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長河泱泱訪古今
-
2 # 地主家的傻土鱉
清朝地方官每三年一次考核,決定他們的仕途。對知縣而言,它的級別雖低,能夠升遷的途徑卻不少。
如果升任京官,可以擔任六部主事、都察院都事、都察院經歷,大理寺左右評事、太常寺博士、中書科中書、通政司經歷、鑾儀衛經歷、兵馬司正指揮。
如果升任地方官,也有京府通判、京縣知縣、府同知、直隸州知州、知州、鹽運司運副、外省通判、知府。
對於知縣而言,能夠直接提拔為知府,肯定是個不錯的選擇。知府是朝廷中層官員,位居四品,將來升遷後,可以得到更多磨礪的機會。
清朝行政區又是省府州縣為級別劃分,知縣跟知府,本就屬於上下級關係。由知縣升遷知府,本是順理成章。但是,在實際情況下,卻是困難重重,受多種因素影響。
雖然全國知縣以相同標準考核,可知縣轄區不同,對考核結果和仕途升遷,有較大影響。清朝將地方州縣劃為“衝、難、疲、繁”四種情況。字數評價越多,越難治理,朝廷委派到當地任職的官員也越優秀。地方州縣如果得到四個字評價的,當地官職被稱為“最要缺”;三個字評價的,屬於“要缺”;兩字評價的,屬於“中缺”;一字或無字,則是“簡缺”。“要缺”或“最要缺”的知縣職位,常常是地方督撫從同級“簡缺”知縣中選拔出來。如果不是平級調動,對於“要缺”或“最要缺”的知縣,地方督撫還要上報朝廷。
換句話說,對於“簡缺”的知縣來說,即便政績考核合格,也不一定會直接升任知府,可能會調到“要缺”繼續擔任知縣,同級調動。如果是在“要缺”或“最要缺”磨礪過的知縣,直接選拔機率更大一些。
所以,這種情況下,並非每一個政績考核優秀的知縣,都能直接提拔為知府。有可能調任其他州縣繼續歷練。除了轄區,知縣的出身也極為重要。
選拔知府的時候,非常看重是否科舉出身。選拔知縣時,科舉中有進士、舉人,非科舉中有買官、父輩蔭封、保舉的情況。
以舉薦方式選官,在中國有很長的歷史。這種方式可以增加人才選拔渠道。與此同時,清朝也有規例,各省首府的知府,要求科舉正途出身。
一般而言,京官的機會更多。京官只要獲得一等評價的考核,就有資格被選派知府。當然,想要獲得一等評價並不容易,京官必須在守廉、才長、勤政、年富力強、稱職五個方面都獲得好評,才可以外放知府。
那些獲得三等評價,也就是得到勤於政事,奉公廉潔,但才幹平庸的京官,不得外放知府。
知府職位承接州縣和督撫,位置獨特,極為重要。清朝的時候,常常把有能力的官員調任知府,把能力一般的官員調任京官。
就是想把地方治理好,不要發生動亂。對於其他官員來說,他們想要獲得知府職位,就要熬資歷,逐步得到升遷。
這也是大部分知縣的仕途。在沒有得到保舉的情況下,這種情況最常見。這個過程,主要按照官員領取俸祿的年限和科舉考試的名字進行提拔。
也就是說,如果有科舉出身的知縣,會更容易擔任知府。當然,出身對清朝官員而言,也並非絕對,只是機率大小問題。
雍正時期的李衛,他靠花錢買官獲得官職,沒有參加科舉,連秀才都不是。但是,他在上任後,能幫雍正解決問題,而且又忠心耿耿,不搞結黨營私的事情。
