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馬著裝 1、 不宜穿登山鞋、旅遊鞋等鞋底帶有特殊防滑功能的鞋(尤其不要穿登山鞋,鞋底溝槽太深,鞋頭又大,特別容易卡在馬鐙裡)。世界上幾乎沒有常騎馬而沒有落過馬的人,人一旦從馬上摔下來,最危險的就是腳無法脫開腳蹬,穿有帶防滑功能的鞋,往往使腳無法脫開腳蹬。應該穿有跟且鞋底較平滑的鞋。 勿穿著鞋跟太長的鞋子騎馬,以免鞋跟勾住腳蹬發生危險。請勿穿露腳指頭的拖鞋或涼鞋騎馬。 同樣,騎馬不宜帶金屬邊的眼鏡,萬一落馬會對人造成很大的傷害。 2、 騎馬儘量帶頭盔 騎馬奔跑時是一件很危險的事,頭盔可以在關鍵時刻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 3、 騎馬宜穿面料較柔軟比較緊身的長褲,騎馬最好帶手套、護腿等防護工具。 4、女同胞頭上不要帶髮卡,如果不帶頭盔墜馬,髮卡很容易劃傷頭部 5、戴好手套 長時間騎馬韁繩可能會把手出水泡,除非對自己手上皮的厚度很有信心,否則最好戴上手套。 騎馬注意事項 如果您是第一次騎馬建議你找馬官牽馬,因為此時你可能無法控制馬,馬官可以保護你的安全,並且可以告訴你一些基本要領。 1、 接近馬 a. 接近馬不要做劇烈的動作 接近馬宜從馬的左前方向,動作避免劇烈。劇烈的動作會使馬受驚 b. 不要從馬的後方接近馬,也不要站在馬的後面(儘量避免活動於馬屁股近處) 馬是很容易受驚的動物,對看不見的事物很恐懼,馬本能的防衛動作就是撂蹶子,在馬後面容易受傷 c. 撫摸馬時注意觀察馬耳朵的狀況 一般來說,馬耳朵向後背貼著頸部,表示馬可能要有攻擊動作,這時及時與馬保持安全距離,防止馬有咬人等傷害動作 2、 上馬前的準備工作 上馬前一定要親自(如自己不會一定提醒馬伕): a、 檢查肚帶是否已經勒緊 b、 檢查韁繩、肚帶、腳蹬的牢靠程度 ,調整腳瞪長度也非常重要 c、 問清馬主,馬的特點,馬匹有無失蹄、急閃、急停等毛病 3、 如何上下馬 上下馬,如無人牽馬,請縮短韁繩確實抓緊,不可松韁。上馬時可將韁繩收短,連同馬脖根處的馬鬃一起握在手中(圖)。自己一定要抓牢韁繩: 只有抓牢韁繩才能及時的控制住馬。 上馬前下馬後任何時刻,請務必要抓住韁繩,即使在調整肚帶或腳蹬時,需要兩隻手同時工作,也要將韁繩勾在手臂上,以免馬兒奔離。 a.上馬時應站立於馬匹前腿部位面向馬鞍,用左手拉緊馬韁握於掌中並握住馬鞍的前橋,此動作的目的是嚴防馬匹亂動,也防止被馬兒後腿踢傷。抬左腳並用右手將馬鐙套入左腳,右手握住馬鞍的後橋同時在左腳的作用力下翻身上馬。 b.下馬時應該先將左腳從馬鐙中向外撤到腳的前部,然後左手緊握馬韁,抬右腿翻身下馬,下馬後的姿勢應該和上馬前的姿勢相同。下馬時一定要先確認左腳可以脫開蹬時再下馬 4、關於騎馬的安全問題 不要在馬上做劇烈的動作,不要在馬上脫換衣服,尤其是鮮豔的衣服 這樣做,馬很容易會受驚,馬受驚時可能會有劇烈的動作(急竄、急閃),初學騎馬者很容易落馬。 遞物品給在馬背上的人時,請從側前方靠近馬匹,確實抓住韁繩穩定馬匹,再緩慢遞交,以免馬匹因緊張發生危險。尤其不可以將物品丟給騎在馬上的騎手。 騎馬時不要放鬆馬的韁繩 韁繩是騎手對馬唯一的有效控制。放鬆了韁繩,一方面,在出現問題時,不能及時的控制住馬;另一方面,在馬有異動時,不能及時的從韁繩中感覺出來 騎馬下山(坡)儘量不要奔跑 一般來說,馬的後腿比前腿有勁,但下山時,馬的大部分重量是由前腿支撐,很容易造成馬失前蹄的情況。 