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54088劉

    一、泛娛樂和垂直領域賬號價值對比

    首先,我們從身邊的一個現象作為切入點,同樣100w粉絲的搞笑博主和美妝博主,雖然在刊例報價上搞笑博主只是在幾千至幾萬,美妝博主在幾萬到十萬。但如果以每月商業收入來看,美妝博主收入往往會高出搞笑博主十倍左右。

    同樣百萬粉絲,為什麼會有這麼大差異呢?

    這是因為搞笑內容粉絲更多,受眾更廣,流量也更容易獲取。那為什麼美妝博主受眾少,粉絲少,流量傳播也沒有搞笑類內容高,商業價值卻更高呢?這其中涉及到垂直領域和泛娛樂領域的區別。

    二、垂直領域內容與泛娛樂領域內容區別

    泛娛樂內容的特點是內容普適性強,傳播力強,無論搞笑、明星、八卦、社會、情感、情感等內容,最大特點是這些內容的使用者成分複雜,沒有統一標籤。所有人都可以看泛娛樂內容,也愛看,這些內容是大家消磨時間的途徑。

    對比來看垂直領域的內容特點,每個領域的內容差異性強,每個領域的使用者都有至少一個共性標籤,我們可以把垂直領域概括為三大塊:

    第一個領域是我的專業本事,如:開發、設計、語言、製作、工程、金融、營銷等,使用者在看專業本事內容時,是希望透過學習給自己的職業規劃加分。

    第二個領域是我的階段身份,考研、母嬰、結婚、裝修、股票、疾病等。這些領域特點是在進入這個階段身份之前,使用者對該領域內容不會做了解,也不會感興趣,但他一旦進入這個階段,對某個垂直領域內容的需求會大幅增加。

    第三個領域是我的興趣熱愛,如美妝、軍事、汽車、遊戲、動漫、健身、星座,興趣熱愛型別與前兩種不同,它是伴隨著整個人生階段的。即使年齡上漲,但使用者對該領域內容的興趣還在,這就是興趣熱愛。

    所以泛娛樂內容和垂直領域內容特點,核心區別是共性標籤。在垂直領域內容,使用者具備共性標籤,但泛娛樂內容卻不具備共性標籤,垂直領域內容是解決使用者的專業知識需求、興趣需求、消費升級需求,和泛娛樂需求是有顯著區別的。

    從這點看,能更好地幫助大家理解什麼樣的內容屬於垂直領域,即某一內容的使用者是否有共性標籤。

    三、為什麼垂直領域內容能發展起來?

    回到2008年,當時最火的手機還是諾基亞,索尼,上網靠桌上型電腦和有線網路,大家會花大量時間在電視劇和報刊雜誌。

    十年前如何獲取垂直領域內容呢?

    以母嬰知識為例,主要有以下集中途徑:

    一是透過相關區域獲得,如婦產區域或與母嬰相關的場景,這是使用者集中區瞭解母嬰使用者的第一個場景;

    第二是相關期刊,在十年前,垂直領域內容會透過期刊雜誌做分發,持續產出垂直領域內容滿足使用者需求;

    第三是入口網站,透過社群或入口網站來滿足使用者需求;

    第四是書店,線上下的圖書城找到垂直領域的內容。

    十年前後最大區別是,十年前內容獲取是透過主流媒體渠道,包括電視、暢銷紙媒或網路門戶等相對中心化的主流媒體渠道。現在,使用者可以透過任何一個資訊流軟體都能夠獲取到很多不一樣的資訊,同時也有很多垂直的應用滿足使用者需求。

    除了渠道之外,內容形式也豐富了。以前以圖文為主,而當今短影片、直播等各類互動的方式都能實時為使用者呈現。甚至電商平臺也有很多區別,新的電商平臺會根據使用者資料、使用者習慣結合商品來向用戶推送內容。

    十年後的今天我們獲取內容有兩點最大變化,其一是大資料,以前是我們去找資訊,現在是資訊能夠自動化匹配到使用者。第二是媒體離散化,以前我們透過主流媒體渠道來找內容,現在這些內容分散在各種各樣不同的內容形式中。

    十年間究竟發生了什麼?

    移動網際網路的基礎建設,智慧手機成為超高覆蓋率的網路裝置,大眾都有了一個高運算能力的終端;

    社交媒體的發展,逐步培養了使用者發表公共意見的習慣,每個人手裡都握著一把麥克風;

    內容形式和渠道的多樣化,各式各樣的產品,圖文、短影片、直播,一起來分使用者的時間;

    基於大資料,資訊傳遞變得智慧化,以前是你找內容,現在是內容找你;

    線上社群的自然發展,再小的興趣,線上也有同伴聚集。

    簡言之,垂直領域內容能夠發展起來的核心動力是:在現在的移動網際網路環境中,一個使用者要持續觀看泛娛樂內容或垂直領域內容是同樣容易的。使用者對內容的自主選擇權大大提升,垂直領域的內容長尾+體量加大+社群聚集,形成了發展的原動力。

    四、垂直領域內容IP應該如何做?

