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新知識的探索者
-
2 # 折緣
兩江,指的是江南省和江西省的合稱,後江南省又分為了江蘇和安徽,所以兩江地區包括清代的江蘇、安徽和江西三省,兩江總督是清代光緒朝以前唯一統轄三省的總督。
明朝時,總督是臨時的偏重於軍事的長官,並非定製,清朝入主中原後,總督逐漸向地方軍政長官轉化。兩江總督這一職位的設立,正式確定下來是康熙二十一年,駐江寧,所轄江蘇、安徽、江西三省,各省設巡撫1員,其他地區的總督定製,大致上要比兩江地區稍晚些。
雍正元年,議準各省總督兼職銜,川陝、兩江這兩個地區的總督職銜最高,授兵部尚書,兼督察院右副都御史,這個兼銜,放在今天起碼也是中央候補委員了。奇遇各省總督,基本都是侍郎兼右副都御史銜,低了川陝和兩江一個級別。
乾隆十四年,又議準:凡總督,授督察院右都御史銜;河道總督、漕運總督同巡撫,授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其應否兼兵部尚書、侍郎銜之處,請旨定奪。
這個變化其實很有意思,兼兵部尚書和侍郎銜,說明總督的權力側重軍務,到了乾隆之後,要想得到兵部一二把手的職銜,就需要請旨定奪,說明總督的權力開始偏向於地方政事,兼督察院的一二把手,是代表中央有監察地方的之權,已經成了封疆大吏,察吏安民、除暴安良為其主要任務。
清代督撫制度的形成,使總督和巡撫既是朝廷派遣的官員,又各有固定轄區,成為守土之官、封疆大吏,使地方事權集中詭異,改變了明代地方權力分散的局面。
下面我們具體說一說兩江總督的執掌,主要有以下一些權力:
1、奏摺諮請之權。清代宗族有單獨奏事之權,凡地方重大政務、重要改革,總督可依據地方情形透過奏摺諮請皇帝裁決,皇帝透過硃批指示方略於總督,等待君臣密商妥善後而付諸實施。有時候皇帝也會與軍機大臣商議,或下發九卿會議,然後以廷寄的方式向總督頒發諭旨,令其執行。
2、建都任免文武官吏之權。清代總督皆兼督察院右都御史銜,對地方官員有監督權,體現在:其一、對所屬文官兩司以下、武官副將以下的各級官員行使考核權;其二,對文職道、府以下,武職副將以下官員的題調權;其三嗎,對所屬官吏的保舉權。此外,科、道行取,也屬於督撫保舉之列。
3、行政事務處理之權。總督為一省或數省之軍政首腦,儘管時人認為總督職權偏重於軍事,但對於地方行政事務同樣有處理之權,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上奏會計及監督藩庫之權;其二,刑事審判權。一省之中,提刑按察使掌刑名之事,但總督和巡撫既為地方司法機關的一個審級,又審勘核正徒罪以上司府州縣審定的案件,獲得了刑事審判權。其三,對地方重大興革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權。
4、節制綠營軍隊之權。總督是一方最高軍事統帥,節制轄區內的巡撫、提督、總兵官,主要統御所管地區的綠營兵。其主要職權包括了節制、調遣兩種職權,具體表現為:一、監督武官權;二,題調黜免武員權;三,疏定營制權;四,調遣軍隊權。
5、對外交涉權。這個權力是在咸豐十年,清廷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南北洋通商大臣,由兩江總督和直隸總督兼任,其他總督統管本地區的對外交涉事務,有事照會南北洋大臣。到了清後期,洋務成為了總督職責中第一要務。
6,轉移風俗。教育向化之權。總督還有對轄區百姓進行思想教育之責,要廣泛宣傳皇帝詔旨及儒家的綱常名教,引導百姓遵循封建道德規範,從而安定封建統治秩序。
以上為清代總督共有的執掌,除此之外,兩江總督還有其特殊性,即治理重點在錢糧、漕運、治河、鹽務等方面,畢竟兩江是帝國財賦重地。
兩江總督是除直隸總督外最重要的總督,其一,兩江總督所管糧、漕、鹽及河工無一不關乎清朝的國家大計,牽動著清朝的財政命脈,關係到朝廷的治亂成敗。清朝皇帝對兩江總督的選用非常謹慎,既要清廉,又要才幹,既要能得到皇帝的信任,又要贏得士民的愛戴,而大多數兩江總督也都能做到這些。
-
3 # 路漫漫吾求兮
不知大家有沒有看過《投名狀》這部電影,其中一段就有由李連杰主演的男主角之一龐青雲受封兩江總督時,被他的結拜兄弟午陽刺殺,當場死亡。這部電影改編自清末著名的"刺馬案",這裡不再贅述。下面,我們就講講兩江總督究竟是什麼級別?又有多大的職權?
