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網路新鮮玩意

    小學數學教學中透過資訊科技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知識的結論,更要理解知識發生和發展的過程。教學時,教師要善於創設探究情境,誘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表達,從中得到探索者的收穫,發現者的歡樂,勝利者的喜悅。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指出:教師應以形成良好的課堂心理氣氛為己任,使學生更加充分地、熱情地參與整個教學過程。

  • 2 # 大叔時尚風潮

    以計算機為核心的資訊科技主要指多媒體計算機、教室網路、校園網和因特網(Internet)等。隨著資訊科技的高速發展,網路規模在中國的不斷高速擴大,資訊科技對現代人生活、工作的深刻改變,多媒體教學手段引入中學課堂教學已從理論走向實踐,走向發展,對資訊科技、多媒體手段的運用不僅成為教育主管部門的要求,成為對學校、老師的評價標準,到今天也成為許多有條件學校的教學常態。   在這種形勢下,許多教育工作者改變了觀念,積極投入到對資訊科技的學習、掌握、運用中來。廣大教師也掀起了自制教學課件的熱潮,在網路中能查詢到的有關教學的各種影音素材、備課資料、教學課件已數不勝數。這些都深刻地改變了我們的教學思想、教學模式、教學行為和教學常規。   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最佳化中小學課堂教學,是教育心理學基本原理在教學實踐中的具體應用。教育心理學知識告訴我們:人們獲取知識,單靠聽覺只能記憶約1/6,單靠視覺,只能記憶約1/4,而同時使用視聽兩種感覺,則能記憶大約是2/3。用資訊科技輔助教學,能創設逼真的教學環境,動靜結合的教學影象,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運用圖,文,聲,像並茂的特點,能把教學時說不清道不明,只靠掛圖或黑板作圖又難講解清楚的知識,透過形象生動的畫面、聲像同步的情境、言簡意賅的解說、悅耳動聽的音樂、及時有效的反饋,將知識一目瞭然的展現在學生面前。   1。資訊科技在課堂教學中應用的現狀分析   基礎教育資訊化建設的“高投”與“低效”的問題,引起中小學教師和校長的高度關注。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的主渠道,課堂教學追求效益、效率和效果的最大化。資訊科技作為新型的教學媒體,當它們與各學科的課程加以整合,即應用於課堂教學時,他們就體現出對於教育、教學過程來說是極其寶貴的特性,從而為新型教學結構的建立提供最理想的教學環境,進而解決基礎教育資訊化建設的“低投”與“高效”的問題。低“投”不僅包括硬體設施、裝置的低資產投入,而且還包括師生精力和時間的低消耗;高“效”包括教學過程的快速度和教學水平的高質量。下面,我們以多媒體教學為例來分析資訊科技在課堂教學中應用的現狀。   1.1 實踐中驗證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課堂多媒體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學“粉筆+黑板”的方式,在多媒體教室配置一定的多媒體教學裝置(影片展示臺、計算機、數字投影儀、VCD或DVD、功率放大器、音箱、話筒、無線接受器、大螢幕等),教學中採用多媒體方式,集文字、圖形、影象、聲音、動畫、影片於一體,實現圖文並茂、聲畫並舉,甚至模擬虛擬現實創設課堂教學情景。課堂多媒體教學的最大優勢在於能夠將傳統教學中單一的文字或簡單掛圖呈現教學資訊的形勢轉變為多媒體形式,從而克服了傳統教學中文字呈現資訊過於抽象的問題,而以生動具體、形象逼真的虛擬情景,把抽象的資訊內容轉變為具體的形式再現給學生,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實現輕鬆愉快的學習。對於多媒體教學的優勢相關文章論述很多,不同學科,其多媒體教學優勢發揮的程度也不一樣。大致歸納如下幾點:   ①直觀形象,克服抽象。(符合人類認知規律: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   ②圖文聲像並茂,多感官刺激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多元認知,多感官接收)   ③動態模擬過程,有效呈現重點、難點。(動態呈現)   ④及時互動,及時反饋,易於學生參與,師生互動。(便於互動)   ⑤虛擬現實,突破視覺侷限,再現事物本原。(虛擬再現)   ⑥無限重複,加強記憶,克服遺忘。(符合人類重複記憶原理)   ⑦針對性強,照顧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   ⑧海量資訊,節約空間和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1.2 應用中發現多媒體教學使用的問題   誤區一:多媒體教學應用中的“崇拜”現象。目前,在多媒體教學的實踐中,無論是大學、中學、還是小學、甚至幼兒園,學校積極籌措資金建設多媒體教室,老師更是積極採用多媒體教學實驗。學校和老師的這種積極態度我們應該肯定,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並不排除“趕時髦”和“盲目崇拜”的傾向。