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世外茶源Teazaar

    二十四節氣飲茶說

    茶即是物質產品,又是精神產品。中華延綿數千年的茶文化,博大精深。

    以茶養生,是我們公認的,但茶葉也要選擇原生態的茶。原生態茶是自然賦予茶葉最純淨、最原本的狀態,沒有技術與操縱,它是自然淬鍊而成的精華。茶葉所需的水,是自然的雨水;茶葉所需的養料,是大自然食物鏈的迴圈;而若要防治病蟲害,它也僅需生態多樣性良好的自然環境,這就是茶的本源,自然的可持續。所以品原生態茶葉,為了你的健康以及身體。按照中國傳統醫藥學的說法,茶葉因品種、產地而不同,便有寒溫甘苦等茶性的不同,對人體的功效作用也各異。

    所以為了取得更佳的養生效果,人們根據茶葉的效能功效,隨著二十四節氣的變化來飲茶,選擇不同的品種以益於健康。現在與品茶人生一起探索二十四節氣健康飲茶說吧。

    春季

    一年的四季,由立春節氣開始

    所謂“立春天漸暖,雨水送肥忙”

    冬眠的動物們在驚蟄天甦醒

    越冬作物在春分進入春季生長階段

    清明時節,家家戶戶插楊柳

    諺雲“穀雨前後,種瓜種豆”

    從立春、雨水、驚蟄到春分,春漸漸覺醒,茶飲宜隨季節變化而轉換。

    一·立春

    宜飲:茉莉花茶(茉莉龍珠與茉莉銀針)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人體和大自然一樣,處於舒發之際,此時宜喝天然清香茉莉、桂花等花茶。花茶性溫,春飲花茶可以散發漫漫冬季積鬱於人體之內的寒氣,促進人體陽氣生髮,可安定情緒,舒緩神經。

    二·雨水

    宜飲:小青柑

    東風解凍散而為雨,此時氣溫回升,降水增多,故名雨水。多雨的初春,乍暖還寒,寒溼之邪最易困著脾臟,青柑茶健脾行氣,最是適宜。

    三·驚蟄

    驚蟄,在每年公曆的 3 月 5-7 日。“正月啟。蟄,言發蟄也。萬物出乎震,震為雷, 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春雷響,萬物生”,驚蟄時分,是萬物復甦萌芽初始的時段。茶樹,大多在“驚蟄”期間開始萌芽,進入萌發生長期。對於自然生長的茶樹而言, 通常經過 20 天左右可採。

    宜飲:野生白牡丹王(產地:政和與福鼎)

    這時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居的動物,故得名驚蟄。驚蟄時節陽氣升發,氣溫明顯升高。因暖生燥,驚蟄時節應保持心平氣和,忌妄動肝火,白牡丹清肝明目、鎮定降壓。

    四·春分

    春分,在每年公曆的 3 月 20-21 日。“至於仲春之月,陽在正東,陰在正西,謂之春 分。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茶樹,經過 20 余天的萌芽生長期,到“春分”期間,便可開始採摘了。

    宜飲:陳年生普

    “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這一天,晝與夜幾乎等分,並正是春季90天的中分點。依據道法自然的養生傳統,人在此時需保持陰陽平衡,而有年份的自然普洱生茶,經歷時間沉澱,茶性自然轉化,漸溫和。

    五·清明

    清明,在每年公曆的 4月4-6 日。“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清明時節,草木繁茂,春意正濃。從春分到清明期間,是踏青郊遊的好時間,也是茶葉採 摘的最好時間。 從春分到清明之間採摘製作的茶葉,叫做“明前茶”,從清明往後一週時間內採摘製作的茶葉,被稱為“明後茶”。明前茶與明後茶,通常是茶葉的第一次採摘(頭採)、第 二次採摘(二採),頭採與二採的茶葉,可以統稱為“早春茶”。 早春茶好,明前茶尤甚。早春茶由於生長需要,氨基酸的含量非常豐富,茶葉香氣清 新,滋味鮮爽,水質柔滑,口感與滋味,深得品飲者喜愛。對於茶園而言不可施肥催生。催生的葉芽,雖產量大,經濟利益高,但茶的滋味淡薄,有失早春茶特質。化肥激素類藥品,勢必會對土壤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長期以往,將得不償失。所以選擇品茶人生自然生長的春茶最為適宜,我們保證所有的茶葉種植過程不施肥,製作過程不新增,還原自然的味道,給你健康的茶葉。健康滋味雙保險。

