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質躍
-
2 # 純樸中國農民
《商君書》中記載,馭民五術
①統一思想
②國強民弱,弱民
④辱民
⑤貧民
若5條都沒效果,就是殺民。
社會的發展,離不開治國精英運用智慧手段,引導國民思想,增加治國凝聚力,向心力國家才能強大。商鞅變法也是處於歷史轉折期,群雄逐鹿,受六國思想教化,國民沒有統一思想,一盤散沙,商鞅從大局出發統一思想是政治智慧,無論什麼時代都需要統一國民思想,國家才能強大。
致於說疲民,貧民把財富聚集到國家手中,從宏觀上統一分配,現在來看似乎手段強暴些,當時秦國並不強大,國庫空虛,國家如何征戰?從大局來講是對的。事實上商鞅變法後讓秦國強大了,他的變法是對的,國家不強大,處於戰亂中的百姓在鐵蹄下也不會有好日子過。
任何時代,國家都需要有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促進社會的發展,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大治者智慧越來越民主,越來越先進,才能適合時代的發展方向。
-
3 # 史之策
戰國時期的商鞅在《商君書》中提到了他的馭民五術,分別是:壹、弱、疲、辱、貧。這五個字在文言文中全是動詞,因此馭民五術可以說是壹民、弱民、疲民、辱民和貧民。
一般來說,文言文都過於簡潔。單單從字面上來看,“弱”,“疲”,“辱”,“貧”都不是什麼好詞。
似乎將平民百姓作為權力者的對立面,並且對其進行壓制。雖然這樣說在如今的我們看來有些不夠民主,不過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確實如此。
為了更好的評價商鞅的馭民五術,接下來我們將仔細理解這五術的具體意思。
第一,壹民。直譯即為使百姓統一,是有關權利的統一思想。
比如,都說現在的世界主題為和平與發展,要想能持續發展,就必須保證社會穩定,世界和平。同理,君主制下的社會就必須保證平民百姓的和諧統一。如若百姓內部出現矛盾,那完了,今天一部分人去打另外一部分人,明天,被打的這波人又回去報仇。
長此以往,說不定地也沒人種地了,雞牛羊也沒人養了,這樣的國家怎麼能發展起來。因此一統天下,穩定民心確實是重要的。
第二,弱民,目的是使國強民弱。眾所周知,古代王朝更迭大多是強者不滿繼而揭竿而起,經過諸多鬥爭,最後勝者為王。
而許多反抗者在翻身為主後通常最忌諱的就是身邊那些比他優秀的人,因此歷史上總會出現開國功臣被殺或者不受重用的例子。
再者,通常都說得民心者得天下。君主才是這天下的老大,所有人都是他的子民。
“受百姓愛戴”這個美譽可不是誰都能擔得起的,君王不是傻子,為了得到百姓的擁護,自然不會允許任何人有資格和他一樣受百姓喜歡。國強民弱,為的就是讓百姓沒有武力與統治者抗衡,也沒有除了君王以外的其他能夠領導百姓的人存在。
第三,疲民。很簡單,“人多力量大”這句話在那個年代還是很吃香的,因此統治者必然會忌諱百姓拉幫結派,形成群體力量。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統治者會想出許多點子,“疲民”就是其中之一。
為了讓他們沒有空去想這些抱團的事,上面會主動給老百姓找事做,讓他們疲於奔命,沒有心思想別的東西。或許換一個角度想,古代的徵兵和徭役在某些方面也有這種作用。
第四,辱民。這一點更加厲害,很明顯已經不滿足於外在的打擊,而是精神領域的全方位碾壓。
事實上這一點存在於古代有關地位等級的各項禮儀規範中。由於尊卑等級觀念的存在,地位卑下者遇見地位尊貴的人總是會百般貶低自己抬高對方,甚至認為自己的性命遠不如尊貴者一笑一怒重要。因此古裝大戲中總會出現這樣一幕,主子在生氣,下人跪在地上磕頭,說:“要打要殺全憑主子決定,只希望您不要動怒傷了貴體”。
真真是全方位打壓奴隸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這樣一來,無權無勢無地位的百姓自然只會毫無怨言地被使喚。
第五,貧民。這個方法可夠狠的,只確保百姓能夠滿足生活之必需,不被餓死就行了。人窮志短,如果連吃的住的都沒辦法解決還怎麼想其他的事情。
百姓貧窮,帝王富有,由於百姓被馴服得幾乎承認了自己低下的地位,因此這樣巨大的貧富差距更多的只會讓百姓對君主表露忠心,祈求賞賜。
君王得到了擁護,百姓得到了賞賜,雙方心安理得並努力保持這個狀態,除非有人打破這個平衡,否則這個情況必然會一直延續。
老早的時候孔子就說過,“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君以此思危,則可知也。”用水中的船來比作君主,載船的水比喻老百姓真的是再恰當不過了。船固然能夠凌駕於水面之上,藉著風力和水的浮力揚帆起航,去到任何他想去的地方,但是終究不能沒有水的浮力的支援。
商鞅的馭民五術十分準確的抓住了百姓在歷史中的重要作用,為了鞏固統治,君王勢必要牢牢抓住民心。百姓對於君王正如載舟之水,而君王自然也是成也“百姓”,敗也“百姓”。
