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弟也者 其為仁之本與 有子①曰:“其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者③,鮮④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⑤,本立而道⑥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⑦與⑧?” 註釋:①有子:孔子晚年的學生,名若。《論語》裡對孔子的學生一般都稱字,只有曾參、有若、冉求、閔子騫四人稱子。②孝弟:孔子和儒家提倡的兩個基本的道德規範。孝規定了子女對父母應有的態度;弟,同悌,規定了弟弟對兄長應有的態度。古注: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長曰弟。③好犯上者:好,讀hào號,喜愛。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④鮮:讀xiǎn險,少。⑤務本:務,專心致力。本,根本。⑥道:在中國古代思想裡,道有多種不同的含義。這裡的道是指孔子所提倡的仁道,即以仁為核心的整個道德思想體系及其在實際生活中的體現。⑦為仁之本:仁,是孔子的最高道德範疇。為仁之本,是說孝悌是仁的根本。另一種解釋說:為仁,行仁的意思。前者從仁的內容講,後者是從仁的實行上講。也有人解釋,為仁的“仁”字就是“人”字,“為仁之本”就是“做人的根本”。⑧與:同歟。語氣辭,表示疑問。古注:謙退不敢質言也。 巧言令色 鮮矣仁 子曰:“巧言令色①,鮮矣仁。” 註釋:①巧言令色: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古注:“好其言,善其色,致飾於外,務以說人。” 仁者安仁 知者利仁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①,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②,知者利仁。”? 註釋:①約:窮困。②安仁、利仁:安仁,安於仁道。利仁,認為仁有利於己才去行仁,“有利則行,無利則止”。 唯仁者能好人 能惡人 子曰:“唯仁者能好①人,能惡②人。” 註釋:①好:去聲,音號。喜愛。②惡:去聲,音wù誤。憎恨;討厭。 苟志於仁矣 無惡也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①也。” 註釋:①惡:有兩種解釋:一,善惡的惡,與上章惡字不同。二,好惡的惡,與上章惡字同義。 君子去仁 惡乎成名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能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①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②必於是,顛沛?③必於是。” 註釋:①惡乎:惡,音wū烏。何;怎麼。②造次:急遽;倉卒。③顛沛:跌倒,用以形容人事困頓,社會動亂。 不知其仁 焉用佞 或曰:“雍①也仁而不佞②。”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給③,屢憎於人,不知其仁④。焉用佞。” 註釋:①雍:孔子的學生,冉雍,字仲弓。②佞:音nìng濘。能言善辯,有口才。③口給:言語便捷。④不知其仁:有兩種解釋:一,指佞人,佞人遭人憎恨,因而不知其(佞人)有仁道;二,指冉雍,不知冉雍是否仁者。 仁者先難而後獲 可謂仁矣 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①,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註釋:①務民之義:《論語集註》:專用力於人道之所宜。務:致力。 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已欲達而達人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①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②,可謂仁之方也已。 註釋:①堯舜:傳說中上古時代兩位天子,是孔子推崇的聖人。②譬:比喻。 志於道 據於德 依於仁 遊於藝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①,依於仁,遊於藝②。” 註釋:①德:古注:德者,得也。能把道貫徹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②遊於藝:藝指孔子教學生的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六藝都是日常所用。遊,有不同的解釋:一,藝不足以據守和依靠,所以說是遊;二,游泳,習藝有游泳自如的樂趣;三,閒暇無事的時候就遊憩於六藝之中,遊是不匆忙急迫的意思。 仁以為己任 不亦重乎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①,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註釋:①弘毅:弘大強毅。 知者不惑 仁者不憂 勇者不懼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顏淵問仁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①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②。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③。”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④斯語矣。”註釋:①克己復禮:有不同的解釋:一,克,剋制、約束;復,踐行。剋制和約束自己來踐行禮。二,克,勝;復,返回。