第一,兩江總督的正式官銜是"總督兩江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操江、統轄南河事務",是清朝九位最高階的封疆大臣之一。而兩江地區指的就是今天的安徽,江蘇,江西和上海這四個地方。這四個地區在清朝時屬於經濟發達地區,是清朝稅收重要來源地之一。兩江總督的前身是順治四年所設定的江南江西河南三省總督,至康熙二十一年,正式定名為兩江總督,所管轄的範圍也因此改變!
第二,從品級上來看,兩江總督是從一品,如果正式官銜前面不加"總督"的話,那就是正二品,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毫不為過。除了一般總督所具有的基本職權外,在清朝中期時,兩江地區的漕運,鹽政,河道也開始逐漸交給了兩江總督,而這三項事務,清朝都曾單獨設立級別頗高的官員擔任,由此可見,兩江總督職權之大。
第三,太平天國運動之後,清朝對江南各地的控制力明顯下降,湘軍集團開始實際控制東南地區,曾國蕃出任了兩江總督,左宗棠則是閩浙總督,兩人合起來就是控制了大清的半壁江山,而且還都是比較富裕的省份!在當時的情況下,八旗軍早已喪失戰鬥力,主要還是以綠營軍為主,而兩江總督則是掌管了兩江地區的所有綠營軍的指揮權,他要是想造反,皇帝也拿他沒辦法!
著名的清末中興名臣曾國藩,左宗棠等都曾任過兩江總督,還有虎門銷煙的林則徐。包括後來興起的洋務運動,也與兩江總督的支援是分不開的!由此可見,兩江總督的地位是多麼的重要,而生殺大權那更是不再話下!
兩江總督署在今南京總統府內,我曾有幸去參觀過一次。裡面有大量的史料,且歷史氣息濃厚,有興趣的朋友值得一去!
-
4 # 青梅煮酒人
你的問題我來回答。
清朝時,兩江總督是清朝九位最高階的封疆大臣之一,總管江蘇、安徽和江西三省的軍民政務,由於清初江蘇和安徽同屬江南省,即為管轄江南和江西,因此號兩江總督。掌管著一方百姓的生殺大權
1、兩江總督簡介:由於清初江蘇(含今上海市)和安徽兩省轄地同屬江南省,因此初時該總督管轄的是江南和江西的政務,因此號兩江總督。太平天國運動之前其職位多由滿人擔任,之後漢人漸多。從康熙四年(1665)到宣統三年(1911),有影響的計80餘人,98任,歷247年。歷代兩江總督如於成龍、張鵬翮、史貽直、尹繼善、陶澍、林則徐、裕謙、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劉坤一等皆為清代重臣。 官職沿革: 兩江總督前身為順治四年所設定的江南江西河南三省總督,總督府駐江寧(今南京)。 順治九年,總督府一度遷往南昌,改名江西總督,不過很快恢復舊制。康熙元年,操江事務劃歸江南總督管理。康熙二十一年仍合,正式定名為兩江總督。雍正元年,授與歷任兩江總督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之官銜。道光十一年起,兩江總督兼管兩淮鹽政。自同治五年起,兩江總督兼管五口通商事務,授為南洋通商大臣。
2、兩江總督明明就管理著三個省,為何還要叫做兩江總督呢?
原來,清朝初期的時候,順治在明南直隸轄地設立江南省,省府位於江寧(今南京),其中就包括今江蘇、安徽兩省及上海市,所以當時稱為兩江總督。雖然後來在康熙六年拆分江南省為江蘇、江西兩省(清朝行政與今天不太一樣),但是兩江總督的稱呼不變。
另外,兩江總督所管轄的地區是清朝的賦稅重點,也是人文薈萃之區,所以朝廷十分重視該地區,能夠出任兩江總督的人非但要能力出眾,還必須是皇帝信任的人。像于成龍、林則徐、曾國藩、左宗棠和李鴻章等人都曾擔任過兩江總督一職,他們都是有清一代的重臣!
