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史海閒聊
-
2 # 歷史名將錄
說暴斃,是因為根據史書資料記載,包拯是在宋仁宗時期,1062年五月十三日發病,13天后,包拯去世。這個時間可以說是非常短暫,在古代絕對稱得上“暴斃”二字。包拯去世前擔任的官職是樞密院副使,宋仁宗本來想讓他去做禮部侍郎,包拯推辭了。
在此之前的幾年裡,發生了兩件事。一件是1058年,包拯曾經上奏宋仁宗,認為天下安定,宋仁宗應該立太子了。宋仁宗卻反問道:“你認為該立誰呢?”包拯說:“您這樣問我,其實是懷疑我。我如今已60歲了,又沒兒子,哪會想那些亂七八糟的事呢!”
第二件是1059年,擔任三司使的張方平、宋祁二人,先後遭到包拯的彈劾被免官,宋仁宗打算就讓包拯來做三司使。三司使是掌管國家財政的官職,歐陽修跟宋仁宗打報告,認為張方平、宋祁罪過沒那麼大,包拯故意罰重些,好讓他自己來接任謀利,宋仁宗聽完不置可否。
北宋嘉祐七年,包拯正在巡視樞密院,忽然發病回家休養。宋仁宗聽說後,派人從宮中送去了慰問的賞賜,包括一些藥物等。包拯急性去世後,宋仁宗親自趕到了包拯家中弔唁,併為他輟朝一天,表示哀思,可以說包拯死後的哀榮是足夠了。
包拯死後葬進了故鄉的家族墓中,與夫人董氏合葬。900多年後,墓葬出土修復工作展開,專家們試圖在遺骨中還原包拯死亡的真相。不過,包拯的墓葬在歷史上也曾經遭遇“盜墓”,是金兵所為。專家發現,包拯與妻子的遺骨都非常凌亂,墓誌銘的擺放位置也不對。
不過墓內發現的十二時神傭,為包公的身份作了證。宋代官員死後,陪葬品是有嚴格規定的,根據身份等級來,只有二品以上的官員才能陪葬十二時神傭。墓誌記載了包公的事蹟和出生、發病、死亡時間,很多人都好奇,包公究竟是自然病逝,還是服藥後被毒死?
專家們對包公遺骨進行了現代科技檢測,發現其頭骨內的砷等有毒元素,比現代人的頭骨含量低;不過在古代,砷並不是唯一的毒藥,另外一種常見的是汞,也就是水銀。而包拯的頭骨中,汞含量明顯高於正常水平,有人因此斷定包公是被宋仁宗毒死。
古代的硃砂水銀含量高,而且硃砂會用來煉丹製藥。宋朝有規定,不能殺文人士大夫,如果宋仁宗不能直接對包拯如何,或許會想到來暗的。但專家認為,更大的可能性是包拯死亡時正值夏季,要把屍身從京城運回他的故鄉,人們才把硃砂放進他棺內,用來儲存屍身完好。兩種觀點爭論不休,不知你對此怎麼看呢?
-
3 # 初策
在中國歷史上,包拯包青天的美名可謂是家喻戶曉,其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也是相當之高的。人們都知包拯他秉公斷案,乃國民心中正義的化身。那麼如此之人,又怎會慘遭暴斃而亡的下場呢?