戰勝自己離開了禮的言行迴歸到禮的要求上來。兩種解釋意思相近。②天下歸仁焉:有幾種解釋:一,歸是與、讚許的意思,一旦做到了克己復禮,便會得到天下人的讚許。二,專指君主如果能克己復禮,天下人都會歸順這仁德之君。三,一旦做到克己復禮,天下的一切就都歸於仁了。程子注:“克己復禮,則事事皆仁,故曰天下歸仁。”以第三種解釋較合理。這裡“克己復禮”的主語似不是指個人,而是泛指眾人。即如果大家都能做到克己復禮,天下就都歸於仁了。③目:條目。④事:從事,實行。 仲弓問仁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①;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②。”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註釋:①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接見貴賓和進行重大的祭祀,都要求謹慎恭敬。這句話是說出門辦事和役使百姓,都要象接見貴賓和進行大祭時那樣恭敬謹慎,也就是說要敬。②在邦無怨,在家無怨:在邦指在諸侯國做官,在家指在卿大夫家做事。無怨有兩種解釋:一,指仁的效果。做到了前面所說的敬和恕,別人對自己便沒有怨恨。二,指自己而言,也是仁的要求。除了做到前面講的兩點,還要不怨天尤人。 司馬牛問仁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①。”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註釋:①訒:難、遲鈍。《史記》記載,司馬牛多言而躁。孔子的話是針對他的缺點而說。 樊遲問仁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①,與人忠。雖之②夷狄,不可棄也。” 註釋:①恭、敬:嚴肅、謹慎而有禮貌,表現在外叫恭,含於內心叫敬。②之:動詞,到。 剛 毅 木 訥近仁 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憲問恥 憲①問恥。子曰:“邦有道,榖;邦無道,榖,恥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②”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 註釋:①憲:孔子的學生原憲。②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這句話是原憲的問話。克,好勝。伐,自誇。怨,怨恨。欲,貪慾。 14·4 仁者必有勇 勇者不必有仁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①,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註釋:①言:言論。有言是說出來,在言論上有所表現的意思。 志士仁人 無求生以害仁 有殺身以成仁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民之於仁也 甚於水火 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 當仁不讓於師 子曰:“當仁不讓於師①。” 註釋:①不讓於師:師字有兩種解釋:一,師長;二,作眾字講。遇到眾人應做的事,應帶頭去做而不謙讓,當仁不讓即是見義勇為的意思 子張問仁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博學而篤志 切問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①,切問②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編輯本段孔子的仁 孔子思想包羅永珍,博大精深,中國文化發展的所有豐富性特徵都可以從孔子那裡找到根源。 孔子所謂的“仁”究竟是指什麼? 在《論語》一書中,“仁”字出現達109次之多,說明“仁”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 我們應從以下四個方面來把握孔子的“仁”: 第一是態度 孔子主張任何人都應該有一種為“仁”的願望,應該誠心誠意去求“仁”,如果這樣做了,那麼就會得 孔子到“仁”。 達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於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來推動,只有主體自己的主動追求,才有可能達到“仁”的理想境界。 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 在論語裡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 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內容。 孔子論述施仁政於民的為政之道。孔子認為民為邦本,政治管理首重在民。因此,孔子倡導惠民政策的基點是如何利民,但他儘管滿懷仁德之心,在當時不可能全心全意為民,因此,“尊五美,摒四惡”體現出對統治者利益和民眾利益折中調和兼顧的政策導向。例如,他既要給老百姓實惠,又要讓為政者少耗費;既要役使老百姓,又要照顧他們的實際困難,等等。總之,孔子是想既能照顧到統治者利益,又能照顧到老百姓利益。 第二就是內涵 從《論語》中孔子論“仁”來看,其價值內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 孔子的思想是一門如何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之間關係的學問,是一門關注人的自身發展的學問。 “仁”精神價值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已立立人,已達達人”,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找回了自己才能找到別人,認清自己才能認清別人,要教育好別人,首先得教育好自己,使自己充實,自立,堅強.) 