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郭小妮觀歷史

    .郎世寧憑混血畫走紅清宮,本來便不是意料之外的。因為他仔細地研究了中國的傳統,才發現了中國古代對於藝術的理解是過於講究章法的,與西洋的開放的作畫風格是極為不同的。於是郎世寧開始進行了中西合璧的創作方式,將中國傳統的作畫風格與西洋的思想融為一體,最終開創了前所未有的繪畫方式,同時也深得清宮人的喜歡。可以說他的作品集合了中西畫派的優點,所以才能在高手如林的宮廷畫師中脫穎而出,得到皇帝的親萊!他的作品也得以名垂青史!

  • 2 # 前路請直行

    義大利米蘭人郎世寧在康熙統治時期來到中國,他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經歷過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的外國畫家。郎世寧在清宮時,他把中西風格結合起來(主要是把西方繪畫風格和中國傳統繪畫方法結合起來)創作了他的繪畫。同時,這種繪畫風格和手法又被稱為混血畫。

    宮廷畫師郎世寧把混血畫順利的帶進了清宮,這也不足為奇。郎世寧仔細研究了中國傳統,卻發現中國古代對藝術的理解過於講究規則,與西方開放式繪畫風格迥然不同。於是,郎世寧開始將中西創作方法相結合,將中國傳統繪畫風格與西方思想相結合,最終創造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繪畫方式,也深受清朝人民的喜愛。

    郎世寧不僅僅把西方的繪畫風格帶到了國內,同時也讓當時的清人對西方文化的一些瞭解!

  • 3 # 老豬的碎碎念

    【誤打誤撞成為大清御用畫家的歪果仁-郎世寧】

    照例,先了解一下這位火遍大清朝的御用大畫家郎世寧先生,如果不說他的國籍,應該很多朋友都以為他是一位中國畫師,其實並不然,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白面板的歪果仁,1688年他生於歐洲地界兒的義大利米蘭,幼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尤其擅長繪畫,在19歲之時加入了天主教,在教會內他聽聞遙遠的東方有一個偉大的國度-“中國”,哪裡有他痴迷的文化,終於他抓住了一次機會,被教會派遣到了中國教區,成為了一位傳教士。這一年他27歲.

    透過一系列的操作,這位叫郎世寧的傳教士終於在北京見到了當時的大清皇帝康熙,當他說完自己傳教的意圖後,康熙對此毫無興趣,並且詫異的問他為什麼對現實的世界不加以關心,反而特別關注於虛無縹緲的未來世界呢,但康熙對他的繪畫和數學才能頗為欣賞,給了一個他在內廷做畫師的機會,就這樣,郎世寧開始他清宮繪畫的生涯。

    郎世寧透過他獨特的西洋畫法作出逼真的畫作之時,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讚許。因為這種畫法完全迥異於傳統的中國大寫意的畫法,當他的作品傳到宮外達官顯貴手上之時,也都漸漸得到了眾人的矚目,後來,貴族們紛紛以有郎世寧的畫為榮耀,當他們得到一副郎世寧畫作之時,都掛在自己家的堂屋之中。

    康熙帝死後,郎世寧創作的繪畫繼續得到了雍正皇帝的認可和喜歡,緊接著就是乾隆,乾隆讓郎世寧給自己繪製各種肖像,其中上圖就是郎世寧的《乾隆大閱圖》,有了三屆皇帝的加持推薦,郎世寧自然大紅大紫,成為了清宮上流社會的流行時尚,自然也便名垂青史了。

  • 4 # 勇戰王聊歷史

    郎世寧是一個來中國傳教的洋人,後來成了宮廷的畫師。他給雍正畫過“頭套”裝。。。

    郎世寧這個名字,相信很多人都沒聽說過。

    不僅一般人不認識郎世寧,我這個歷史科班出身的,之所以會知道這個人,還是因為電視劇《雍正王朝》。

    在電視劇的第37集,雍正找郎世寧給他畫過畫。之所以印象深,是因為,雍正是帶著黃色頭套畫的!