    這裡列出一張內容IP流程圖,這張流程圖適用於不同領域,但更具備垂直領域的特徵。

    1. 定位

    打造IP的第一步是定位,找準內容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的位置,即你的內容被誰觀看和消費的,然後是策劃、拍攝和發行。

    關於發行,以往我們會透過影片平臺做內容發行釋出,近兩年會越來越多的基於社交媒體和短影片平臺。在釋出之後,IP打造才剛剛開始。你的內容目前只是一個基礎物料,你要更多透過運營互動、資料分析,從這次釋出得到的資料和結論做迭代來完善你的內容。

    首先我們來講定位。在垂直領域內容機會下,紅海藍海重要也不重要,大家更要了解大環境,認清楚自己。

    比如:papi醬,她自己不斷強調的Slogan——“一個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女子”,這其實是一個調侃意味的口號,但使用者會基於這樣的一個Slogan加上papi醬的內容形態,產生一個模糊定位。

    再說凹凸君,這是一個帶著頭套的兩個男生組合,我們希望這樣的內容在二次元領域形成紐帶作用,成為唱跳遊戲鬼畜製作無所不能的二次元,希望他全能的屬效能為我們汲取到二次元群體的資源。

    熊叔廚房這檔節目,首先是一個美食節目。在著手做專案之前,我們認為美食節目在網際網路是有機會的,但同時我們意識到美食節目在網際網路生態中已處於競爭紅海,內容同質化太強。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找到了與我們本身領域相關的親子美食切入口,加上母嬰親子美食、輔食這樣的特徵後,這樣的節目與市面上食物美食類短影片就形成了很大區別。

    傑斯特拉是我們去年下半年開始孵化的美妝國貨測評博主,在整個合作過程中,我們把他定位為國貨評測領域。雖然大家都做美妝,但美妝領域也有很多不一樣的劃分,國貨評測使他的內容在識別性上有很大的提高。這樣的定位在他後來的發展路徑中,吸引了很多的國貨品牌的青睞,形成了很好的商業化和運營的定位。

    這張圖是把基於微博和基於全平臺TOP50的榜單做了結合,我們會發現兩個維度都佔頭部的內容更多是在右上角:社交化+垂直內容。

    這樣看來是有點反常規,我們往往會認為所有人都愛看的內容更利於促進賬號成長,但透過統計發現,做內容定位時,要做有需求的,但更要做自己擅長的,這就是垂直領域。你只有最大程度的不同,才能最大程度的被需要,這也是我們做內容定位時很重要的一點。

    2. 策劃

    這部分最重要的是認識這個問題:短影片不是藝術創作,短影片的內容在策劃時要更多的基於資料去選題,形式只是殼,要學會借鑑,指令碼比分鏡更重要。

    在以往的創作過程中,我們的團隊會透過資料平臺,如卡思資料,找到一些核心資料支撐我們在選題和內容形態上的借鑑和模式確定。

    3. 拍攝

    裝置可加分,但不是必備項,短影片的拍攝,區別於廣告和影視拍攝,“輕便可持續“的解決方案才是拍攝的頭等大事。我們來看一下廣告攝製組和短影片攝製組的對比,左邊會看到我們在拍廣告時,包括景、演員、攝製團隊的搭建,是很多人協同的一個團隊,而對於短影片來說,我們往往要求更輕量化,隨機應變一些。

    4. 發行

    騰訊影片這樣的大平臺類似於劇院電影院,一種儀式感體驗,大家更多的是在這裡看大劇大綜,所以很多短影片生活化內容並不適合放到影片平臺做發行和運營。

    抖音平臺因為時長限制、豎屏體驗和產品大資料匹配的特性,更像一個小吃街遊戲廳。使用者利用碎片化時間在這裡娛樂,打發時間。

    最後是電商平臺都在做的內容渠道,對於淘Bora說,雖然他也在做內容,但對於使用者來說就像一個大商場,使用者的心智在這裡首先會選擇逛街休閒,購物掃貨。你的內容更應該結合到相關的屬性,而不是在電商平臺裡去做一些偏情感向、輕快向的內容。

    5. 運營互動

    內容釋出後,工作才剛剛開始,如何沉澱粉絲 ,如何增加互動呢?

