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研習社

    近代以來,歐洲人用火炮開啟中國的國門。當手持來復槍、推著16磅步兵炮的英華人來到這個火藥發源的國度時,發現這裡計程車兵仍然還停留在歐洲數百年前的時代。那麼,西方人的火器是如何做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呢?

    從中國而來

    華人最早使用可以發射子彈的管狀火器是在南宋時期(1132)。隨著南宋海上絲綢之路的日益發達,火藥作為一種名為“中國雪”的商品與管狀火器技術開始傳入阿拉伯世界。當時的阿拉伯人在短時間對這種武器進行了仿製,並將之命名為馬達法。

    13世紀,蒙古鐵騎的洪流踏遍東歐大地,傳說當時“孛烈兒”(波蘭)的一名修道士冒著生命危險記錄了蒙古軍隊中火器的樣式與作戰方法,讓西方人第一次見識到了火器的威力。蒙古人的征服結束之後,地中海的歐洲商人就從阿拉伯人手中得到了這種神秘的武器,開始了逆襲的科技征服之路。

    歐洲故事

    火藥武器使用的最早記錄出現在1 326年歐洲的一份輝煌的手稿中。它描述了一個戰士

    將一根燒紅的鐵棍放在一個花瓶形容器底部,點燃了一個像箭一樣的彈射物。火器最早用於戰爭的記載出現了14世紀中期威尼斯與熱那亞的戰爭中,這個時期的火器依舊十分原始,並沒有表現出較高的技術含量。

    

    圖/西班牙火繩槍兵

    大炮在戰爭中的首次使用應當是英法百年戰爭中特雷西戰役當時英軍使用”射石炮”來抵抗法軍,這時的大炮射出的仍然是原始的石球,其殺傷力遠遠低於威懾力。手持的火藥武器(通常被稱為手炮或手持火炮)是與炮兵同時出現的。15世紀中期,這些武器第一次出現在歐洲,通常由一個士兵握在手裡或者用肩膀扛住(常常由一根木樁支撐),而由另一個士兵透過慢引火線點燃武器,這與同時期的中國火銃基本同步。

    15世紀,歐洲的軍械匠們就開始在槍筒的一邊開槽(一道被人稱為製造來復線的工序)。起初的目的可能就是要減少殘存在槍筒中的火藥累積物。但是,後來他們發現帶有螺旋槽的槍筒,可以使子彈在射擊中具有更強的穩定性和準確性。

    17世紀,燧發槍出現在歐洲戰場上,這種新的引火方式的廣泛使用使得歐洲火器水平逐漸領先世界(同時期中國燧發槍並沒有得到普及)。隨後的18世紀,來復槍管的引入使得火槍的射速與準確性大大提高。同一時期,歐洲管閥技術的發展也使得後裝步兵火炮與開花彈進入戰爭。歐洲人的火器技術在這一時期終於完全超越中國。

    

    圖/燧發槍

    15世紀之後歐洲實驗科學與機械工業的進步是歐洲火器全面超越中國的關鍵原因,而缺乏相應工業水平的古代中國最後也難逃落後的命運。

    

    圖/歐洲火炮

    參考文獻:1. (美)查克·維爾斯著 吳浩譯,武器的歷史,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年

  • 2 # 火器工坊

    自此金屬管狀火器隨著蒙古人的西征來到歐洲之後,歐洲人便將火器和戰爭繫結在了一起。相比於傳統的遠端冷兵器,火炮的價格要遠低於同樣威力的投石機和弩炮,火門槍也是訓練成本要低於弓箭,而製造成本又要低於弩箭。因此很快火器便受到了歐洲各國的重視。繼阿拉伯人的“馬達法”之後,歐洲人很快便擁有了自己的火門槍和攻城火炮。因為長期的戰火紛飛,歐洲人對火器效能的要求越來越高,再加上文藝復興之後的科學復興,歐洲火器的質量和戰術也是越來越先進,並很快超越了發明火藥的中華帝國。