第三 仁的表現形式 以博大寬厚的胸懷來愛護民眾是“仁”的一種表現方式,即“泛愛眾而親仁。 這首先是自我認知上的一種昇華,是自我精神狀況的內在反映。 “仁”作為價值主體內在精神狀態的反映,是實現理想人格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東西 在孔子看來,一個本質上有問題、思想上有邪念的人是不可能達到“仁”的境界的。 第四 “仁”的實踐價值 孔子關於“仁”的思想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特徵,他把關注的焦點投向社會,投向現實,時刻關注現實生活中如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問題。 孔子關於“仁”的學說不是純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論體系,更多的是結合具體行為方式告訴人們應該怎麼做,這不是哲學意義上的實踐理性的體現,而是對一般民眾人格昇華 、人性解放的終極關懷。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絕不做違背最高道德準則的事 ,必要的時候要不惜犧牲自己來成就這一事業。 以至於“殺身成仁”成為後世一些知識分子報國捐軀的行為準則,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原則的指引下奮不顧身地為國家、為民族事業而奮鬥終生。 孔子思想體系中“仁”這一重要概念的內涵是極為豐富的,有內在的如何達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實現。 仁的產生,在孔子之前就有了. 詩經裡洵美且仁 其人美且仁 尚書裡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藝,能事鬼神”,“予仁若考”就是“予仁而巧”. 四個方面來把握孔子的“仁” 一、對待“仁”的態度 二、“仁”的價值內涵。 三、“仁”的表現方式。 四、“仁”的實踐價值。 仁對後世是有影響的! 在范仲淹《岳陽樓記》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柳宗元《天說》 呼而怨,慾望其哀且仁者,愈大謬矣。 編輯本段註釋: ①篤志:志有兩種解釋:一,志同識,記憶在心;二,志向。②切問:切有幾種解釋:一,懇切;二,近,指切身有關的事;三,急,急切,急迫。 編輯本段仁的定義就是“做正確的事”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多年以來,對仁的解釋五花八門。《辭海》裡說:仁是一種涵蓋極廣的道德範疇。《新華詞典》裡說:它是同情、友愛的思想感情。如果我們將所有對仁的解釋拿來比較的話,最後,一定會把自己搞糊塗。我們只是覺得仁是個好東西,比如說某某“不仁不義”的時候,肯定不是好話。可仁又不是簡單的好,比如說某某“假仁假義”的時候,我們對仁的認識就徹底給混淆了。其實,《論語》的通篇都在闡述什麼是仁,何必捨近求遠去透過別人的理解來認識“仁”呢。先來看看《論語》中以下四段對“仁”的描述: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有子說:“為人孝悌而又喜好犯上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犯上而喜好作亂的人是沒有的。君子追尋事物的根本,根本建立後道會自然產生。孝悌就是仁的根本。”)《論語》第一章。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顏淵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說:“將自己剋制在禮的範圍內就是仁。一旦大家都將自己剋制在禮的範圍內,天下就達到仁的狀態了。追求仁要由自己做起,不能歸咎於他人。”顏淵問:“那具體怎樣做呢?”孔子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說:“我雖然不算聰明,但可以照著這幾句話去做。”)《論語》第十二章。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樊遲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說:“愛人就是仁)《論語》第十二章。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子張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說:“能將五種美德推行於天下的就算是仁了。”子張問這五種美德都是什麼。孔子說:“恭寬信敏惠。恭敬可以不受輕侮,寬容可以贏得人心,守信可以得到人的信任,機敏可以建功,恩惠可以領導眾人。”)《論語》第十七章。 透過上面四段我們可以看出“仁”似乎和很多概念有關。第一段中有子的話告訴我們孝悌是仁的根本,可見仁不是一個基本概念,它是基於前面討論的那些基本概念的。第二段中孔子將認識禮,而自覺的受禮的制約稱為仁。透過老子與孔子思想的對比可以得知,孔子思想中的“知禮”就是老子思想中的“知止”。知禮、知止是人生要得到“不殆”境界所必須的也是正確的方法。第三段和第四段中,仁又與愛、恭寬信敏惠這些美德聯絡在一起。於是,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同“義”一樣“仁”也是一個衍生概念。仁裡面包括對事物的判斷,在這一點上也與義類似。但是仁裡面還包含著判斷之後的行動,比如第三段中的“愛人”,第四段中的“將五種美德推行於天下”。簡單地說,仁就是做正確的事。《論語》第四章中,“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孔子說:“人的過錯,各有其原因。審視自己的過錯,就知道什麼是仁了!“)為什麼審視自己的過錯就瞭解仁了呢?過錯是人所做的錯誤的事,瞭解這些錯誤的原由,就知道如何做正確的事,也就是知道仁了。
