣有點像軍隊控制政府的手段。所以從各個角度看,管後勤的陸海軍大臣要比掌握直接作戰權的陸海軍總長低一頭。

  • 6 # 冰冷雨天

    二戰期間日本海軍軍令部總長、陸軍總參謀長的權力確實明顯高於海軍大臣、陸軍大臣,這不僅是在二戰期間,而是舊日本軍部的傳統。

    舊日本軍軍政軍令二元化的問題是我在拙作《有一類戰犯叫參謀》中首先指出來的。

    “軍政”是指軍事行政系統,也就是軍隊的管理,“軍令”是指軍事命令系統,也就是作戰的的計劃和指揮。本來這兩個系統雖然是兩個,但最終全由政府管控。

    但舊日本軍隊不一樣,軍政歸政府管,招多少兵,給多少錢,是政府的管轄範圍,但招來的兵歸誰管呢?也就是統帥權在誰手裡呢,在天皇手裡,政府管不著。如果有哪個政府人士敢插嘴,就叫“干犯統帥權”,那是大罪。1930年,為了參加倫敦海軍裁軍會議,浜口雄幸內閣認為所以應該接受英美的建議,裁減海軍軍備。在當時的《大日本帝國憲法》體制內,這件事也可以兩種解釋,一種是內閣的解釋:海軍兵力的決定屬於軍事行政,歸海軍大臣管。而當時的在野黨則認為,海軍維持多大兵力關係到如何作戰,只有軍令部才能決定,否則就是對“統帥權”的“干犯”,後來一直髮展到浜口雄幸首相遇刺。

    1932年編修的陸軍大學校教科書裡對統帥權的說明是:“統帥權的本質是力量,其作用是超法律的。”“統帥權的行使及其結果不對議會負責。議會無權對軍隊的統帥指揮及結果提起質問,要求說明及批評。”

    意思就是說,軍隊可以無法無天,凌駕於政府之上!這才是軍國主義的真正之所在,

    日本軍部為什麼會暴走,為什麼能夠暴走?“統帥權獨立”是根本的原因。

    西南戰爭之後發生了竹橋兵變,後來在不讓國內政治左右軍隊這個大道理下,把軍隊的統帥權從議會、政府那兒獨立出來了,直接交給天皇,這就是“統帥權獨立”的由來,但是日本天皇並無實權,所以軍隊的事就由軍隊自己辦了,沒有任何制衡的力量。

    軍政系統的大臣跟著內閣走,內閣換了大臣就要換,而軍令系統的參謀總長和軍令部長(總長)的任期則和內閣無關。從1925年(大正元年)到日本戰敗的1945年這20年中,擔任過陸軍大臣的有28人(次),海軍大臣有24人,平均任期都不到一年,而擔任過參謀總長只有9人,軍令部長(總長)12人,任期比大臣要長一倍

    這種任期上區別也使得軍政系統的長官影響力比不上軍令系統的長官。

    軍隊是用來作戰的,所以什麼問題都可以牽強附會到作戰上,這麼一來陸軍大臣海軍大臣就什麼都不能說了,決定的是參謀總長和軍令部長(總長)。這樣軍令系統的長官的權力明顯高於軍政系統的長官就是必然的。

    所以在太平洋戰爭之後,東條英機要打破軍政軍令二元化,實行一元化領導,身為陸軍大臣的他和海軍大臣島田繁太郎分別同時兼任了參謀總長和軍令總長就說明了軍令系統長官權力的巨大。