    宜飲:原生態白毫銀針(產地:政和與福鼎)

    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時節,適宜性味清涼的飲食,以便柔肝養肺,增強體質。一杯白毫銀針,味溫性涼,有健胃提神之效,祛溼退熱之功,最是應時佳品。

    六·穀雨

    穀雨,在每年公曆的4月19-21 日。“穀雨,谷得雨而生也。”穀雨前後,天氣較暖, 降雨量增加,有利於春作物播種生長。穀雨在清明之後約 15 天(2 周)時間。在穀雨前一週採製的茶葉,被稱為“雨前茶”,穀雨之後一週採製的茶葉,被稱為“雨後茶”。雨前茶與雨後茶,通常是茶葉的第三次採摘(三採)、第四次採摘(四採),三採與四採的茶葉,可以統稱為“正春茶”。 再往後約一週,在立夏前採製的茶葉,是春茶的第五次採摘(五采)時間。此時採製的茶葉,可以被稱為“晚春茶”。

    宜飲:綠茶

    穀雨,源自古人“雨生百穀”之說,意味著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氣溫回升加快,一杯時令的洞庭綠茶,有豐富的氨基酸,提升體質。

    夏季

    立夏從此進入夏天,萬物旺盛大

    在小滿這天,冬作物準備結果但尚未成熟

    芒種帶來令南方人頭疼的連綿梅雨

    炎熱由夏至開始

    經過小暑

    迎來一年中最熱的一天——大暑

    夏天驕陽高溫,溽暑蒸人,出汗多,人體內津液消耗大,此時宜飲龍井、黃山毛峰、鶴峰綠茶等綠茶。綠茶味略苦性寒,具有消熱、消暑、解毒、去火、降燥、止渴、生津、強心提神的功能。綠茶綠葉綠湯,清鮮爽口,滋味甘香並略帶苦寒味,富含維生素、氨基酸、礦物質等營養成分,飲之既有消暑解熱之功,又具增添營養之效。

    七·立夏

    立夏,在每年公曆的 5 月 5-7 日。“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 植物的生長到立夏期間,已經開始長大了。立夏之後,中國的南方大部份地區開始進入雨季,氣溫升高,雨量增大,植物的生長日漸旺盛。 茶樹在此期間,生長髮育加快,茶葉較易老化。於此同時,茶園的雜草生長也是極其旺盛的。農諺有云“(立夏)一天不鋤草,三天鋤不盡”。鋤草的工作量極大。對於原生態茶園而言,不使用除草劑,雖辛苦,可是可以保護土壤環境,達到可持續的發展。立夏之後,病蟲害進入高發期,需要做好病蟲害防護,維護好茶園的生態多樣性,堅持不用藥,產最健康的好茶葉。

    宜飲:黃山毛峰

    立夏,夏季的開始,此時百般紅紫,萬物繁茂。中醫認為,暑易入心,而當令的黃山毛峰,滋味甘醇,強心養神,來自山野的新鮮氣息,能助你保持神清氣和,心情愉快。

    八·小滿

    小滿,在每年公曆的5月20-22 日。“四月中,小滿者,物致於此小得盈滿。”“小 滿大滿江河滿”。小滿之時,氣溫高,降雨量大,植物生長速度快。 茶樹從小滿開始進入夏茶開採期。夏茶,在雲南叫做“雨水茶”,在福建廣東叫做“夏暑茶”。夏茶的開採期歷時最長,從每年的 5 月下旬開始,一直延續到 9 月上中旬。 夏茶,由於葉芽生長非常迅速,葉片較大,纖維質較為粗硬,葉片顏色較深。成品茶色深,較顯黯淡。茶湯香氣濃烈,苦澀較大,水質顯淡薄。所以品茶人生不支援採摘夏茶,該時期茶葉質量茶,且對茶葉的生長極為不利,破壞成分過大。

