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瘋狗的輕武
-
2 # 尖刀出鞘
瓜分伊朗,無非就是取得地緣利益與經濟利益的雙重收穫,當今超級大國美國在中東也有頭疼的事情,那就是伊朗這個漏洞,當年美國與伊朗關係本來非常好,但是後來伊朗宗教領袖上臺,從親美政權瞬間變為反美政權以後,美國在中東的政策就出現了史無前例的大漏洞,而且伊朗這個漏洞是無法從外界去彌補,因為伊朗的地理位置、石油產量、地區影響力都是美國必須要拿下的,否則中東的政策就會一直事倍功半,所以蘇聯與英國要瓜分伊朗,肯定也是從中東這個地方的特殊性,而伊朗又是特殊性當中的重中之重,瓜分伊朗無非就是給自己取得利益而已;
掌控中東就是間接把控全球,而把控伊朗就是掌控中東的重要一環,首先伊朗與沙特一樣也是石油儲備豐富的國家,另外伊朗還比沙特更加重要的是,伊朗控制了霍爾木茲海峽,而且這個重要的戰略通道,完全處於伊朗的軍隊嚴密監控之下,主要還是伊朗佔領了霍爾木茲海峽中間的幾個重要島嶼,透過在這些島嶼上駐紮軍隊,部署岸艦導彈,就能將所有透過的石油船隻封鎖下來,所以說得伊朗者得中東;
伊朗石油儲備豐富,對世界石油供需平衡、交易方式️著重要的影響力;伊朗有著巨量的石油儲備,所以其石油開採能力一旦完全挖掘出來,那麼對世界就會有很大的影響,首先就是石油價格的影響,如果伊朗願意配合,透過控制石油產量,可以將世界油價維持在一定的範圍之內,也可以讓石油價格快速拉昇與降低,所以伊朗的配合對世界上的每個大國都有重要的影響,如果資源消耗大的話,肯定希望伊朗能夠增加產量,拉低價格,當然也不排除透過提升石油價格,從而打擊對手;
另外伊朗的石油交易,如果說二戰過後的美國,透過工業與軍事上的優勢,領先全球,從而奠定了其全球霸權的基礎之外,那麼石油美元就是美國登上世界經濟大國的墊腳石,而石油美元的出現,主要還是當年美國同沙特、伊朗這兩個中東地區大國,簽署了協議,所有的石油交易都必須透過美元,所以美元才會從一張廢紙,成為世界流通的貨幣,而美國因為石油美元而收穫豐盛,這其中伊朗的配合功不可沒;
伊朗面積不小,屬於中東地區大國,蘇聯與英國瓜分伊朗,無非就是遏制地區大國威脅;任何一個老牌大國,都不希望有新興大國出來挑戰,尤其是不希望有地區大國對自己的利益形成威脅,而當年的蘇聯與英國,瓜分伊朗無非就是不想二戰結束以後,在中東這個地區上形成一個新的地區大國,尤其是中東、波斯灣這塊重要的石油生產地區,形成一個新的不確定因素,所謂國際關係“沒有永恆的盟友,只有永恆的利益”,英國與蘇聯作為老牌帝國,其實對於遏制地區大國發展都有一套自己的發展經驗(後來的美國也是從中學到不少);
伊朗的領土在整個中東上來看,無論是地緣優勢還是大小,都能讓伊朗有發展成為地區大國的潛力,而且佔領伊朗就能佔領整個波斯灣地區一半的產油地帶,這對英國和蘇聯來說都是巨大的利益,所以二者股份伊朗,一個是為了覬覦其石油資源,另外一個也就是遏制未來地區威脅;
-
3 # 榮華之武器堂
按照當時蘇聯和英國的解釋是為了防止伊朗出現親納粹勢力。
之所以要出兵,源於當時伊朗和德國的親密關係。1921年,伊朗禮薩-汗(Reza Shah Pahlavi)上校透過政變上臺,建立巴列維王朝。他長期依賴德國進行軍備建設,在伊朗工作的德國專家達到5000餘人。而且,兩國的經貿關係也極為密切,德國在伊朗有大量投資。顯然,這種特殊關係讓許多國家趕到一種潛在的威脅。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後,英國開始向蘇聯提供援助。當時,兩國認為,彼此最安全、最便捷的通道就是伊朗(它北臨蘇聯高加索,南接英國佔領下的伊拉克)。因此,英蘇兩國絕不容許在伊朗出現親納粹的勢力。