    在十四世紀80年代,歐洲出現了成熟的火門槍技術,在當時的德國,有一種叫做坦奈堡手持槍的火門槍被裝備入軍,並且在當時德法戰爭中,手持這種火門槍的德國黑騎士曾對法國騎兵造成了重創。而在此前的英法百年戰爭第二階段,法軍充分利用火炮優勢加強了城市防禦,並收復了幾乎全部的被英軍攻佔的土地。當時的歐洲火炮,不同於洪武大銃,火炮的炮管是由鐵條用鐵箍箍合,再用鉛水黏合縫隙。炮筒的尾部用青銅藥室連線,就射程和威力而言,是要強於洪武鐵炮的。

    十四世紀末和十五世紀以後,歐洲的火器發展進入了高速列車階段,而此時的中國,火器發展卻極其緩慢,這裡倒是有很多政治經濟原因夾雜其中。首先,中國明初的洪武朝廷,是個剛剛推翻元朝的封建集 權制國家,火器的研製與使用統一由國家嚴格監控,所以明初的火藥配方,火銃的製造技術與工藝規程,一概藏於密室,當時的其他人及時至今日的後人都全然不知。歐洲則不同,當時邦國林立,又值市民階層同封建貴族開始進行奪權鬥爭的時期,火藥與火器的研製與使用技術廣為傳播而沒有嚴密的控制,故在互相間的競爭中發展也較快。

    其次,中國明初洪武朝廷,是一個集中統一的大國, 其統一指揮的軍隊超過百萬,即使是按10%比例裝備明軍,火銃之數也在10萬支以上,戰場上的遺存物也較多,今人尚能見到的遺存實物多達上百件。歐洲的國家較小,軍隊也有限,在初期雖已能製造手持槍,但使用者寥寥無幾,至今所見到的遺存物只有少數幾件。

    其三,中國明初的火器由國家統撥銀製造,不計成本,沒有競爭能力,私人也不得擅自制造,製品更新甚緩。歐洲在火器製造之初便開始進行成本核算,由市場調節,奉行優勝劣汰的原則,所以創新甚快。這種狀況在15世紀便明顯地表現出來。中國明朝的火銃,雖然在永樂年間(1399~1424,含建文4年)有所改進,但直到嘉靖年以前,其發射方式上仍然未變。

    再就是,明政府對匠籍工匠的壓迫,使得明代的工匠經常逃籍和沒有生產積極性,而同時期的歐洲火器工人卻有豐厚的報酬,可以極大提高人們發明創造的積極性。這便是明代後期火器發展滯緩的原因。

  • 3 # 夏蟲欲飲冰

    人類最早的鑄炮技術是從製作火門槍、鑄鐘等技術延伸、發展而來的,所以在當時,很多的鑄炮師老本行都是為教堂鑄鐘的!因為這兩者的製作工藝是相通的!人類製造的早期金屬火炮、火門槍最初都是銅質(青銅、黃銅、紅銅都有),因為銅和青銅的熔點低,延展效能好,質地堅韌,不易炸膛,是鑄炮的優質材料,所以當時各國都流行鑄造銅炮,而整體澆鑄鐵炮的技術,歐洲人直到1540年左右才掌握,而且這一技術還被英國保密了很久,等到十七世紀時才在全歐洲流傳開來!

    至於為什麼後來鐵炮成為了主流,那是因為銅炮的價錢實在是太過昂貴了!銅炮的價格最低也是鐵炮的五倍!是價格逼迫著人類不得不提高金屬處理技術,將鋼鐵變成鑄炮的主要原料!

    以下是正文:

    第一步,要鑄造銅炮首先要製作一個用來熔化銅料的熔爐,如果有坩堝更好,若是沒有坩堝等工具也不要緊,只要有熔爐就行!