孝弟也者 其為仁之本與 有子①曰:“其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者③,鮮④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⑤,本立而道⑥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⑦與⑧?” 註釋:①有子:孔子晚年的學生,名若。《論語》裡對孔子的學生一般都稱字,只有曾參、有若、冉求、閔子騫四人稱子。②孝弟:孔子和儒家提倡的兩個基本的道德規範。孝規定了子女對父母應有的態度;弟,同悌,規定了弟弟對兄長應有的態度。古注: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長曰弟。③好犯上者:好,讀hào號,喜愛。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④鮮:讀xiǎn險,少。⑤務本:務,專心致力。本,根本。⑥道:在中國古代思想裡,道有多種不同的含義。這裡的道是指孔子所提倡的仁道,即以仁為核心的整個道德思想體系及其在實際生活中的體現。⑦為仁之本:仁,是孔子的最高道德範疇。為仁之本,是說孝悌是仁的根本。另一種解釋說:為仁,行仁的意思。前者從仁的內容講,後者是從仁的實行上講。也有人解釋,為仁的“仁”字就是“人”字,“為仁之本”就是“做人的根本”。⑧與:同歟。語氣辭,表示疑問。古注:謙退不敢質言也。 巧言令色 鮮矣仁 子曰:“巧言令色①,鮮矣仁。” 註釋:①巧言令色: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古注:“好其言,善其色,致飾於外,務以說人。” 仁者安仁 知者利仁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①,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②,知者利仁。”? 註釋:①約:窮困。②安仁、利仁:安仁,安於仁道。利仁,認為仁有利於己才去行仁,“有利則行,無利則止”。 唯仁者能好人 能惡人 子曰:“唯仁者能好①人,能惡②人。” 註釋:①好:去聲,音號。喜愛。②惡:去聲,音wù誤。憎恨;討厭。 苟志於仁矣 無惡也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①也。” 註釋:①惡:有兩種解釋:一,善惡的惡,與上章惡字不同。二,好惡的惡,與上章惡字同義。 君子去仁 惡乎成名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能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①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②必於是,顛沛?③必於是。” 註釋:①惡乎:惡,音wū烏。何;怎麼。②造次:急遽;倉卒。③顛沛:跌倒,用以形容人事困頓,社會動亂。 不知其仁 焉用佞 或曰:“雍①也仁而不佞②。”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給③,屢憎於人,不知其仁④。焉用佞。” 註釋:①雍:孔子的學生,冉雍,字仲弓。②佞:音nìng濘。能言善辯,有口才。③口給:言語便捷。④不知其仁:有兩種解釋:一,指佞人,佞人遭人憎恨,因而不知其(佞人)有仁道;二,指冉雍,不知冉雍是否仁者。 仁者先難而後獲 可謂仁矣 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①,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註釋:①務民之義:《論語集註》:專用力於人道之所宜。務:致力。 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已欲達而達人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①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②,可謂仁之方也已。 註釋:①堯舜:傳說中上古時代兩位天子,是孔子推崇的聖人。②譬:比喻。 志於道 據於德 依於仁 遊於藝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①,依於仁,遊於藝②。” 註釋:①德:古注:德者,得也。能把道貫徹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②遊於藝:藝指孔子教學生的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六藝都是日常所用。遊,有不同的解釋:一,藝不足以據守和依靠,所以說是遊;二,游泳,習藝有游泳自如的樂趣;三,閒暇無事的時候就遊憩於六藝之中,遊是不匆忙急迫的意思。 仁以為己任 不亦重乎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①,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註釋:①弘毅:弘大強毅。 知者不惑 仁者不憂 勇者不懼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顏淵問仁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①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②。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③。”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④斯語矣。”註釋:①克己復禮:有不同的解釋:一,克,剋制、約束;復,踐行。剋制和約束自己來踐行禮。二,克,勝;復,返回。戰勝自己離開了禮的言行迴歸到禮的要求上來。兩種解釋意思相近。②天下歸仁焉:有幾種解釋:一,歸是與、讚許的意思,一旦做到了克己復禮,便會得到天下人的讚許。