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腦洞歷史觀

    所謂考古就是尋找人類的古代遺址,透過研究這些古代遺存來研究人類的歷史。

    通常有時間限制,比如中國的考古到明朝就結束了,清朝以後,基本不考古,因為有大量的文字資料,沒必要去土裡刨了。甚至你挖到明朝的墓,只要不是什麼王爺墓,普通有錢的人墓,就算陪葬品很豐富,也是就地掩埋。

    那有很多人,把考古當盜墓,這其實不準確。考古不是盜墓,跟墓打交道只是考古的一部分。

    要想了解考古是什麼,還是應該看一些考古方面的書,比如《劍橋考古史》、《神祇陵墓與學者》、《田野考古》等等,但是這些書又太枯燥,而且我們想了解考古,不是想考古的專業知識,更多帶著獵奇的心理,想了解中國的考古人是怎麼樣的。

    如果有這個目標,可以看這本書:《考古好玩》。

    作者高蒙河是復旦大學的教授,常年帶著學生去進行田野考古,他的文筆也相當好,寫的東西有靈魂,生動有趣,今天我們就快讀這本書,瞭解一下真正的考古人生活。

    1.什麼叫考古?

    說起考古,大家第一印象跟寶貝有關係,沒錯,考古的重要內容之一是發現地下的寶貝,但考古學重視的是發現與研究,而不是寶貝。中國考古歷史其實不超過百年,但中國的歷史上有數起重大的發現,比如甲骨文,這個甲骨文是當時農民挖出了刻有字的龜骨,當可以治病的龍骨賣。那麼這個過程就不叫考古,頂多叫發現,當真正的文物專家發現甲骨文的價值,專門去河南進行發掘,這才叫考古。

    還有敦煌道士發現了敦煌藏經,但他也不是考古學家,那些從中國偷走經書的人也不能說是考古,只能說是發現。所以,連這種發現都不算考古,盜墓就更不算啦。

    盜墓重在寶,考古重在還原歷史,盜墓者完全不會在意的碎瓦片,碎布、穀物,可能在考古者眼裡就是寶。比如清朝的玉白菜跟一個原始遺址的稻種,在盜墓者眼裡,當然是玉白菜值錢,但在考古者眼中,後者可能更重要,因為玉白菜就是能賣錢,而這個稻種有可能把中國的文化往前推一千年。

    另外,還有一種文物學家,比如故宮裡修文物的,他們是考古學家嗎?不是的,除非他們也進行田野考古,他們只是文物學家。中國的歷史上還有一種金石家,就是分析各種古代寶物,比如李清照。這種人也不能稱為考古學家。因為考古學家最重要的特徵就是要進行田野考古,要從無中發現有,文物學家、金石學家都是從有發現有,這個就不能說是考古學家。比如郭沫若,他是金石學家,懂得很多,又是文物大家,又啟動了明朝定陵的發掘,但他沒有進行多少實地的考古,說他是考古學家就有點勉強。

    這又說明,考古重過程,有次考古學界開會,有的人一上來就說我們今天發現了什麼文物,有些是國家一級的,結果主持會議的考古界大佬夏鼐就說,你別說這個,這不是獻寶會,你就講講怎麼發現的。怎麼發掘的,發掘過程中碰到什麼問題,是怎麼解決的就可以了。

    所以,進不進行田野考古,是考古學家的硬指標。

    真正的考古人很辛苦,常年在外面,在山村裡活動,一年都難得回家。所以有說法:嫁人不嫁考古郎,一年四季守空房,有朝一日回家來,帶回一堆臭衣裳。

    考古家的家屬也常說:遠看是挖土的,近看是盜墓者的,原來是考古的。

    那麼田野考古有什麼講究呢?