    沉澱粉絲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是你要與粉絲進行互動。當所有的粉絲第一次看到你的內容時,他只是一個觀眾,當他第一次願意去評論時,他已經向你丟擲了橄欖枝。作為運營,一定要完成這樣的互動,使得使用者感受到你的真實存在,才能把IP逐漸運營和發展起來,加強你和使用者的粘性和關係。

    6. 資料分析

    在資料分析上,除了後臺的資料,也要關注包括卡思資料這樣的平臺,它能夠提供很多有效的資料結論和資料引數,幫助你更好的完成內容迭代賬號。

    7. 內容迭代

    我們在具體看這個影片時,是因為片頭太枯燥,沒有實質的貨內容,使得使用者沒有耐心。所以我們在第三集時做了迭代,在每集開頭做了使用者需要的一些情景切入。這就是透過資料運營和資料反饋去調整內容和迭代的例子。

    我接下來結合Dr.G科學育兒做一個簡單的案例分享。

    Dr.G科學育兒是從15年我們在做《明白了媽》這個IP之後逐漸發展起來的,目前在微博已有超過210w粉絲,在微博母嬰、克勞銳榜單、卡思資料榜單上經常佔據榜首的位置。

    《明白了媽》於2015年在所有影片平臺上線,上線後我們發現節目播放量很好,集均播放量能到600w,互動和使用者好評度很高。但是我們透過節目很難和粉絲做交流,而且內容只在影片平臺發行,缺少核心陣地積累粉絲。

    在定位上,我們將Dr.G定位為萬能的母嬰虛擬博士,我們背靠著實實在在的專家顧問團,將在職的各大婦產科醫院在職專家、營養師等集結起來,透過他們的專業知識和我們有效的表達傳達給使用者。

    在完成定位之後,我們在整個人設和運營上會做很多梳理。比如:我們會在一個最核心的萬能母嬰虛擬博士設定下,去完善他的個性和情緒。在官方定位上是不嚴肅的母嬰乾貨科普者、婦女之友。對粉絲來說,是一個比我媽還懂我的叨叨G。

    除此之外,我們在具體產出內容過程中,逐漸去完善了Dr.G使用手冊的內容,包含他的人物背景和小傳,他的人物關係以及他到底是什麼,他的價值觀是什麼。然後基於平臺,我們會設定一些他出現時的基本原則,他怎樣去表達內容。

    策劃方面,Dr.G這樣一個萬能母嬰博士的形象,是有很多內容可以產出的。我們把內容概括為6大類,在這6大類中包含了很多核心內容,包括孕產哺健康類、寶寶營養補充類、家庭關係-婚姻情感、寶寶養育焦點類、寶寶病痛健康類、寶寶早期教育類,這6個選題是透過我們的運營和產出總結出來的使用者最關注的的6大維度。在這6大維度中,我們再去不斷的完善策劃、做出策劃。

    在內容產出和製作上,我們用非常多樣的形式和乾貨去產出內容,包括主影片以《明白了媽》為主的科普影片,包括引申的互動性節目和小漫畫等等。在發行上我們透過釋出在影片平臺的內容持續做入口,導流到微博微信。在母垂類又透過內容曝光,也能吸引使用者去到我們的核心陣地形成積累。

    在互動方面,只有透過使用者去啟用你的互動後,這個使用者才真正成為你的粉絲,互動是很好的建立關係的途徑。Dr.G在與使用者互動過程中都會帶著他的人設以及他的情緒,而不是一個簡單、呆板的形象,這也是在做垂直領域IP或人格化IP時很重要的一點。

    在資料上,利用卡思資料我們能得到很多關於賬號發展情況、使用者給節目的標籤以及使用者畫像的一些資訊。大家會看到Dr.G的女性使用者佔到87.6%,是非常高的。我們的使用者基本以辣媽為主,還有一些奶爸使用者。這也是垂直領域內容一個很大的特點,只有他是這個階段的明確使用者,有這個需求,他才會看母嬰的內容。

    在互動方面,只有透過使用者去啟用你的互動後,這個使用者才真正成為你的粉絲,互動是很好的建立關係的途徑。Dr.G在與使用者互動過程中都會帶著他的人設以及他的情緒,而不是一個簡單、呆板的形象,這也是在做垂直領域IP或人格化IP時很重要的一點。

    在資料上,利用卡思資料我們能得到很多關於賬號發展情況、使用者給節目的標籤以及使用者畫像的一些資訊。大家會看到Dr.G的女性使用者佔到87.6%,是非常高的。我們的使用者基本以辣媽為主,還有一些奶爸使用者。這也是垂直領域內容一個很大的特點,只有他是這個階段的明確使用者,有這個需求,他才會看母嬰的內容。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基本結束了,我和大家一起了解了垂直領域內容的核心價值,垂直領域內容在這幾年內飛速發展的原因,我們也從一個完整的流程路徑上了解了內容IP應該具備的流程和Dr.G的案例。

    總結起來看最重要的幾點需要跟大家強調一下:

    垂直領域內容價值的核心是使用者具有共性標籤,共性標籤是區別於泛娛樂內容很重要的一部分;

    垂直領域內容在這幾年內飛速發展的原因,以及日後是否能繼續發展。答案是肯定的,因為使用者對內容的自主選擇權大大提升。

    在整個運營垂直領域IP的發展路徑上,也有一些經驗希望大家瞭解:

    選準賽道,找準核心價值點; 看清楚整體生態,學會借力;

    短影片不是藝術創作,基於資料選題,策劃比製作質量更重要;

    深刻理解平臺屬性,在適合的平臺,做對的內容;

    跟蹤資料,持續運營,主動迭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快一個月的寶寶晚上和早上都不怎麼睡覺,老是哭鬧,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