二,專指君主如果能克己復禮,天下人都會歸順這仁德之君。三,一旦做到克己復禮,天下的一切就都歸於仁了。程子注:“克己復禮,則事事皆仁,故曰天下歸仁。”以第三種解釋較合理。這裡“克己復禮”的主語似不是指個人,而是泛指眾人。即如果大家都能做到克己復禮,天下就都歸於仁了。③目:條目。④事:從事,實行。 仲弓問仁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①;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②。”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註釋:①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接見貴賓和進行重大的祭祀,都要求謹慎恭敬。這句話是說出門辦事和役使百姓,都要象接見貴賓和進行大祭時那樣恭敬謹慎,也就是說要敬。②在邦無怨,在家無怨:在邦指在諸侯國做官,在家指在卿大夫家做事。無怨有兩種解釋:一,指仁的效果。做到了前面所說的敬和恕,別人對自己便沒有怨恨。二,指自己而言,也是仁的要求。除了做到前面講的兩點,還要不怨天尤人。 司馬牛問仁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①。”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註釋:①訒:難、遲鈍。《史記》記載,司馬牛多言而躁。孔子的話是針對他的缺點而說。 樊遲問仁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①,與人忠。雖之②夷狄,不可棄也。” 註釋:①恭、敬:嚴肅、謹慎而有禮貌,表現在外叫恭,含於內心叫敬。②之:動詞,到。 剛 毅 木 訥近仁 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憲問恥 憲①問恥。子曰:“邦有道,榖;邦無道,榖,恥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②”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 註釋:①憲:孔子的學生原憲。②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這句話是原憲的問話。克,好勝。伐,自誇。怨,怨恨。欲,貪慾。 14·4 仁者必有勇 勇者不必有仁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①,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註釋:①言:言論。有言是說出來,在言論上有所表現的意思。 志士仁人 無求生以害仁 有殺身以成仁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民之於仁也 甚於水火 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 當仁不讓於師 子曰:“當仁不讓於師①。” 註釋:①不讓於師:師字有兩種解釋:一,師長;二,作眾字講。遇到眾人應做的事,應帶頭去做而不謙讓,當仁不讓即是見義勇為的意思 子張問仁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博學而篤志 切問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①,切問②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編輯本段孔子的仁 孔子思想包羅永珍,博大精深,中國文化發展的所有豐富性特徵都可以從孔子那裡找到根源。 孔子所謂的“仁”究竟是指什麼? 在《論語》一書中,“仁”字出現達109次之多,說明“仁”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 我們應從以下四個方面來把握孔子的“仁”: 第一是態度 孔子主張任何人都應該有一種為“仁”的願望,應該誠心誠意去求“仁”,如果這樣做了,那麼就會得 孔子到“仁”。 達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於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來推動,只有主體自己的主動追求,才有可能達到“仁”的理想境界。 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 在論語裡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 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內容。 孔子論述施仁政於民的為政之道。孔子認為民為邦本,政治管理首重在民。因此,孔子倡導惠民政策的基點是如何利民,但他儘管滿懷仁德之心,在當時不可能全心全意為民,因此,“尊五美,摒四惡”體現出對統治者利益和民眾利益折中調和兼顧的政策導向。例如,他既要給老百姓實惠,又要讓為政者少耗費;既要役使老百姓,又要照顧他們的實際困難,等等。總之,孔子是想既能照顧到統治者利益,又能照顧到老百姓利益。 第二就是內涵 從《論語》中孔子論“仁”來看,其價值內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 孔子的思想是一門如何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之間關係的學問,是一門關注人的自身發展的學問。 “仁”精神價值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已立立人,已達達人”,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找回了自己才能找到別人,認清自己才能認清別人,要教育好別人,首先得教育好自己,使自己充實,自立,堅強.) 