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研習社
-
2 # 歷史這點兒小細節
說實話亡國之後亡國之君哪來的幸福,自己祖輩打下的基業敗在了自己手裡,百年以後有何面目去面見先祖呢?是以亡國之君真正幸福的是沒有的,竊以為題主的意思是既然都已經亡國了,結果不可改變,那就苦中作樂,生活無憂,可以祭拜先祖,最後安然善終就算是比較幸福吧!
從這點來說的話,比較幸福的亡國之君大抵只有漢獻帝劉協和魏元帝曹奐。
漢獻帝亡國之後可以在封地內奉漢正朔和服色,建漢宗廟以奉漢祀,最後善終。
魏元帝曹奐亡國之後可以使用天子旌旗,備五時副車,行魏國正朔,郊祀天地禮樂制度都仿效魏國初期的制度 ,上書不稱臣,受詔不拜的待遇,最後善終。
之後的末代帝王因為劉裕取代東晉開了弒殺前朝君主的惡例,是以很少有亡國之君能安然終老的,就算勉強終老也失去了奉自己宗廟的資格,時時被人監禁,幸福感就無從談起了。
-
3 # 舊人雜談
亡國了還問比較幸福,就算有相對論在這支撐著我們,但是我想不出你是怎麼想到這個問題的,你回來找幾個小朋友搶幾個玩具,問問他們幸不幸福?或者你再去監獄裡問問那些妻離子散的人幸不幸福?再者你去找幾個首富問問財產散盡後幸不幸福?
-
4 # 青言論史
印象中,好像亡國之君都該像南朝宋的最後一任皇帝那樣慨嘆:“願生生世世再不生於帝王家!”實際上,得善終甚至過得不錯的亡國之君也不少,他們多半是被新王朝拿來做體現自己仁德的:
1、漢獻帝。漢獻帝一生當了二十多年傀儡皇帝,受盡了董卓、李傕、曹操的氣;但是曹丕卻客客氣氣的搞了個禪讓,並且還讓他做了太太平平的十幾年山陽公。
2、三國各末帝:魏蜀吳三國的末代君主,都過得比較幸福,尤其是劉禪,真正是有福之人,過好日子的時候還能發明個成語——“樂不思蜀”。
3、陳叔寶:儘管他一天到晚咿咿呀呀玉樹後庭花,但是楊堅卻寬恕了他,就連楊廣,也沒怎麼欺負他,也就是給他上了個“陳煬帝”的諡號而已。
4、所有落到趙匡胤手裡的末代君主:趙大是個好人,這個沒有問題,從後周恭帝柴宗訓到每個十國君主,他都待得不錯,對吳越國王還說過“許我一世,許你一世”的話。當然,他老弟趙光義就另說了。
5、宋恭帝:有一說一,蒙古人對漢人確實不好,但是對這個南宋事實上的末代皇帝卻還不錯,至少讓他長大成人,活了五十多歲才因為寫反詩被毒死。
最後感慨一句,天道好輪迴這句話,誠不我欺。曹家對劉協不錯,所以四十多年後司馬炎對曹奐也不錯;趙匡胤善待所有末代君主,所以他的子孫也有善終。
相反的,劉裕殺掉司馬家的遺孤,自己的身後立刻就成了一鍋粥;趙光義害死了李煜等人,一百年後,靖康之恥就等著他,哪怕跑出去一個趙構,也是個沒有生育能力的廢物。
-
5 # 香茗史館
中國歷史上的亡國之君有不少,大多因各種原因離奇死亡,能夠壽終正寢者其實並不多。此外,亡國之君真的有幸福可言麼?待遇高低暫且不說,心理壓力也可不談,有那麼多前車之鑑的情況下,估計整天都生活在擔驚受怕之中。真要說幸福,我想只有溥儀了,畢竟他不用為了自己的性命擔心。下面,簡單列舉一下歷朝歷代亡國之君的下場吧。
1、秦朝末代皇帝: 胡亥。即位後,成為權宦趙高傀儡,後被趙高殺於望夷宮,時年24歲。
2、西漢末代皇帝:劉衎。9歲登基,成為權臣王莽的傀儡,劉衎在未央宮復發心臟病,因醫治無效,在未央宮去世,時年14歲 (《資治通鑑》則記載是被王莽毒死的)
3、新朝開國也是末代皇帝: 王莽。被赤眉綠林軍攻入國都,在混亂中被殺,頭顱被懸於宛市之中。