    製作熔爐的泥土,可以直接扒白蟻丘上的粘土,要是找不到白蟻丘,選用普通的粘土也可以,只要將泥土中的石子、木棒等雜物挑出即可。

    白蟻丘上的粘土沒有太多的雜誌

    1.添水將泥土溼潤,並不斷的和泥,使其熟化,在這期間可以加入草莖。

    和泥

    2.把熟化完成的泥土捏製成泥磚,然後圍壘成一個圓型的熔爐,熔爐不需要製作太高,有個半人多高就行,周圍可以打入幾根木棍加固一下,防止其倒塌。

    壘熔爐

    3.熔爐壘好後,讓其自然陰乾幾天,然後在其底部開出三個通氣孔,輸風管將會透過這三個小洞往熔爐內部輸送空氣!為了不讓銅水意外從通氣孔流出,這三個輸風管都要傾斜45度插進熔爐內。

    傾斜插入三根輸風管

    4.在熔爐上開好三個通氣孔後,還要在其最底部開出一個出料口,當銅料融化成銅水後,就會從這個孔排除,但這個出料口在銅料未完全熔化為銅水之前,要先用泥土封上,等到需要時再開啟。

    在熔爐底部挖一個出料口,然後用泥土堵上,需要時再開啟

    第二步,製作早期銅炮需要用到泥模。

    泥模由模芯和模殼兩部分組成,推薦使用失蠟法制作!

    1.首先取一塊合適大小的蠟塊,長、寬、高都要和準備製作的炮管規格差不多大,然後將其雕刻成炮管的模樣,並鑽出炮膛,其整體大小要和真正的金屬炮管一般無二,形制如下圖。

    炮管的結構圖

    2.當炮管的蠟膜製作完成後,用粘土包裹住蠟膜,連其內部也要填充上泥沙,只在炮管尾部留下進料口,下圖是泥膜的剖面圖。

    大概就是這樣製作出的炮管泥模

    紅箭頭所指的的部分就是蠟模

    3.下圖右側的兩個圓柱型泥土疙瘩就是製作完成的炮管泥模,匠人們接下來會加熱使其內部的蠟模熔化流出,這樣泥模的內部就留下了炮管形狀的空腔。

    炮管泥模

    泥模內的蠟制炮管會受熱熔化排出,只留下炮管形狀的空腔

    這種失蠟法制作炮管泥模的方法因為簡單可靠,在歐亞都很流行,但也有的地方使用其他方法制作炮管的泥模,他們的製作方法如下:

    1首先找一塊大小合適的木頭,把其雕刻成炮管的形狀(內部中空),接著準備兩個比木製炮管大一些的“木箱”,並將木質炮管放進其中一個木箱內,然後往木箱裡填充調好的泥沙(即型砂,泥、沙的比例、乾溼度都要注意)。

    因為沒找到此方法的影片,所以用製作斧子的代替一下

    2.使用木棍敲打、擠壓木箱內的泥沙,使其和木質炮管緊密相接。

    3.將木箱上多餘的泥沙掛掉。

    4.把木箱整個翻過來,然後就能看見泥沙上已經印出了炮管的形狀。

    5.若是木質炮管和泥沙意外分離,出現了毛邊、缺口,還要將炮管重新填回泥沙內,然後另用泥沙修補毛邊。

    修補毛邊

    6.在木箱上撒一些石灰粉後,然後另取一個木箱放在模具上,並往木箱內填充新的泥沙,當然為了讓銅料一會兒能流進模具內,還要在泥沙上留下進料的孔洞。

    7.泥沙填充完新的木箱後,使用木錘將其錘緊。

    8.經過木錘錘緊後的泥沙會變得比較結實,只要小心翼翼地將兩個木箱分開,其內部的泥沙就不會散開。

    取下木箱

    9.將泥沙裡嵌著的木質炮管取下,並把剛剛取下的木箱重新蓋回原處,如此就能得到一個炮管形狀的空心凹槽了!

    小心翼翼地將木箱蓋回原處

    10.另取一些泥沙放入木質炮管的炮膛內,把其填滿後,再用錘子將其錘緊,接著慢慢地將木質炮管取下,如此就能得到炮膛形狀的泥質炮芯了!然後將泥質炮芯準確無誤的放入之前做好的炮管泥模內(在其中軸線上),這樣整個鑄炮泥模就製作完成了。

    炮芯

    一般情況下,制炮匠人會將製作好的泥模自然陰乾數月後再進行澆鑄(炮模越大則等的時間越久),古人記載泥模鑄炮“非一月不能幹透,若值冬令雨雪陰寒,晴霽絕少,則非三兩月不能幹透”,因為炮管的外範和炮芯都是用壓緊的粘土製成的,其透氣性低,內部溼氣很難乾透,就算使用炭火烘烤也常常是外幹內溼,而泥膜內部的潮氣會使炮管上產生蜂窩狀的孔穴,使其有炸膛的危險,所以當時製作一門大炮常常要等幾個月,而且還經常出現殘次品。