第三 仁的表現形式 以博大寬厚的胸懷來愛護民眾是“仁”的一種表現方式,即“泛愛眾而親仁。 這首先是自我認知上的一種昇華,是自我精神狀況的內在反映。 “仁”作為價值主體內在精神狀態的反映,是實現理想人格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東西 在孔子看來,一個本質上有問題、思想上有邪念的人是不可能達到“仁”的境界的。 第四 “仁”的實踐價值 孔子關於“仁”的思想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特徵,他把關注的焦點投向社會,投向現實,時刻關注現實生活中如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問題。 孔子關於“仁”的學說不是純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論體系,更多的是結合具體行為方式告訴人們應該怎麼做,這不是哲學意義上的實踐理性的體現,而是對一般民眾人格昇華 、人性解放的終極關懷。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絕不做違背最高道德準則的事 ,必要的時候要不惜犧牲自己來成就這一事業。 以至於“殺身成仁”成為後世一些知識分子報國捐軀的行為準則,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原則的指引下奮不顧身地為國家、為民族事業而奮鬥終生。 孔子思想體系中“仁”這一重要概念的內涵是極為豐富的,有內在的如何達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實現。 仁的產生,在孔子之前就有了. 詩經裡洵美且仁 其人美且仁 尚書裡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藝,能事鬼神”,“予仁若考”就是“予仁而巧”. 四個方面來把握孔子的“仁” 一、對待“仁”的態度 二、“仁”的價值內涵。 三、“仁”的表現方式。 四、“仁”的實踐價值。 仁對後世是有影響的! 在范仲淹《岳陽樓記》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柳宗元《天說》 呼而怨,慾望其哀且仁者,愈大謬矣。 編輯本段註釋: ①篤志:志有兩種解釋:一,志同識,記憶在心;二,志向。②切問:切有幾種解釋:一,懇切;二,近,指切身有關的事;三,急,急切,急迫。 編輯本段仁的定義就是“做正確的事”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多年以來,對仁的解釋五花八門。《辭海》裡說:仁是一種涵蓋極廣的道德範疇。《新華詞典》裡說:它是同情、友愛的思想感情。如果我們將所有對仁的解釋拿來比較的話,最後,一定會把自己搞糊塗。我們只是覺得仁是個好東西,比如說某某“不仁不義”的時候,肯定不是好話。可仁又不是簡單的好,比如說某某“假仁假義”的時候,我們對仁的認識就徹底給混淆了。其實,《論語》的通篇都在闡述什麼是仁,何必捨近求遠去透過別人的理解來認識“仁”呢。先來看看《論語》中以下四段對“仁”的描述: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有子說:“為人孝悌而又喜好犯上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犯上而喜好作亂的人是沒有的。君子追尋事物的根本,根本建立後道會自然產生。孝悌就是仁的根本。”)《論語》第一章。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顏淵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說:“將自己剋制在禮的範圍內就是仁。一旦大家都將自己剋制在禮的範圍內,天下就達到仁的狀態了。追求仁要由自己做起,不能歸咎於他人。”顏淵問:“那具體怎樣做呢?”孔子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說:“我雖然不算聰明,但可以照著這幾句話去做。”)《論語》第十二章。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樊遲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說:“愛人就是仁)《論語》第十二章。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子張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說:“能將五種美德推行於天下的就算是仁了。”子張問這五種美德都是什麼。孔子說:“恭寬信敏惠。恭敬可以不受輕侮,寬容可以贏得人心,守信可以得到人的信任,機敏可以建功,恩惠可以領導眾人。”)《論語》第十七章。 透過上面四段我們可以看出“仁”似乎和很多概念有關。第一段中有子的話告訴我們孝悌是仁的根本,可見仁不是一個基本概念,它是基於前面討論的那些基本概念的。第二段中孔子將認識禮,而自覺的受禮的制約稱為仁。透過老子與孔子思想的對比可以得知,孔子思想中的“知禮”就是老子思想中的“知止”。知禮、知止是人生要得到“不殆”境界所必須的也是正確的方法。第三段和第四段中,仁又與愛、恭寬信敏惠這些美德聯絡在一起。於是,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同“義”一樣“仁”也是一個衍生概念。仁裡面包括對事物的判斷,在這一點上也與義類似。但是仁裡面還包含著判斷之後的行動,比如第三段中的“愛人”,第四段中的“將五種美德推行於天下”。簡單地說,仁就是做正確的事。《論語》第四章中,“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孔子說:“人的過錯,各有其原因。審視自己的過錯,就知道什麼是仁了!“)為什麼審視自己的過錯就瞭解仁了呢?過錯是人所做的錯誤的事,瞭解這些錯誤的原由,就知道如何做正確的事,也就是知道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