4,東漢末代皇帝:劉協。9歲登基,先後作為董卓和曹操的傀儡,在曹丕當政時被逼禪讓,封劉協為山陽公, 14年後,劉協壽終正寢,終年53歲。算是善終了。
5、蜀國末代皇帝:劉禪。蜀漢滅亡後,劉禪受封安樂公,與部分蜀漢大臣遷往洛陽,西晉泰始七年(271年)在洛陽去世,享年64歲。也是善終。
6、吳國末代皇帝:孫皓。孫吳被滅後,孫皓被封為歸命侯,遷往洛陽居住,四年後在洛陽去世。時年42歲。
7、魏國末代皇帝:曹奐。司馬炎篡位之後,曹奐被降封為陳留王,太安元年(302年),曹奐逝世,享年58歲,也是善終。此外,由曹奐開始的這個陳留封國一直傳國至南朝齊,歷經214年。
8,西晉末代皇帝:司馬鄴。被匈奴人俘獲後投降成為奴隸,外出打獵,讓他當小兵在前面開路。舉辦宴會時,讓司馬鄴倒酒、洗酒杯,拿馬桶。就是這樣還是在一年多後被殺,終年19歲。史稱晉愍帝。
9、東晉末代皇帝:司馬德文。身為傀儡的他在禪位之後被廢為零陵王,三個月後,劉裕派人以棉被悶死司馬德文,時年36歲。
10、東晉十六國和南北朝時期。朝代更迭速度太快,末代皇帝大多被殺,就不贅述了。
11、隋朝末代皇帝:楊侑。被李淵廢掉之後,被降為酅國公,閒居長安,一年後病逝(另說被害死)。終年14歲。
12、唐朝末代皇帝:李柷。權臣朱全忠的傀儡,在位3年後禪讓,次年被毒殺,年僅17歲。
13、後梁末代皇帝:朱友貞。在後唐軍隊攻入國都遷徙,命親信皇甫麟將自己殺死。終年三十六歲。
14、後唐末代皇帝:李從珂。石敬瑭引遼軍南下後,因無力抵擋石敬瑭與大遼軍隊的進攻,帶著傳國玉璽與曹太后、劉皇后以及兒子李重美等人登上玄武樓,自焚而死,終年51歲。
15、後晉末代皇帝:石重貴。國破後被俘送往契丹,此後多次受辱,北宋開寶七年、遼保寧六年(974年)病死,終年61歲。
16、後漢末代皇帝:劉承祐。叛軍攻開封,劉承祐出逃,其手下將領郭允明以為追兵將近,意圖立功投降,於是殺劉承祐,不想追來的是救兵,於是郭允明也自殺。劉承祐死的夠窩囊,終年21歲。
17、後周末代皇帝:柴宗訓。將皇位禪讓給趙匡胤後,被封為鄭王,遷往房州。北宋開寶六年(973年)逝世於當房州,終年20歲。
18、北宋末代皇帝:趙桓。靖康之變時與宋徽宗一起被金人俘虜,成為奴隸受盡欺凌,據《大宋宣和遺事》記載,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六月,金海陵王完顏亮命宋欽宗出賽馬球,趙桓身體孱弱,患有嚴重的風疾,又不善馬術,很快從馬上摔下,被亂馬鐵蹄踐踏死。
19、南宋末代皇帝:趙昺。崖山之戰,年僅7歲的宋昺帝在被元軍打敗後,被宰相陸秀夫揹著一起跳海身亡。
20、元朝末代皇帝: 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明軍進攻大都時出逃,退出中原,後因痢疾死於應昌(赤峰),享年五十一歲,也算善終吧。
21、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檢。順軍攻入北京後,在梅山自縊身亡,終年34歲。
22、南明末代皇帝:朱由榔。在清軍的圍剿之中流亡至緬甸,後被緬甸王囚禁交給吳三桂,最終被吳三桂用弓弦勒死,終年39歲。
23、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1912年被迫退位,918事變後被日本扶持成為偽滿洲國傀儡皇帝,45年被蘇聯俘獲。50年被移交給中國,59年特赦。在1962年與護士李淑賢結婚,日常工作是北京植物園門售票員兼園丁。1967年因腎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1歲,也是善終。
