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二刀妖
-
2 # 懵懂書童
說起金朝的滅亡,就得提及金的起步史,金的起步是契丹遼國後期壓迫太深,導致東北女真部落人民逐漸不滿,他們的首領完顏阿骨打隨開始反遼,完顏阿骨打一呼百應,女真部落逐漸開始強大,他們聯合了北宋開始滅遼,而遼國也長期腐化終究被金所滅,在滅遼的過程中,金看到了北宋的無能,最終夜滅了北宋,北部中國被金國控制,北宋後裔南渡長江成立南宋政權,金不滿足只統一北部中國,還要飲馬江南,一統中國,在長期的金 南宋戰爭中,北部草原的蒙古興盛起來,他們的首領成吉思汗開始慢慢統一北部中國,與金國長期戰爭,金國兩面受敵,最終金國因長期奢靡之風氾濫加上蒙古 南宋兩面進攻,最終在蒙古人的屠刀下滅國!
-
3 # 倫語說歷史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如此強大的金國一步步走向滅亡呢?基本上有以下幾點原因。
1、政權不穩:金國皇帝除金世宗與金章宗在位時間較長外,其他地位在位時間較短,皇帝更換頻繁,容易朝令夕改,從而就會導致政局紊亂。指導思想混亂了人人自危,無暇護國,亂世金國連岳飛和耶律大石這樣的人物都沒有出現,不知完顏阿骨打九泉之下作何感想
2、自然災害:金章宗末年,自然災害較為嚴重,金章宗病逝後,皇叔衛紹王永濟繼位。這一年蒙古大汗成吉思汗叛金自立,開始進攻金國的北方,並迅速佔領長城以北的廣大地區進逼東北,於1213年又突破了長城防線,進入黃河平原。
3、南宋夾擊:南宋一直因為靖康之恥的事情對金國耿耿於懷,而金國因為南宋的奮力抵抗和自身人口原因,也一直沒有達到消滅南宋的目標,就像當年宋金海上之盟滅亡了遼國一樣,南宋聯蒙伐金的戰略讓金國在戰爭時受到前後打擊擊。尤其是在金遷都汴梁城後,戰略空間壓縮,金國殘餘勢力無法逃亡。甚至像耶律大石一樣去建立西遼的機會都沒有。
4、軍隊問題:金國的軍隊是重騎兵,配長矛盔甲,對抗南宋的步兵佔些優勢。但蒙古騎兵配彎刀,比重騎兵靈活,在近戰中更有優勢。即使金軍人數佔優的情況下,依然被蒙古軍隊殺得丟盔棄甲。野狐嶺之戰金國軍隊在總結前面的教訓的情況下為避免與戰鬥力極強的蒙古軍隊正面消耗,集中了優勢兵力45萬人,試圖與蒙古兵決戰,然而這決定金國命運的大戰,雖然戰略正確,但是成吉思汗的十萬兵馬還是以卓絕的戰鬥力勝出,自此金國再也沒有抵抗蒙古大軍的實力。
5、漢化及長期腐化問題:這點就像斯巴達與雅典,雅典的文明程度高於斯巴達,但是最終在戰爭中被斯巴達所滅,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文化上投入的精力多,自然武力不精,越是野蠻不開化的民族戰鬥力越強。另外金人長期脫離了生活艱苦的白山黑水,進入了中原花花世界,已經沒有最早的野性,長期的安逸生活磨滅了戰鬥力和意志,在更有進取精神的蒙古面前,已經無法支撐。
6、內亂不斷,金滅遼後,雖然為了防止契丹人反叛,採用兩戶女真人夾居一戶契丹人的做法,但是契丹人的亡國只恨歷經百年不曾磨滅,多次舉行過反金起義,在蒙古滅金戰鬥中也給予了蒙古很大支援。另外,派去鎮壓契丹族起義的金遼東宣撫慰史蒲鮮萬奴,在兵敗之後反叛自立,徹底切斷了金人北歸的路,給了金國沉重打擊。
在諸多因素的的綜合作用下,公元1234年,在蒙古大軍的重重包圍之下的蔡州城中,金哀宗完顏守緒傳位於東面元帥完顏承麟,自己則自縊於幽蘭軒,時年三十七歲。至此,立國一百二十年的金朝宣告滅亡。與其說金國是亡於蒙古,不如說是亡於自己,這樣教訓值得我們後來人深思。