所以,雍正對他十分信任,一路提拔到總督,尚書的職位。總督尚且可以不看出身,更何況級別更低的知府。
其實,對知縣而言,想要直接提拔為知府,獲得資格僅是第一步,還要看知府職位是否有空缺。知府職位數量遠比知縣低。
清朝為控制官職冗餘,很多人一輩子都無法獲得實際官職。而且,知府職位,又大多由皇帝親自任免。光緒二十五年,清朝以皇帝名義任免100位知府。
按照《光緒會典》記載,當時知府有188人。可見知府的任免權力,主要掌握在皇帝手中。這是清朝的慣例,雍正每次任免知府的時候,都會把他們叫來親自問話,看看他們的才幹品行,將來升遷罷黜作為標準。
所以對於知縣來說,他們如果能夠得到賞識,也有可能被皇帝直接提拔任用,不需要走常規路線。
當然,這個可能性很低。因為知縣官階過低,一般沒有機會跟皇帝直接交流,皇帝也沒什麼機會認識他們,更談不上賞識提拔。
但不管怎樣,清朝保留知縣升遷到知府的通道,也是因為知縣久在下面,瞭解民情。換句話說,京官外放,瞭解政策。知縣提拔,瞭解民情。
-
3 # 想要去旅遊
能提拔就是比較困難。
清朝地方官每三年一次考核,決定他們的仕途。對於知縣而言,能夠直接提拔為知府,肯定是個不錯的選擇。知府是朝廷中層官員,位居四品,將來升遷後,可以得到更多磨礪的機會。
選拔知府的時候,非常看重是否科舉出身。選拔知縣時,科舉中有進士、舉人,非科舉中有買官、父輩蔭封、保舉的情況。
一般而言,京官的機會更多。京官只要獲得一等評價的考核,就有資格被選派知府。當然,想要獲得一等評價並不容易,京官必須在守廉、才長、勤政、年富力強、稱職五個方面都獲得好評,才可以外放知府。
那些獲得三等評價,也就是得到勤於政事,奉公廉潔,但才幹平庸的京官,不得外放知府。
知府職位承接州縣和督撫,位置獨特,極為重要。清朝的時候,常常把有能力的官員調任知府,把能力一般的官員調任京官。
就是想把地方治理好,不要發生動亂。對於其他官員來說,他們想要獲得知府職位,就要熬資歷,逐步得到升遷。這也是大部分知縣的仕途。在沒有得到保舉的情況下,這種情況最常見。這個過程,主要按照官員領取俸祿的年限和科舉考試的名字進行提拔。
也就是說,如果有科舉出身的知縣,會更容易擔任知府。
-
4 # 執著的放牛娃
之前牛娃看《李衛當官》的時候,看到李衛在山陽知縣任上,因為愛民如子,然後走的時候百姓依依不捨,送了他一把萬民傘。很快,他回京後,就被提拔為杭州知府了。我當時就好奇,知縣表現好,是不是往上一級,就是知府呢?
答案是:不是。在清朝,知縣只是從七品,而知府從四品,他們中間整整隔了差五個等級。
知縣、知府,中間差的遠呢任何一個朝代,要像管理好國家,都必須從上到下建立一套層級嚴明、環環相扣的管理制度。清朝也不例外。他把全國分為18個省,省下面是道,道下面是府,府下面是州,州下面是縣。所以,總結起來,就是中央-省-道-府-州-縣六級管理體制。
這其中,府的一把手叫知府,正四品。縣的一把手叫知縣,從七品。
一個知縣要想爬到知府,按正常情況,至少得15年。擔任知縣三年,表現優秀,考察結果優,可提拔為從六品的州同。以此類推,知縣-州同-通判-知州-同知-知府,按照坐火箭的速度,到點就提,也得最少15年。所以電視劇李衛的經歷,不具備太大實際可行性。
