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義老師扯歷史

    朱元璋出身草莽,成為皇帝后生怕江山不穩,皇位不穩,強大的外表下有脆弱的內心和自卑的心理,對權力的控制慾很強,生怕得而復失。延續了幾千年的丞相製成為朱元璋專權路上的障礙,自古以來皇權和相權是保持一定平衡的,可以說皇權至高無上,而相權主要是處理日常政務,在關鍵事項上丞相可以提與皇帝不同的觀點和建議。

    但是,朱元璋接受不了這些,老子是皇帝,都得聽我的,丞相處理朝政,大臣們不聽我的怎麼行,要每件事都聽我的,我要絕對控制朝政。於是,朱元璋先是任命才學一般的李善長為丞相,後又放縱胡惟庸為丞相,找理由廢了胡惟庸,同時也廢了丞相制,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朱元璋又建立錦衣衛,監視百官。

  • 2 # 使用者5640071005482

    那時的世界,中國封建社會能延續幾千年,要是當今世界,中國的封建社會一天都不能存在,因為封閉就等於自殺和落後。

  • 3 # 在下葵小胖

    首先設立錦衣衛制度,派錦衣衛大臣去監視群公大臣,好端端的搞了這個機構幹什麼,就因為他從來沒信任過這些人,所以才派人去監視他們,這只是一個開端,後續用的方法太多了。

    廢除行省制.朱元璋宣佈廢除行中書省,設立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別擔負行中書省的職責,三者分立又互相牽制,防止了地方權力過重.

    在軍事上,朱元璋廢除了管理全國軍事的大都督府,將其分為中、左、前、後、右五軍都督府,並和兵部互相牽制.兵部有權頒發命令,但是不直接統帥軍隊,都督府掌管軍隊的管理和訓練,但是沒有調遣軍隊的權力.這樣,軍權便集於皇帝之手.

    朱元璋認為宰相制度妨礙皇權集中,會導致社會動盪。 因此誅殺胡惟庸後立即撤除中書省和丞相,並規定以後不準再立丞相。這樣秦始皇建立的宰相制度到明朝結束了。

    以上都是制度上的調整

    朱元璋作為古代疑心病最大的幾個皇帝之一,以為剔除了潛在不安因素就能讓明廷萬事之秋,向日葵認為痴人說夢,制度是人設立的,人都有缺陷,制度能沒有缺陷嗎?朱元璋把明廷有能力的殺戮止盡,短期看效果很好,明廷內現在就一種聲音,皇上的聲音,朱元璋的聲音,但朱元璋想過沒有他留了個所謂的好制度給子孫,而祖孫都能像他一樣強大嗎。已以至於後來兒子朱隸起兵,做皇帝的孫子連還手的餘地,最後兵敗自殺,留了個制度,卻沒給孫子留幾個想像有能力的人,前期設立的錦衣衛後來也成了黨爭的一個殺人利器,成為了東林黨和宦黨相互拉攏的物件,只是為歷史增添了一個笑料!

  • 4 # 穿越時空感受歷史

    宰相“丞相”的由來及功能,古代帝王當初設定丞相之職的目的。

    宰相最早起源於春秋時期。宰相是古代王朝輔佐君主、統攝百僚、總理政務的人。宰是主持,相是輔佐之意。其名稱及員數歷代各異。明朝初亦設中書省,左右丞相。

    唐太宗認為丞相能夠幫助皇帝減輕政務的負擔,但又擔心其權力過大會威脅到皇帝。所以他實行“三省六部制”。這樣有利於政務效率的提高,也有利於加強皇權,分割並削弱了相權。可謂是“一舉兩得”。

    朱元璋深知皇權和相權的爭鬥就從來沒有停止過,朱元璋廢相的原因。

    “專生殺黜陟,以恣威福”......