-
4 # 賀灝
女真人滅亡北宋之後逐漸的遷入中原腹地,至金熙宗時期,上至帝王下至普通女真平民都已深度的漢化。到了金世宗~完顏雍時代,金國的國力達到了鼎峰。之後他的第七個兒~衛紹王~完顏永濟繼承了金國的帝位。雖說虎父無犬子。可這位完顏永濟和他老爹比起來能力就差很多了。
更不妙的是這位完顏永濟在做藩王時出巡當時的蒙古部族,與鐵木真發生了一些過節,鐵木真當時就很輕視這位王爺,言語不恭,觸怒了完顏永濟,遣人慾殺之未成,從此鐵木真同大金國決裂,遂成世仇。
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諸部,建立蒙古汗國,尊為成吉思汗。由於蒙金的世仇,成吉思汗的兵鋒首先砍向了金國。公元1211年野狐嶺一戰大金國數十萬精銳喪失殆盡,華北地區無險可守,金人只得遷都汴梁,旋即黃河以北之地盡喪,戰略迂迴空間遭到極大的壓縮。
但此時的金國決策層卻想到了~北失南補的法子,想從南宋那裡奪佔生存空間。金宣宗貞佑五年1217年,在蒙金戰事正鼾之時,金人分兵進攻南宋荊湖、川陝地區,旋遭失敗。從而金宋之間戰事又起,金人自已主動開闢了第二戰場,也為自已的敗亡敲響了喪鐘。
金人一向看不起南宋,但在金哀宗進據四川以圖恢復的算盤破滅之後,才想起了唇亡齒寒的道理。但為時於晚。 金人的南侵逼使南宋與蒙古結成了同盟,滅亡金國已成了宋蒙聯盟的共同的利益訴求。
1234年的蔡州城成了大金國最後的輓歌,城破之後,金哀宗自縊而亡,金國終究走到了盡頭。假如金人外結好南宋,外修武備全力抗蒙,金國或可以不亡。可是,歷史沒有如果,亦無假設,自已種下的孽緣,最終還是坑死了自已。
-
5 # 歷史風雲論
一、政治的腐敗
金朝後期,統治階層的腐化與內部權力鬥爭,統治集團極其腐朽,貴族之間爭名奪利,極大地瓦解了其實力;另外,賦稅加重,各民族起義風起雲湧,漢人區域開始不斷的反抗,農民起義不斷,給金朝統治者沉重打擊。
二、外敵的崛起
隨著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擺脫金朝統治開始自立,同時進攻金國的北方,並迅速佔領長城以北的廣大地區,開啟了對金長達十二年的戰爭。最終使金朝政權走向滅亡
三、自然災害
金章宗末年,自然災害較為嚴重,民不聊生。
-
6 # 歷史課課代表
女真族本來是遼朝境內的一個部族,遼朝末年完顏阿古打建立金國,以摧枯拉朽之勢一舉擊破遼國精銳之師,短時間內就攻陷了遼國五京和大部分國土,最終滅亡遼國,金滅遼的過程中,女真人發現了北宋的虛弱,最終在收拾完了契丹人後又滅亡了北宋,最終佔領了北宋北方大片領土,於淮水大散關一帶與南宋對峙。這就是金朝的建立。
金朝自太祖完顏阿古打於公元1115年建立後,至公元1234年被蒙古滅亡,一共歷時120年,共傳9位皇帝。女真騎兵在公元12世紀時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騎兵,曾在一年之內先後滅亡遼國、北宋、降服西夏,威震四方。然而僅僅過了100年,這支所向披靡的女真騎兵面對北方新興的蒙古人卻束手無策,最終他們的王朝也被蒙古人的鐵蹄踏 碎,強大一時的大金王朝為何迅速倒下??下面四個原因或許會讓你找到答案:
一、金國制定了錯誤的國策,即:“北和南打”,就是對待北方的蒙古採取和平和談的方式,而對待南方的宋朝卻採取了侵略打擊的方針,金國將精銳之師全部放在宋、金邊境,用來進攻宋朝,而北方的的軍隊則是一些老弱病殘的二線軍隊。在蒙古人進攻金朝時,金朝應該做的是與宋朝保持和平,保證後方穩定,從而集中精力對付蒙古,然而,金國統治者卻採取了更加愚蠢的政策:“蒙古侵佔了我們的地盤,我要在宋朝那裡搶回來”這樣金朝就不可避免的陷入蒙、宋的南北夾擊之下,首尾不能相顧,最終滅亡。