3、兩江總督一年的年薪是多少嗎?
作為一品大員,年薪卻只有180兩白銀,換成現在的人民幣才三萬元,也就是說兩江總督的工資一年才有三萬塊錢。
但這裡的年薪只是固定工資,好歹一方大員不可能一年就掙那麼點錢,朝廷肯定還有額外的補貼。
第一項收入叫做養廉銀。這是何為雍正為求官員清廉,以高薪鼓勵官員不收賄賂,清正廉潔,是為養廉銀政策。兩江總督的這項補助一年可拿十八萬兩白銀,摺合成人民幣是3200萬元。
其次,朝廷還負責供應總督府家僕的吃穿及生活用品,每年給此項補貼也近二百萬元人民幣,而其中大多都入總督府庫了。
最後還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收入就是置換銀。朝廷每年分發的糧食、衣物等物,若是用不完就可去指定地點去置換成銀兩,而像兩江總督這樣的大官甚至可以翻倍換銀子,大撈一筆。
不算總督們的灰色收入,把上面這些收入全部一加,兩江總督一年能入賬四到五千萬元人民幣。這樣一看清朝的封疆大吏還真是坐享榮華富貴。只是到了清朝後期,朝廷負擔不起如此高額的工資,而高官們又不安於清貧,於是層層盤剝,苦的就是老百姓了。
4、“兩江總督”和“直隸總督”,誰的地位更高?哪一個更厲害呢?
兩江總督,直隸總督,這都是清朝最高級別的封疆大吏。他們同時掌管著幾個省份,或某個重要地區的軍政事務。手握生殺予奪的大權。再往前一步,就是朝廷中樞,內閣、軍機,達到最高級別。
不過,即便同屬封疆大吏,但這兩個總督仍有一些差異。這種差異,來自來他們各自管轄的地區。
而相比之下,直隸總督管轄的地界,相對而言,就要小一些了。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分地區,以及山東、河南的小部分地區,這都是直隸總督的管轄範圍。
這些地方雖然不是那麼富裕,但因為管轄地區包括北京,所以,在政治上有非常特殊的地位。
朝廷常常會給予一些特殊待遇。晚清時,直隸總督就兼任北洋大臣,參與處理外交、海防、關稅、洋務、軍工等事項。位高權重。李鴻章就擔任過這一官職。
如果以權勢地位上來說,直隸總督是要高於兩江總督的。這種差別,就反應在誰說話更有分量,誰的意見可能更容易被朝廷採納。因為考慮到地理位置的原因,朝廷就可能會給直隸總督更高的許可權。
讓他們兼任北洋大臣,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個就等於把清朝的外交部門,以及實際的軍權交給了直隸總督。
李鴻章當年在晚清政壇的分量,除了他個人的外交手腕,更重要的是北洋水師這一龐然大物的支援。而在沒有北洋大臣的時代,朝廷也常讓直隸總督兼任兵部尚書或督察院右都御史的職位。
兩江總督雖然在權勢地位上,比不上直隸總督。但它也有自己的優勢。足夠的有錢。江南富庶,朝廷的賦稅收入,一大半以上都要仰仗這裡。少了江南賦稅,國庫就真的少了半壁江山。
而一個更有錢,更有權,就是兩者之間,最大的差別了。
-
5 # 歷史是杯酒
說到兩江總督的級別,就必須先來看看清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清朝的地方行政實行省、府(州、廳)、縣三級制。總督和巡撫,是省一級最高軍政長官。省以下的地方行政機關為府,長官為知府,掌一府的政令。府以下的地方行政為縣,長官為知縣,掌一縣之政令。
其實,總督、巡撫的稱謂在明朝就已經出現,只不過那時的總督和巡撫大都以監察官或軍事官員的身份特派的(應該類似特派員),雖然他們在事實上已經統領一省政治軍事,但在名義上並不是地方最高長官。而到了清朝就明確規定總督和巡撫為省級軍政長官。總督一般管轄兩省或三省,《清史稿·職官志三》載,總督“掌釐治軍民,綜制文武,察舉官吏,修飭封疆”。同時總督還兼督查院右都御史和兵部尚書銜。巡撫是掌管一省事務的長官,《清史稿·職官志三》載,巡撫“掌宣佈德意、撫安濟民,修明政刑,興革利弊,考核群吏,會總督以詔廢置。”同時巡撫也多兼督查院右副都御史和兵部侍郎。清朝全國共設總督八人,包括直隸總督、兩江總督、閩浙總督、兩湖總督、陝甘總督、四川總督、兩廣總督、雲貴總督。巡撫為每省一人,直隸、湖北、福建、四川、廣東、雲南等省巡撫由總督賤人。總督和巡撫都是封疆大吏,合稱“督撫”,因為他們都帶督查院銜和兵部銜,所以他們都有權監察官吏和指揮軍隊。除此之外,清朝還設有跨省的專職領導某項事務的總督,如河道總督、漕運總督。