騎馬經過一段時間,需要檢查肚帶的鬆緊程度 馬經過一段活動(奔跑)之後,肚帶就會松,如不及時緊肚帶,輕則馬打背,重則,拐彎時鞍子側滑,人落馬。 騎馬時旁邊有樹或鐵絲網,注意控制馬。前方200米內有障礙物時,控制馬匹不要奔跑。 騎馬在樹間穿行或在樹邊、鐵絲網邊上奔跑時,騎手一定要集中注意力,防止馬突然急閃,想把騎手甩到樹或鐵絲網上,這時,韁繩應適當收緊,當馬頭有所偏轉時,及時拉住,不使馬側閃。(最好的辦法是在這種路況下不跑) 騎馬時,遇見馬可能會受驚的情況提前做好預防準備。經過路口、房屋時拉緊韁繩控好馬匹,以免突然出現的人或動物使馬受驚。 前方路上有坑、溝,或馬不明白的東西(如:白色的塑膠袋等)馬都會為避免傷害,而閃躲,這時騎手很容易落馬。所以,遇見前方有這種情況,騎手應該事先做好準備,或繞、或拉緊韁繩,讓馬明白。 馬失蹄時,不要抱馬的脖子,要及時提住馬韁 馬的失蹄,多數是因為馬的前腿軟或前腿絆住、踩到什麼東西了(如:踩進老鼠洞),這時,馬的前腿本來已經不堪負重,再抱馬的脖子,會給馬前腿更增加壓力,可能真的人仰馬翻。應該及時提住韁繩,重心後仰,這樣馬脖子借力,馬的前腿就會重新站了起來。 下馬時,最好先將兩腳脫離腳蹬再下馬(圖),尤其是左腳。如果騎手的左腳踩在腳蹬上,右腳翻下馬時不小心踢到馬屁股,或是旁邊剛好發生事情,使得馬兒緊張奔跑,而騎手的左腳勾住腳蹬,被馬兒拖著跑,那是非常危除的。 請勿緊跟前一匹馬的後方騎乘,以免遭前方馬兒踢傷。請至少保持一匹馬身以上的距離。 兩匹馬行進或交會時,請勿靠得太近,甚至碰觸擦身而過,以免騎手的腳或膝蓋互相撞到,或是馬兒互踢、互咬。 跑步或快步騎乘時,請確實注意前方馬匹動向,以便前方馬匹有異常動作時,可以有準備的控制好自己的馬匹。 野騎注意事項 1.熟悉馬性:每匹馬都有自己的特點和脾氣。上馬之前要向馬主請教馬的習性,並試騎幾圈,熟悉馬性。 2.韁要收短:野外騎乘的時候要隨時保持和馬的聯絡,韁繩決不可鬆鬆垮垮。在馬失蹄和受驚或急閃的時候,可以及時控馬。 3.保持警惕:馬是膽小的動物,要注意地上的水坑,奇怪的塑膠袋,汽車的喇叭......等等,都可能引起馬的忽然動作。 4.注意路面:打過鐵掌的馬在水泥路上容易打滑。亂石子路,高低不平的路面都要小心,不要奔跑,否則容易損傷馬蹄,並造成失蹄等人身傷害。 5.照顧同伴:留心同伴的騎乘情況。保持馬和馬的距離,超馬時不要把新手的馬帶起來,不要撞到同伴。 關於選馬:在接近馬匹之前,你不知道它的年齡、性別和目前的身體情況,最好在上馬之前問牽馬的人,問清楚以上情況,因為:年紀小的馬衝力比較大;沒有騸過的兒馬性情比較急噪,在跑動中如果有其他的馬靠近會有踢咬的行為;帶著駒子的騍馬如果駒子不在身邊也很容易急噪,精力不集中,控制不住就一溜煙的回家了;另外如果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被騎過的馬也不容易控制,經常按照自己的意願加速和停步。當然,這是通常情況,不能一概而論。很多當地人問他也不一定直說,只能靠自己的觀察了,通常,性情暴躁的馬不會跟其他的栓在一起,總是單獨栓在一邊;帶駒子的母馬會不時的鳴叫,是那種低低的、長長的鳴叫,跟普通馬的興奮的鳴叫不同,在鳴叫的時候會四處張望,牽扯栓馬繩,並豎著耳朵聽是否有馬駒的回映,如果仔細聽,有時候還真的能聽到馬駒的小細嗓子,這樣的馬最好避免騎乘,一旦已經騎上了,就要時刻警惕,不要讓它有可乘之機。 