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驕然
-
2 # 大衛思想
卡萩沙火箭炮採用導軌發射,使用汽車機動。火力強勁,屬於面式覆蓋武器。最早使用的主要期間發生在蘇、德戰場的轉折期,以後一直伴隨蘇聯攻克柏林。
二戰德國也有火箭炮,不過結構複雜,發幼機前置,且使其旋轉,造成成本高居不下,雖然精度高一些,但無法大面積使用。
美國也有火箭炮,看二戰紀錄片可知,但基本上用於海軍對陸攻擊。
透過運輸方式看,美國在歐洲戰場主要是空運、公路,一部分海運,這種方式快捷,但更注重機動,蘇聯後勤靠鐵路,也必然注重火力,就是蠻力一馬平推,對這種火力覆蓋也是情有獨鍾,所謂的“大炮兵主義”。
綜合上述,我想這個就是“卡萩沙”名動江湖的原因吧。
-
3 # 榮華之武器堂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裝備火箭炮的國家除了蘇聯之外,還有德國、美國等,不過它們的名聲都沒有蘇聯喀秋莎名氣大,一方面是裝備數量,另一方面則是作戰用途不一樣。
蘇聯的火箭炮研製從上世紀30年代開始,1933年末,空氣動力實驗室的阿爾捷米耶夫完成了82和132毫米帶尾翼火箭彈的設計工作。這兩種火箭彈既可車載發射,又可機載,射程可達5千米以上。之後,在此基礎上,1938年10月開始了車載火箭實驗。1939年4月,16管火箭發射裝置МУ-2設計獲得批准。
這款16管132毫米、彈架能進行180度旋轉的自行火箭炮,它就是後來聞名於世的БМ-13-16型樣車。 這種新兵器以“喀秋莎”的綽號於1939年9月開始秘密裝備部隊。6輛配屬陸軍,另5輛配屬塞瓦斯托波爾的海軍岸防部隊試用。 試用過程中,儘管部隊反映良好,但卻遭到中央炮兵總局局長庫利克元帥的阻撓,火炮遲遲沒有定型。直到蘇德戰爭前西,在斯大林親自幹預下,才有了正式編號БМ-13-16。
1941年7月14日,費廖羅夫大尉指揮的火箭炮連對奧爾沙火車站的德軍進行了第一次齊射,宣告了新型作戰火炮的誕生。從此以後,在莫斯科、斯大林格勒、高加索、庫爾斯克等地都留下了它的身影,每一次戰役幾乎都是在它的轟鳴中開始和結束並一直伴隨蘇軍最終攻克柏林。
最初的БМ-13-16型火箭炮,口徑132毫米,最大射程8.5公里,16發火箭彈8-10秒內發射完畢。此後,運載車輛改為吉爾-151,提高了機動效能,最大行駛速度為60公里/小時,最大行程600公里。
二戰期間,蘇軍火箭炮有四個系列,它們分別是82毫米M8系列,132毫米M13系列,300毫米M30系列,310毫米M31系列。戰爭期間,蘇聯總共生產了2086門БМ-8系列,6844門БМ-13系列和1184門БМ-30系列火箭炮。其中有3374門是裝在卡車上的(不包括美國援助的吉普車改裝的喀秋莎)。到戰爭結束時,蘇軍已擁有7個火箭炮兵師、11個獨立火箭炮兵旅、114個獨立火箭炮兵團又38個獨立火箭炮兵營,擁有火箭炮9350門。整個戰爭期間,共生產各種口徑火箭彈1440.1萬發。
-
4 # 慕什塔戈
“喀秋莎”是蘇制BM-13型132毫米16管火箭炮的別稱。這款火箭炮,蘇軍在整個二戰期間共計裝備了6800門,這一數字可稱得上是冠絕全球,超過其他各國火箭炮的總和。
而且,蘇軍在“喀秋莎”的火力運用方面,首開“集中使用、快打快撤”之先河,同時調集十餘門甚至幾十門“喀秋莎”行一次齊射,以突然、猛烈的打擊效果彰顯其暴力美學,爾後迅速撤離。既確保了己方火力在單位時間內達到足夠密度,又免於遭到敵方火力報復。