兩江總督總管江蘇(含今上海市)、安徽和江西三省的軍民政務。清朝初年,江蘇(含今上海市)和安徽兩省同屬江南省,因此初時該總督管轄的是江南和江西的政務,因此稱之為兩江總督。而兩江地區歷來都是是清王朝的財賦重地,其總督通常被認為是僅次於直隸總督、坐穩疆臣第二把交椅的要員。清代二百餘年,做過兩江總督的如於成龍、林則徐、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劉坤一等都是我們熟悉的清朝重臣,也足可見這一位置的重要性。
-
6 # 河半朝陽
我們綜合分析一下清朝九位封疆大曆:
1兩江總督(江蘇江西安徽)
2湖廣總督
3閩浙總督
4兩廣總督
5直隸總督(地位最高)
6四川總督
7新疆將軍
8甘陝總督
9雲貴總督
綜合以上可以看出,兩廣總督是朝廷的賦稅,錢糧最大的提供者,因此兩江總督地位貴不可言。直隸總督由於地處京畿要地,兼有保衛都城的重任,因此地位最高,雍正二年授直隸總督兵部尚書,督察院右都御史。
兩江總督從康熙四年(1665)到宣統三年(1911),有影響的計80餘人,98任,歷247年。歷代兩江總督歷史上又名的如:于成龍、張鵬翮、史貽直、尹繼善、陶澍、林則徐、裕謙、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劉坤一等皆為清代重臣。
封疆大曆只有軍政大權,但是沒有生殺權力,需要層層提報到刑部,而且秋決人員皇帝還要勾選的。
-
7 # 曉窗視界
清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實行的是督撫制。當時全國劃分為23個省,每個省設一名巡撫,為主管一省民政的最高長官。總督權利比巡撫大的多,但與巡撫之間沒有直接的隸屬關係,總督和巡撫都是對上直接聽命於皇帝。不同的是總督可以管數省,側重軍事,巡撫只管一省,側重民政。當時全國設八大總督,分別為直隸、兩江、閩浙、湖廣、陝甘、四川、兩廣、雲貴總督。
兩江總督總管江蘇(含今上海市)、安徽和江西三省的軍民政務,管秩從一品,提督軍務、兼理糧餉、操江、統轄南河事務。
由於清初江蘇(含今上海市)和安徽兩省轄地同屬江南省,因此初時該總督管轄的是江南和江西的政務,因此號兩江總督。
回覆列表
最富的封疆大吏,兩江總督
清朝時最有權勢的封疆大吏莫過於九大總督:直隸總督、兩江總督、兩廣總督、閩浙總督、四川總督、陝甘總督、雲貴總督、湖廣總督,東北總督。這八位掌管這地方的生殺大權。除了直接保衛京城的直隸總督外,最有權勢的就是兩江總督了,甚至其重要性不亞於直隸總督的作用。因為兩江是清政府的賦稅來源,為清政府輸血的地方。
兩江的範圍兩江是指江南省和江西省,江南省的前身是明朝的南直隸,原本朱元璋定都南京,而保衛南京的省份自然就是直隸了,後朱棣遷都北京,南京作為第二都城仍然存在,而南直隸也保留下來了。兩江實際範圍是江蘇省、安徽省和江西省三省之地。
兩江總督的職權清朝九位最高階的封疆大臣之一,總管江蘇(含今上海市)、安徽和江西三省的軍民政務,官秩從一品。當時全國劃分為23個省,每個省設一名巡撫,為主管一省民政的最高長官。總督權力比巡撫大得多,但與巡撫之間沒有直接的隸屬關係,總督和巡撫都是對上直接聽命於皇帝。不同的是總督可以管數省,側重軍事,巡撫只管一省,側重民政。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操江、統轄南河事務。
最有名的兩江總督,曾國藩,在清朝後期,以曾國藩為核心的湘軍集團把持兩江總督盡四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