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飛熊騎士

    很多人認為李靖成了托塔天王,是源於《封神演義》這部神話小說,其實非也,李靖是唐朝第一戰神,百戰百勝,去世後據說常常看到李靖顯靈,解救百姓於危難之中。所以,到了後晉石敬塘時期,封了李靖為“靈顯王”,這應該和“昭惠靈顯王二郎神”有區別的,這裡就不展開說了。值得一提的是,宋真宗為了表彰李靖,提了“靈顯王廟之贊”六個字。

    所以,早在《封神演義》之前,李靖便和神話人物產生了關係。至於,這個被民間奉為神話人物的李靖究竟是不是《封神演義》裡托塔天王李靖?就不得而知了。《封神演義》的李靖是商朝的陳塘關總兵,兒子金吒,木吒,哪吒也都是佛教人物,但是不排除作者是借鑑了“靈顯王”李靖,畢竟就算李靖沒有被神話,那也是個牛人。

    歷史上的李靖,有個牛逼的舅舅,就是隋朝名將,滅了南陳的主將之一的韓擒虎,而且在隋朝名將之中,韓擒虎屬於難得的善終。舅舅已經很牛了,沒想到外甥比舅舅還牛,在名將如雲的唐朝,特別是初唐裡排第二,沒有人敢排第一的人物。這樣一員大將,卻差點被李淵給殺了。原來,李靖早前在太原留守李淵手下擔任馬邑縣丞,因為和上司李淵關係不好,在李淵準備起事時,就打算去江都報告給隋煬帝。沒想到,李淵很快拿下長安,順便抓住了李靖,正準備殺了,無奈的李靖大叫,天下未平,就要殺壯士?這一喊,觸動了李淵和李世民,在李世民的強烈請求下,終於放了李靖。後來,李淵一定很慶幸,沒有殺了李靖,因為李靖的表現出乎意料。

    這也很好理解,畢竟李靖並非嫡系,之前又和李淵有怨,不證明自己的能力怎麼行?於是,李靖在平定南梁時,僅以800大破敵軍,俘虜五千多人。這一戰讓李淵對李靖的看法徹底改觀,甚至寫通道,之前的不愉快既往不咎,都忘了。此後,李靖為大唐南征北戰,所在皆克,最具代表性就是攻滅隋朝,初唐以來最大的對手東突厥,導致頡利可汗被生擒。關於李的戰績太多,大飛熊就不一一羅列了,關鍵是李靖有大功,卻不居功自傲,為人低調,又沒有參與“玄武門之變”這樣的帝位之爭的事情,屬於“純臣”,最終善終。

    尤其難人可貴的是,李靖不但有戰績支撐,調教出了蘇定方這樣的名將,還留下了許多兵書可惜已經失傳。但是,到了宋代,還在延用李靖的營陣法調教殿前馬步軍《宋史.本紀第十五》。據說,李靖曾經根據諸葛亮的“八陣圖”衍生,而創立了“六花陣”,對攻破騎兵有良好的效果,怪不得宋朝對李靖十分的推崇了。所以,李靖的軍事能力和君臣際遇在歷史上屬於罕見的,又相對完美,被世人從敬仰到神化,這就是情理之中了。

  • 2 # 零ii

    李總兵是中壇元帥哪吒的父親,協助武王克殷有功,後位列仙班。在古典小說《封神演義》和《西遊記》中出場。他的形象特徵是:身穿鎧甲,頭戴金翅烏寶冠,左手託塔,右手持三叉戟,還會使用寶劍。

    李靖是天宮中的衛戍司令,所生三子,《西遊記》認為長子金吒為靈山前部護法,二子木吒是南海觀世音菩薩的大徒弟,三子哪吒在自己的帳下效力。早年因與三子哪吒反目,燃燈道人賜他一座舍利子如意黃金寶塔,化解了父子前仇,所以稱為託塔李天王。

    托塔天王原型是印度佛教四大天王之一的北方多聞天王,傳入中國之後受到中國文化和審美意識的影響而表現出了顯著的中國文化特徵:身穿鎧甲,頭戴金翅烏寶冠,左手託塔,右手持三叉戟。塔是佛教的象徵,一般的寺院都有塔,是佛門安置經文、佛物和舍利子(得道高僧圓寂後火化的遺留物)的地方。唐僧經常訓誡悟空說的"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的"浮屠"就是指塔。