據分析,發現多媒體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老師和學生的崇拜物,所以,有的專業幾乎所有的課程、每一節課都排在多媒體教室,學生一天下來少者要聽六節課的多媒體教學,多者要聽十節課的多媒體教學。這樣一來,學生每天眼睛盯著螢幕的時間就是270分鐘到450分鐘。多媒體教室窗戶要遮光,不易透風,再加上螢幕亮度很高,對學生的眼睛刺激很強烈,特別是長時間看著銀幕,悶在黑乎乎的教室裡,容易引起視覺疲勞、頭腦發昏,學習效率可想而知,對於學生的身心健康也帶來一定的不利。所以,多分崇拜和依賴多媒體教學及全盤化的多媒體教學,不但發揮不出多媒體教學的優勢,還有可能適得其反。   誤區二:多媒體教學中的“霸權”現象。現代教學中,比較一致的觀點就是要強調學生的主體性,發揮教師的主導性。可是在教學實踐中,多媒體更多主導了整個教學過程,教師和學生幾乎都“退居二線”,成了被動的教和學。所以,使用多媒體教學時不能忽視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更不能忽視學生的主體性。   誤區三:多媒體教學應用中的“包辦”現象。現代教學中,傳統媒體有粉筆、黑板、標本、模型、掛圖等;電子媒體有幻燈、投影、電影、電視、計算機等。但在實踐教學中,多媒體教學不但代替了粉筆黑板,還替代了其它媒體的地位,“包辦”了所有的教學工作。多媒體替代了一切,成了現代課堂教學的全權代表。這種全盤“包辦”必然帶來問題,如:投影螢幕不能完全代替教師板書。現實中不少老師利用多媒體教學時已經脫離開了粉筆和黑板,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作為傳統課堂教學象徵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現代教學媒體無法替代的,首先是黑板即時重現力強,隨寫隨看,內容還可以方便的增刪,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有時會有突然而至的靈感,這些靈感往往是教學藝術的動人之處,激發出教師課堂教學中的閃光點,卻往往無法加到板書中去而產生許多遺憾,如果藉助黑板這種“靈感”就會得到充分展示。另外,好的手工板書有提綱挈領的作用,有體現教師風格的作用,有無形感化的作用,學生抬頭一看,便對本節課的重點一目瞭然。運用多媒體是為了輔助教學,其出發點和落腳點還是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教學中不能為了多媒體而去使用多媒體,應針對教學內容有選擇性的採取與之對應的教學方法、方式(因為有的教學內容根本就不適合多媒體表現,多媒體不是萬能媒體),合理地綜合利用各種教學媒體,發揮各種媒體的各自特長,包括傳統媒體,優缺互補,互動使用。這樣才能發揮各種教學媒體的綜合功能,取得最佳效果。   誤區四:多媒體教學應用中的“實驗”現象。實驗教學最大的特點在其實踐性。利用多媒體模擬不能實踐的實驗和沒有條件做的實驗是可以的。但絕對不能將所有的試驗都企圖用多媒體來代替,即有條件完成的實驗也採用多媒體模擬,而不讓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這樣用多媒體來代勞實際的實驗對老師來說確實輕鬆了不少,但對學生的試驗學習就會打折扣。   誤區五:多媒體教學應用中的“花樣”現象。實施多媒體教學不能華而不實,譁眾取寵。使用多媒體為教學注入了許多活力,使長期困擾教師的某些過於抽象、死板單調的知識點和教學難點迎刃而解,教師在感到驚喜之餘,往往對各種各樣的多媒體效果,比如動畫、聲音、特效等愛不釋手,將它們統統都用到教學中去,使自己的電子教案或多媒體課件每次點選滑鼠都會發出聲音,產生動畫,有的動畫和聲音跟自己的教學內容沒有絲毫的關係,學生看的眼花繚亂,聽得心裡厭煩,這樣不但沒有起到呈現知識點的作用,反而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無關的聲音和動畫上去。   2 資訊科技在課堂教學中應用的原則   實踐證明了資訊科技教學的優勢,但同時也反映了我們眾多教師應用資訊科技進行教學時存在的多個誤區,透過總結,我們意識到資訊科技在課堂教學中應遵循如下原則:   2.1 輔助性願則   資訊科技只能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不管計算機發展到什麼水平,它始終不能取代教師的作用,只能輔助教師的教,輔助學生的學。用機器取代教師,對學生實施目中無人的教學,這種設計思想,既違背了教學規律,又違背了國情。對資訊科技教學,不能過分誇大它的作用,更不能讓它替代教師的應有的創造性工作,我們不能拋棄傳統教學法中的合理有效的東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地位是資訊科技所無法取代的。   以製作多媒體課件為例,有的教師設計製作課件,其目的就是在課堂上播放這些課件,覺得課件設計的長度越長越好,其實,課件的設計是不能代替教師上課的,課件只起輔導教學的功能,而不能代替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根據課堂上學生的反映所作的點撥、引導、方法指導、分析講解等都是課件無法預先設計的。   例如這次非典時期,北京市的中小學停課,清華附中充分運用網路進行教學,使學生停課不停學,教師的教學錄影在網路中播放,並運用校園網平臺實時答疑解惑,發收作業,組織活動,有的班還在網上開了班會,資訊科技在教學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地發揮,但返校時,同學們都反映了學習效果不如在校學習好,因為這樣的教學,學生缺少了最真實的交流和溝通,缺少了很多在課堂之中我們常見的相互啟迪,相互感染,少了真實的情感,少了讀讀、背背、想想的環節。