    古代篡奪皇位的人,基本是當朝的權臣重臣,如王莽,司馬炎,劉裕,蕭道成,蕭衍,楊堅,朱溫,趙匡胤等人。

    朱元璋深知想廢掉一個幾千年以來形成的制度是相當不容易的,如果操之過急甚至會引起天下大亂,於是朱元璋步步為營的設局,最終廢除了這個職位。

    據歷史記載,胡惟庸任丞相時,“專生殺黜陟,以恣威福”。胡惟庸當丞相大權在手以後開始逐漸膨脹,他開始結黨營私一點點不把朱元璋放在眼裡了,他利用丞相的職位開始私自提拔自己派系官員,罷免反對自己的大臣,官員的任用他都不請示朱元璋自己私底下就直接決定。明太祖朱元璋認為胡惟庸丞相專權,威脅到自身的統治,丞相權勢過重,以致皇權不穩、內亂屢生,明太祖朱元璋還認為,這種制度妨礙了皇權的高度集中,會導致社會動盪。鑑於這些歷史教訓,朱元璋對功臣和權臣開始進行誅殺,洪武十二年(公元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謀反罪誅殺胡惟庸;同時,裁撤中書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國政務,直接對皇帝負責。明朝開國後,在廢相問題上有兩次重要的行動,一次是誅殺胡惟庸案,另一次是誅殺李善長案。

    明太祖廢相殺將,明朝進行了制度調整,包括以下幾方面的重要內容:

    “令奏事毋關白中書省”......

    一,內部進行制度的改革。撤銷中書省,宣佈永遠廢除丞相一職。朱元璋特別強調自古以來丞相制度的“弊端”,“自秦始制丞相,不旋踵而亡。漢、唐、宋雖有賢相,然其中多少人專權亂政”。他規定,廢除丞相之後,“事權歸於朝廷”,“嗣君不許復立丞相,臣下敢以請者,置重典”。

    二、提高六部(吏、戶、禮、兵、刑、工)的官秩職權,直接由皇帝領導指揮。

    三、將統領軍權的大都督府分為中、左、右、前、後五軍都督府,設定多個職官,彼此互相牽制。如三司(承宣布政使司,管地方行政;提刑按察使司,管刑獄;都指揮使司,管地方的軍事)。。這樣的變動,實質上就是在行政上,由皇權完全兼併了相權,皇帝實際上是總尚書;在軍事統率上,則是瓜分了臣下的指揮權,皇帝實際上也是總都督。一切最高的軍政權力完全集中掌握於一人手中,並在制度上獲得保證。

    “密勿論思,不可無人”......

    朱元璋意圖一勞永逸地解決歷史上長期存在的皇權與相權、帥權的矛盾,希望使自己的統治安如磐石。為了進一步加強皇權,朱元璋還創新性的設定了錦衣衛機構。錦衣衛負責對百官的監察,其職權很大,可以干預司法。

    朱元璋就這樣步步為營的廢除了丞相制度,將中央集權收回到了自己手裡,為了大明朝子孫後代能穩坐江山,朱元璋也算是廢盡了心思。

  • 5 # 餘與虞

    宰相制度延續千年,被各朝各代沿用。而宰相作為輔佐皇帝的最高官職,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且,宰相作為百官之首,統領百官,獨攬大權,有時候皇帝都管不了他。

    歷朝歷代,皇權與相權的鬥爭無數。而向來強硬的朱元璋不願權力旁落他人,同時也為了讓明朝"千秋萬代",在長時間的"預謀"後,宰相制度被他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什麼呢?內閣制。

    01每天從早肝到晚,老朱也頂不住,內閣制隨之誕生

    在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以後,他事無大小,樣樣親力親為。每天處理200件奏章,縱使朱元璋拼死拼活忙到完,也完不成一天的"業務"。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剛這樣辛勞了幾天就堅持不住了,便去找了幾個幫手,他們被稱為"四輔官"。