據史料記載,包拯是在宋仁宗時期,也就是1062年5月13日突發疾病的,隨後在短短數日便離開了人世。在如此短的時間段突然離世,這不得不讓人心生惋惜和感慨,同時也不禁心生疑惑,其突然暴斃而亡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在此,人們有兩個猜測:一為毒發身亡;二為正常死亡。
一、毒發身亡自包拯之墓被世人發現之後,有關專家學者便對包拯的屍骨展開了一番研究,企圖從中能夠將包拯“暴斃”之謎解開。
專家學者透過使用現代科技檢查技術對包拯的遺骨進行了精細檢查。檢查報告顯示,包拯的骨頭內含有大量的砷等有毒元素,除此之外,人們還發現包拯的頭骨汞含量明顯高於正常水平。由此推斷,包拯顯然是被毒害而亡的。
二、自然死亡包拯屍首中含汞量過高確實是使人生疑的,但據記載,包拯逝世時節為夏季,古人為了使屍首不那麼快腐爛,往往會對屍體進行加工,而“汞”就是古人最常用的防腐劑之一。依據包拯當時的社會地位及社會影響力還有就是皇帝的喜愛,其去世後必然是得到厚葬之禮的。再加上古人都注重“落葉歸根”這一傳統理念,要將包拯的屍首運回其家鄉也是要時間的,為防止屍體在運輸過程早早腐爛,對其屍體進行防腐加工處理也是必須要做的工作之一。
如此一來,包拯屍體中含有大量的汞似乎也能說的通了。再加上包拯的墓穴也曾遭受過破壞,人們開墓後發現其遺骨與其妻子的遺骨都相當凌亂。因此也使此次測試有些不確定性。
總結總而言之,包拯的死亡之謎還有待考究。以上便是我對包拯暴斃而亡的看法。
-
4 # 雪域雄鷹001
說暴斃,是因為根據史書資料記載,包拯是在宋仁宗時期,1062年五月十三日發病,13天后,包拯去世。這個時間可以說是非常短暫,在古代絕對稱得上“暴斃”二字。包拯去世前擔任的官職是樞密院副使,宋仁宗本來想讓他去做禮部侍郎,包拯推辭了。
在此之前的幾年裡,發生了兩件事。一件是1058年,包拯曾經上奏宋仁宗,認為天下安定,宋仁宗應該立太子了。宋仁宗卻反問道:“你認為該立誰呢?”包拯說:“您這樣問我,其實是懷疑我。我如今已60歲了,又沒兒子,哪會想那些亂七八糟的事呢!”
第二件是1059年,擔任三司使的張方平、宋祁二人,先後遭到包拯的彈劾被免官,宋仁宗打算就讓包拯來做三司使。三司使是掌管國家財政的官職,歐陽修跟宋仁宗打報告,認為張方平、宋祁罪過沒那麼大,包拯故意罰重些,好讓他自己來接任謀利,宋仁宗聽完不置可否。
北宋嘉祐七年,包拯正在巡視樞密院,忽然發病回家休養。宋仁宗聽說後,派人從宮中送去了慰問的賞賜,包括一些藥物等。包拯急性去世後,宋仁宗親自趕到了包拯家中弔唁,併為他輟朝一天,表示哀思,可以說包拯死後的哀榮是足夠了。
說是你信嗎?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改寫的。推斷應該是宋仁宗毒死的。
-
5 # 原yuan也
包拯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名人,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一個名字。說到包拯,想到的就是他為官清正廉潔,為百姓謀福利,斷案思維縝密,是著名的神探。
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今安徽合肥肥東人),乃北宋名臣。包拯於嘉祐七年逝世,年六十四,獲得追贈“禮部尚書”,諡號“孝肅”,故後人稱其為“包孝肅”。包拯這一人物對我們現代人來說並不陌生,在《少年包青天》、《大宋奇案》等等知名影視作品中,包拯皆被深度塑造展現過,黝黑的面板及額頭上一月牙形狀的胎記最是深入人心,似乎是包大人的特徵了。實際上,包拯本人面板並不黝黑,額頭上也沒有那麼一個月牙印記,影視上這樣的造型,來源於戲曲中對他的表現:戲曲常以黑臉表現“鐵面”,包拯此人不偽辭色悅人、不畏權勢、不徇私情,正是一箇中正耿直的“鐵面”;額上的月牙同樣是來自戲曲之中,用以表現他“日斷陽、夜斷陰”,乃星宿下凡,在漆黑夜裡同樣能明判是非。於是由於這些原因,人們往往並不知道真實的包拯,其實也是個與旁人一樣樣貌平常的人。那麼包拯又為何被稱作“包青天”呢?原來是與他斷案如神有關:曾經一戶人家的牛舌被割上報時,包拯出了主意讓失主把牛殺了賣掉。在宋朝,私殺耕牛是犯罪,而割掉牛舌的做法既不圖財又不合理,他認定這是一樁尋仇案。果然,當報案人殺了自家的牛送去集市出售後,有一“熱心人”前來舉報。包拯一聲令下控制住舉報者,問他為何割人家的牛舌,那人驚慌失措下招供到:自己與老農有仇,本就想割掉牛的舌頭讓其不能進食,逼得老農自己殺掉牛來觸犯法紀,自己就可以將老農送入大牢——僅僅兩日,包拯就把這毫無線索的案子破獲了。