二、金朝中後期開始人才匱乏:金朝沒有制定出正確的民族政策,導致統治區內很多有學識才華的漢族以及契丹族知識分子沒有為金朝效力。尤其是到了金宣宗、金哀宗時期,金朝面對愈演愈烈的內憂外患已經到了無人可用的尷尬地步。
三、天災人禍:同很多王朝末世一樣,金朝末年同樣出現了天災人禍,黃河多次決口改道,大片良田被沖毀,大量農民死於水災和飢餓。金朝的最主要的賦稅來源之地中原地區農業生產遭到嚴重破壞。金朝內部李氏外戚干政亂國,奸佞當國,朝政混亂,已露出亡國之兆。
四、新興女真貴族肆意圈佔土地:自從金朝滅亡遼、宋後,佔領了中原大片土地,女真貴族圈佔了大量的良田,導致大量世代耕種為生的農民失去土地,淪為流民,飢寒交迫農民紛紛揭竿而起,反抗金朝封建統治。
金朝作為女真族為主體建立的區域性統一的王朝,在中國歷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金朝的滅亡同時也讓我們不勝唏噓!
-
7 # 征服者帖木兒
金代武士
(金章宗,畫像上的服飾,以及神態已經基本漢化)
金/女真人的迅速漢化,有幾個原因:首先,是大批女真猛安謀克移居漢地,生活習俗被同化:眾所周知,完顏阿骨打為了管理女真人,增強其戰鬥力,將女真人按照“猛安謀克”進行編制管理,它既是軍事組織制度,也是社會行政管理制度。《金史·兵志》記載:“(女真初起時),其部長曰孛堇,行兵則稱曰猛安、謀克,從其多寡以為號。猛安者,千夫長也,謀克者,百夫長也”。至金海陵王統治末年,猛安謀克的人口分佈區域已從金初的上京、東京、鹹平府三路擴充套件到上京、東京、鹹平府、北京、西京、中都、河北東西、山東東西、大名府、南京等十二路,約佔全部猛安謀克人口的47%。
第二,是金人入主中原後,政治制度迅速漢化:統治領地的擴大,以及中原漢地政治,經濟事務的複雜性,使得女真原有簡單粗放的政治制度“水土不服”,所以雖然實行了一段女真傳統和漢地政治並存的“二元統治”,但自熙宗改制以後,就完全拋棄了女真舊制,全盤採用漢制,拋棄了自金初以來實行二十餘年的女真勃極烈制度,故宋人謂金朝“政教號令,一切不異於中國。
第三:到了海陵王時期,金朝的統治中心和重點,已經徹底從長城以北,轉向長城以南。金熙宗時期,金朝已佔有大半個中國,在此情況下仍定都於遠在東北一隅的上京,已經感到了諸多的不便,於是1151年4月,海陵王決定遷都燕京,貞元元年(1153年)三月,金朝正式移都燕京,並改燕京為中都。為了徹底剷除保守勢力的根據地,海陵王採取了非常決絕的措施:“命會寧府毀舊宮殿、諸大族第宅及儲慶寺,仍夷其址而耕種之
遷都燕京不過數年,海陵王又有了進一步南遷開封的打算,一是因為指揮部署南下侵略南宋戰爭的便利,二是漢地豐富的物質生活與文明的吸引力。正隆六年(1161年)正月,海陵王對宋使宣稱他將前往河南巡幸,並下旨“詔百官先赴南京治事,尚書省、樞密院、大宗正府、勸農司、太府、少府皆從行,吏、戶、兵、刑部,四方館,都水監,大理司官各留一員”,可見已經打算透過將絕大部分官員和行政部門南遷,作為最後遷都的準備。
女真人對中原漢地生活方式的接受,速度也非常快,金朝建國之初,女真貴族一般都不通漢語、不識漢文,必須聘請契丹人或漢人為通事翻譯,然而到了金熙宗時代,熙宗本人就是一個漢化程度非常高的女真人,生活習俗與愛好和宋代皇族或儒家士大夫並無二致:"賦詩染翰,雅歌儒服,分茶焚香,弈棊象戲", 海陵王完顏亮更是一個“精漢”:“見江南衣冠文物朝儀位著而慕之”。