這些人裡面,我想最幸福的應該就算溥儀了,晚年生活還算充實,也不用為了自己的性命而擔憂,思想壓力沒有那麼重。
-
6 # 歷史春秋網
在中國歷史上,亡國之君大多死於非命,即使能夠存活下來,大多經受著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摺磨,比如北宋徽、欽二帝,可謂生不如死。但也有亡國之君被廢之後生活得比較幸福,筆者認為以下三位不僅較為幸福,而且還可以排在幸福行列的前三名:
理由有三:一,此君禪位後,享有很高的政治待遇。曹丕不僅封其為山陽公,居住在山陽城(今河南焦作),還允許他在其封地奉漢正朔和服色,建漢宗廟以奉漢祀。二、此君到封地後,能迅速擺正心態,做到了精神上的自我解放。不僅躬耕菜圃,涉足農桑,而且還利用在皇宮中學過的醫術,和皇后曹節一起懸壺濟世,醫治百姓,有模有樣的做起了“郎中”,深受百姓愛戴,同時,夫唱婦隨,恩愛有加。按今語,幸福指數很高,有很強的獲得感。第三,壽終正寢,哀榮極致。魏明帝青龍二年(234年),劉協死於封地,魏明帝曹叡率群臣親自哭祭。八月,以漢天子禮儀葬於禪陵。諡號為孝獻皇帝。
理由有二:第一:被廢之後政治待遇極高,可以說是歷代亡國之君中最好的。265年,司馬炎篡奪魏國政權,建立西晉後,封曹奐為陳留王,食邑萬戶,宮室安排在鄴城,給予他使用天子旌旗,備五時副車,行魏國正朔,郊祀天地禮樂制度都仿效魏制。上書不稱臣,受詔不拜的待遇。第二,壽終正寢並獲得帝王諡號。晉惠帝太安元年(302年),曹奐在陳留封國去世,享年五十八歲,朝廷為他上諡號元皇帝,後人稱為“魏元帝”。
理由有二:第一,被廢后不但封王,還享有政治特權。顯德七年(960年),柴宗訓被迫禪位給
趙匡胤,後周滅亡。趙匡胤登基後,降封柴宗訓為鄭王,遷往房州。趙匡胤頒佈聖旨,優待柴宗訓母子,賜柴氏“丹書鐵券”(免死金牌),保證柴氏子孫永享富貴,即使犯罪也不得加刑。第二,雖英年早逝,但也是病逝而亡,雖稱不上善終,也算是正常死亡。北宋開寶六年(973年)柴宗訓病世於當房州,終年僅20歲,趙匡胤聞之震慟,不僅素服發哀,還輟朝十日,同時上諡號曰“恭皇帝”,歸葬於世宗慶陵之側的順陵。
主要理由是此君雖是亡國之君,並淪為戰犯,但1959年被人民政府特赦,不但恢復了人生自由,而且還安排了工作並擔任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享受了一定的政治待遇。個人婚姻也算幸福,生病期間還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關注和問候。
提到此君,人們往往想到的是“樂不思蜀”,但筆者認為歷史上的劉禪並非“扶不起的阿斗”,章武三年(223年)四月,劉備在永安宮去世,五月,劉禪在成都繼位稱帝,景耀六年(263年)國亡投降,一個能成功執掌蜀國政權長達40年的君主,我們能說他是政治庸才嗎?劉禪被俘帶到洛陽,心中應該是有著深深的亡國之痛的,“樂不思蜀”只能是一種為求生存的表面假象。但由於蜀漢滅亡後,劉禪被晉武帝封為安樂縣公,在洛陽安穩地度過了餘生。兩種因素結合起來,將其排在第五位。
回覆列表