包拯在朝廷時,貴戚宦官們都因為他而有所收斂。人們將包拯笑比作是黃河水清一般極難發生的事,婦女和孩童都知道他的名聲,管他叫“包待制”,因此京城裡的人都說:“暗中行賄疏不通關係的只有閻羅王和包老頭兒。”包拯因為自己端正的品行及性格受到人們的愛戴,因此包拯去世時,朝野震驚,全城哀悼。他在社會享有的盛譽使得後世人們都在廣泛傳頌著他的各種事跡,被翻拍成了無數優質的影視作品,於是包拯就成了以為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
關於包拯當時在開封逝世時的情況,墓誌銘上記載為:“嘉佑七年五月己未,方視事,疾作為歸。上遣使賜良藥,辛未,遂以不起聞。” 從以上記載可知,包拯從發病到亡故僅有13天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他還服用了“上遣使賜良藥”。
由於包拯生前敢於諫諍,不畏權貴,執法不徇私情,受到貪官汙吏的仇視,又這樣突發性地去世,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懷疑和關注,即包拯究竟是病死?還是服藥後被毒死的?
最近,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與安徽省博物館等單位合作,利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產生的同步輻射,對包拯遺骨進行了研究。發現包拯遺骨中鈣、鐵、汞元素比現代人骨中的含量高,而砷和鉛的含量均比現代人骨中的含量低或相近。 眾所周知,古代的毒藥主要有砒霜(砷)、硃砂(汞)等,它們都具有“劇毒”的性質,包拯遺骨中砷含量較現代人低,可以初步排除包拯生病時服用大量含有砒霜藥物的可能性,至於包拯遺骨中汞含量較現代人高,這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古人為儲存屍體(防腐),在棺木中放入硃砂,由於硃砂對骨頭的侵蝕和汙染引起汞含量增高;另一種可能是包拯生前曾服用小劑量含汞藥和食品。
同步輻射的研究結果,排除了包拯生前服用大量含有砒霜藥物的可能性,但不排除服用小劑量含汞藥物或食品的可能性。分析結果支援包拯屬正常死亡的結論 。
但是,從生病13天就死了、還是服用了皇帝賜的藥後突然死亡, 還有檢測結果遺骨中鈣、鐵、汞元素比現代人骨中的含量高和 死後出殯的要21口棺材分別從七個城門而出、很明顯包拯知道死了仇家也不會放過自己、怕別人找到他的真實墳墓故設疑冢,這幾點來看,可能是被仇家換了御賜的藥、是被毒死的。
-
6 # 漢時明月
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今安徽合肥肥東人),乃北宋名臣。他為人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貴,鐵面無私,且英明決斷,敢於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史書記載,包拯在63歲時因病突然去世,但是關於他的死到底是被毒害還是真的因病而死,一直都有人對此提出質疑。
一九八零年,合肥市政府決定在包河的南岸修建包拯墓園。包拯的遺骨,是與家族中很多人合葬在一起的,因此在遷葬時必須先做鑑定。在鑑定過程中,竟然無意中發現包拯的遺骨中的砷元素含量特別高,於是又引起了一場關於包拯死因的爭論。