    之前,我一直以為是網友拿電視劇劇照PS的。沒想到,還真是電視劇中的實景。而且,歷史上郎世寧還真給雍正畫過這樣的話。就是下圖:

    (這就是郎世寧畫的雍正畫像,雍正穿了洋裝!!!現珍藏在故宮博物院)

    上圖是《乾隆大閱圖》區域性,是郎世寧畫的乾隆29歲時的戎裝像。

    郎世寧等畫師還一起給乾隆和他的12個妃嬪畫過半身像,名叫《心寫治平圖》,別稱《乾隆帝后妃嬪圖卷》。這幅畫創作於乾隆元年(1736年),乾隆皇帝、皇后、令妃為郎世寧所畫;中間7人是郎世寧的弟子所畫;最後3人是宮廷畫家續畫的。這幅畫現在藏在美國。

    郎世寧能伺候三朝皇帝,也是因為機敏。

    在郎世寧為乾隆做宮廷御用畫師的時候,乾隆也擔心郎世寧被后妃的美貌所誘惑。一次,乾隆見后妃們圍著郎世寧,郎世寧有些不安。於是,乾隆問他,后妃之中誰最美。郎世寧說,都很美。乾隆還是不放棄,又問他,你最欣賞誰?

    郎世寧說,"微臣沒看她們,當時正在數宮殿上的瓷瓦。"

    乾隆不信,就問他"瓷瓦有多少塊?"

    郎世寧回答:"30塊。"

    乾隆讓太監去數,果然是30塊。就這樣,郎世寧沒有因為被懷疑和后妃走得近,被乾隆處罰。

    最後,請題主慎用“名垂青史”四個字!

    名垂青史,指的是那些功勞很大,在歷史長河裡永垂不朽的偉人們。一個傳教士,一個給皇帝畫畫的畫師,為百姓做過什麼好事?對江山社稷有過什麼功勞?郎世寧還不配用這四個字。

    題主說郎世寧名垂青史,可是,這個人在《清史稿》中,只有一句話:

    “郎世寧,西洋人。康熙中入值,高宗(乾隆)尤賞異。凡名馬、珍禽、異草,輒命圖之,無不栩栩如生。設色奇麗,非秉貞等所及。”

    而且,郎世寧最初來中國,就是為了傳教。幸好,康雍乾三朝皇帝都不讓他傳教,只讓他給皇帝畫畫。乾隆在位時,郎世寧多次因為傳教的事向乾隆“上奏”,讓乾隆很不滿意。不過,等郎世寧死後,乾隆還是厚葬了他。

    不過,郎世寧的畫都很值錢。隨便一張的拍賣價都能達到上千萬。

  • 5 # 玉華讀史

    郎世寧(1688—1766),義大利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裡奧內,生於米蘭,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作為天主教耶穌會的修道士來中國傳教,隨即入宮進入如意館,成為宮廷畫家,曾參加圓明園西洋樓的設計工作,歷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國從事繪畫達50多年。

      郎世寧在宮廷內作畫,獲得了許多榮耀,不但超過了其他歐洲傳教士畫家,而且令眾多供奉宮廷的中國畫家也無法望其項背。代表作有《聚瑞圖》、《嵩獻英芝圖》、《百駿圖》、《弘曆及后妃像》、《平定西域戰圖》等。他是一位藝術上的全面手,人物、肖像、走獸、花鳥、山水無所不涉、無所不精,成為雍正帝、乾隆帝時宮廷繪畫的代表人物。

    一、康熙時代:

      康熙不喜歡油畫,因為年代久了就會變得黑乎乎的,模糊不清。於是郎世寧與其他歐籍畫師學習使用膠質顏料在絹上作畫的艱難技巧。一筆下去就不能再加第二筆,也不容修改潤飾,筆觸偶有躊躇,或下筆太重,那幅畫就毀了。

      郎世寧的作畫題材由皇帝指定。人像必須畫平板板的正面,不能畫陰影,人們以為像上的陰影“好似臉上的斑點瑕疵”。他與大家一起,在一所坐落於庭院與御花園之間的畫室內作畫,直到下午五時為止。這間屋子夏天炎熱,冬天嚴寒,畫師必須把一缸缸顏料放在小炭爐上烘著以免凝結,除繪畫外他們還得修習漢文與滿文。