    首先第一條,要搞好群眾關係。

    2.老鄉老鄉

    搞考古,第一要跟老鄉打交道。考古人進行考古的地方,多是老百姓的田地,老百姓的菜地,可能還是老百姓的墓地。你跑過去,說要挖一挖,當然給老鄉添麻煩,給他們找事。這個事情,也不能動粗的,什麼限期你們多久騰地方,這樣乾的是房地產商,考古人不可能這麼幹,他們都是文化人,講道理,更沒有很大的後臺給他們撐腰,他們只能說好話,跟老鄉論交情,套近乎。

    老鄉這一聽,當然就高興了,後面這兩個,雖然說是麻煩老鄉,但其實也是給老鄉一點好處。這樣一來,多半就談得通了。

    除了老鄉,還有派出所,去了當地,如果是一般人,可能認為自己是省裡來的,甚至是國家來的,那用跟派出所打招呼啊。但考古人到了當地,第一個要聯絡的就是派出所,一來是外來人口要進行登記,雖然是國家下來的,但一些路數不能省。這樣也是尊重人家,人家派出所反而會配合工作,要是端著架子,派出所的同志可能就會感覺你們這些人不尊重他,以後需要他們了,可能就不好說了。

    所以,登個記,喝個酒,是謂拜碼頭。

    所以考古人不容易,方方面面都要考慮到。甚至工作的村子有老人去世了,都要去叩個頭吃個飯,送個禮。入鄉隨俗,搞好乾群關係。這樣老鄉才不會把你當外人。

    還有碰到拿檀的,比如一次考古隊下去,到鄉里開證明,鄉里的辦事員,一看介紹信,是國家的,就犯難了,說你們是國家來的,我們當然要配合,但你這個信太大了,是國家的,要是縣裡的就好了。

    可見,辦事員也是看人下藥,看到這些考古隊員,都是文弱書生,不是官員,就要忽悠,說要等第二天辦,去縣裡問問(當時沒有手機電話)。這樣,考古隊三人就借住在辦事員的值夜班的房間住一晚。

    到了半夜,突然門被推開,被窩裡鑽進一個帶著雪花膏味的女人,一言不合就抱上來要嘿嘿嘿。考古隊員嚇得大喊,對方也是大吃一驚,鞋都沒要就跑了。考古隊員一分析,可能這是辦事員的相好,不知道辦事員今天不在,所以來相會,結果鑽錯了被窩。

    考古隊員就此決定,以此為要脅,讓辦事員明天就把證明開好,果然第二天,辦事員一聽,臉都白了,也不要請示縣裡了,馬上把證開好了。

    這些就是考古隊員在下面碰到的各種事情。常在外面跑,天南地北的,什麼人都見過,什麼景都望過,什麼事都碰過。考古苦是苦,但這些小插曲也算是增一樂。

    3.考古的吃喝拉撒

    高教授是帶學生的,每年會帶學生考古,到了村莊,到了野外,那一切就不如在城裡了。

    那麼吃喝拉撒如何解決呢?

    吃一般都是吃在老鄉家。住得遠,沒有老鄉,或者工地遠,不能回老鄉家,那吃飯就在工地解決了,多是一碗泡麵。高教授當年八十年代去考古,地方上還很窮,吃不上好面,高教授借人家的鍋下麵條,兩個人下三碗,多出的一碗給農家的小孩。因為一煮麵,小孩就站在旁邊看,流口水,其實也是一碗普通的面,但當時的農村,連一碗麵也是不常吃的。高教授說起來,現在還感到很難過。

    現在的情況就好些了,一般會請老鄉幫廚,伙食也比學校伙食好多了,考古的學生出一次田野,往往就要胖上不少。到了學校,又要開始減肥大業了。不過,老鄉的廚房也是事情很多,比如有個廚房裡擺著一個壽材,看著就嚇人,女生多半是不敢進廚房,碰到非要進廚房的,一定要男生相陪,一來一往,培養出古墓派小龍女跟過兒的感情。換一個地方,廚房沒棺材了,不過,卻成了男女生在半夜談戀愛的首選地。問為什麼選這裡,答:這裡有火,外面雖然空氣好,但怕有蛇啊蟲的。還是廚房好。

    這是吃的。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麻煩,比如用水麻煩,大家一天在土裡窩著,收工了總想洗個澡,但這並不容易,因為考古的地方,很多時候是在山村裡,並沒有水,那怎麼辦?只有儘量節約水,水洗完臉還洗腳,就是這樣,水也是不夠用的,又比如要洗頭怎麼辦。辦法就是儘量不洗,男人一律板寸,或者乾脆光頭。女學生可能愛美之心,那就留短點,長髮齊腰,尋人嫁了那就不現實了。但也有女生為革命事業獻秀髮,直接理光頭的,這要進入峨眉,也絕對是滅絕師太級的。

    另外就是不洗澡,行業交流,有一週不洗的,有夏天一個月不洗的,交流下來,西北學校的人天然抗髒,最高紀錄半年不洗澡。

    洗澡不容易,出恭就更不容易啦。因為農村嘛,多是旱廁,而且還是跟豬混在一起,男女也不分,到了門口,一概以咳嗽為號。也有大喊的:裡面有人嘛。

    有一天,一位急了,喊了一聲:有豬嘛。

    裡面的人撿起土塊,往豬一扔,豬嗷嗷叫。

    有!