    北方多聞天王:梵文:Vaisramana。又名毗沙門,"多聞"以福,德知名聞於四方。住須彌山水晶埵,身為綠色,穿甲冑,右持寶傘(又稱寶幡),左手臥神鼠-銀鼠。用以制服魔眾,護持人民財富。又名施財天,是古印度的財神,在唐代他曾幫唐明皇退蕃兵的圍困,轟動一時,唐明皇為感恩,特命"諸道州府城西北及營寨並設其相"供養,佛也特設別院供養。是"二十諸天"中的第三天王。

  • 3 # 噼裡啪啦嘞

    闡教和截教之爭一直貫穿封神演義全書,姜子牙作為闡教門人,自然要多扶植自家人。金吒是文殊廣法天尊的弟子,木吒是普賢真人的弟子,哪吒是太乙真人的弟子,三人都是闡教十二上仙之一。李靖更是闡教二把手燃燈道人的弟子。

    所謂封神榜是指 修行上著成仙 修行中者封神 修行下者為人

    所有封神榜榜上有名之人皆可以為打神鞭所打 在封神榜封神之前也肯定會死 靈魂去等待封神

    你可以看 封神榜之鳳鳴岐山 武王伐紂 那個版本 比較正統 李靖他們最後拒絕封神 後來皆為肉身成聖 自己修行而成

  • 4 # 珍珍兒的新新

    此人之所以這麼厲害,完全是文武俱全,大唐帳下能打仗的猛將不在少數,有計謀的軍師也有很多,但是兩者都擅長的人才卻不多,而李靖恰恰就是這樣一人,他可以用很少的兵力給予敵人重創,也可以指揮大兵團正面作戰。而且他很會把握戰機,因為戰場上的機會稍縱即逝,可能一瞬間就沒有了,如果能夠抓住,那麼對改變戰局就會有很大的幫助。

    李靖這個人從不輕敵,所以他的一生很少打敗仗,不管敵人的實力強大還是弱小,他都會仔細商量對策,儘量用最小的傷亡給予敵人最大的創傷。在很多的戰術中,他最喜歡就是水戰,因為此戰法有很多未知因素,而且水流也很難控制,所以在當時被很多將領嫌棄。但是他卻不這麼想,每一次戰鬥都能利用洪水給予很大的幫助。

    大唐建立之後,突厥人成為了心腹大患,他們利用自己擅長騎射,經常騷擾邊境,殺害百姓,搶走糧食。大唐天子盛怒之下命令李靖率軍出征,沒想到他只帶領三千騎兵出擊,翻山越嶺之後繞到了突厥可汗的後方,打對方一個出其不意,最後還生擒了敵人的可汗,徹底消滅了東突厥對大唐的威脅。

    幾年後,吐蕃再次進攻大唐,此時李靖已經是個年過六十的老人,但是唐太宗還是命他率軍出征,而這也是他一生中的最後一仗。敵人看唐軍的主帥是一員老將,心中不免郵了輕敵之心,結果李靖卻兩路出騎兵,利用黑夜突襲吐蕃老巢,將敵軍可汗殺死,即位的太子知道大唐盛怒不敢侵犯,只能降唐。

    那麼這樣一位大唐名將怎麼成為了托塔天王呢?這個他名字有關係,他原名李藥師,而這根佛家有一定關係,因為他生前戰功無數,結果被很多人傳頌為半人半神仙,所以當他去世後,很多百姓為了紀念,修建了不少寶塔來紀念他。這就有了托塔天王一說。

  • 5 # 王事情

    雖然一直標榜是原著黨,但這個問題真的不能用原著回答。首先可以肯定,神話裡的托塔天王,其原型的的確確就是出自大唐軍神李靖,這個毋庸置疑。但一個大唐軍神,何以竟成為天庭的降魔大元帥?這個問題在封神和西遊原著中是找不到答案的,只能求諸書史,尤其是佛典。

    一、毗沙門信仰

    東漢明帝夜夢佛祖,乃以使者遠赴西域取經。經年餘,使者偕胡僧俱歸,白馬馱經,明帝建白馬寺,自此佛教興於中土。《封神》中接引出場時,有詩“佛光出在周王世,興在明章釋教開”,指的正是此事。經三國兩晉南北朝五百多年的傳播,佛教在中國興盛一時。所謂“南朝四百八十寺”,梁武帝捨身入佛,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兩次滅佛,透露的正是佛法之盛,已威脅到帝國的統治根基。

    北周武帝死後,滿打滿算也才三年,外戚楊堅便篡位建隋,時為公元581年。589年隋滅陳統一中國,時年李淵長子李建成出生,小字毗沙門。在此之前的571年,後來在民間傳說中大放異彩、並與毗沙門產生了千般聯絡的李靖出生。

    說這麼多,這位毗先生究竟是幹什麼的呢?