另據檔案披露,德國最高統帥部當時的確有佔領伊朗的作戰預案,設想德軍一旦粉碎高加索地區的蘇軍後,將趁勢攻入伊朗境內,奪取波斯灣的油田和煉油廠,繼而進攻英國控制下的印度。
1941年7月18日和8月16日,英蘇駐德黑蘭大使兩度照會伊朗政府,要求伊朗驅逐國內的德華人,而禮薩-汗國王堅持本國已宣佈中立,況且國內的德國僑民數量有限,都處於伊朗警察的嚴密監視之下,因此英蘇的擔憂沒有道理。禮薩-汗還向美國總統羅斯福發出求救信。不過羅斯福回信告訴他為了確保貴國不落入納粹之手,英蘇兩國如果採取軍事行動是迫不得已,對於伊朗領土則沒有企圖。
此時,英蘇兩國的總參謀部商定於8月25日對伊朗實施南北夾擊。北線的蘇軍為第44、47和第53集團軍各一部組成的伊朗作戰叢集,南線英國則將駐伊拉克的部隊改為波斯和伊拉克軍團(2個師又3個旅)。
當時伊朗軍隊共有12萬人,編為11個師又6個旅,5個師在北部,4個師在南部,2個師在首都德黑蘭。除了陸軍外,伊朗海軍有艦艇18艘(裡海8艘,波斯灣10艘);空軍8個大隊飛機400餘架。
8月25日凌晨,蘇軍兵分三路率先發動進攻。之後,英國空軍也開始轟炸阿瓦士機場同時海軍開始炮擊阿巴丹。由於雙方力量懸殊過大,伊朗軍隊迅速被英蘇兩軍粉碎。8月30日和31日,英蘇軍隊相繼在薩南達季和加茲溫會師。束手無策的伊朗國王禮薩-汗只得呼籲就地停火。
1941年9月17日,英蘇兩軍舉行盛大的進駐德黑蘭儀式。次日,禮薩-汗國王在英國軍官監視下離開德黑蘭,從阿巴斯港乘船流亡模里西斯。 在英蘇兩國監督下,禮薩-汗的兒子巴列維被扶上王位,伊朗隨即成立新的王國政府,新任首相福魯吉奇簽署了驅逐在伊朗的德國、義大利、匈牙利和羅馬尼亞公民的命令,這些國家設在伊朗的使館全部被查封,所有相關檔案被分送給英蘇兩國。10月17日,英蘇兩軍從德黑蘭撤離,但他們對伊朗其他地區仍然進行了分割槽佔領。這也為日後的冷戰埋下了伏筆。
英國和蘇聯軍隊控制伊朗後,透過伊朗向蘇聯輸送物資的“波斯走廊”受到保護,大批物資透過這裡運往蘇德前線,英國也保護了自己的“石油生命線”。1942年1月,伊朗國王巴列維與英、蘇簽署結盟條約,承諾為盟國提供物資支援,英、蘇兩國也保證“在對德戰爭結束6個月後完全從伊朗撤軍”。1943年9月,伊朗向德國宣戰,由此成為盟國一員。在當年11月舉行的德黑蘭會議上,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丘吉爾和蘇聯領導人斯大林一致表示維護伊朗獨立和領土完整。
-
4 #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首先要科普一下,別看伊朗是個中東國家,當年可是跟蘇聯接壤的,北方連線著蘇聯的加盟共和國——阿薩拜疆、土庫曼;跟另外兩個蘇聯個頭最大的加盟共和國俄羅斯和哈薩克隔裡海相望。甚至,在民族、宗教方面,也長期一度處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形之中。
比如,現任的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追根溯源的話,竟然不屬於波斯族,而是伊朗境內的亞塞拜然人,與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亞塞拜然同為一個民族。當然了,這主要跟蘇聯地盤實在太大有關。