    兩年後,朱元璋又廢掉"四輔官",設立"殿閣大學士"。他們一直陪在朱元璋左右,朱元璋有什麼不懂的,就由他們來解答;朱元璋說什麼,就他們就記什麼。

    我們不難發現,朱元璋設立的"殿閣(內閣)大學士"權力實際很小,還不及一個尚書。朱元璋說東他們絕不敢說西,更別提什麼出謀劃策了。

    於是,原來的宰相徹底不存在,只有一個沒有實權的內閣來代替。這種做法的結果是什麼呢?咱老朱積勞成疾,累死了。

    02內閣制正式成立

    朱元璋去世後,他兒子朱棣(建文帝忽略)即位。

    朱棣可沒他老爸那麼勤快,一天從早到晚都操勞國事。朱棣好不容易打下江山,還想安度晚年呢!

    於是,這個"懶皇帝"正式把內閣制度化,招募了一群有學識的文人加入內閣,其中就有解縉以及"三楊"中的楊榮楊士奇。

    朱棣不好打他老爸臉,重新設立宰相,就賦予內閣更大的權力,讓他們更多地參與國策的制定。不過,終永樂(22年)一朝,內閣大學士的官階都不過五品。

    這說明,朱棣也和他老爸一樣,想把權力牢牢地把控在自己手中。

    03皇帝越來越"懶",內閣制不斷髮展

    明仁宗和明宣宗是明朝有名的好皇帝,他們倆知人善用,恰巧此時內閣大學士人才濟濟(三楊就在其中),內閣大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再皇帝面前說話。

    到了英宗,皇帝即位時年齡太小,老皇帝臨終前把輔國大任交給了三楊,內閣大學士從此"飛黃騰達"。

    英宗以後的皇帝,越來越懶,有的人連朝也不想上。但國家大事沒人處理也不行,皇帝就把奏章甩給了內閣。

    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內閣首輔逐漸成為事實上的宰相。

    04“票擬”大權

    不過內閣大學士終究不是宰相,他們有著類似於“宰相”的地位,但權力卻不如"宰相"。明顯的一個方面就是,他們沒有直接決策權。

    所有的奏章皇帝必須過一眼,但這之前也說了,皇帝比較懶。在奏章呈上來以前,內閣大學士需在奏章是先寫出自己的“意見”(票擬),然後再交給皇帝。皇帝看完大學士的意見後,再自己用紅筆寫上自己的看法(很多就直接是“同大學生所言”了),這個過程叫做(批紅)。

    後來,像是皇帝即位時比較年幼,如萬曆皇帝。張居正作為內閣首輔,他批好票擬之後,幾乎就會被執行,也就是相當於皇帝批紅了。

    由此一來,內閣雖受限制,但仍把控朝政大權。

    05內閣制挺好,但被宦官鑽了空子

    之前也說了,在皇帝看奏章以前,大學士需要做好票擬給皇帝看。

    明朝皇帝要都勤快,也不會滅亡了。內閣制剛出來的時候,皇帝會去見見內閣大學士,後來呢?像是萬曆,朝都不上,皇帝還會親自去內閣大學士?由此一來,票擬都是由專人送給皇帝。

    而這個跑腿的活誰幹呢?太監。內閣見皇帝不容易,就只能找太監說事。碰上好的太監,那事準不會出問題。可好太監又有幾個呢?

    後來,皇帝連奏章都不想看,就把批紅的權力交給了太監。於是,內閣從讓皇帝同意政策,變成了求太監辦事。若是惹得太監不高興了,奏章就會石沉大海。

    漸漸的,內閣大學士向太監行賄已經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矩。不然,誰會給你辦事啊!