    一邊出恭,一邊看豬在旁邊,要是孟廣美看到了,估計又要說道了,其實這不是沒文化,是物質條件不允許,有條件誰不想來個抽水馬桶,還可能暖屁股那種,要是孟廣美生在農村,她照樣會撩著白屁股在豬旁邊出恭。

    有一天,老鄉要把豬拿去市場賣,跟豬出恭有了感情的女生頓時情緒低落,高教授特地找到農戶,說你的殺豬計劃,嚴重影響了我們女同志的考古熱情,打擊了她們計程車氣。

    不一會,高教授回來了,傳達最高指示:農戶賣了大豬,將抱數頭小豬回來。女生歡呼雀躍,仿若重生。

    出欄時,女生紛紛與豬合影留照,共記這段革命生涯。

    有的男生不願蹲坑,就拿了鏟子到野外,先挖一坑,然後方便,隨後回填熟土。稱為埋雷。文物界所謂埋雷,一種欺詐手段而已,把假貨埋在地底,故意讓人挖出然後坑蒙拐騙,日本考古學家藤村新一就擅長埋雷,在考古工地埋入石器,一埋就把日本五萬年曆史推到數十萬年前。

    到了工地,出恭條件又不同,平原就要搭簡易茅房。如果是山地,那好辦,高教授一指:這是一號坑。

    所謂一號坑,女生專用出恭地是也。

    最難的是住,一般是住老鄉家,但住有住的麻煩事,比如分配房間,男生還好說,女生就麻煩了,有時分配來分配去,可能就剩一男一女安排不下,也不能湊到一個房間吧?高教授回憶,有一回,他到一考古現場,發現一男生跟三個女生住在一個房間,中間就隔了一道簾子。一問,女生怕房間有耗子,請男生入室壯膽。高教授當場下令,男生馬上搬出去!

    好想也去考考古!

    考古工業如同戰壕,男女生在一個戰壕戰鬥,容易生產硝煙級的愛情,往往出發時,不愛說話的兩個人,到了考古結束,就已經拉上小手談上戀愛了。

    4.考古與文物

    最後再聊聊考古與文物,大家覺得考古的人天天跟文物打交道,對文物一定是門清,什麼鑑寶之類的事情,考古學家一定在行。高教授很謙虛的說,他們對文物鑑定並沒有文物專家在行。因為他們一生只跟真的打交道,不如文物專家經常要在真假之間分辨。二者,文物專家涉獵廣,從先秦到清朝,可能都能說一說,但考古學家術有專攻,比如高教授是攻先秦考古的,先秦的東西,尤其是青銅器、漆器、瓦罐。他到是一眼就能看出門道,但後面的,明清之類的古董,他自己謙虛的說,確實不好分,另外,也帶著一點行業的驕傲 ,他們考古的,天天摸的都是國寶,挖上來就是真的,那有心情去看什麼假貨。

    另外,考古學家也不像文物學家,熱衷於估價,原因我們也說了,價值在他們眼中,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不是市場的概念,而是文化文明以及歷史的價值。所以,玉白菜可能還不如一個稻穀有價值。

    最後,高教授還說,考古不收藏,搞考古的人不允許搞收藏,這是一個行內的共識,為什麼呢?因為你天天跟文物打交道,要是家裡也收了一些文物,那就有可能說不清楚。所以從考古第一代李濟大師(去了臺灣)這裡就立下規矩,考古不收藏、考古不鑑定,考古不買賣。

    有人可能會問,考古現場,考古人要是看到有寶貝,會不會往袋子裡裝一個。這要分兩塊,一是這個問題不厚道,這等於問收銀的人收銀的時候,會不會把收到的錢裝到口袋裡,問廚師會不會把一塊好肉裝進口袋拿回來。這樣問,本身就是惡意懷疑論。但另一方面,有沒有收銀人往袋裡裝錢,廚師往身上藏肉的?這都是人性,都是靠自身來約束,你說完全沒有,也不太現實。