這種打法令德軍很不適應,只見蘇軍發射的火箭彈如流星火球一般照亮整個夜空,伴隨著撕裂長空的尖銳呼嘯從天而降,短短十幾秒就把陣地變成一片火海。二戰期間,一再遭到“喀秋莎”狂虐的德軍士兵,在驚恐萬狀之餘給這種武器送了一個綽號“斯大林的管風琴”。
其實,德華人也有屬於自己的“管風琴”——一種被他們稱作“希姆萊管風琴”的80毫米24管自行火箭炮。該炮底盤採用法國造的索瑪半履帶式裝甲車,安裝有雙層24根發射導軌,可一次發射48枚80毫米高爆火箭彈;而蘇軍“喀秋莎”以吉斯卡車為底盤,一次只能發射16枚火箭彈,在防護力和火力密度方面均遜色於“希姆萊管風琴”。
然而,對射擊精度要求過於苛刻的德軍高層卻堅持認為這款火炮的散佈太大,加之裝藥量太少,綜合表現差強人意。於是,“希姆萊管風琴”僅僅生產了13門便不再裝備給黨衛軍。
二戰時期,不僅蘇、德有“管風琴”,美國也有。這款由M4“謝爾曼”坦克改裝而成的T34型114毫米48管自行火箭炮,曾經裝備給巴頓指揮的第二裝甲師,在突破齊格菲防線戰役中有上佳表現。其後期改進型的發射管數由48管,先後增至50管和60管;火箭彈直徑也由114毫米增至183毫米。怎奈裝備部隊時間太晚,還沒來得及大顯身手,二戰就已接近尾聲。
縱觀二戰歷史上出現的眾多“管風琴”,就武器先程序度而言,蘇軍火箭炮絕非一家獨大。自1805年英華人康格里夫研製出第一支現代火箭起,到二戰爆發初期,許多國家都掌握了火箭炮製造技術,尤其是德國在這方面的研製起步更早,1925年就開始著手固體火箭研究,1938年就研製出一款150毫米6管牽引式火箭炮。
無論是發射管數、彈體直徑,還是自身防護、射擊精度,綜合各項效能指標,蘇軍“喀秋莎”火箭炮都並不佔優,在某些方面甚至還處於劣勢。一款效能中庸的火箭炮,何以做到一枝獨秀,成為二戰時期名氣最大的火炮?原因有以下三點:
“喀秋莎”設計最合理所謂設計合理,是指武器結構設計符合二戰時期的戰場實際。蘇軍的“喀秋莎”最初以吉斯—6型卡車為底盤,後期改為速度更快的嘎斯卡車,既沒采用過裝甲車底盤,也沒采用過牽引車設計。這樣做,雖然犧牲了自身防護力,卻在降低武器成本、便於大量裝備部隊的基礎上,提高了機動速度,使“喀秋莎”能夠以高達90公里的公路時速完成機動打擊任務。
“喀秋莎”運用最得當勿庸置疑,蘇軍在火箭炮的戰法運用方面技高一籌。蘇軍自始至終都把“喀秋莎”當成一種面殺傷武器,實戰中往往採用群炮齊射的發射方式,以排山倒海、鋪天蓋地之勢,瞬間對敵軍叢集目標實施火力覆蓋,從而彌補了單炮射擊精度上的不足。而不是像德、美等軍隊過於強調單炮精度,對火箭炮只限於小規模使用,往往用於殲滅或壓制一個點。
“喀秋莎”戰果最豐碩自從1941年7月15日,12門“喀秋莎”在斯摩稜斯克附近的奧爾沙防禦戰中一戰成名,這種武器就深得蘇軍士兵鍾愛,不惜以夢中情人之名為其冠名。此後,“喀秋莎”伴隨著蘇軍的反擊腳步一路向西,從斯大林格勒到庫爾斯克,從烏克蘭到羅馬尼亞,直至蘇聯衛國戰爭取得偉大勝利。在柏林戰役中,蘇軍集中上千門“喀秋莎”實施齊射,其火力密集程度堪稱驚世駭俗。有時不得不承認,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正是“喀秋莎”的出色戰果,才成就了蘇軍火箭炮的歷史威名。
以上觀點,敬請指正。
-
5 # 薩沙
這是因為喀秋莎火箭炮的使用數量最多,起到的作用也最大。
其實英國、美國、德國都有火箭炮,甚至日本也有。
但這些國家的火箭彈根本無法和蘇聯的喀秋莎相提並論。