▲李衛劇照
知道了這一點,我們就能明白了為什麼很多知府都年齡那麼大。畢竟,官場提拔,需要多崗位鍛鍊和閱歷。
這種思路,一直延續至今。
因此,在中國,像克林頓那樣不到50歲就當總統,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們最年輕的中央委員胡爺爺,當時也快50歲了。這還是小平同志大刀闊斧推進幹部隊伍年輕化的結果。
有沒有例外呢?事無絕對。破格提拔這種事,歷代都是有的。比如,張廷玉就從一知縣,一夜間連升四級。周培公更是一夜間從布衣平步青雲,成為皇帝身邊的心腹。曾經的高士其,也是這樣,一夜七遷。
▲周培公劇照
但這種畢竟是少數,需要本人能力十分突出、運氣很好、皇帝或朝廷重臣賞識,機率非常之小。
牛娃點評:官場有規則,官員的成長需要有個過程。除了極少數表現優異乃至卓越外,大多數還是要按部就班,拾級而上。只有經歷了多部門、多層級的鍛鍊,才可能見多識廣、經驗豐富、心理過硬、應對得當。
否則,就會出現王安石這樣志大才疏的政治家,他從正六品的通判,一躍成為參知政事(副總理),嚴重缺乏對高階官員群體的瞭解,對他們捍衛既得利益的決心和手段認識不夠,從而出臺的改革措施,理論上很好,實際行不通。此外,他看人能力也不夠,容易被表面迷惑,用的人多諂媚無能之輩,見風使舵,從而導致好的改革初衷,最終還是黯淡收場。
-
5 # 唯戀無名
說到清朝知縣是否可以直接提拔成知府,我可以明確的告知答案,不可以,畢竟知縣是清朝基層官職,正七品,距離清朝中層官員正四品知府級別上差的不是一級兩級,當然,也有特例,破格提升的情況出現,下文中我們來仔細分析箇中緣由!
一,清朝知縣簡介以及知縣與知府的差距
1.在清朝,知縣作為朝廷最基層最貼近民生的官職,設定為正七品,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七品芝麻官“,因此知縣其實就是最低一級行政的區劃,知縣管理一縣的軍政事宜,既有”上馬管軍,下馬官民“,由於知縣直接面對民眾,審理訴訟,辦理案件,因而清正廉明的知縣會被群眾呼為”青天大老爺“。
2.在清朝,地方官每三年考核一次,而知縣這個職位距離知府相差好幾級,我們來推算,即便是某知縣在基層政務合格,深的民心,也必須一級級上考,而且更多的是,某知縣平級調動到其他縣繼續任職歷練,因此,作為地方官主官知縣,想要擢升為知府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沒有十年二十年很難辦到,有很多知縣,在知縣任上做了很多年,調來調去也未曾提拔的也大有人在。
3.由於知府在清朝官制中屬於中層地方官員,打個比方,如果知縣類似於我們現在的基層縣一級單位的話,知府,就屬於我們現在市一級單位,一府所轄幾個甚至十幾個縣,因此,知府的任用考核甚為嚴謹,他們要考慮其是否科舉出身,有沒有六部堂官督府舉薦等等。
二,從上面幾條可以看到,作為最基層的知縣想要直升知府是非常非常的難,當然還是有特例,我們看看有哪些直升的特例呢?