  • 7 # 扎西平措lntl

    不是“高於”,而是基於軍國主義傳統的“凌駕”。近代以前的歷史是少數人的歷史,馬克思就說過,古羅馬的民主是“少數人的民主”,是建立在戰爭、屠殺掠奪和大量奴隸基礎上的民主。日本曾經是一個落後國家,它的戰國時代遠非中國那樣存在於兩千多年前,而是相當於中國的明代,這樣一來,自然就給後來留下了許多遺傳,以至於乾脆形成了軍國主義。這有點兒像普魯士。基於這樣的傳統,日本軍人習慣於但凡不滿意就起來發動政變、騷亂等等,而鑑於軍隊(人)的特殊性,他們的這類行為往往是致命的。所以,雖然在西方制度裡面軍人不是內閣成員,而只是閣僚的輔佐,但日本經常突破這個規矩,非但如此,浪人也似的日本軍人還經常因為事情不合自己的心意而鬧事。

  • 8 # 魏博鎮節度使王前策

    這個問題開始比較的話的話,其實不太好定義。日本海軍的軍令部總長和陸軍的參謀總長,以及日本的海軍大臣,陸軍大臣。雖然那四個人在軍銜上都可能是陸軍大將和海軍大將,這四者的職權上也許並不一定有很明確的從屬關係。不論是海軍內部的海軍大臣和軍令部總長,還是陸軍的參謀總長以及陸軍大臣,在日常的工作環節上,同一軍種內部,那種分工的明細,也許就註定了這四個人並不能說誰的權力大於誰?還可能出現互相爭權奪利,欺上瞞下的現象。

    日本的一個內閣要是想成立的話,在其內閣內部,內閣成員就必須有代表海軍的海軍大臣和代表陸軍的陸軍大臣。按照日本的法律規定,海軍大臣和陸軍大臣都是內閣成員,在日本的大正年代開始以後。天皇的權利即使被限制,內閣和天皇的關係也許是對立的。那麼陸軍大臣和海軍大臣也許不能說是天皇的直接下屬了。如果這兩個人要是想向天皇報告的話,必須要先經過內閣的同意。

    而在此之外,日本的陸海軍又設定了軍令部和參謀本部。這兩個部門的一把手,是可以向天皇直接傳達自己意見,或者是天皇向這兩個人下達對外的作戰要求。也就是說,日本的陸海軍省,被看作是軍政部門,日本陸海軍的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開支以及訓練,招募士兵等事務,全部由陸海軍省負責,也就是陸軍大臣和海軍大臣負責。到了戰爭開始以後,軍令部組長和參謀總長,他們可以用(天皇)統帥權不可侵犯(就是對陸海軍省保密)的理由,拒絕向這兩大臣提供任何戰場的資訊。軍令部和參謀本部就是所謂的軍令部門了。

    從這個情況來看,日本在對外戰爭的過程中,出現了政出多門的怪現象。照理來說的話,軍令部總長和海軍大臣自然都是天皇的手下,而這兩個人一旦意見不和的話,對外的戰爭方案,無疑是要大吵大鬧一番,然後才能互相妥協透過。

    而也就是在對外戰爭的各種方面來說,很難斷定當時的海軍大臣和軍令部總長以及陸軍大臣和參謀總長,他們之間的權力到底誰大誰小。

    對華戰爭一開始的時候,提倡戰爭擴大論的是陸軍大臣杉山元以及海軍大臣米內光政。而海軍的軍令部總長和陸軍的參謀總長,未必就能制止的了兩大臣的決議。在以後的時間裡,還可能是支援或者陸海軍大臣擴大戰爭的支持者。

    可是,還是在對外戰爭中。即便這二者的目的是相同的,作戰目標也是一致的。在戰場上,還會出現各支部隊分屬不同系統的笑話。

    日本的聯合艦隊在指揮關係上,直接指揮領導機關是軍令部,軍令部可以擁有日本海軍不少的作戰主力艦艇。除此之外,軍令部卻不能說能擁有日本的全部海軍,起碼就日本的佐世保,橫須賀等軍港以及港口內的海軍艦艇,其直屬機關其實是海軍省。

    這個情況,同樣還可見陸軍的船舶以及飛行部隊。當地的日本軍隊,未必能全權指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安全管理制度落實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