-
4 # 夏目歷史君
商鞅是先秦時期法家的代表人物。商鞅變法讓秦國變得富裕和強大,為秦始皇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有傳聞曾說道商鞅在曾經提出了馭民五術,這個傳聞在如今看來也只是傳聞,畢竟沒有直接史料對其加以證明。商鞅沒有馭民五術,有的只是五蠹之說。
那麼這個馭民五術到底是什麼呢?五術傳聞即壹民、弱民、疲民、辱民、貧民。這裡我們就來簡單瞭解下這個民間流傳已久的五術。
壹民 。“壹”在這裡是名詞做動詞,意思是要統一民眾的思想。很多人都對這個詞產生了錯誤的理解,他們覺得商鞅要做的是透過凝聚民眾的思想,增加民眾的凝聚力,還有增加民眾對國家的認同感。
實際上,這裡想表達的意思就是讓降低民眾的慾望,奴役民眾的思想,讓他們失去對生活的期望,覺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生活便是最幸福的。所謂的“壹民”不過是一種愚民政策罷了。
這方法還致力於培養民眾對於君主的信仰,覺得什麼時候百姓能像信仰太陽和月亮一樣信仰君主,那麼就能無敵於天下,這個行為如果用現代的話來說,那就是洗腦。
弱民。 “弱民”,顧名思義,就是不能讓民眾掌握太多的權力。 在這種理念看來,國家的主體是君王,而不是百姓,民眾越弱小,國家才會越強盛。其實這非常好理解,如果民眾手中掌握著太多的權力,那麼君主的統治權肯定會受到威脅。
疲民。疲民的意思就是要讓民眾變得非常疲憊。民眾不斷更低,不能讓他們閒暇下來,若他們如果bu閒暇下來的話,才能更專心去工作,才不會有推翻政權的想法產生。
辱民。辱民的意思是要輕賤民眾。這種理念覺得只有輕賤民眾,才能讓百姓覺得階級的阻礙是不可跨越的,最好讓他們形成百姓低官員一等這個想法。這樣做是為了讓百姓們變得更加的順從。只要這種階級觀念深入骨髓,那麼君主在下令的時候民眾就能做到絕對服從。
貧民。 “貧民”的意思就是要讓民眾變得非常貧窮。 在這種思想看來,民眾的富裕程度和國家的興盛程度其實是成反比的。民眾越貧窮,國家就越強盛。
相信很多人都沒懂這一邏輯。實際上,這種思想之所以要讓民眾貧窮,就是要讓他們有足夠的理由上戰場。絕大多數百姓對戰爭都是很反感的,因為在戰場當中隨時都有可能犧牲。
而讓民眾在溫飽線附近掙扎,之後告訴百姓們可以透過戰爭攫取巨大的利益,就是為了扭轉戰爭在百姓當中的印象。為了獲取利益,民眾們不但踴躍參與戰爭,而且還會積極作戰。而且透過剝削民眾,國家可以實現國庫的豐盈,還能儲存更多的糧食。畢竟,只有硬體條件到位,戰爭才有取勝的可能。
-
5 # 完顏翠花
首先澄清一點,所謂商鞅提出的“馭民五術”其實是歷史上韓非子所著的“五蠹之說”。
《韓非子·五蠹》是韓非的代表作。韓非曾師從荀子,是戰國末期法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系統學習和整理了春秋戰國時期以來形成的各個學派及其學說,尤其是從多方面探討和補充了法家學說的內容,形成了完整的法家法治理論體系。韓非也由此被廣泛認為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韓非的法律思想以法治為核心,他提出了以法為本,法、勢、術結合的思想,建立了以法、術、勢三位一體為核心的法治思想體系。簡要地說,韓非的法律體系主要從三方面入手:
一是從歷史的發展、人性的好利惡害、人口的增長方面論述了法治的必然性。
二是從法的本質、特徵、作用等方面論述了法治的必要性。
三是從法、勢、術三者結合方面論證了法治的可行性。
“五蠹之說”的真實理念韓非生平言論著作眾多,廣為流傳的著文共五十五篇,都收錄在《韓非子》中。其中《五蠹》有著豐富而深刻的內涵,研習之能夠獲得許多有益的啟示。文章內容概述《韓非子·五蠹》中題為“五蠹”,“蠹”字意指由內部危損整體的木中之蟲,“五蠹”指五種蛀蟲。
文中的“五蠹”指的是學者(儒家)、言談者(縱橫家)、帶劍者(遊俠刺客)、患御者(逃避兵役的人)和商工之民(商人手工業者)五種人。韓非認為,這五種人像蛀蟲一樣,會擾亂法治,危害國家,君主應當清除。
“五蠹之說”的內容概述從韓非子的文章內容來看,文章集中反映了韓非的歷史進化觀及其法治主張。文章開篇介紹了上古時代兩位聖人構木為巢、鑽燧取火而受人愛戴的故事、近古時代商湯和周武王討伐夏桀和商紂的故事以及宋人守株待兔故事。在不同的時代,由於環境和條件的變更,人們已然對同一件事情產生了不一樣的看法。
韓非創造性地提出了“人民眾而貨財寡”的人口說,認為古代人口少而資源多,不必爭,今人口多而資源少,則民多爭。他還將歷史的發展大致劃分為上古、中世、當今三大階段,提出“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的觀點,認為不同的時代應該用不同的治理方式,從而說明了韓非“事異則備變”的主要觀點。