    佛經中有四天王之說,即東方持國天王,名提頭賴吒;南方增長天王,名毗留勒叉;西方廣目天王,名毗留博叉;北方多聞天王,名毗沙門。四天王之中,以毗沙門與唐人關係最深。

    《新唐書·卷79》“隱太子建成小字毗沙門”,正史有載,這也罷了。

    《三教搜神源流大全》中“天王”條雲:

    昔唐太宗從高神起義兵,有神降於前,自稱毗沙門天王。頭同乃定亂,其手將有豬首象鼻者,故所向成功。及即位,詔天下公府祀之。

    高僧不空譯《毗沙門儀軌》也講了一個故事,唐玄宗時西域五國聯軍圍攻安西都護府,援軍救援不及,天子求教於不空。不空遂為請毗沙門天王父子神兵。一個多月後安西表到,詳述其時場景:

    霧中有人身長一丈,約三五百人盡著金甲,至酉後鼓角大鳴,聲震三百里,地動山崩,停住三日。五國大懼,盡退軍抽兵。諸營隊中並是金鼠咬弓弩弦,及器械損斷,盡不堪用。有老弱去不得者,臣所管兵欲損之,空中雲:“放去,不須殺!”尋聲反顧,城北門樓上有大光明,毗沙門天王見身於樓上。

    “身長一丈”之人為毗沙門之子獨健二郎,“空中雲”者即為毗沙門。安西表章之後,並附有天王父子畫像。後來皇帝下旨,“宣付十道節度,所在軍領令置形像,祈願供養。天寶元載四月二十三日,內謁者監高慧明宜天王第二子獨健,常領天兵護其國界。天王第三子那吒太子,捧塔常隨天王。”獨健領天兵護唐,有詞牌名《二郎神》唱響神州大地,後來成了二郎神楊戩的原型。那吒即哪吒,為天王第三子,封神和西遊中都保留了這種人物關係,被稱為哪吒三太子。而天王則被附會到了開國元勳衛國公李靖身上。

    有唐一代,毗沙門信仰盛極一時,《酉陽雜俎》裡記載了一個叫趙高的地痞,在背上紋著毗沙門像,衙門裡公人竟然不敢下杖。當時毗沙門廟宇幾近遍佈全國,晚唐士人盧弘正《興唐寺毗沙門天王記》說“十室之邑,亦嚴其廟宇”。可見其盛。

    二、託塔李天王

    昔年明帝使者寫浮屠遺範,到的並非印度,而是今天中亞一帶的大月氏。在包括今天新疆在內的中亞一帶,佛教信仰極盛,到唐朝時,這種狀況更是有增無減。

    歷史上真實的唐僧(玄奘)取經歸來後,寫了一本《大唐西域記》。先寫縛喝國(約在今阿富汗北部),謂其城西南有納縛僧伽藍,伽藍即佛寺,寺中有毗沙門天王像。突厥肆葉護可汗領兵欲取之,夜夢毗沙門託夢質問,並“以長戟貫徹胸背”,肆葉護遂死。見卷一。

    又瞿薩旦那國(即于闐國),“其王遷都作邑建國安人,功績已成齒耋雲暮,未有胤嗣恐絕宗緒。乃往毗沙門天神所祈禱請嗣,神像額上剖出嬰孩。”意思是國王建國後春秋已高,沒有子嗣,於是求禱於毗沙門,神像額頭裂開,產下嬰兒。玄奘取經過於闐時,見於闐國王“甚驍武敬重佛法,自雲:毗沙門天之祚胤也”,祚胤意即福報及於子孫後代,這是以毗沙門苗裔自居。見卷十二。