二戰時的伊朗,只能說是“險些”被瓜分,最終還是靠著美國,掙扎著保持了獨立。
上世紀20年代,巴列維王朝剛剛建立的時候,就跟魏瑪時代的德國打得火熱。雙方經貿互補性非常強,德國的工業非常仰仗伊朗的石油資源,伊朗的軍備、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也離不開德國的技術支援和投資。
二戰初期,號稱為“中立國”伊朗,不但拒絕了英法提出的驅逐所有德華人的要求,還繼續向德國出售戰略物資。
巴列維王朝的伊朗為了既得利益,堅持腳踏兩隻船,除了主打親美外,在“中立國”的幌子下,就這麼明裡暗裡的跟德國親親我我。
(時任伊朗國王禮薩·汗,他就是巴列維的爸爸)
此時,被打的暈頭轉向的英國,基本都忍了。畢竟,在德國的“閃電戰”下,連歐洲陸軍NO.1的高盧雄雞都倒了,幾乎就剩自己一國在死扛,實在是顧不上。
然而,隨著1941年6月22號,蘇德戰爭的開始,形勢又有了新變化,不但英國不忍了,連蘇聯也坐不住了。
很顯然“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為了讓蘇聯在東線拖住德軍,生死存亡之際,英國拋棄了一向拿來說事兒的,意識形態啊、共產主義威脅啥的,開始主動向蘇聯提供軍備援助。
考慮到,在制空權和制海權都比較弱的情形下,這些物資如果走海運的話,被德軍轟炸機和潛艇中途攔截的機率很高。
在歐洲走陸路呢,蘇聯以西的歐洲,不是德國的佔領區,就是他的僕從國。
因此,最佳選擇,就是透過伊朗,用鐵路輸送到蘇聯境內。
只是,想當年,伊朗鐵路可是德華人幫著建好的,管理者也由德華人擔任。而且,在國際法的層面上,作為所謂的“中立國”也確實有權利自行決定讓對方過或者不過。
更要命的是,長期以來,德國在伊朗的“僑民”,除了大量的工程技術人員和商人,也充斥著不少間諜。這些人有的已進入到了伊朗的要害部門,對其政府高層領導施加著強大的影響力,操控著社會輿論,甚至有些伊朗的權利人物都被忽悠的傾向於加入軸心國,跟納粹結盟了。
此情此景下,英國跟蘇聯一合計,決定,既然好言相勸的話伊朗不從,那麼幹脆“滅口”算了,看伊朗這個軍力,不會太費勁的。
結果呢,還真就這麼回事。1941年8月25日,英國和蘇聯從南北兩個方向,同時向伊朗發動進攻,英國這邊,從伊拉克出兵,僅僅拿出了兩個印度步兵師、一個空軍中隊、一艘護衛艦和一艘澳洲武裝商船,稍微跟伊朗軍團大了個照面,就全殲了伊朗海軍,還有導致了一位伊朗海軍司令“壯烈殉國”。
蘇聯這邊呢,大國的體量可不是吹的,雖然自己被德軍在西部領土包了餃子,但竟然還能騰出手來,出動了1000輛坦克,從陸路方向大兵壓境。
當然,殺雞焉用牛刀,這明顯不是給伊朗軍隊準備的,更像是打算事後跟英軍在伊朗領土上爭地盤用的。
4天后,禮薩汗國王就無奈的停止了抵抗,主動向英蘇求和。
英軍和蘇軍順利在伊朗國都德黑蘭會師,並舉行了一次聯合勝利閱兵式。
(下圖,跟蘇聯會是的英軍代表是印度籍官兵)
不過,英國與蘇聯堅稱這並非軍事侵略,屬於一項必須的預防性措施,是把伊朗用作援助蘇聯的陸上走廊的“必要手段”。
儘管溫言在口,但行動上,兩國可是一點都不含糊。數千名德國“僑民”,靠南的被英國扔到澳洲薅羊毛;靠北的被蘇聯送到西伯利亞去挖礦、種土豆。
同時,親德的禮薩·汗國王“被”遜位,流放到了大英帝國的非洲殖民地模里西斯,王太子被拎起來做了國王。這就是那位在1979年伊斯蘭革命中,讓人民群眾給轟出了祖國的奢侈國王巴列維。