到了宣宗,章宗時代,這一趨勢更是不可逆轉,兩位皇帝幼年時代的啟蒙教育是:”每日先教漢字,至申時漢字課畢,教女直(真)小字,習國朝語。”,說白了就是每天先學漢語,再學女真本民族語和文字。
皇帝尚且如此,女真貴族更是群起而模仿,有過之而無不及:關於女真貴族熱衷乃至沉湎於漢文化的情形,在金朝中後期文獻中多有記載。劉祁說:“南渡後,諸女直世襲猛安、謀克往往好文學,喜與士大夫遊”比如完顏璹,世宗之孫,從小喜讀《資治通鑑》,宋代文人也稱讚他是一代“通鑑”名家。不要說文臣官員,就是武將亦是如此,比如金末名將完顏陳和尚,也是“雅好文史,自居侍衛日,已有秀才之目”
一些金朝統治者,也曾徒勞地試圖重振女真族質樸勇敢的遺風,可惜並沒有什麼作用,比如金世宗,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三月,世宗親率諸皇子、皇孫回上京會寧府祭拜,進行“革命老區艱苦奮鬥教育”,還要求各猛安謀克統領必須學習女真文字,並強令宮中皇族子弟勤習騎射,大定年間,世宗曾先後十次到山後的金蓮川“駐夏捺缽”,也就是以圍獵為名,督促皇室貴族練習騎射,保持彪悍之風,章宗時期,命令各地設提刑(按察)司,目的是為了監督,鼓勵各地女真猛安謀克屬民保持習武之風,積極戰備,金朝還特地為女真人開辦了”女真進士科”,考試科目除了儒家經典,還有騎射,以避免選拔上來的官吏徹底漢族士大夫化,然而這種一陣風式的運動當然不可能留下什麼穩固持久的成果。
泰和六年(1206年),金朝宣佈允許猛安謀克戶與州縣民戶自由通婚,這意味著金朝政府撤除了阻擋女真人漢化的最後一道屏障。另一個標誌性事件是,泰和七年(1207年)十二月,“詔策論進士免試弓箭”,宣告金朝讓本族精英保持騎射尚武傳統努力的失敗。
到了金朝末年,各地的女真猛安謀克,其表現和清末的八旗子弟幾乎如出一輒,四體不勤,靠僱傭漢族佃農墾種土地,或者乾脆出賣土地過活,終日無所事事,聚飲賭博,猛安謀克屬民的腐化,直接導致金軍戰鬥力的急劇下降:大定八年(1168年),金朝廷從猛安謀克中遴選侍衛親軍,然而卻震驚地發現,許多人連持弓射箭都不會了!到了衛紹王崇慶元年(1212年),南宋賀金國正旦國信使程卓至中都,在朝廷例行的射弓宴上,金朝方面的“伴射昭勇大將軍、殿前右衛將軍完顏守榮,自午初射,伴射連不中........連金人自己都覺得很沒面子,在史書稱這件事“有損國威”。大定十年,金朝決定對蒙古用兵,曾幾何時,女真人聽聞對外用兵,都是大喜過望,認為是馳騁疆場,揚名立萬的好機會,到了這時,新一代女真人的反應卻是“舊時見說廝殺都歡喜,而今只怕籤起去”.......
總之,女真人從尚武到不武的轉變,給大金王朝的國運興衰帶來了決定性的影響。借用一句元人的話來說,就是“金以兵得國,亦以兵失國”
回覆列表
金朝作為少數民族曾統治政權的朝代,除了蒙古族恨,漢人也是吃盡了他們的苦頭。金朝國號大金,是女真族建立的少數民族王朝,先要壯大必須要解決內憂,接著才是推翻遼國。然後就是漢人的痛苦回憶,可以說是歷史上漢人遭到民族滅亡極大的威脅。
金世宗、金章宗統治的時期金國的發展趨勢很不錯也是達到了當時他們的高峰期,不過後期就不行了。只要是百姓能夠安居樂業也就算是個盛世,可惜的是金朝開始從內到外的腐敗,也就出現了內有漢族的反抗,外有蒙古的侵襲,最後金國在南宋和蒙古的裡外夾擊下走到了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