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周方851
-
2 # arrowroothover
縱容德國的張伯倫而和死磕德國的是丘吉爾。首相換了,當然英國對德國的態度也會變化。張伯倫的縱容很大程度上是出於防止法國一家獨大的大陸平衡策略。而丘吉爾是靠戰爭上臺的,一旦英德和談他一定會下臺,所以他寧可把英華人民拉上戰車也要打下去。
-
3 # 張伯泣
為什麼英國在德國弱小的時候縱容,卻在德國強大的時候拼命?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英華人壓根就沒有想到,德華人居然如此厲害,連法國強大的陸軍都和德華人根本沒有匹敵的能力,這直接震驚了英華人,而首相張伯倫不得不因為他愚蠢的綏靖政策下臺,這才給了狂妄的丘吉爾機會。
所以說德國弱小的時候,英國不是在縱容德國,他們實行的是綏靖政策,因為英國在一戰後雖然勝利,但是元氣大傷,大不列顛北愛爾蘭已經不再是當年的日不落帝國了,他們需要的是休養生息,所以德國不斷髮起挑戰,破壞巴黎和會的凡爾賽體系,但是英國也只能坐視不理,包括法國也一樣,他們誰都不願意出這個頭。
也正是因為這樣,綏靖政策盛行,才使得納粹德國開始膨脹,而希特勒也看到了法國和英國的不堪一擊,開始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而法國淪陷後,幾乎整個歐洲大陸都在法西斯的控制下,英國要不是英吉利海峽,估計也淪陷了,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要不是美國插手,和蘇聯在本土作戰取得勝利,估計現在的歐洲統一飄的是德國納粹國旗。
所以我認為,英華人在二戰之前,養虎為患的政策是造成德國法西斯崛起的一大原因之一,畢竟英國曾經是世界頭號強國,更是歐洲數一數二的強國,他有義務和有權力制止德國納粹的瘋狂侵略,可是他最終卻選擇視而不見,使得歐洲差點毀於二戰。不過在當時,有一個人頭腦很清晰,並且這個人是我非常佩服的一個政治家,這便是溫斯頓丘吉爾。
當時只有他看出了德國的野心,並且一直反對保守黨裡面所有支援綏靖政策的議院,後來丘吉爾正是憑藉他獨特的眼光,成為了保守黨領袖,帶領英華人打贏了二戰。
-
4 # 不正經的軍棍
1935年,德國退出裁軍會議,重整軍備,開始公開的擴軍行動。1936年,德國將軍隊開進萊茵蘭,干涉西班牙內戰,將西班牙作為一個練兵場。1938年,德國吞併奧地利,吞併捷克斯洛伐克。這些事情,都是在英法列強縱容之下才有的,這會兒叫綏靖政策,放縱德國的野心和侵略行徑。
為何英法會如此放縱德國?原因就是底氣不足,根本就沒有勇氣和德國對抗,外加客觀實力影響,這個時候的英國法國,根本就沒辦法去打仗。
我們先回顧一下,1918年,一戰結束,歐洲死了幾百萬人,損失可謂慘重,英法即便贏了,他也是殺敵一千自損一千。可以這麼講,一戰的結果,還在讓英法肉疼,英國87萬人陣亡,法國陣亡124萬,這數字,在他們眼裡幾乎就是天文數字了。這個時候的英法,不敢打仗,不想打仗。一戰在人口、經濟、工業上的打擊,還歷歷在目,而且沒有恢復過來。
而更為直接的影響則是後來爆發的經濟大危機,英國經濟遭受非常沉重的打擊。1930年年底,250萬人失業,出口額下降50%,1933年重工業嚴重衰退,格拉斯哥30%的人失業,部分地區造船業下降90%,失業率高達70%。這個時候,英國根本沒法打仗,打仗要花錢,你哪來的錢啊?1935年,英國還在經濟大危機中掙扎,還沒走出來,哪來的精力去整理軍備呢?