    宜飲:太平猴魁

    小滿,夏熟穀物籽粒開始飽滿。時至於此,降雨增多變大,要避免過量進食生冷食物,送上大杯的太平猴魁,雨季裡添一份快慰。

    九·芒種

    宜飲:龍井

    芒種是收種帶“芒”植物的季節,麥子熟了,而稻田則到了播種時節。仲夏五月,溼氣開始蒸騰而悶熱,故而飲食應清淡,悠然泡一碗龍井,清淡適宜,調養精神。

    十·夏至

    宜飲:六安瓜片

    夏至,夏為大,至為極,萬物到此時壯大繁茂到極點、陽氣也達到極致,所以是一年中夜最短、晝最長的一天。夏至時節應多食苦味食物,宜清補。六安瓜片,甘潤淳厚,生津不斷。

    十一·小暑

    宜飲:野生菊花茶

    小暑,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小暑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需勞逸結合,保護陽氣,大碗沖泡菊花茶,散風去熱。

    十二·大暑

    宜飲:蒙頂黃芽

    大暑,極熱之大者,標誌著一年中最熱的時節到來。高溫酷熱,需補脾健胃,品茶人生原生態蒙頂黃芽,富含茶多酚、氨基酸等,對脾胃最有好處。

    秋季

    秋天天氣乾燥,“燥氣當令”,常使人口乾舌燥,宜喝烏龍、鐵觀音等青茶。青茶性適中,青茶介於紅、綠茶之間,不寒不熱,適合秋天氣候,常飲能潤膚、益肺、生津、潤喉,有效清除體內餘熱,恢復津液,對金秋保健大有好處。青茶湯色金黃,外形肥壯均勻,緊結捲曲,色澤綠潤,內質馥郁,其味爽口回甘。

    十三·立秋

    宜飲:原生態鶴峰綠茶

    立秋,暑去涼來,秋季由此而始,卻仍有“秋老虎”的酷熱餘威。立秋時節氣候乾燥,適宜品飲鶴峰綠茶,茶味鮮爽,生津潤燥。

    十四·處暑

    宜飲:三江百年紅

    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暑時節,新秋已覺涼生。但夏秋之交氣候變化大,適宜來泡百年紅茶,解疲乏,滋陰潤燥。

    十五·白露

    白露,在每年公曆的 9 月 7-9 日。“羞者,所羹之食。養羞者,藏之以備冬月之養也。” 白露之後,雨量減少,氣溫逐漸下降,晝夜溫差加大。植物也需要為過冬而開始儲存養份。 糖份,是植物過冬儲存的重要養份物質。茶樹,此時內含物的多糖類物質生成較多, 在白露之後的氣候條件下,茶葉內含物的生化演變非常的複雜,香氛的構成也非常豐富。 所謂的“春水秋香”,便是如此形成。一年之中,從白露之時,進入了秋茶的開採期。

    宜飲:原生態烏龍茶

    白露者,陰氣漸重,露凝而白。白露時節晝夜溫差加大,天氣變化較多,需防秋燥,滋陰益氣;品茶人生原生態烏龍茶,溫補陽氣,止咳化痰,養陰潤肺。

    十六·秋分

    秋分,在每年公曆的 9 月 22-24 日。“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白露秋分菜,秋分寒露麥”。秋分時節,正是江南大部份地區收割晚稻的時節。稻穀金 黃,針芒如花,在此時採製的茶葉,雲南稱之為“谷花茶”。 從白露、秋分到寒露期間(9 月下旬到 10 月上中旬),是秋茶的高產時期。與春茶 不同,秋茶的內含物氨基酸含量略低,糖類含量略高,香氣濃而高揚,茶湯甘甜,苦澀較 低。秋茶的茶湯較為清爽,柔滑不及春茶,但易品味到“水含香”。茶湯入口感覺略有平 淡,但稍等片刻,甘甜與香氣,從喉底慢慢湧出,香氣繞喉,經久不絕。對於鐵觀音,便 有“非秋茶不出觀音韻”的說法。