    于闐國祚極長,長達千餘年,直到北宋時期仍然存在。在唐時,于闐是安西四鎮之一,其國王自認唐之宗屬,在唐朝沒落後,國王尉遲僧烏波易姓為李,改名李聖天,並取年號同慶(912~966年,據《中國曆代年號考》)。唐五代時的異族首領又稱天王,故李聖天即稱“李天王”。于闐王族既自稱毗沙門之後,相應地,毗沙門天王也漸漸被稱之為“李天王”。就這樣在西域這塊地方,毗沙門就姓李了。

    而在中國這邊,李靖的神話化也正在如火如荼。

    李靖本是大唐軍神,一生百戰百勝,滅國之戰有四,即南破蕭銑、東擊輔公祏,北亡東突厥、西破吐谷渾。貞觀十七年(643年),成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上元元年(761年),成為武廟十哲之一,配祀武成王姜子牙廟,一應祭祀與文宣王(孔子)相等,這標誌著李靖神話化的開始。

    官方這麼宣傳,民間自然也不甘落後。比如千古流傳的《虯髯客傳》,我們都知道了紅拂夜奔、虯髯客海外稱王的傳奇。還有李靖代龍王行雨的傳說也為人所知。

    《續幽怪錄》“李衛公靖”記載,李靖微時,借宿山中,曾代龍王家族行雨,結果他好心辦壞事,多下了二十尺雨,把山村全淹了。而龍王家族也很講理,以他是凡人沒有為難他,臨走時反而賜其二奴(丫鬟),“惣(總,全部)取亦可,取一亦可”。

    兩奴一個從東廊出來,貞和悅怡;一個從西廊出來,憤氣勃然。李靖因為剛把事辦砸,不敢兩個全取;又不想讓人覺得他膽小,就帶了西廊的走。剛出門景物全杳,奴亦不見。後來李靖成為唐時第一武將,卻終身不及於相,被解讀為他沒帶走東廊的悅奴:

    世言關東出相,關西出將,豈東西而喻耶?所以言奴者,亦臣下之象,向使二奴皆取,即位極將相矣!

    這個傳說在唐宋時極為著名,影響也極為深遠,在山西翼城的李靖廟就又被呼為“風雨神廟”,河南考城李衛公廟被視為“歲旱祈雨輒應”。而眾所周知的是,興雲佈雨本是龍王的事,而在佛經中,毗留博叉天王又統領龍王,一來而去,故事的脈絡就全混亂了,最後:

    毗留博叉名字不好記,就變成了毗沙門統領龍王;

    李靖行雨犯了錯,龍王也沒把他怎麼著,這顯得他比龍王家族牛逼多了,再加上西域那邊一直有“李天王”的說法,於是李靖就變成了毗沙門;

    又因為毗沙門名字中有個門字,老百姓就把他編排成了看大門的;

    而既然李天王姓李,再跟著佛家混明顯不大合適,結果道家就把他吸收進了道家神譜之中。

    元刊本《樂毅圖齊七國春秋平話後集》卷下“鬼谷下山”一節有云:獨孤角獨戰四將,五匹馬混戰,如黑煞真武賢聖鬥,毗沙門託塔李天王。可見最遲在元代,李靖已正式與毗沙門天王合而為一。

    《西遊》與《封神》都寫作於明代,西遊在前,李靖為托塔天王,征討花果山時被玉帝封為降魔大元帥;封神在後,實是仿西遊而生的作品,又煞有介事的寫了李靖一家的前傳故事。

    三、商朝無李姓

    封神中,李靖本為陳塘關守將,在與哪吒的父子之爭中拜燃燈道人為師。後來出山助周,功成回山,後來肉身成聖。

    很多朋友都覺得,李靖就是李靖,跟唐朝的軍神沒有任何關係;楊戩就是楊戩,跟北宋的大太監也沒有任何關係。他們最強大的理由就是,為什麼商朝不能有個人正好姓李名靖、有個人正好姓楊名戩呢?

    您別不信,還真沒有。

    李姓出自商末的理徵改姓,理徵在紂王倒行逆施時出逃,見李樹而改姓。在他之前,世界上是絕不會有個人姓李的。

    楊姓出自周武王之子唐叔虞一系,至少得在武王伐紂後三十多年才出現,因此,封神大戰中也絕不會有個人姓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嘉靖會被選為皇位繼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