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淳幀通安

    孔子,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被尊為“聖人”和“至聖先師”;佛陀,佛教的創始人,被尊為“世尊”、“佛祖”。兩千年來,他們的智慧如兩盞永不熄滅的明燈,輝耀中華大地。他們是怎樣的兩個人?他們有怎樣的智慧?為什麼對中國的影響如此之大?

    一、孔子與佛陀的相同點

    孔子與佛陀的相同點主要表現在外部的形式上。當然,在思想上也有相同之處,但那都是後來他們弟子的演化,就兩人的一生而言,主要有四大相同之處。

    1、兩人都生在公元前五世紀左右的“世界思想史上的黃金時代”。佛陀生於公元前565年(農曆四月初八);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農曆八月廿七)。一個生在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一個生在古代中國的魯國(今山東省曲埠)。佛陀比孔子大14歲。

    公元前五世紀前後,世界忽然進入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在這個時期,人類文明史上最聰明的幾個人幾乎同時誕生了。中國出現了一大批思想家,管子、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孫子等人,留下不可多得的思想財富。西方出了唯物主義者赫拉克利特、唯心主義哲學家蘇格拉底、劇作家埃斯庫羅斯、歷史學家希羅多德。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思想黃金時期,被後世稱為“世界思想史上的黃金時代”。中國哲學家思考著人和人的關係,印度哲學家思考著人和神的關係,希臘哲學家思考著人和物的關係,並且互不重複,為全人類的智慧作了奠基。孔子與佛陀兩位先哲,就在這個黃金時期誕生了。

    2、兩人皆廣收門徒,且“述而不著”。佛陀有感於人世生、老、病、死等諸多苦惱,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三十五歲開悟成佛,廣收門徒,先後有舍利弗、目犍連、摩訶迦葉、須菩提、富樓那、摩訶迦旃延、阿那律、優波離、羅侯羅、和阿難陀等十大弟子歸入他的門下,聽他講“解脫”之道和“四諦”(苦、集、滅、道四種真理)、“五蘊”(色、受、想、行、識,佛陀認為組成生命的五個部分)等聖妙法門。

    到他臨終時,弟子已達1225人。佛陀在世說法四十九年,不著一字。在他圓寂後,以迦葉為首的五百弟子(比丘),結集了在世時的各種說教,最後收錄在《華嚴經》、《阿含經》、《般若經》、《法華經》、《涅槃經》等經文中,來成為佛教的原始經典。

    在這方面,孔子與佛陀是相同的。孔子三十歲時,有感於周室衰微、禮崩樂壞和諸侯紛爭,“始教於闕里”,於魯都杏壇(曲阜城北)創辦私學,先生招收了顏路(顏淵之父)、曾點(曾參之父)、伯牛、冉有、子貢、顏淵、閔損、子游、子夏、曾參等人為徒,向他們講授“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和“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

    最後“孔子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藝者七十二人”。孔子與佛陀一樣,一生沒有著作,他的思想與言論都由他的弟子記錄在《論語》裡。

    3、其學說當初都不被重視,都在大約三百年後,才開始被當權者利用。孔子作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能夠體現儒家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的學說,早在魯哀公年間(前494年-前468)就產生了,當時,孔子周遊列國(衛、齊、陳、鄭、宋、蔡、楚、魯)宣揚自己的學說,但都被敬而遠之。直到孔子去世345年後,才真正被當權者重視。

    公元前134年,漢武帝召集各地賢良、方正、文學之士到長安,親自策問。董仲舒提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受到漢武帝賞識。從此,“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學說成為封建王朝的統治思想。

    佛陀的“無常、無我、放下執著,達到解脫”的思想也早在公元前535年(這一年,釋迦牟尼35歲,在苦行林中的一棵菩提樹下開悟成道)就產生了,直到公元前261年,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阿育王提出“以法勝,是為最勝”,佛教才開始大面積傳播和產生影響。這個時候,離佛陀去世已經225年。

    4、思想精髓皆超越本土,以和平的方式傳向世界,並影響至今。釋迦牟尼入滅後,佛教出現數次集結,佛陀的思想被不斷完善和豐富。自阿育王時期,佛教開始不斷向外傳播,形成北傳佛教和南傳佛教。

    北傳佛教,以大乘佛教為主,經過印度北部和中國的新疆地區傳入中國腹地,後又經過中國傳入南韓、日本及越南;七世紀中葉,藏王松贊干布迎娶尼泊爾尺尊公主,佛教開始傳入藏地,形成藏傳佛教。

    南傳佛教從印度,透過斯里蘭卡,傳播到緬甸、泰國、印尼、寮國、高棉、越南南部,成為南傳佛教。到十八世紀未,佛教幾乎傳遍世界各地,即使在相對遙遠的非洲和美洲也有一定數量的信徒,總之,目前佛教已成為一種國際性宗教,為不同民族的人所信仰,信徒超過18億人。