    5.考古是不是挖墳

    大家知道,以前發掘過定陵,很多人把考古跟挖墳聯絡在一起,其實不是,前面也說了,考古最重要的一項是田野發掘,挖墳還在其次,挖墳多是保護性發掘,就是發現了盜洞,墓中的氣閉性已經被破壞,不挖可能損失更大。另外是一些大工程需要發掘一些古墓,比如南水北調,三峽工程,因為這兩個工程,中國已經成了世界考古最活躍的區域,每年有數百個考古隊在活躍。

    但另一方面,古墓是能不發掘就不發掘,尤其是帝陵,比如秦始皇陵、武則天的墓,雖然有一些人從經濟角度說要挖,但考古界的共識是不挖。比如秦始皇陵,與其說不挖,不如說挖不動。因為它太大了,現在出土的兵馬俑挖了數十年都沒挖清楚,更不用說秦始皇陵了,要是嚴格按照現在的技術手段跟發掘標準,用小鏟子挖,挖開需要數百年,這麼長的時間,不如不挖。

    上面就是中國考古人的生活,當然還有很多,因為篇幅就不介紹了,大家可以自己去翻。我個人的感覺,這些真正的考古人,比胡八一、胖子、張起靈、謝靈運這些虛構的盜墓者要有趣多了。

  • 2 # 宸哲

    看來已經有很多很好的答案,原本不想再去參與。但看到依然有人在堅持說考古是盜墓。那麼我也想為考古發掘做點正面的宣傳。

    其實在考古研究中做得最好的並不是中國,而是外華人。最早將考古作為一門學說來專門研究的也是歐美國家。

    現在我們若是去國外的博物館參觀,就會發現他們博物館所展示的大多數的文物,全部是當年他們從國外盜掘回去的。

    包括埃及,包括兩河流域,包括中國的文物等等。全部是當年他們打著考古研究的幌子,盜掘偷運回去的重要文物。

    到今天,比如以色列依然在堅持進行著考古發掘,以此來證明猶太人先民就居住在現今的土地上。

    以上只是來證明考古的重要。

    包括中國現今的考古,為什麼此前會有中華文明斷代工程,那也是在為中華文明正本清源。

    再比如海昏侯墓,在已經發現的情況下,難道不去進行發掘,而是就地掩埋嗎?就算是暫時掩埋,也會需要人員去保護,說不定在某一天就被別人盜掘。墓中的重要文字文物,必定會遭受毀滅性的破壞。那些盜墓的人並不會對文字性文物進行保護,甚至他們有連保護的意識都沒有。在這樣的情況下,難道中國的考古人員不進行保護性發掘?

    盜墓小說的流行導致人們只看到考古的一個方面,而沒看到考古對文化研究的貢獻。當我們能夠站直身板,說自己是5000年文明古國的時候,是考古研究作為佐證。

    當歐美國家以荷馬史詩作為信史存在的時候,我們國家已經可以用簡牘,來佐證我們的歷史。

  • 3 # 探秘古埃及

    說點好玩的,有學者把考古學定義為:一門研究垃圾的科學!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很多人認為考古就是挖掘古代珍寶和尋找失落的文明。為了消除這種誤解,英國著名考古學家皮戈特(S.Piggott)索性將考古學定義為“一門研究垃圾的科學”。

    中國著名考古學家夏鼐先生給出的定義為:考古學是根據古代人類透過各種活動遺留下來的實物,以研究人類古代社會歷史的一門學科。

    他還定義了考古學這一術語的三種含義:其一,考古研究所得的歷史知識;其二,藉以獲得這些知識的方法和技術;其三,理論性的研究和解釋,用以論證古代社會歷史發展過程的規律。

    參見夏鼐,王仲殊:“考古學”,《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6年。

  • 4 # 咬文嚼字辯名實

    考者,烤也,敲也。古者,故也,過去的的意思,現在的果是過去的因,所以古即故也,有了問其故,大故小故的用法。考古就是把過去留下的說法,烤一烤,敲一敲,去掉水分和雜質,就是真實面貌。我們華人是從古至今時時考,日日考,咬文嚼字辨明實就是考古進行中!今日的田野考古屬於考古學的子項。中國規定保護性發掘,能保住就儘量不採取挖墳掘墓的方式來考古:因為我們有各種當時來考古,不必如西人只靠挖墳掘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黑白無常、牛頭馬面是怎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