包拯去世的那年是六十三歲,死前身體健康。如果包拯遺骨中含有過量的砷元素,那麼,就很可能是被仇敵所毒殺。包拯是不是被毒死的?是誰下的毒?為什麼要毒死他?包拯之死,真的會成為一個千古之謎嗎。
史料記載包拯在發病期間服用了“上遣使賜良藥”。由於包拯生前敢於諫諍,不畏權貴,執法不徇私情,受到貪官汙吏的仇視,又這樣突發性地去世,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懷疑和關注,即包拯究竟是病死?還是服藥後被毒死的?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與安徽省博物館等單位合作,利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產生的同步輻射,對包拯遺骨進行了研究。發現包拯遺骨中鈣、鐵、汞元素比現代人骨中的含量高,而砷和鉛的含量均比現代人骨中的含量低或相近。
大家知道,古代的毒藥主要有砒霜(砷)、硃砂(汞)等,它們都具有“劇毒”的性質,包拯遺骨中砷含量較現代人低,可以初步排除包拯生病時服用大量含有砒霜藥物的可能性,至於包拯遺骨中汞含量較現代人高,這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古人為儲存屍體(防腐),在棺木中放入硃砂,由於硃砂對骨頭的侵蝕和汙染引起汞含量增高;另一種可能是包拯生前曾服用小劑量含汞藥和食品。經同步輻射的研究結果,排除了包拯生前服用大量含有砒霜藥物的可能性,但不排除服用小劑量含汞藥物或食品的可能性。分析結果支援包拯屬正常死亡的結論。
既然包拯屬於正常死亡,並非毒殺,那他因什麼病而死呢?大家知道,彈劾大臣,審閱卷宗,對於勵精圖治、一心為民的包拯來說幾乎是每天的工作,披閱案卷,耗時過多,長時間處於微弱的緊張狀態,這就好比溫水煮青蛙一樣,等病變察覺的時候,就已經晚了。它造成的後果就是,頸腰椎周圍的韌帶由於得不到充足的氣血供應,就會慢慢形成鈣化,兩側的牽拉受力開始不均勻,久而久之,椎間盤就會突出,擠壓周圍的組織和神經,頸腰椎病就會形成。古書上也提到他有類似於頸椎病的毛病,加上他年事已高,疼起來寢食難安。中藥材硃砂安痛丸、健腦丸、人丹、七釐散、蘇合香丸等藥物中皆含有汞。包拯在服用這些藥物時,會有一定量的汞被攝入休內。這些就印證了他骨骼內含有汞的原因。所以說,包拯之死於頸椎病有直接的證據。
回覆列表
說起古代鐵面無私、不畏權貴的清官擔當,大家多半會想到包拯與海瑞。不過包拯的名聲顯然比海瑞更好一些,這可能與民間戲曲演繹有關,還有就是二人的作為有些差別。不過,包拯被百姓稱為“包青天”,備受愛戴,皇帝也器重,為何在宋朝他會暴斃而亡呢?
包拯的死因有點蹊蹺,在嘉祐七年,包拯秉公辦事的時候,突然疾病發作,經過一番搶救後,包拯才得以回府修養。得知此事的仁宗皇帝便派人前去給包拯,服藥後的包拯在僅僅13天時間裡就暴病身亡了。
因此很多人紛紛猜測,有人懷疑是包拯平時得罪的那些大臣想借此機會除掉他,所以在太監拿藥的時候暗中調包,這才讓包拯服藥後暴死。也有人懷疑是腹黑的仁宗皇帝賜的藥有問題。
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下,專家在安徽合肥市肥東縣解集鄉包村找到了一座宋代古墓,開啟墓門的時候發現這座古墓已經被挖掘了,專家進去以後只是發現了一些凌亂的骨頭,以及一些破敗的石碑。專家講骨頭送到北京檢測,檢測發現包拯頭骨中汞含量為0.14,超過了平常人的含量。
在高科技儀器的分析下,專家竟然驚人的發現包拯的遺骨含有大量的汞。這種物質在古代還有一種稱呼叫做硃砂。莫非包拯真的是被毒死的?
對此,專家也無法確定,因為在古代硃砂的用途很多,那些郎中在藥物裡摻入少量的硃砂也是很常見的現象,包拯有可能是因為服入了大量含有硃砂的藥才導致暴死;
還有,古人常常用大量的汞來給屍體用作防腐處理,這些汞也有可能是這個原因進入身體的。當然,也還是不排除被毒死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