上馬之前 檢查肚帶、馬鐙、鞍子、韁繩、轡頭、水勒、馬掌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因為你的生命也許就在這一線之間,在這過程中,儘量接觸馬匹,拍拍它,摸摸它,給它最初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上馬 最好把馬牽到空曠一點的地方上馬,避免馬匹的移動造成其他馬的恐慌引起騷動,最好有牽馬人在旁扶持,確保安全。 騎上馬後 磕馬,從輕到重,檢驗馬的敏感程度,並帶領馬匹轉向,檢驗馬匹口是否過硬,轉向不靈活,做慢步和慢跑,活動馬匹,在這個過程中儘量多做轉向動作,命令動作清晰明確,並在馬匹表現出服從後輕拍其脖頸已示鼓勵。當馬匹逐漸活動開後,磕馬,使其向前運動,跑動起來後,拉停;再磕馬,跑動,再拉停,重複以上動作5-10次,當馬匹服從後下馬,拍其頸部和頭部,進一步交流,重新檢查肚帶等關鍵部位,並注意馬腿是否帶傷,是否瘸。 出發後 與同伴互相照應,互相注意肚帶的鬆緊情況,檢視轡頭上的栓馬繩是否脫落(有些地方的馬除韁繩外還在轡頭上有一根栓馬繩,方便栓馬,騎行時繞在脖子上,但跑動過程中有時候會鬆脫,馬容易絆倒),快速奔跑1小時左右最好下馬牽行5分鐘左右,避免急速奔跑後長時間站立,馬腿僵硬,造成腿瘸。 在全程騎行中 行進中注意不要讓馬喝水,防止嗆水。在第一次馬匹低頭吃草的時候就用韁繩制止它,並磕馬,繼續行進。 在騎乘過程中 不要完全放鬆韁繩,讓馬自己選擇方向,也不要始終收緊韁繩,在馬勻速跑動過程中不妨輕鬆一點,只有在你想減速的時候才收緊韁繩。除非你有很好的準備,不要讓馬輕易嘗試全速奔跑,特別是在草叢中或者佈滿石子的地方。 下坡時 身體後傾,抓緊韁繩,太陡的坡請下馬牽行。除非你有很好的技術,否則不要縱馬急馳穿越河流,因為流水的反光點很容易讓馬受驚。 最後,不要在馬上穿脫衣服,切記切記。 補充: 1、避開樹林、樹叢等較高的東東,不然給樹枝掛到或被樹枝打到腦袋就不好了; 2、時時注意路況,象水坑、泥坑這些在不探底的情況下,千萬要繞行;儘量為你和你的馬兒選擇比較平坦的道路行進,為你自己的安全也會馬兒的健康負責; 3、在公路上騎乘時應沿路邊而行,提防來往車輛,如有好事司機按喇叭為你助興,那可不一定是一件好事,會讓馬兒受驚的,應及時阻止,同時控好自己的馬,用口令及收韁使馬兒平靜下來; 4、穿越比較窄小徑時,應有秩序的透過,切忌超越別人的馬; 5、跟隨熟悉路程的嚮導教練和大隊人馬,不要獨自一人,不然可就要迷路羅; 6、穿越路口時,也需要遵守交通規則,一停二看三透過,紅燈停綠燈行,注意兩邊來往車輛,切忌策馬衝過路口; 7、野騎過程中應適當讓人和馬休息一下,因為野騎對人或馬來說都屬於強度比較大的運動,中途能休息一下可以幫助恢復體力、也是愛護馬匹的一種表現噢! 騎乘技巧 踩蹬 腳掌前三分之一踩入馬鐙中,不要過深。腳跟下壓,腳尖微翹(圖)。——非常重要,不正確的踩馬鐙姿勢可能會導致落馬時腳掛在馬鐙裡,導致生命危險。 坐姿(這裡講的並非馬場馬術) 大腿和膝蓋夾緊,把自己固定在馬鞍上,小腿貼靠馬腹。正坐久了會比較累,可以偏坐,用一側的臀部和大腿坐在馬鞍上。比如向左偏,左腿仍然保持大腿和膝蓋夾緊,小腿貼靠的動作,右腿則膝蓋貼緊馬鞍,小腿環抱。不管往哪邊偏,重心始終要保持在正中間。 偏騎可用於慢步和小跑,不適用於奔跑。 慢步時的坐姿:馬慢步的時候人在馬背上可以很放鬆,但不要忘記腿和膝蓋貼靠住馬身,韁繩始終保持恰好的長短牢牢握在手中,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要太鬆懈,保證一旦有突發情況可以立刻把自己固定在馬背上,並控制住馬匹。 小跑時的坐姿:小跑時是最顛的。