另外,希特勒在各類國際會議上,表現出了一個非常熱愛和平的形象,給人感覺他就是一個和平鴿,最諷刺的是,希特勒還有個諾貝爾和平獎的提名。英法被希特勒忽悠的北都找不到了,甚至還有人懺悔英法對德國剝削的太狠了,這簡直就是諷刺啊。
綜上,德國在野心蓬勃的時候,英法無力對抗。英法國內經濟大危機影響,民怨沸騰,一戰結束,每家都死人,這些綜合到一起,沒人願意去打仗。另外就是太相信德國了,真把希特勒當和平鴿了,希特勒野心凸顯之後,又覺得,這德國拿回屬於自己的東西就結束了。另外就是,英法不懷好意的想讓德國和蘇聯打起來,一直迴避再回避。說到底,就是這會兒實力不濟,要是一戰前的實力,早就一巴掌給希特勒拍死了。
而到了希特勒入侵波蘭的時候,英法則是必須和德國開戰了。其實你從英國這個角度很好考慮,為何他會一定要跟德國開戰。這個時候,德國野心蓬勃的四處打,已經非常強悍了,那麼,作為英國,他必須阻止。
英國這個國家吧,他是屬於最見不得歐洲強大的一個國家,歐洲只要有一個強國出現,英國勢必要打壓。法國強了,英國去打法國,德國強了,他要去打德國,俄國強了,他要去打俄國,這些都是有戰例的。英國的本質就是想控制歐洲,英國雖然是歐洲國家,但是他和歐洲從來都不是一條心。
德國地處歐洲中心位置,那麼歐洲老大理所應當就是德國,老二則是法國,就應該是德國法國決定歐洲老大,而英國想控制歐洲,必須跨海,地理上就沒有優勢可言。所以,他就要不遺餘力去打德國,讓德國廢掉。二戰就屬於,英國玩的遠交近攻,寧可把世界第一的位置讓給美國,也絕不讓德國強大。美國遠在天邊,但德國就在家門口,就要打壓德國才行。
當然,我說這些不是說納粹是好的,而是說德國強大了,對英國沒好處,不光沒好處,而且會嚴重損害英國利益。
戰前不收拾德國,是自己實力不濟,還心存幻想;德國開戰了,和德國打,是我和你拼了,也不能讓你強大,再不打,就晚了。英國的國策就在於,控制歐洲,在歐洲能夠作威作福,歐洲不能強大,不能統一,一旦統一強大,英國的利益只能一直受損。
-
5 # 西域漢軍
回答問題:說實話凡事經歷一戰的歐洲國家都不會輕言戰爭,特別是和德國這樣的剛直國家互撕,因為最後的結果是,即便你贏了也是傷痕累累。
這就是英國在納歲執政上臺後的真實心態,不想再碰德軍,不想再經歷凡爾登‘絞肉機’那樣的戰役了,一句話就是‘能吵吵就解決問題,就儘量別動武’。那時候,一戰的陰霾剛剛散去,老百姓和各個官員都還沒享夠福呢!所以前期英國首相張伯倫一直在‘安慰’德國的元首。
那麼,後來為何又砸鍋賣鐵也要抵抗到底了呢!因為英華人看到了德國納歲的無休止貪婪,他們發現已經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滿足希特勒這個‘無臉男’了,這個國家就像是千與千尋裡的無臉男在吞噬整個世界。
於是乎!英華人徹底醒悟了,他們沒有退路只能全力以赴,結果他們的堅持是對的。只不過,勝利後的英國已經疲憊不堪,最終把世界領導權交給了表弟美國……
-
6 # 王春來342
英國在20世紀前有將近400年稱霸世界,英國為了坐穩世界老大這把交椅,深知合縱連橫之道。如果哪個國家有超過自己的苗頭,英國必想法打壓之,期間,英國不乏利用以夷制夷之策來打壓對手。
英國前首相丘吉爾(1940年–1955年兩度出任英國首相)