  • 6 # 朝史暮想

    丞相是什麼?丞相就是百官之首,是中國幾年前封建歷史的上,盤踞在龍椅上的隱性真龍。

    中國封建史,就是皇權和文官集團的鬥爭史。特別是從宋代開始,隨著以文制武的格局的形成,宋代皇帝都清楚地明白,自己皇權真正的敵人不是外族,不是民變,而是那些在朝堂上看似溫順,實則野心勃勃且自私的朝臣們。

    明太祖朱元璋對這個實質看得非常清楚。總體來說,朱元璋對於皇權的集中,做了如下調整:

    其一,制定《大明律》。把帝國所有事物的運轉都放入大明律的框架,包括官員的職責,考核等等。

    其二,建立錦衣衛。錦衣衛脫離《大明律》,直接對皇帝負責,是皇權的直接打手,用以打壓文官集團。

    其三,裁撤相位。以胡惟庸造反為由,裁撤相位,直接對六部負責。百官頓時失去直接的“首領”,群龍無首。

    其四,兵將分權。建立五軍都督府,與兵部分轄軍務。五軍都督府有將領的調派任命權力,兵部有兵員的動員調撥權,甚至戶部也有軍務糧餉的統領之責。大大降低了武將的權力。

    其五,屠戮勳貴集團。朱元璋一批開國功勳,本質上就是一群掌握了帝國兵權的將領。朱元璋最後對他們下手,明初的幾大案,特別是藍玉案,胡惟庸案上,功勳集團損失極大。此舉,大大加強了皇權的獨立性。

  • 7 # 焚劍煮酒

    十二年九月,占城來貢,惟庸等不以聞。中官出見之,入奏。帝怒,敕責省臣。惟庸及廣洋頓首謝罪,而微委其咎於禮部,部臣又委之中書。帝益怒,盡囚諸臣,窮詰主者。

    這句話的意思大致是:“洪武十二年九月,占城遣使朝貢大明,但中書省沒把這當回事,朱元璋曉得之後大怒,然後責問中書省等官員,結果丞相胡惟庸與禮部官員互相推諉,於是朱元璋將他們全部關了起來。‘’

    而這件事情的後續便是胡惟庸賜死,後來更是牽扯到如李善長、宋濂等諸多文武官員,而已致仕的開國第一功臣李善長更是被滿門抄斬,此次事件前前後後共牽扯殺害了三萬餘人,史稱“胡惟庸案。‘’

    洪武十三年(1380)正月,丞相胡惟庸稱其舊宅井裡湧出醴泉,此為祥瑞,並藉此邀請朱元璋前來觀賞。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華門時,太監雲奇緊拉住韁繩,急不能言,拼命指向胡家。朱元璋感覺事態嚴重,立即返回,登上宮城時,發現胡惟庸家上空塵土飛揚,牆道都藏有士兵。大怒,以"枉法誣賢"、"蠹害政治"等罪名,當天處死胡惟庸、陳寧等。

    從這段小插曲可以瞭解到胡惟庸最後是以意圖謀反、通倭通虜(明朝稱北方隱患為虜、南方隱患為倭)的罪名而被處死的,但後世對這段小插曲頗為質疑,因為明史對此處並未多記,而這個名叫雲奇的太監也查無此人。而在胡惟庸被處死之後,朱元璋就廢除了在中國傳承了幾千年的丞相制度,從此皇權相權盡皆掌握在皇帝一人之手。

    從這裡我們就能夠看出來朱元璋殺胡惟庸的主要原因就是丞相權力太大對皇權產生了威脅,而農民出身朱元璋眼睛裡是揉不得沙子的,更不能容忍有旁人威脅朱家在大明的 地位,於是朱元璋借胡惟庸之案將一些開國的功臣殺了一大半,更趁勢將丞相制度廢了去,從此大權便掌握在皇帝一身,而為了更好的加強中央集權,朱元璋也調整改革了很多制度。

    廢除中書省,六部官員直接面向皇帝。

    仿照宋朝設立四殿二閣(華蓋殿、武英殿、文華殿、文淵閣、東閣)等六位大學士為皇帝的顧問,這一制度也是明內閣制度的雛形。

    設立司禮監等宦官機構,使宦官也有機會站在政治鬥爭的舞臺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考古的定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