    《百駿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郎世寧的代表作一。該稿本為紙質,縱102釐米、橫813釐米,原作分別收藏於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和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其圖共繪有100匹駿馬,姿勢各異,或立、或奔、或跪、或臥,可謂曲盡駿馬之態。畫面的首尾各有牧者數人,控制著整個馬群,體現了一種人與自然界其它生物間的和諧關係。在表現手法上,郎世寧充分展現了歐洲明暗畫法的特色,馬匹的立體感十分強,用筆細膩,注重於動物皮毛質感的表現。

    二、雍正時代:

      雍正二年(1724年),皇帝開始大規模地擴建圓明園,這為郎世寧提供了發揮其創作才能的極好機會。他有較長一段時間居住在這座東方名園內,畫了許多裝飾殿堂的繪畫作品。其中既有歐洲風格的油畫,還有在平面上表現縱深立體效果的歐洲焦點透視畫。雍正皇帝對於這位洋畫師的作品十分讚賞,曾經對一幅人物畫的圖稿做了如下評語:“此樣畫得好!”

    正月觀燈

    一管纖毫舊未呵,待題正月恰正歌。

    人生頗喜披襲冷,又被春燈過眼波。

    二月踏青

    萬物將期草木溶,取來蘸取杏花中。

    嫌君圖卷層巒少,不會遍山灼灼紅。

    三月賞桃

    天地多情且復甦,尋青踏馬意多徐。

    相逢就借東君便,一詠一懷正當塗。

    四月流觴

    詩情新媚更詩餘,便傘褶裙總晏如。

    群卉亦知朝節氣,同人緩緩過長居。

    五月競舟

    江閣登臨頗欲勝,中都子弟冶遊成。

    盛朝已附屈原老,競看龍船載妓新。

    六月納涼

    就人新暑似江南,半蒲煙光嫩不含。

    得便畫舲聽雨去,詩懷夜宿到吳山。

    七月乞巧

    年光欲看已青青,又度天孫河鼓星。

    我獨愛君山藐漢,中原相望氣何森。

    八月賞月

    壯月江潮久不平,何為驅扇畫流螢。

    我來即是弄潮者,幾個中年不靡聲!

    九月賞菊

    天地才生顏色老,人間詩客倍春思。

    茱萸一插豪情在,坐久峰巒竟不歸。

    十月畫像

    金風待振秋蟬咽,玉露樊籠都唱歇。

    誰種無聲菊滿山,使之煥發於朝野。

    十一月參禪

    尋山老道韻頗如,筆致蕭嚴待客詁。

    既在人間蟄守久,轉承意興竟全無。

    臘月賞雪

    格物於今又一開,千門萬戶雪相埋。

    題詞見冷心情下,已素嬰孩何必猜。

    “雍正十二月圓明園行樂圖”是一組表現雍正皇帝日常生活的作品,按春、夏、秋、冬四季12個月的順序排列。從描繪的景物判斷,表現的物件應為圓明園。畫面以山水樓閣為主,建築描繪細膩,其中既有中式園林建築,又有西式亭臺樓閣,更有中西合璧者,畫面的景觀可能是畫家以圓明園的建築結合自己的想象而創作的。這12幅行樂圖展現了其在圓明園生活的各個場景,也表現了12個月的不同節令風俗。

      

    三、乾隆時代:

      雍正在位13年,由乾隆繼承大統。乾隆皇帝雅好書畫詩文,在位期間重視宮廷繪畫的發展,所以從康熙時就入宮的畫家郎世寧仍然得到重用,成為宮廷畫家中的佼佼者。乾隆登基時年24歲,每日必去畫室看郎世寧作畫。

      郎世寧身為宮廷畫師,將乾隆一生中的大事都一一入畫——戰爭的場面,壯觀的狩獵,喜慶宴會等。他最好的作品之一為“哈薩克貢馬圖”,整個絹卷軸中筆觸揮灑自如,景色生動逼真。