馬跑動時背部上下起伏被稱作“浪”,小跑不太快的時候可以採用偏坐的方式,用一邊的臀部和大腿壓住馬鞍,腰和臀順著“浪”的動向擺動,卸掉衝擊力,始終貼坐在馬鞍上,這稱作“壓浪”。但如果小跑速度快起來,壓浪就很難壓住,這時可以在浪即將把你顛起的時候順勢微微站起(藉助腳蹬,用大腿和膝蓋把自己頂起,不需要太高),浪下去的時候坐回馬鞍,這稱為“打浪”。無論壓浪還是打浪都要順著浪的勢頭,藉助浪把人顛起的那股力量順勢而動,配合馬的節奏。 奔跑時的坐姿:奔跑如果覺得坐著撞擊馬背太厲害,時可以採取半蹲的姿勢,但重心要下沉,人儘量不要前傾。兩腿務必夾緊,腳蹬踩穩,韁繩一定要收短握緊。 重心 要在馬背上坐穩,重心是至關重要的。無論是正坐還是偏坐,重心應始終保持在馬背中心點。在馬急停、急閃、突然奔跑或奔跑中突然改變方向時是最容易落馬的,因為措不及防中重心跟不上。因此在馬背上必須時刻保持警覺和靈活,對馬的動作保持高度的敏感,及時根據馬匹的動向調整重心。 控韁 除了落馬之後,任何時候都不要放開韁繩。控制韁繩就是控制你自己的命運,你一定不想對自己的命運撒手隨便吧?從把馬從拴馬樁上解下來或從別人手中接過來時起,直到把馬栓在了可靠的點上或者交到別人手中為止,這期間馬韁繩應該始終牢牢地掌控在你的手中。韁繩不要太短,否則會妨礙馬的行動,也不能太長,否則無法有效地控制馬匹。適合的長短應為手伸直放在馬的脖根處,即馬鬃的最後端,從手到馬嘴水勒處的韁繩保持為直線,不要弧形下垂(見圖)。保持手往前伸也許會有點累,但不能過於靠後,否則控制力就會大打折扣。 注意:拉韁帶韁的時候手不要過高,基本保持在與自己大腿持平的高度,拉韁過高會影響對馬的控制力 控韁時韁繩從無名指和小指之間穿入,從虎口穿出,拇指壓在韁繩上,這樣有利於增加摩擦力。雙手也可以單手,單手控韁的時候把兩股韁繩同時抓在手裡,並且保持兩邊一樣長短。 起步 起步的時候略微放鬆韁繩,並用腳跟磕馬腹。如果馬站在原地不肯走,可以拉單邊韁繩讓馬轉圈,一旦抬腳,再調整方向往前走就容易多了。如果馬偏偏不肯往你要的方向走,當然可以收短韁繩強行掰過馬頭,但如果馬力氣太大,也可以順著它的方向轉一個圈,再回到你想要的方向。遇上馬倒退也可以採用轉圈的方法。 轉向 雙手控韁轉向時拽內側(轉彎方向)韁繩,並且磕外側(與轉彎方向相反)馬腹;單手控韁轉向時持韁的手往內側略為橫向帶,使馬頭偏轉,並磕外側馬腹。 拉停 許多TX在拉停馬的時候只是單純的把韁繩向後拉,在馬高速奔跑時這樣拉停常常收效甚微,馬的力氣比人大得多,加在水勒上的這點壓力很容易被它忽略不計。也不要用英式減卻的方法,草原上的馬是不吃這套的。最好的方法是用韁繩磕,就是雙邊韁繩同時猛然向後拉,速度要快用力要猛,使得水勒撞擊馬的嘴角,馬感到不適就會減速。同時加上重心的輔助,人在馬鞍上稍微後仰,使重心後移,也會增加馬奔跑的阻力,從而使馬感到不適而減速。 有的時候有些馬跑發了性很難拉停,可以採用拉偏馬頭的方法,即收緊韁繩的同時磕單邊韁,迫使馬頭偏轉,無法向前直跑。如果這個方法也不奏效,那麼秘傳一個殺手鐧:交錯韁。即左後手互動地拉韁繩,迫使馬頭左右擺動,這招基本上所有的馬都無法抵抗了。同時也不要忘記重心輔助。 注意:受驚或跑發了性的馬很難拉停,非常危險,因此控制好馬匹、防患於未然是最重要的。 擦邊 有時候馬走著走著會捱上旁邊的欄杆或者其他馬匹,騎手的腿就容易被擦撞到。在離邊上的物體還有一點距離時可以直接把馬頭向外拉,但如果已經貼緊了,由於轉彎路線是一個弧形的緣故,向外拉馬頭可能反而會使騎手的腿撞上去。這時可以向內(即向旁邊的障礙物)拉轉馬頭,馬頭向內,馬的身體自然就會向外了。