而這些才是真正的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內容。   2.2 適宜原則   適宜就是合適和相宜。所謂合適,就是資訊科技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要找到落腳點;所謂相宜,就是資訊科技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要找到切入點。   有的教師完全依賴於多媒體手段的應用,一整堂課都在擺弄裝置,好像是很熱鬧,卻忽視了學生的練習和參與;有的教師全不以為然,一整堂課都不用,手捧傳統不放。這都是不正確的態度,是片面的。那麼我們什麼時候該用,什麼時候不用呢?這都要根據教學的實際,教師的實際、學生的實際來加以考慮。例如需要提高同學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時我們可以考慮使用,尤其是對低年齡階段的學生,運用多媒體手段,給學生更形象、更直觀的感官刺激,有助於幫助學生理解和提高興趣,而對於高年級的學生,再以直觀形象代替形象思維就是不適宜的;在想辦法彌補教師自身素質缺陷時也可以考慮使用。教師的朗誦,因普通話不過關,比不上專業人員時,我們可以用錄音;教師的板書因書法不夠美觀,我們可以用幻燈片;當形象思維發生偏差時,我們可以用影像來糾正;當教師和學生因空間和時間的限制,不能用常規教學手段解決教學問題時,我們也可以利用資訊科技手段;當學生因生活閱歷的限制,無法想象課文中所述的實景、實物時,我們也可以用多媒體手段來加以彌補。總之,是因需而用。   2.2.1 三維課程目標是資訊科技應用的落腳點   三維課程目標包括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學科教師在教學設計時,首先要把握學科性質和思想,用它來統領整個教學過程,然後透過具體的方法來落實學科的知識技能目標;而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始終要明白“知識技能”教學的重要性,把它放在重要位置上,對其教學目標也要了然於胸,並儘量明確的告知學生。“過程與方法”潛移默化的融入在教學過程中,他是教師教學的科學性與藝術性高度結合的體現。相同的知識技能採取不同的“過程與方法”時,學生形成的能力是不同的,形成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師應依據教學目標選擇適宜的應用型別,有效地發揮各類資訊科技的教學功能。   2.2.2 “雙基”教學是資訊科技應用的切入點   認知心理學家安德森(J.R.Anderson)從廣義知識的角度把知識分為兩大類:陳述性知識(符號、事實性知識和語義知識)和程式性知識(智力技能和認知策略)。資訊科技應用的設計,應根據不同知識教學對資訊資源所提出的要求,按照學習者認識活動的心理規律,設計資訊科技應用的具體內容和方法。   ⑴符號、事實性知識教學中資訊科技的應用   在課堂教學中,資訊科技可為學生提供促進“多重資訊刺激編碼”的教學環境,或創設真實情境的教學環境。如,新課程注重對學生英語語感的培養,要獲得“語感”能力,學生需要具有理解情境意義的生活經驗圖式,需要在語感水平上掌握基本的詞彙和表達法。但對大多數學生來說,同化新知識的語言圖式是不完備的,這就需要透過資訊科技來提供可控制的語言情感的教學環境,這種環境能給學生提供參與反應的機會和進行反應的充分時間,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培養語感。“情境交際教學法”以其獨特的優勢受到廣大教師的歡迎。   ⑵語義知識教學的資訊科技應用   資訊科技可以為學生提供情境性材料、呈現先行組織者等,有效促進選擇性編碼、選擇性組合和選擇性比較等精加工能力的發展。如,語文學習就是要“據言會意”“因言悟道”“依言入情”。在閱讀理解的認識活動中,學生需要選擇文章中的某些關鍵資訊進行聯想,提取相應的知識經驗和情感經驗,對這些文字元號賦予意義併產生情感上的共鳴。豐富的生活經驗、知識背景和性格情趣是閱讀理解的必要條件。倘若文章所涉及的事物是學生未曾感知過的,可以運用資訊科技來提供“先行組織者”,幫助學生找到學習新知識的同化點;倘若學生雖有所感知卻未仔細思考,可以運用資訊科技呈現情境材料,促使學生深層次思考。   ⑶範型識別技能教學的資訊科技應用   從語義知識轉化為應用技能的條件是,知識正例中的無關特徵要有變化,這些變式性的正例同時呈現有助於概括;在正例之後緊接著呈現反例有助於分化。運用資訊科技提供的正例的多種變式,突出反例的非本質特性,呈現專家解題時的思維操作過程,以如果/然後的外顯方式傳授給學生,幫助學生完成範型識別技能的形成,可以提高練習的效果和效率。課堂教學的難點不在於“程式操作”的自動化水平,而在於“模式識別”。課堂教學無需題海戰術,而重在運用資訊科技進行分析概括,學會識別模式。以初三數學為例,《代數》部分第十三章函式及其影象的有關內容、《幾何》部分關於圓的有關知識等,都是比較重點且難懂的概念性、原理性章節,可以運用資訊科技把抽象性、概括性高的概念、原理轉化為產生式表徵的程式性知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賦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