英國在二戰前期,一直都想做個“和事佬”調停的角色,反正有英吉利海峽隔著,扮演“世界警察”。把所有的禍事都往東引向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等國,反正又不關我事。只要保證英國的國家利益就好。
可是在納粹德國入侵東歐之後,胃口越來越大,並不滿足佔領東歐這麼一塊地盤,德國還有更大的野心,希特勒忘想用武力統一整個歐洲並貪婪中東的能源。
納粹元首希特勒圖片資料
反正大家都是央格魯後裔,納粹德國他是想要一統歐洲大陸,完成帝國的延續。
最後閃電戰模式,入侵法國,轟炸英國,就是為了讓英國法國屈服。
當時的英法國處於亡國滅種時期,對待納粹德國的政策,由“綏靖政策”變成“組建世界反法西斯聯盟”戰爭。最後透過敦刻爾克大撤退,到諾曼底登陸戰爭,英法蘇聯軍一起消滅納粹德國,希特勒在絕望中死去。
從英國對德國政策的變化不難看出,當德國比較弱小時,利用德國削弱其它潛在對英國形成威脅的敵人,當德國把矛頭對準英國自己時,英國的地位受到威脅時又不得不和其它國家結盟,反過來收拾德國,以維持英國在歐洲是老大的地位。從這一點看出,維護自己國家最高利益,恐怕是所有國家的共識,並不是英華人的獨創。
-
7 # 歷史系旅法師
英華人的政策,一向缺少大局觀,但是很有大局預見性。
無論是張伯倫,還是丘吉爾,還是那些整天BB的議員姥爺,都在一戰後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大英帝國最終還是要衰老的。
整個世界的話事人最終還是要讓給美華人。
這是不可避免的。
在這一點上英國看的更遠,想得更開,在殖民帝國解體的過程中,法國的行為都比英國更為暴虐,他們出動了遠比二戰時更多的兵力想維持自己的殖民地統治。
張伯倫的綏靖政策絕非賣國政策,因為他賣的不是自己的國,而且絕非下策,至少是中策。
而丘吉爾只有戰時才能,局面崩了才需要他出場,沒看他二戰後就拜拜了嘛。
張伯倫的最終目的是讓英國維持一個帝國的架子,減緩衰老的過程,延長過渡期,有更多的時間從世界霸主的位置上攫取利益。
這點有點像某些官員在位最後幾年以權謀私,安排後路。
即使一戰後,英法這樣的殖民帝國仍然是掌握著世界上最高的話事權,美國總統在巴黎和會上也只能拂袖而去,但是到了30年代情況不同了。
一是經濟危機,整個資本世界迎來大風暴,納粹因此誕生。
二是紅色蘇聯,這個資本世界的最大敵人在各國干涉下頑強的站了起來。
這樣的情況下英國的國策是防禦型的,他們世界霸主的位置可以讓給美國,但是絕不可能是蘇德。
英國作為歐洲邊緣國家和海權國家,一直的基本國策是制衡歐洲陸權國家,防止歐洲出現一個過於強大的集權國家,過去幾百年都是如此。
而德國的恐怖他們是知道的,完全體的德意志帝國能帶著三個散架的盟友把英法俄按著打了四年,直到美國參戰,德國投降,德軍還在法國國土上呈進攻狀態。
但是這樣的國家如果能調頭進攻蘇聯呢?
這也是綏靖政策的小算盤,禍水東引嘛,只不過沒打響就是了。
總之就是張伯倫想盡量長的維持大英帝國的牌面,讓帝國能有一個過渡期,而他綏靖失敗,德國首先想攻略西歐,不想走一戰雙線作戰的老路了。
再者一戰以後整個歐洲幾乎死了一代人,英國國內反戰情緒高漲,當內閣的想要拿到民眾支援難道要高呼主動出擊嘛?