騎馬著裝 1、 不宜穿登山鞋、旅遊鞋等鞋底帶有特殊防滑功能的鞋(尤其不要穿登山鞋,鞋底溝槽太深,鞋頭又大,特別容易卡在馬鐙裡)。世界上幾乎沒有常騎馬而沒有落過馬的人,人一旦從馬上摔下來,最危險的就是腳無法脫開腳蹬,穿有帶防滑功能的鞋,往往使腳無法脫開腳蹬。應該穿有跟且鞋底較平滑的鞋。 勿穿著鞋跟太長的鞋子騎馬,以免鞋跟勾住腳蹬發生危險。請勿穿露腳指頭的拖鞋或涼鞋騎馬。 同樣,騎馬不宜帶金屬邊的眼鏡,萬一落馬會對人造成很大的傷害。 2、 騎馬儘量帶頭盔 騎馬奔跑時是一件很危險的事,頭盔可以在關鍵時刻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 3、 騎馬宜穿面料較柔軟比較緊身的長褲,騎馬最好帶手套、護腿等防護工具。 4、女同胞頭上不要帶髮卡,如果不帶頭盔墜馬,髮卡很容易劃傷頭部 5、戴好手套 長時間騎馬韁繩可能會把手出水泡,除非對自己手上皮的厚度很有信心,否則最好戴上手套。 騎馬注意事項 如果您是第一次騎馬建議你找馬官牽馬,因為此時你可能無法控制馬,馬官可以保護你的安全,並且可以告訴你一些基本要領。 1、 接近馬 a. 接近馬不要做劇烈的動作 接近馬宜從馬的左前方向,動作避免劇烈。劇烈的動作會使馬受驚 b. 不要從馬的後方接近馬,也不要站在馬的後面(儘量避免活動於馬屁股近處) 馬是很容易受驚的動物,對看不見的事物很恐懼,馬本能的防衛動作就是撂蹶子,在馬後面容易受傷 c. 撫摸馬時注意觀察馬耳朵的狀況 一般來說,馬耳朵向後背貼著頸部,表示馬可能要有攻擊動作,這時及時與馬保持安全距離,防止馬有咬人等傷害動作 2、 上馬前的準備工作 上馬前一定要親自(如自己不會一定提醒馬伕): a、 檢查肚帶是否已經勒緊 b、 檢查韁繩、肚帶、腳蹬的牢靠程度 ,調整腳瞪長度也非常重要 c、 問清馬主,馬的特點,馬匹有無失蹄、急閃、急停等毛病 3、 如何上下馬 上下馬,如無人牽馬,請縮短韁繩確實抓緊,不可松韁。上馬時可將韁繩收短,連同馬脖根處的馬鬃一起握在手中(圖)。自己一定要抓牢韁繩: 只有抓牢韁繩才能及時的控制住馬。 上馬前下馬後任何時刻,請務必要抓住韁繩,即使在調整肚帶或腳蹬時,需要兩隻手同時工作,也要將韁繩勾在手臂上,以免馬兒奔離。 a.上馬時應站立於馬匹前腿部位面向馬鞍,用左手拉緊馬韁握於掌中並握住馬鞍的前橋,此動作的目的是嚴防馬匹亂動,也防止被馬兒後腿踢傷。抬左腳並用右手將馬鐙套入左腳,右手握住馬鞍的後橋同時在左腳的作用力下翻身上馬。 b.下馬時應該先將左腳從馬鐙中向外撤到腳的前部,然後左手緊握馬韁,抬右腿翻身下馬,下馬後的姿勢應該和上馬前的姿勢相同。下馬時一定要先確認左腳可以脫開蹬時再下馬 4、關於騎馬的安全問題 不要在馬上做劇烈的動作,不要在馬上脫換衣服,尤其是鮮豔的衣服 這樣做,馬很容易會受驚,馬受驚時可能會有劇烈的動作(急竄、急閃),初學騎馬者很容易落馬。 遞物品給在馬背上的人時,請從側前方靠近馬匹,確實抓住韁繩穩定馬匹,再緩慢遞交,以免馬匹因緊張發生危險。尤其不可以將物品丟給騎在馬上的騎手。 騎馬時不要放鬆馬的韁繩 韁繩是騎手對馬唯一的有效控制。放鬆了韁繩,一方面,在出現問題時,不能及時的控制住馬;另一方面,在馬有異動時,不能及時的從韁繩中感覺出來 騎馬下山(坡)儘量不要奔跑 一般來說,馬的後腿比前腿有勁,但下山時,馬的大部分重量是由前腿支撐,很容易造成馬失前蹄的情況。 騎馬經過一段時間,需要檢查肚帶的鬆緊程度 馬經過一段活動(奔跑)之後,肚帶就會松,如不及時緊肚帶,輕則馬打背,重則,拐彎時鞍子側滑,人落馬。 