    孔子的儒家思想在兩漢時期就傳遍亞洲各國,並形成一個以中國為中心,以日本、北韓、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等十餘個國家邊線的儒教文化圈。公元2世紀,孔子的思想傳入歐洲,對歐洲的文化啟蒙運動和法國大革命都產生過影響。以伏爾泰、狄德羅、休謨等人為代表的西方近代啟蒙先驅吸取孔子的思想,打破歐洲封建世襲和神學統治,催生髮展了自由觀、平等觀、民主觀、人權觀、博愛觀、理性觀、自然神論觀及無神論觀等現代觀念,促進了人文、政治、經濟、社會乃至科學等方面學說的發展。

    從18世紀初,孔子的思想開始傳入美國。艾默生說:“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榮”。目前,孔子研究會,孔子基金會,孔子學院、孔子博物館在世界各國各國相繼成立。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仁愛、中庸、德治、禮讓、信義、和平,正影響著這個世界。

    佛教與儒家文化(儒教)還有一個很大的共同點,那就是這兩種宗教與以後產生的其他宗教不同,它們在傳播過程中,都是靠和平的方式跨出國界的,從沒有發動過宗教戰爭。這是世界上其他宗教所沒有的。

    二、孔子與佛陀的不同點

    孔子與佛陀的不同點是非常鮮明的,甚至是截然不同的,其不同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家庭背景不同。一個來自於皇宮,一個來自於鄉野。可以說,他們分別來自於社會的兩極。孔子出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南辛鎮魯源村)。他的祖先是宋國貴族,可是在孔子前幾世就沒落了。《史記·孔子世家》中說,“(叔梁)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隱晦地表明孔子是一個“野合”後誕生的私生子。孔子三歲時,父親叔梁紇病逝,孔母顏徵再攜子移居曲阜闕里,生活異常艱難,年輕時的孔子貧寒而沒有地位。

    佛陀則不同。佛陀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在今尼泊爾境內與印度交界的提拉科特)的太子。他從八歲開始,向毘奢婆蜜多羅學習文化,向羼提提婆學習武藝,從小在宮中過著舒適的生活。直到出家前,對宮門以外的生活和滄桑變化一無所知。可以這麼說,他與孔子在出身上,來自於社會的兩個極端。

    2、遊歷的地方不同。一個是廟堂之高;一個是江湖之遠。二十九歲那年,佛陀深感人生之苦痛與無常,夜出宮門,自脫衣冠為沙門,參訪的是當時的修行人。其間所遊歷的地方,也是一些偏遠的苦修之處。

    他首先去的地方是迦毗羅衛城外的苦行林,並且在那兒住了六年,日食一麻一麥,靜觀內心;接著去的是尼連禪河,在河畔的一棵菩提樹下,跏趺而坐,禪定四十九日,在證得“諸法空相”,成就了“無上正等正覺”之後,去的是鹿野苑,在那兒開始收徒說法,即佛教史上所說的“初轉法輪”之地。然後,應邀去了王舍城的迦蘭陀竹林,在“竹林精舍”安居。最後落腳中王舍城南的靈鷲山,與弟子們在靈鷺山中的石窟裡修行和探討佛理。總之,佛陀說法39年,足跡所及皆為苦寒之地。

    孔子則不同。孔子終生熱衷於從事政治,自20多歲起,就想走仕途道路,所以對天下大事非常關注,對治理國家的諸種問題,經常進行思考,也常發表一些見解。30歲時,孔子開始授徒講學。三十五歲,為尋求政治上的突破,開始周遊列國,首先去齊,向齊景公諫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雖悅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齊不得志,遂又返魯。魯政權操在大夫季氏手裡。孔子不滿“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遂帶領顏回、子路、子貢、冉有等十餘弟子離開“父母之邦”,去衛國,對衛靈公說,“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始受衛靈公禮遇,後又受監視,又去陳國。陳國內亂,無法施展抱負。又去宋國。宋司馬桓魁欲殺之,孔子不得不微服過宋經鄭至陳。

    其後孔子多次往返陳、蔡。不久又至楚,“仍不見用”。孔子遂歸魯,初魯哀公常以政事相詢,但終不被重用。魯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於魯,葬於魯城北泗水之上。可以這樣說,孔子為了自己的政治抱負,一生都遊說各國國君之間,這是與佛陀的不同之處。

    3、思考的問題不同。一個偏向於內在的心靈,有著較重的出世情結;一個偏向於外在的社會,入世情結較重。“仁”和“禮”是孔子和弟子反覆探討的課題,也是孔子思考的核心。“仁”是有關道德和教化方面的問題;“禮”是有關社會秩序和為政之道方面的問題。

    孔子的“仁”體現了人道精神,他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避免苛政。孔子追求的“禮”,是西周的等級名分的“禮制”,即社會的秩序和制度。“忠”也是孔子的重要主張,他希望全體人民都能忠於天子、孝順父母、友德朋友,婦女應對丈夫忠貞服從。總之,孔子思考的多是政治和社會秩序等方面的問題。