22歲的巴列維國王有著西方教育背景,見過大世面,比他爸的腦子更靈活。在心驚膽戰的當上國王后,開始利用東西方的矛盾,爭取伊朗再次實現真正的“獨立”。
為此,巴列維國王加強了向美國投懷送抱的力度。他清楚的很,美國一直惦記著伊朗的石油資源和它的戰略地位,一旦伊朗完全被英、蘇兩國控制,別說美國再來想搞事情、佔便宜,可能連根針都插不進去。
因此,對美國來說,保持伊朗的“獨立”地位,最合它的心意。
於是,在共同利益的驅使下,美國開始積極斡旋英、蘇、伊三國的衝突,在次年簽了個三國同盟條約。書面上,英、蘇政府保證尊重伊朗的領土完整和主權及政治獨立,並在反法西斯戰爭結束後的6個月內從伊朗撤軍。同年9月,美國政府以保證盟國軍用物資輸往蘇聯交通線的安全為藉口,派兵進駐伊朗。自此,美國勢力正式進入伊朗,逐漸在伊朗高層成功忽悠了一批“美粉”,不斷擠壓著英、蘇的勢力。比如1943年的德黑蘭會議,就是美國做東主持的,最先殺進來的英、蘇兩國反而成了“客”。
二戰中,無論是真心還是被迫的,“伊朗路線”確實為美英援助蘇聯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以至於被美譽為“勝利之橋”。
只是,直到日本投降,二戰的亞洲戰場徹底結束,蘇聯還是一點撤軍的意思也沒有。面對提出的應該從伊朗撤軍的建議,總是以各種理由敷衍搪塞,甚至還在伊朗北方地區強行挖油運回國內。
眼瞅著英軍撤了小半年,蘇聯還是捨不得走,但國際條約擺著,也不好直接無視。於是,以“支援受壓迫民族取得自治”的名義,資助了伊朗庫爾德民主黨,在伊朗北部強行建了個庫爾德斯坦——馬哈巴德共和國,類似的還有亞塞拜然民族自治政府等等。
尷尬的是,這些五花八門的“自治政府”除了蘇聯自己,國際上沒一個認的,美國操縱的聯合國更是不斷向蘇聯施壓,通過了數個強制撤軍的議案。
到了1946年5月,面對各種責難和壓力,蘇聯實在扛不住了,最終從伊朗撤軍。那些個“自治政府”也曇花一現般的隨之迅速覆滅。
這次國家分裂危機的化解,讓巴列維國王對美國感激涕零,成了比以色列更早的,美國在中東最堅定的盟友。
這就是被看作“冷戰導火索”之一的“伊朗危機”。自此,蘇聯和美國在中東地區的角逐和對峙正式拉開序幕,甚至一直延續到後冷戰時代的今天。
回覆列表
為了清除納粹在中東的勢力,外加伊朗一直以來都是英俄地緣博弈之地
首先伊朗的地緣位置很重要,一戰結束之後,分崩離析的奧斯曼土耳其分裂成了一堆小國,而且絕大多數地盤都由英法這兩國聯大佬掌控。到30年代納粹上臺之後,他們認識到一戰時候英法比他們能抗,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海外殖民地輸血。
因此,德華人開始在伊朗這個名義上還比較獨立的國家下外交功夫,透過鼓動反殖民主義(針對英法),反猶太思潮,反共產注意(針對蘇聯)來起到降低英法影響力,切斷波斯灣航線,切斷阿拉伯至地中海的石油運輸線的戰略目的。甚至在發動侵蘇戰爭時,還能從透過伊朗直接從南邊打蘇聯的高加索石油區。
等到德軍真開始入侵蘇聯,伊朗這塊地又是美國和加拿大主要援蘇的通道之一(波斯走廊)。
而當時伊朗的大佬巴列維國王政治上是親納粹的,這肯定讓英國和蘇聯很慌啊,伊朗萬一全面倒向德國,那盟軍的頭就很大了,所以乾脆直接聯合入侵,把巴列維趕下去算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