騎馬時旁邊有樹或鐵絲網,注意控制馬。前方200米內有障礙物時,控制馬匹不要奔跑。 騎馬在樹間穿行或在樹邊、鐵絲網邊上奔跑時,騎手一定要集中注意力,防止馬突然急閃,想把騎手甩到樹或鐵絲網上,這時,韁繩應適當收緊,當馬頭有所偏轉時,及時拉住,不使馬側閃。(最好的辦法是在這種路況下不跑) 騎馬時,遇見馬可能會受驚的情況提前做好預防準備。經過路口、房屋時拉緊韁繩控好馬匹,以免突然出現的人或動物使馬受驚。 前方路上有坑、溝,或馬不明白的東西(如:白色的塑膠袋等)馬都會為避免傷害,而閃躲,這時騎手很容易落馬。所以,遇見前方有這種情況,騎手應該事先做好準備,或繞、或拉緊韁繩,讓馬明白。 馬失蹄時,不要抱馬的脖子,要及時提住馬韁 馬的失蹄,多數是因為馬的前腿軟或前腿絆住、踩到什麼東西了(如:踩進老鼠洞),這時,馬的前腿本來已經不堪負重,再抱馬的脖子,會給馬前腿更增加壓力,可能真的人仰馬翻。應該及時提住韁繩,重心後仰,這樣馬脖子借力,馬的前腿就會重新站了起來。 下馬時,最好先將兩腳脫離腳蹬再下馬(圖),尤其是左腳。如果騎手的左腳踩在腳蹬上,右腳翻下馬時不小心踢到馬屁股,或是旁邊剛好發生事情,使得馬兒緊張奔跑,而騎手的左腳勾住腳蹬,被馬兒拖著跑,那是非常危除的。 請勿緊跟前一匹馬的後方騎乘,以免遭前方馬兒踢傷。請至少保持一匹馬身以上的距離。 兩匹馬行進或交會時,請勿靠得太近,甚至碰觸擦身而過,以免騎手的腳或膝蓋互相撞到,或是馬兒互踢、互咬。 跑步或快步騎乘時,請確實注意前方馬匹動向,以便前方馬匹有異常動作時,可以有準備的控制好自己的馬匹。 野騎注意事項 1.熟悉馬性:每匹馬都有自己的特點和脾氣。上馬之前要向馬主請教馬的習性,並試騎幾圈,熟悉馬性。 2.韁要收短:野外騎乘的時候要隨時保持和馬的聯絡,韁繩決不可鬆鬆垮垮。在馬失蹄和受驚或急閃的時候,可以及時控馬。 3.保持警惕:馬是膽小的動物,要注意地上的水坑,奇怪的塑膠袋,汽車的喇叭......等等,都可能引起馬的忽然動作。 4.注意路面:打過鐵掌的馬在水泥路上容易打滑。亂石子路,高低不平的路面都要小心,不要奔跑,否則容易損傷馬蹄,並造成失蹄等人身傷害。 5.照顧同伴:留心同伴的騎乘情況。保持馬和馬的距離,超馬時不要把新手的馬帶起來,不要撞到同伴。 關於選馬:在接近馬匹之前,你不知道它的年齡、性別和目前的身體情況,最好在上馬之前問牽馬的人,問清楚以上情況,因為:年紀小的馬衝力比較大;沒有騸過的兒馬性情比較急噪,在跑動中如果有其他的馬靠近會有踢咬的行為;帶著駒子的騍馬如果駒子不在身邊也很容易急噪,精力不集中,控制不住就一溜煙的回家了;另外如果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被騎過的馬也不容易控制,經常按照自己的意願加速和停步。當然,這是通常情況,不能一概而論。很多當地人問他也不一定直說,只能靠自己的觀察了,通常,性情暴躁的馬不會跟其他的栓在一起,總是單獨栓在一邊;帶駒子的母馬會不時的鳴叫,是那種低低的、長長的鳴叫,跟普通馬的興奮的鳴叫不同,在鳴叫的時候會四處張望,牽扯栓馬繩,並豎著耳朵聽是否有馬駒的回映,如果仔細聽,有時候還真的能聽到馬駒的小細嗓子,這樣的馬最好避免騎乘,一旦已經騎上了,就要時刻警惕,不要讓它有可乘之機。 上馬之前 檢查肚帶、馬鐙、鞍子、韁繩、轡頭、水勒、馬掌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因為你的生命也許就在這一線之間,在這過程中,儘量接觸馬匹,拍拍它,摸摸它,給它最初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上馬 最好把馬牽到空曠一點的地方上馬,避免馬匹的移動造成其他馬的恐慌引起騷動,最好有牽馬人在旁扶持,確保安全。 