在中國歷史乃至於世界歷史上,亡國之君的結局大多以死亡落幕。西方的大流士三世、君士坦丁十一世等君主無不戰死於軍陣中。天之驕子拿破崙雖然免於一死,但餘生被囚禁於孤島之上,鬱鬱寡歡而去,更是談不上幸福。將視線移回東方,中國素有“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的政治傳統,對待前朝君主,後代君王無不欲將其置之死地,封王拜爵令其安度此生已是其最大的幸運,但這樣的人總是少數。
自秦王子嬰始,中國王朝的接續總伴隨著前朝君主的死亡。亡國之君不僅僅意味著亡國,更意味著亡己。但在諸多“悲催”的亡國之君中,也存在著少數幾個幸運兒,非但儲存了己身,有的還能福澤子孫。
中國最為著名的亡國之君,當屬劉禪。扶不起的劉阿斗在鄧艾偷襲成都後,投降於西晉,並和一些蜀漢大臣遷往洛陽居住,受封為安樂公。因為沉醉於吃喝享樂,不問過往,以至於司馬昭評論其:“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並留下了“樂不思蜀”的典故。西晉泰始七年(271年),劉禪在洛陽去世,享年64歲。諡號思公。前半生享帝王之尊,後半生足富家之樂,劉禪在物質生活一項上,可謂是幸福滿足。
除了劉禪之外,同期還有一位君主得到了善終,他便是曹魏末代君主——魏元帝曹奐。曹奐在退位之後,受封為陳留王,居住於魏國故都鄴城。他在亡國之後活了三十八年,五十八歲壽終,甚至見證了西晉八王之亂的序幕。他的後人一直襲封陳留王,一直到劉宋滅亡的479年,傳王位共215年,是中國歷史上存在最久的異姓王。
雖然封王善終,福廕子孫,但曹奐作為曾經的曹魏君主,目睹故國不在,江山易主,心中怎會好過?相比於末代吳越王錢弘俶“納土歸宋”,子孫後代顯名於後,曹奐的幸福指數就顯得更低了。
那麼在眾多亡國之君中,誰的幸福指數最高呢?我認為,他應該是中國最後一位封建皇帝——清遜帝溥儀。
溥儀在清帝國風雨飄搖之際登基,當時不過幼童的他迭遭時局的折磨。先被袁世凱威令退位,後被張勳再度推上皇位,最後又被馮玉祥趕出紫禁城。蝸居天津的溥儀一心想要恢復往日的大清榮耀,隨後更是不顧民族之重遠赴祖先龍興之地,欲藉助滿洲國再圖一統大業。未曾料到的是,來到新京的溥儀成為了日本人手中的傀儡。到此時為止,溥儀一直在充當著別人手中的棋子和玩偶,渾渾噩噩的度過了自己的前半生。
1945年,蘇聯出兵滿洲,橫掃關東軍,滿洲國崩滅。蘇軍在奉天機場逮捕了再度成為亡國之君的溥儀,並將其投入監獄。解放後,從蘇聯引渡回國的溥儀被送至撫順戰犯管理所,接受了約十年的思想再教育與勞動改造。這之後的溥儀,成為了能夠和大眾真正平等,能夠自食其力,依靠自身能力而非地位、身份獲得尊重的共和國新公民。
溥儀的思想變化都體現在他的自傳《我的前半生》中,在書中,溥儀曾這樣描寫與看守所工作人員的對話:“在場的不論是縮放人員還是夥伴們,全衝我樂起來。顯然,這是和從前完全不同的笑聲。我覺得受譏笑的日子已經成為過去了。”清朝時的溥儀是陷於勾心鬥角、權力鬥爭中的無知懵童,民國時的溥儀是受人驅逐、千夫所指的逃犯,滿洲國時的溥儀是受異族擺弄的傀儡,唯有共和國時期的溥儀,真正找到了作為一個人的尊嚴。
同喪國失位的往日“前輩”相比,他們失去的只是權力,地位和財富,縱然後代帝王優待於前,也只不過是物質罷了。內心的煎熬與精神的壓抑是折磨這些亡國之君一生的痼疾。而溥儀,則得到了脫胎換骨般的改變,發自心靈的震動讓溥儀遠不同於他的“前輩”。他收穫了最好的東西,治癒了綿延千年的痼疾。只有心靈的愉悅,才是真正的高於一切。溥儀放下了過往,面對著明天,他才是歷史上最幸福的亡國之君。
參考資料:
1.《我的前半生》.溥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