    “信義”、“孝悌”、“中庸”也是孔子的重要思想。它們是有關個人修養方面的問題,相對於他的“仁”、“禮”、“忠”的主張,“信義”、“孝悌”、“中庸”等思想到後來才有他的弟子們發揚光大起來,但也都是結合社會而談,入世情結比較重。

    “解脫”是佛陀一生所追求的。他的“四諦”、“十二因緣”、“六度”“八正道”論述的也是解脫之道。佛陀當初從皇宮逃出,來到深林,就是為了尋求擺脫人生“痛苦與煩惱”的方法。後來,他的弟子演化出各種宗派(華嚴宗、淨土宗、禪宗、律宗)。這麼多法門,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條條大路通羅馬,都是從不同的路徑,不同的方向來探求解脫之道。

    佛陀認為,人生即是苦。人只有斷滅“貪”、“嗔”、“痴”才能脫離苦海,所以在行為上,他倡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倡導“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在心靈教化上,他倡導“戒、定、慧”,倡導“自知其心、自淨其意”。

    他還認為這個世界是虛幻的。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解脫就是從這種虛妄中解脫出來,從六道輪迴中解脫出來,最終達到“涅槃”(清涼寂靜之意,即無有煩惱)。總之,佛陀思考的內在心靈上的問題,探求的方法也是內斂式的,出世情結比較重。

    4、兩人的思想最終演化的結果不同。一個演化成了一門宗教,並在本國消失;一個演化成了一門學說,成為“國學”延伸下來。

    眾所周知,佛陀的思想最終演化成了佛教,併成為世界三大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之一。佛陀本人最終也被信徒演化成大智大慧、神通廣大、法力無邊、靈驗異常的“如來佛祖”;被供奉在全世界(主要是東方)成千上萬座大大小小寺廟、庵堂中,接受信徒的香火和膜拜。

    但是,後來佛陀的思想在印度沒有延伸下來。公元七世紀,由於外族入侵,佛教在印度消失了,最後甚至達到整個印度無一人信佛的境地,直到十九世界未(1891年),佛教才開始從周邊國家重返印度。到目前為止,印度佛教信徒僅佔整個印度人口的0.8%。其影響力已經很微弱。

    孔子則不同。孔子的思想最終演化成了儒學,成為東方文化的代表,並且同化了幾乎所有的外來文化。孔子本人也成了“至聖先師”,與代表西方文化的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一併被稱為東、西方最偉大的思想家。

    他開創的儒家學派,被他的弟子們演化成一門“治世哲學”,為歷代統治者所利用。可以這樣說,中國及周邊幾個國家一、兩千年的歷史,都是在儒家文化的浸泡中演義的。歷代王朝的政治制度、統治方略、化民政策,無不來自於孔子的思想。

    因此,孔子也獲得了無數的封號,如:“先聖”、“文宣王”等,他的思想也在一代又一代華人的心中紮根,直到今天。但總體上,孔子沒有像佛陀那樣被神化。目前,神州大地,佛教寺廟林立,孔廟卻很少,即使有,前去跪拜的也不見幾人。孔子的思想大多留在了人們的心中。

    當然,佛教也可作為佛學來看待,但它更偏重於宗教,儒學也可以作為儒教來看待,但它更偏重於學說。兩種思想的演化最終也造成兩類不同型別的追隨者。一類是有出世思想的僧(人)侶,一類是有入世思想的儒(仕)生。這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三、評介與展望

    孔子與佛陀是出生在同一個時代,生活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氛圍的兩個人,但是他們卻共同地走進了我們的心中。他們生前都沒有留下任何著作,然而他們的思想卻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我們必須承認,他們的存在使人類的品質整體性得到了提升。

    1、佛陀與孔子創造的文化,即佛教文化與儒家文化,都是人間瑰寶,沒有貴賤之分,不可厚此薄彼。公元前五世紀左右是全世界百家爭鳴的大時代,古希臘、古印度及古代中國都產生了一大批為後世所敬仰的思想家。

    孔子和佛陀就是其中最傑出的兩個代表人物。可以這樣說,他們倆都改寫了或重新確立了各自國家文化的歷史走向,都是人類的精神領袖,是人類靈魂的真正導師。這兩種文明在向外傳播的過程中,都能被異域的文明所接受,並形成龐大的信奉群體,為人類文明所服務。

    2、兩種文化看似兩個極端,其實是人生哲學的兩個方面,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相遇之後就不斷走向融合。佛陀思考的是所有生命界的終極問題,孔子思考的是日常生活和社會問題。

    孔子的思想是救世,佛陀的思想是救人。從字面上看,救世和救人好像是兩個概念。但救世自然也包括救人,救人又何嘗不是救世?細加體察即可發現,孔子的救世主張,就是為了解決人間的悲苦;佛陀的救人,也是為了世間的平安與祥和。

    他們倆的思想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在傳播過程中,表現出融合的傾向。這一點,在中國表現的是最明顯的。在一些人身上,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比如:白居易、蘇軾等等,他們既是服務於朝廷的儒士,也是信佛的居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巔峰馬里昂居然場均有十幾個籃板,怎麼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