騎上馬後 磕馬,從輕到重,檢驗馬的敏感程度,並帶領馬匹轉向,檢驗馬匹口是否過硬,轉向不靈活,做慢步和慢跑,活動馬匹,在這個過程中儘量多做轉向動作,命令動作清晰明確,並在馬匹表現出服從後輕拍其脖頸已示鼓勵。當馬匹逐漸活動開後,磕馬,使其向前運動,跑動起來後,拉停;再磕馬,跑動,再拉停,重複以上動作5-10次,當馬匹服從後下馬,拍其頸部和頭部,進一步交流,重新檢查肚帶等關鍵部位,並注意馬腿是否帶傷,是否瘸。 出發後 與同伴互相照應,互相注意肚帶的鬆緊情況,檢視轡頭上的栓馬繩是否脫落(有些地方的馬除韁繩外還在轡頭上有一根栓馬繩,方便栓馬,騎行時繞在脖子上,但跑動過程中有時候會鬆脫,馬容易絆倒),快速奔跑1小時左右最好下馬牽行5分鐘左右,避免急速奔跑後長時間站立,馬腿僵硬,造成腿瘸。 在全程騎行中 行進中注意不要讓馬喝水,防止嗆水。在第一次馬匹低頭吃草的時候就用韁繩制止它,並磕馬,繼續行進。 在騎乘過程中 不要完全放鬆韁繩,讓馬自己選擇方向,也不要始終收緊韁繩,在馬勻速跑動過程中不妨輕鬆一點,只有在你想減速的時候才收緊韁繩。除非你有很好的準備,不要讓馬輕易嘗試全速奔跑,特別是在草叢中或者佈滿石子的地方。 下坡時 身體後傾,抓緊韁繩,太陡的坡請下馬牽行。除非你有很好的技術,否則不要縱馬急馳穿越河流,因為流水的反光點很容易讓馬受驚。 最後,不要在馬上穿脫衣服,切記切記。 補充: 1、避開樹林、樹叢等較高的東東,不然給樹枝掛到或被樹枝打到腦袋就不好了; 2、時時注意路況,象水坑、泥坑這些在不探底的情況下,千萬要繞行;儘量為你和你的馬兒選擇比較平坦的道路行進,為你自己的安全也會馬兒的健康負責; 3、在公路上騎乘時應沿路邊而行,提防來往車輛,如有好事司機按喇叭為你助興,那可不一定是一件好事,會讓馬兒受驚的,應及時阻止,同時控好自己的馬,用口令及收韁使馬兒平靜下來; 4、穿越比較窄小徑時,應有秩序的透過,切忌超越別人的馬; 5、跟隨熟悉路程的嚮導教練和大隊人馬,不要獨自一人,不然可就要迷路羅; 6、穿越路口時,也需要遵守交通規則,一停二看三透過,紅燈停綠燈行,注意兩邊來往車輛,切忌策馬衝過路口; 7、野騎過程中應適當讓人和馬休息一下,因為野騎對人或馬來說都屬於強度比較大的運動,中途能休息一下可以幫助恢復體力、也是愛護馬匹的一種表現噢! 騎乘技巧 踩蹬 腳掌前三分之一踩入馬鐙中,不要過深。腳跟下壓,腳尖微翹(圖)。——非常重要,不正確的踩馬鐙姿勢可能會導致落馬時腳掛在馬鐙裡,導致生命危險。 坐姿(這裡講的並非馬場馬術) 大腿和膝蓋夾緊,把自己固定在馬鞍上,小腿貼靠馬腹。正坐久了會比較累,可以偏坐,用一側的臀部和大腿坐在馬鞍上。比如向左偏,左腿仍然保持大腿和膝蓋夾緊,小腿貼靠的動作,右腿則膝蓋貼緊馬鞍,小腿環抱。不管往哪邊偏,重心始終要保持在正中間。 偏騎可用於慢步和小跑,不適用於奔跑。 慢步時的坐姿:馬慢步的時候人在馬背上可以很放鬆,但不要忘記腿和膝蓋貼靠住馬身,韁繩始終保持恰好的長短牢牢握在手中,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要太鬆懈,保證一旦有突發情況可以立刻把自己固定在馬背上,並控制住馬匹。 小跑時的坐姿:小跑時是最顛的。馬跑動時背部上下起伏被稱作“浪”,小跑不太快的時候可以採用偏坐的方式,用一邊的臀部和大腿壓住馬鞍,腰和臀順著“浪”的動向擺動,卸掉衝擊力,始終貼坐在馬鞍上,這稱作“壓浪”。