在德國吞併奧地利的時候,英法就都在有意識的備戰了,再經歷了慕尼黑陰謀吞併蘇臺德,自己吞併捷克斯洛伐克之後,英國的再武裝和擴軍也緊鑼密鼓,但是二戰的德軍並非一戰的德軍,戰術和裝備都不是一個層次……
關鍵是,沒想到法國敗得那麼快,整個英國政府知道法國要投降的時候都是比較懵逼的,這時候只能丘吉爾掌舵了,張伯倫從波蘭被進攻開始就只能承擔責任下臺了,但是這個責任是整個國內外形勢上的,並非一人之過。
“我們會保衛我們的島嶼!不計任何代價!我們會在沙灘上戰鬥!在登陸地點戰鬥!在田野與街道中戰鬥!在山丘上戰鬥!我們絕不會投降!”
但玩平衡木失敗的大英帝國只能這樣戰鬥了,為了勝利耗盡能維持殖民體系的最後力量,最後依附美國。
那不列顛上空的鷹在保衛他們的祖國,在帝國的黃昏中。
-
8 # 軍武最前哨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魏瑪共和國不可避免的成為了德意志帝國的繼承者,但由於戰敗的原因,《凡爾賽條約》對魏瑪共和國的戰後軍事發展做出了嚴格的限制:陸軍不得超過10萬人、不得擁有包括坦克、重型火炮在內的進攻性武器、不得發展空軍、不得進出口武器、不得擁有化學武器、海軍不得發展潛艇......
不過,西歐很快就在戰後德國處置問題上動搖了:1925年10月16號,英、法、意、比、捷、波、德七國在瑞士通過了《洛迦諾公約》,該公約的核心影響在於提升了德國在歐洲和國際上的地位,同時削弱了法國;所以說,我們可以將《洛迦諾公約》的簽訂看作是包括英國在內的西歐對德國的第一次縱容。
再加之一戰結束後不久,史無前例的經濟大蕭條又肆虐了包括英法在內的所有資本主義國家,致使雪上加霜的英法更無力進行軍事建設。不過,外強中乾的國防也讓英法面臨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自己苦心經營起來的帝國霸權該如何維護?
在經過一番權衡後,他們終於協商出了一個“萬全之策”:即透過外交官和談判桌來維護自己的霸權和利益。對此張伯倫曾這樣說:“完全沒必要使用武力,甚至連使用武力都不應該被談論......這不僅會干擾外交活動,而且還會增加不安全、不穩定情緒。”
客觀而言,英國一直存有對德國擴充軍備的擔憂,而這一擔憂也在1933年(希特勒上臺當年)得到了印證:在日內瓦裁軍會議上,德國因不滿會議對自己未來五年軍備發展水平的定位(五年內達到同法、意同等水平),憤然退場並於隨後宣佈退出國際聯盟。
退出後,德國開始堂而皇之的擴充軍備,甚至公開宣告不再遵守《凡爾賽條約》的相關規定。此時,西歐對於德國的做法反應並不是很大,而英國出於想要進一步控制德國的考慮,竟然接受了德國擴軍的事實,並單方面繞過國際聯盟和其他歐洲國家與德國就海軍擴建事宜進行協商,雙方甚至還簽訂了《英德海軍協定》。
張伯倫就任英國首相後(1937年),在對德國妥協的路上漸行漸遠:彼時,英國軍備建設的進度依舊滯後,國內的反戰情緒也持續高漲;但在外部,德、意、日法西斯同流合汙的跡象已開始顯現。自負的張伯倫認為:局勢仍在可控範圍內,英國的霸主地位還應該用避戰求和的方式來維護,至此,綏靖政策也開始向頂點發展......
綜述而言,英國之所以沒能將納粹德國扼殺在萌芽之中,除了當局政府錯誤的戰略判斷外,不可抗的時代背景也對英國的政策走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如果當時的英國確實有實力用堅船利炮遏制德國,又何必絞盡腦汁的企圖禍水東引?
回覆列表
有意識形態方面的原因:英國見納粹反共,就想讓德國去進攻蘇聯。可是納粹強大後選擇了進攻“軟柿子”~波蘭和法國,英國養癰為患。這時德軍陳兵英法海峽英國危在旦夕只好拼老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