要知道,知縣直升知府屬於破格提升,正常的知縣想要混成知府,沒有十多年磨練是出不來的,當然有特例,對朝廷有特殊貢獻或者自身能力突出的官員是可以破格提升的,我們舉兩個事例:
1.晚清名臣左宗棠,左宗棠舉人出身,因為多次參加會試不中,又不願屈就當一個筆帖式或書記官,所以不願出仕,直到太平軍進攻湖南,左宗棠才進入湖南巡撫張亮基的幕府輔佐。咸豐三年,左宗棠因防禦湖南有功,才被提拔為知縣,並加同知銜。隨著張亮基的調離,左宗棠便辭職回家,是金子總會發亮的,有才能的人不會被埋沒,清朝漢人大佬曾國藩得知左宗棠的能力驚人,特意寫信請左宗棠出山,並且直接向皇帝舉薦任左宗棠為知府,雖然事後左宗棠婉拒,但是隻要左宗棠同意,知府之位是跑不掉的。
2.清朝孫詔成,甘肅省武威人,於康熙五十一年考中進士,最初被任命為翰林院庶吉士,雍正繼位後,孫詔成被任命為知縣,主官一縣事務,事有湊巧,孫詔成剛到縣令任上不久,便碰上了雍正皇帝去盛京老家的清東陵祭拜先祖,雍正身邊的太監們好不容有次出宮機會難免會狐假虎威敲詐勒索一下地方官員,這個在當時也是再正常不過,沒想到偏偏碰上的就是耿脾氣的孫詔成,面對勒索堅決不給,太監們便好好羞辱了孫詔成一番,忍無可忍的孫詔成徹底惱怒了,喊來衙役狠狠的打了太監們一頓,此事可不是小事,雍正皇帝身邊的太監都敢打,等待孫詔成可沒什麼好果子,沒想到雍正帝親自召見了孫詔成,並對他的行為大加讚賞,孫詔成非但沒受到任何處罰,反而還官升三級成了正四品寧波知府。
-
6 # 小鹿講故事
清朝的知縣,算是七品芝麻官而知府是屬於四品官,如果知縣提升知府的話,可能性很小。
清朝的知府和知縣之間差著好幾級,做的好了也許會提拔,但是要經過很長的時間,事情沒有絕對也不是不可能,但是等一個知縣爬到知府已經經歷了很多年,恐怕那時也垂垂老矣,無可用的價值了。
清朝的官員,大致分為七品,朝中有一品二品大員,四品是屬於知府相當於一個市長,但是不是包括地級市,從一個小小的七品芝麻官升到四品市長這個位置,恐怕是難上加難,清朝的官員一級一級的並不是靠一點點的爬上去的,比如和珅二十幾歲就在朝為官,官至一品大員,這已經是除了皇上之外權力的了。
回覆列表
是可以直接升任的,但是困難重重。
清朝知縣每三年評估一回,也就是進行相應的考核,相當於現代的績效考核,以確定自己的職業生涯。知縣的級別雖低,但很多方法能獲得升遷。
如果上升京官,可以就任都察院都事、六部主事、鑾儀衛經歷、太常寺博士、都察院經歷、通政司經歷、大理寺左右評事、中書科中書、兵馬司正指揮。
如果晉升為地方官員,也有外省通判、鹽運司運副、京府通判、府同知、京縣知縣、直知州、隸州知州、知府。這裡就提到了知府。
對於知縣來說,可以直接晉升為知府,那肯定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知府是清朝的中層官員,四品大員,升遷後,就會得到更多的機會去磨礪。
清行政區是省府州縣為級別的,知縣與知府,這屬於上下級關係。一個知縣升任到知府,這是理所當然的事。然而,在實際中,這是很難的,受多種因素影響。
雖然國家用相同的標準評估知縣,可在不同的轄區,對評估和仕途發展的結果,有較大的影響。清朝將地方州縣劃為“衝、難、疲、繁”四種情況。評價的字數越多,治理難度越大,委派任命的地方官員就更優秀。如果得到四字評價,當地辦事處被稱為“最要缺”; 三個字的評價,是“要缺”; 這個詞的評價,是“中缺”; 一字或無字,那就是“簡缺”。
“要缺”或“最要缺”的知縣職位,常常是地方督撫從同級“簡缺”知縣中選拔出來。如果不是平級調動,對於“要缺”或“最要缺”的知縣,地方督撫還要上報朝廷。
換句話說,對於“簡缺”的知縣來說,即便政績考核合格,也不一定會直接升任知府,可能會調到“要缺”繼續擔任知縣,同級調動。如果是在“要缺”或“最要缺”磨礪過的知縣,直接選拔機率更大一些。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並不是每一個績效考核優秀的縣官,都可直接晉升為知府。有可能會被調移到其他縣繼續體驗磨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