但如果小跑速度快起來,壓浪就很難壓住,這時可以在浪即將把你顛起的時候順勢微微站起(藉助腳蹬,用大腿和膝蓋把自己頂起,不需要太高),浪下去的時候坐回馬鞍,這稱為“打浪”。無論壓浪還是打浪都要順著浪的勢頭,藉助浪把人顛起的那股力量順勢而動,配合馬的節奏。 奔跑時的坐姿:奔跑如果覺得坐著撞擊馬背太厲害,時可以採取半蹲的姿勢,但重心要下沉,人儘量不要前傾。兩腿務必夾緊,腳蹬踩穩,韁繩一定要收短握緊。 重心 要在馬背上坐穩,重心是至關重要的。無論是正坐還是偏坐,重心應始終保持在馬背中心點。在馬急停、急閃、突然奔跑或奔跑中突然改變方向時是最容易落馬的,因為措不及防中重心跟不上。因此在馬背上必須時刻保持警覺和靈活,對馬的動作保持高度的敏感,及時根據馬匹的動向調整重心。 控韁 除了落馬之後,任何時候都不要放開韁繩。控制韁繩就是控制你自己的命運,你一定不想對自己的命運撒手隨便吧?從把馬從拴馬樁上解下來或從別人手中接過來時起,直到把馬栓在了可靠的點上或者交到別人手中為止,這期間馬韁繩應該始終牢牢地掌控在你的手中。韁繩不要太短,否則會妨礙馬的行動,也不能太長,否則無法有效地控制馬匹。適合的長短應為手伸直放在馬的脖根處,即馬鬃的最後端,從手到馬嘴水勒處的韁繩保持為直線,不要弧形下垂(見圖)。保持手往前伸也許會有點累,但不能過於靠後,否則控制力就會大打折扣。 注意:拉韁帶韁的時候手不要過高,基本保持在與自己大腿持平的高度,拉韁過高會影響對馬的控制力 控韁時韁繩從無名指和小指之間穿入,從虎口穿出,拇指壓在韁繩上,這樣有利於增加摩擦力。雙手也可以單手,單手控韁的時候把兩股韁繩同時抓在手裡,並且保持兩邊一樣長短。 起步 起步的時候略微放鬆韁繩,並用腳跟磕馬腹。如果馬站在原地不肯走,可以拉單邊韁繩讓馬轉圈,一旦抬腳,再調整方向往前走就容易多了。如果馬偏偏不肯往你要的方向走,當然可以收短韁繩強行掰過馬頭,但如果馬力氣太大,也可以順著它的方向轉一個圈,再回到你想要的方向。遇上馬倒退也可以採用轉圈的方法。 轉向 雙手控韁轉向時拽內側(轉彎方向)韁繩,並且磕外側(與轉彎方向相反)馬腹;單手控韁轉向時持韁的手往內側略為橫向帶,使馬頭偏轉,並磕外側馬腹。 拉停 許多TX在拉停馬的時候只是單純的把韁繩向後拉,在馬高速奔跑時這樣拉停常常收效甚微,馬的力氣比人大得多,加在水勒上的這點壓力很容易被它忽略不計。也不要用英式減卻的方法,草原上的馬是不吃這套的。最好的方法是用韁繩磕,就是雙邊韁繩同時猛然向後拉,速度要快用力要猛,使得水勒撞擊馬的嘴角,馬感到不適就會減速。同時加上重心的輔助,人在馬鞍上稍微後仰,使重心後移,也會增加馬奔跑的阻力,從而使馬感到不適而減速。 有的時候有些馬跑發了性很難拉停,可以採用拉偏馬頭的方法,即收緊韁繩的同時磕單邊韁,迫使馬頭偏轉,無法向前直跑。如果這個方法也不奏效,那麼秘傳一個殺手鐧:交錯韁。即左後手互動地拉韁繩,迫使馬頭左右擺動,這招基本上所有的馬都無法抵抗了。同時也不要忘記重心輔助。 注意:受驚或跑發了性的馬很難拉停,非常危險,因此控制好馬匹、防患於未然是最重要的。 擦邊 有時候馬走著走著會捱上旁邊的欄杆或者其他馬匹,騎手的腿就容易被擦撞到。在離邊上的物體還有一點距離時可以直接把馬頭向外拉,但如果已經貼緊了,由於轉彎路線是一個弧形的緣故,向外拉馬頭可能反而會使騎手的腿撞上去。這時可以向內(即向旁邊的障礙物)拉轉馬頭,馬頭向內,馬的身體自然就會向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