以最常見的喀秋莎BM-13型火箭炮為例,這種132毫米口徑的火箭炮一共裝備了高達6800輛。
另外還有82毫米 M8火箭炮2400輛,300毫米M31火箭炮1800輛。
3者相加,就是1萬1000輛。
這個數量太驚人了,就算今天也沒有國家能夠超越。
在斯大林格勒戰役蘇軍動用超過1500門火箭炮,成為蘇軍火力的支柱。
在這種複雜城市戰環境中,喀秋莎進行火力覆蓋的面殺傷,特別有效。
德軍最怕的就是喀秋莎,因為它的火箭炮能夠覆蓋一塊地區,裡面的人不容易逃脫。
到了白俄羅斯行動,蘇軍使用2300門火箭炮。
到了最後的柏林戰役中,蘇軍動用3255門火箭炮。此時,蘇軍火箭炮已經是絕對支柱了。
在4月16日柏林戰役剛開始階段,蘇軍同時動用1100門喀秋莎火箭炮,對德國陣地實施轟擊。蘇軍進行的飽和炮擊中,最厲害的就是喀秋莎火箭炮。
柏林城很大一部分,就是被喀秋莎摧毀的。
-
6 # Jack准將
我是鵬正!我來回答!我是喜歡軍事和歷史的小學弟鵬正。
在蘇聯時期喀秋莎火箭炮是極為有名的,不光是他戰爭中輝煌的成績,而是它的威力讓敵人膽寒。就和蘇聯名歌喀秋莎一樣,如果再配上喀秋莎火箭炮的話那一定是個絕妙的組合。具體我們來說一下喀秋莎為什麼這麼有名。
喀秋莎火箭炮是和戰爭一起孕育出來的,如果沒有那場戰爭的話,喀秋莎火箭炮可能就已經扼殺在搖籃裡了。其實喀秋莎火箭炮更注重於實戰,並且喀秋莎火箭炮是根據事實來決定的。
喀秋莎火箭炮出色的效能和方便作戰喀秋莎火箭炮的底盤卡車發射架都是基本通用的,這樣的目的就是注重於實戰和方便,比如本體底盤受損,就可以根據戰場形式而定來直接更換,況且蘇聯人本來的特性,把自己的東西照的又大又粗,而喀秋莎火箭炮也不例外,結實、耐操、威力大,並且生產能力和下蛋一樣,能夠及時滿足戰爭的需求量,而其他國家的火箭炮是不能比的,不過喀秋莎火箭炮只有一個缺點,那就是精度很差,但是已經無傷大雅,有喀秋莎火箭炮滿足很多優點,蘇聯方面直接就用威力代替精度,大家是眾所周知的。就和下雨一樣密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承受住這樣的打擊。而其他國家的火箭炮則相差甚遠,比如蘇聯的老對手德國,德國的火箭炮很精緻,威力不錯,但是有著極其複雜的結構,華而不實,這就根本沒有和喀秋莎火箭炮相比,英法美根本就不用提了。
-
7 # 瘋狗的輕武
因為二戰就屬蘇德戰場打的最刺激,而蘇德戰場又是陸戰為主,因此柯秋莎這種簡單、粗暴、非常具有毛子暴力美學特徵的大殺器就恰好就成了二戰中火箭炮圈子裡最靚的仔。
從效能和使用來看,喀秋莎BM-13-16這種最普遍的型號能裝在16枚132mm口徑,裝藥4.9公斤的火箭彈,一次齊射能頂的上16臺自走火炮,雖然重灌緩慢,但喀秋莎玩的就是裝完逼就跑,想想就刺激。沒有毛子會傻到射完一輪還在原地等著德棍炮兵還擊。機動+火力的玩法在二戰時是絕對正確,被一波犁完地的德軍還在蒙圈中,喀秋莎們就集體跑路。
而且喀秋莎BM-13對卡車底盤還不挑,不管毛子自產的ZIS6還是美國援的萬國、雪佛蘭、通用,只要是6個輪的卡車都上軌道變身自行火炮
廉價、簡單、粗暴、迅速、有效,這些武器特徵無意間與老毛子的人格特性完美融合,我想這也是喀秋莎在火箭炮圈子裡最有名氣的根本原因。
說個題外話,別看喀秋莎一萬多臺產量似乎挺高的,但德華人火箭炮的產量才叫一個高,口徑最小都是15cm起,還有一堆40cm級別的變態
然而這又咋樣,德華人的氣質不符合炸B暴力美學啊~
-
8 # 讀史溯源
弘毅為您專業解答!