其次,韓非提出將嚴格的賞罰制度用於法治,講究厚賞和重罰。“是以賞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罰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賞不遷,行誅無赦,譽輔其賞,毀隨其罰,則賢、不肖俱盡其力矣。”韓非還在文中說明了施行仁政而強調道德會與法治的嚴格規定產生衝突。如若制定了法規卻無法嚴格執行,則會使國家喪失威信,不利於國家的治理。
最後,為了保證其法治主張的實現,韓非針對當時的社會現實提出了清除五蠹之民的主張。他認為“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言談者,“為設詐稱,借於外力,已成其私,而遺社稷之利”,患御者“事私門”而“遠戰”,商工之民“蓄積待時,而侔農夫之利”,都是破壞法治、妨礙耕戰、對君王有害的人,必須堅決剷除。
探微“五蠹之說”的意義在我看來,韓非子的法家思想總結了前期法家代表性的觀點和論述,融匯了老子、荀子等其他學派的學說,增添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在繼承中發展,最終形成了法家思想的集大成體系。他極具說服力的論證了表明了法治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讓法家思想在理論上根基穩固。
雖然韓非子的法家思想也存在一些消極方面,如過於重視法治而忽視了社會中的人情冷暖、相較於民生更重視君主的絕對權威等,但是,從整體來看,韓非子的法家思想及理論還是十分具有時代意義和可用價值,尤其是體現了一種現實的唯物主義和發展的歷史觀點,無論是在當世還是現世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回覆列表
如題所言,一個“馭”字就足以說明問題了,馭者,牛馬也,
所以,在古時,人民的長官叫什麼來著,叫牧,三國演義中,還寫道,荊州牧劉表,這是延續東漢時的稱謂,“牧”、“刺史”、“太守”等都是那時的官員稱謂,這裡的荊州牧,牧就是荊州的最高官員的意思。同樣豫州的長官叫豫州牧,兗州的長官叫兗州牧,在古代我們的祖先有把天下分九州之說的,以九州之長為“牧”,“牧”就是管理人民之意。
但是,一說到牧,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放牧牛馬的意思呀,對呀,為啥,把管理自己的人民也叫牧,難道是放牧人民,駕馭人民。其實就是這樣的。而且,嚴格說,那時代根本不能叫“人民”,頂多叫駕馭臣民、庶民、草民等。其實,自原始社會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然後到物品交換的出現,部落邦國的出現,部落之間就有爭奪戰鬥,奴隸制社會也就出現了,被俘虜的奴隸一般不坑殺或祭祀神靈的話,那麼另外也就成了牛馬牧口一樣的可以買賣無償勞作的勞動力,這個不難想象的。中外皆然。這是人類歷史發展的階段。
所以,馭民五術:“壹民、弱民、疲民,辱民,貧民。”也並不完是完完全全商鞅異想天開破天荒的獨創,法家的代表人物商鞅只是其中一位,申不害、慎到、韓非子、李斯等都是法家,其思想同中有異。而且,唯物歷史的觀點看,法家的思想在當時絕對是先進的,可見商鞅的思想他也是應時代的發展需要而出現的,沒有商鞅的話或許會有別的人,但綜歸,它是在分封制、井田制的奴隸社會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按理說,在當時的歷史時期商鞅的變法對於中央集權天下大一統的發展而言是具有先進意義的,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是進步的表現。而,商鞅終被車裂正是得罪了阻礙社會發展的小奴隸主階級的利益。
廢分封而行郡縣,這就削弱了和廢除了周朝以來的諸侯封國,歷史的發展是螺旋曲折的,一些破落奴隸階級在觀念上當然一時半會轉變不過來,這也是秦二世就滅亡的一個原因。當然變法變革本身就是革新生產關係的以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從這深度上看商鞅絕對是當時的進步人士。所以商鞅變法得罪了很多人以至於被車裂都是無需多大驚小怪的。但是換到後來社會尤其現在社會的眼光與價值觀看沒有幾個人會以為然的。以現在社會形態來衡量商鞅咋看都是個罪人,所以現代有人罵他是千古罪人也情可理解。這是片面靜止的看問題了。後來漢承秦制,歷代雖表面罵暴秦,但是,歷朝歷代歷來都一直延續應用了表儒裡法的一套,法家商鞅的思想暗流湧動的延續著,只能說呀,儒與法的嚴密配合實在是太迷幻人們的眼睛和固化了人們的思想了。
所以,綜上,整體歷史的長河中看,商鞅的變法,商鞅的思想在當時是進步的,但是,用我們現在的眼光看那是嚴重阻礙社會發展的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