    宜飲:武夷生態老樅水仙

    秋分,等分了晝夜,平分了秋季,由這一天起,氣溫逐日下降,養生講究陰平陽秘,收斂閉藏。水仙,濃郁的巖骨風味,香氣清高幽長,滋味醇厚適口。

    十七·寒露

    宜飲:有機鐵觀音

    寒露,露氣寒冷,將凝結也。此時氣溫更低,應注意潤肺生津、健脾益胃,鐵觀音發酵適度,生津回甘,確實適宜。

    十八·霜降

    霜降,在每年公曆的 10月23-24 日。“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秋,金之義。 草木黃落。色黃而搖落也。” 茶葉,到了霜降時節,葉片開始枯黃。雲南普洱茶的“老黃片”、 廣西六堡茶的“霜降老茶婆”、廣東/福建/臺灣烏龍茶的“雪片”“冬片”都是此期間的茶葉製作。

    宜飲:高山,野生的鳳凰單叢與菊花茶飲

    霜降,露凝結而為霜,時至晚秋,天氣寒冷乾燥,需防秋燥秋鬱,鳳凰單叢/菊花茶,生津舒適,香盈怡人,令人愉悅。

    冬季

    冬天氣溫低,寒氣重,人體生理機能減退,陽氣漸弱,對能量與營養要求較高。養生之道,貴於禦寒保暖,提高抗病能力,此時宜喝祁紅、滇紅等紅茶和普洱、六堡等黑茶。紅茶性味甘溫,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冬季飲之,可補益身體,善蓄陽氣,生熱暖腹,從而增強人體對冬季氣候的適應能力。

    原生態紅茶也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能夠強身補體,紅茶幹茶呈微黑色,泡出後葉紅湯紅,醇厚幹溫,不需加奶、糖,芳香可口。此外,冬季人們的食慾增進,進食油膩食品增多,飲用紅茶還可去油膩、開胃口、助養生,使人體更好地順應自然環境的變化。黑茶有近乎紅茶之效。

    十九·立冬

    立冬,在每年公曆的 11 月 7-8 日。“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之後。茶樹需 要進行冬季休眠期,不宜採製了。

    宜飲:武夷巖茶(品類繁多,宜口為佳)

    冬季自此開始,氣溫下降,宜滋陰潛陽、少食生冷,武夷巖茶巖骨花香,適中的發酵,給人舒適的溫暖。

    二十·小雪

    宜飲:高海拔鳳慶金滇紅

    大地尚未過於寒冷,雖開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稱小雪。小雪時節,適宜熱情的滇紅,花蜜香濃郁,滋味甜醇,助溫補益腎。

    二十一·大雪

    宜飲:高山鳳凰單樅(香型:八仙、銀花、東方紅等)

    大雪,至此而雪盛也,意味著嚴冬已至,天地飛雪,鳥雀難相覓,一杯暖和舒適的單樅茶,焙火的韻味與微蜜乳香恰到好處。

    二十二·冬至

    宜飲:普洱熟茶

    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最宜溫補,熟普的茶性溫厚,正是時令佳品。

    二十三·小寒

    宜飲:生態黑茶類

    古人認為冷氣積久為寒,寒冷程度未至極點,故稱小寒。天寒地凍,雪花紛紛,宜安坐室內,泡一壺老六堡茶,紅濃陳醇,溫和驅寒,補益身體。

    二十四·大寒

    宜飲:原生態的普洱熟茶及紅茶

    大寒,顧名思義,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大寒時節,生機潛伏,萬物蟄藏,在最寒冷的日子裡,屋裡圍爐,煮一壺普洱或一杯溫暖的生態紅茶,滋味醇厚,驅溼禦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階段的蘋果因庫存量少而在漲價,對新果下樹的行情有沒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