二戰中蘇聯的喀秋莎確實名氣最大,有這麼幾個原因。
一、名字取得好名字就是代號,好名字很容易讓人印象深刻,不論人還是事物。喀秋莎是一首二戰時的蘇聯歌曲。描繪一個名叫喀秋莎的姑娘對離開故鄉,保衛邊疆的情人的思念,這首愛情歌曲以節奏明快、流暢的特點被廣泛傳唱,深受歡迎。一開始喀秋莎是保密的,大家也不知道名字是什麼,當士兵們看到火箭發射架上有一個K字,不自覺的想起自己在遠方的女朋友,喀秋莎火箭炮的名字由此而來。喀秋莎這個浪漫的名字本身自帶流量,名氣也越來越大。
二、火力最猛,遠超常規火炮二戰中,一個炮兵師擁有一百多門火炮,一次齊射也就能發射一百多枚炮彈。由於喀秋莎火箭炮依靠火箭彈自身的發動機發射,後作用力很小,所以能快速發射大量火箭彈,一輛BM-13型火箭炮可以一次發射16枚132毫米的火箭彈,這個口徑的火箭彈可以說是重炮級別了,蘇軍一個火箭炮團有24門喀秋莎火箭炮,一次齊射就可以發射近384枚火箭彈,短短几秒鐘就能覆蓋足球場大小的區域。德國士兵曾回憶,最害怕的就是喀秋莎火箭炮的聲音,被盯上了,逃跑的可能都沒有,只能向上帝祈禱,被德華人稱為“魔鬼火炮”。
三、機動能力強一百多門重炮放在陣地上,再移動就很困難,然而喀秋莎就不一樣了,火箭炮架安裝在吉斯-6載重卡車上,機動性極大提高,想打就打,想走就走,隨時可以移動到指定位置。在莫斯科戰役和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喀秋莎火箭炮大顯神威。一旦某條防線即將被德軍攻破,喀秋莎火箭炮就會迅速完成部署,對該位置防線中的德軍幾輪齊射,讓德軍攻勢迅速瓦加,然後迅速轉移,這讓德國空軍轟炸機很難在第一時間轟炸喀秋莎火箭炮,即使喀秋莎發射時產生大量的煙霧,但其靈活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點不足。
喀秋莎火箭炮的名字好聽,深入人心,火力強、射程遠,機動能力高,這種幾乎沒有缺點的火箭炮被人們津津樂道,反觀德國的希姆萊管風琴火箭炮,雖然名字也很好聽,但威力很小,而日本的四式火箭炮,雖然威力很大,但是射程只有1400米,還不如迫擊炮的距離,如同玩具一樣。綜合考慮,喀秋莎火箭炮以絕對優勢佔據二戰火箭炮排行榜的第一名。
回覆列表
喀秋莎火炮之所以出名,是因為處在那個年代,它的發射速度極快,有很大的覆蓋性,而且可以裝在卡車上,機動性好,可以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避免遭到對方襲擊,另外喀秋莎火炮使用的時候,正是蘇德戰場上轉折點,因此說卡秋莎火炮的意義就更為重大了,其實卡秋莎火炮在當時也有它的缺點,那就是準確度不高,但是由於它發射速速度快彌補了這一缺陷,所以當大量的喀秋莎火炮攻擊一個目標的時候,其威力是可想而知的。
對於前蘇聯來說,卡秋莎火炮的使用其意義是十分重大的,在消滅德軍的戰役中,喀秋莎火炮是功不可沒的,或許這就是喀秋莎火炮的功名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