      原存圓明園的“乾隆及后妃圖卷”,為郎世寧等宮廷畫家所繪。畫卷上所繪的13位人像,均為頭戴冬吉服冠、身著冬季龍袍的半身肖像,與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的乾隆皇帝、孝賢皇后、慧賢皇貴妃大幅全身朝服像,如出一人手筆。儘管服飾稍有變動,而面龐神態則一模一樣,反正小編是認不出的,從繪畫技巧及設色風格著眼,應均出自宮廷畫師郎世寧之手筆。據瞭解,乾隆帝后及11位妃嬪肖像畫卷,系專供乾隆皇帝玩賞,而不是畫給外人看的。

      郎世寧的《十犬圖》軸十幅,畫了十條品種高貴的名犬,這些名犬大都是當時周邊部落首領進獻給皇帝的,均為郎世寧對著真犬寫生而成。由於他深諳動物的解剖結構,所以其筆下的名犬形象非常準確,且富於立體感。在筆法上,他以細碎的小筆觸來表現動物皮毛的質感,使得入畫的名犬栩栩如生。

      《十駿圖》畫的是十匹駿馬,臺灣故宮博物院儲存有五件。根據《石渠寶笈》及《國朝院畫錄》的記載,乾隆八年(1743),郎世寧奉命恭畫《十駿圖》十軸,畫的是蒙古外藩所進貢的駿馬。

    1766年,郎世寧去世,年78歲。喪禮備極哀榮,葬於城外數公里御賜的一塊土地上,乾隆還親撰墓誌銘,以示對這位高年教士永遠懷念。郎世寧死後被賜予侍郎之銜,在總計536卷的《清史稿》裡,對他的全部記述是:“郎世寧,西洋人。康熙中入值,高宗(乾隆)尤賞異。凡名馬,珍禽,異草。輒命圖之,無不栩栩如生。設色奇麗,非秉貞等所及。”

      雖然郎世寧已去,但他在中國的傳奇一生被人們廣為傳頌,這個名字已永遠被世人銘記。

  • 6 # 風逍逍兮易水寒

    喜歡關注清朝歷史的人應該聽過“郎世寧”這個名字,郎世寧是一位在中國歷史上留下赫赫大名的外國畫家。是的,他是一個外華人,但是在中國的名氣比外國的名氣大得多。

    郎世寧是一個純正的義大利人,原名叫朱塞佩•伽斯迪里奧內。1715年,他作為一個傳教士來到中國。之後被康熙皇帝召見,康熙皇帝不贊同天主教,但是非常欣賞郎世寧的才能,康熙皇帝說:西方的教義違背中國的正統思想,召見你是因為你懂得數學基本原理。隨後康熙皇帝就封郎世寧為宮廷畫師,不給他傳教的機會。

    郎世寧剛進宮的時候非常苦悶,他來中國是傳教的,莫名其妙成為了一個畫師。後來,郎世寧得到了同胞湯若望的點撥,終於醒悟自己傳教士的身份是不會被華人接受的,他只好轉變目標,開始創作畫作。

    之後郎世寧住進了如意館,成為了清朝宮廷御用畫師。郎世寧的創作融合了中國傳統畫法和西方繪畫的風格,這種雜糅的作畫風格和手法也被人稱為是中西合璧的混血畫,郎世寧也憑藉混血畫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並逐漸在紫禁城站穩腳跟。

    郎世寧研究過中國的傳統,他發現與西方開放的作畫風格不同,中國傳統的藝術是比較講究章法,所以他才將中國的傳統作畫風格和西方的思想融為一體,開創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繪畫方式。

    除了藝術上的成就之外,郎世寧在中國生活了五十多年,早已逐漸融入了中國的生活,但他與其他在中國的外華人不同的是,他擅長揣摩上位者的心思,在紫禁城幾十年,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個皇帝,為了生活下去,他早就改變了在西方的那一套思想。

    郎世寧為皇帝做的畫從來都是遵照他們自己的要求,他會用中西結合的畫法來完美的畫出皇帝心中的畫面,只求皇帝能夠滿意。我們都知道乾隆喜歡蓋章,於是郎世寧在一些創作中會預留一些空間來給乾隆皇帝蓋章。

    所以,郎世寧能夠在紫禁城安然無恙的生活五十多年,甚至乾隆皇帝還親自為他撰寫墓誌銘,郎世寧的智商情商不可謂不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丁俊暉5-13止步世錦賽8強,到底什麼原因,他真的心態出現問題了嗎?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