    第三步,製作完成炮管的泥模後,就可以燃起熔爐,熔化銅料,進行鑄炮了。

    1.首先往熔爐內部倒入木炭。

    2.當熔爐內的木炭被點燃後,直接向熔爐內加入銅料或青銅料。

    將銅料直接倒入熔爐內,不需要坩堝

    3.放完木炭和銅料後,就可以為熔爐鼓風了,使其爐內的溫度升高,以將銅料熔化為銅水!

    鼓風

    第四步,在熔爐的出料口旁邊挖一個能裝下炮管泥模的大坑,然後將泥膜埋入坑內。

    泥模上的進料口

    1.當泥模放入坑內後,就使用泥土回填,只漏出泥模的進料口在外。

    回填泥土

    2.炮管泥模被埋入泥坑後,找一些溼泥製作出一條連線熔爐出料口和炮管泥模進料口的“通道”,並確保熔爐內的銅水能安全的透過這條通道流進泥模內。

    製作連線熔爐出料口和炮管泥模進料口的通道

    3.當熔爐內的銅料全部融化為銅水後,打開出料口,讓銅水順著通道流進炮管泥模,將泥膜內的空腔全部填滿!在這一過程中銅水有可能將泥模內的炮芯衝歪,使其鑄造出的火炮炮膛不在炮身的中軸線上!所以最好把控一下銅水流出的速度。

    銅水流進泥模

    第四步,等到銅水全部流進炮管泥模後,就將其放置一段時間。

    1.當泥模內的銅水自然冷卻下來後,將泥膜從坑中取出,並用錘子將泥模砸開。

    砸開泥模

    2.接著使用其他工具將金屬炮管表面和炮膛內的泥沙全部掛出倒掉,如此就能獲得一個粗糙不平的金屬炮管了!

    表面粗糙不平的炮管

    3.使用銼刀和其他打磨工具對金屬炮管表面進行打磨,將多餘的毛邊和砂眼都打磨掉,然後使用鏜刀對炮管內部進行鏜光處理,使其儘可能的平直,這樣炮彈才能更好的從炮管內射出。等到炮管炮膛和表面都加工好以後,使用鑽頭在炮管的尾部鑽出火門。

    打磨後的金屬炮管,尾部有火門

    第五步,經過上述的工藝以後,火炮炮管就基本製作好了,可以為其配上炮車了!當然,在交付使用之前,還要進行質量檢測,確保其沒有致命的瑕疵。

    1.首先要目測炮管,看其有無明顯的缺陷,然後用鐵錘適度的敲打炮管,看其是否出現裂紋,如果沒有發現裂紋或其他瑕疵,就將炮管上的火門堵住,然後往炮管的內部倒水,若是發現有水從炮管上滲出,則意味著炮管上有裂紋,這種炮管是萬萬不能用的!會炸膛的!

    實彈測試火炮

    2.經過上述的檢查方法過一遍後,若是沒有發現瑕疵,就可以“實彈測試”了!當然,要慢慢來,要先裝入少量火藥引爆,然後不斷的加大火藥分量,一直測試到火藥和炮彈等重為止!經過這些測試卻沒有出現裂紋、炸膛等問題的火炮才算合格!才能用於戰爭!

    火炮沒問題!

    以上就是古人使用泥模法制作早期火炮的全部流程了,總的來說這種鑄炮方法比較簡陋,製作出的火炮也存在一定地質量問題,而且製作的火炮越大,則出現的問題越多,中國甚至有“鑄十得二三者,即為國手”的誇張說法!並且每製作一門火炮就要重新制作一個新的泥模,這樣不但耗時耗力,且每門火炮的口徑、規格都會有一些差別,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同等口徑”的火炮炮彈不能通用的主要原因!

    青銅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解二戰,恩尼格瑪機工作的,基本數學原理,如何加密,如何解密,它的系統是怎樣的,講的通俗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