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葆媽聊育兒
-
2 # 千金成長記
我剛剛生完二胎,二寶現在2個月,說一下我現在跟之前的變化:首先是身材,懷二寶之前是100,懷孕期間漲了22斤左右,月子期間110,現在105,算起來不算太胖,但是我心血來潮試了一下之前的工裝,媽呀,太醜了,媽媽臀,上身崩在身上,好難受生完寶寶一般都會腹直肌分離,我是3度分離所以腹部肉肉下不去!後期我準備去做一下骨盆修復和腹直肌分離同時在家配合鍛鍊(網上有很多影片),其次是生理,之前聽過一個段子,但真的很現實,說你相信男女之間有純友誼麼,我相信!我和我老公就是,太純了!一點邪念都沒有,哈哈生過寶寶的媽媽們有段時間是不是這樣,反正我們現在是很純!我老公就很詫異為什麼這樣,女人生完孩子雌性激素和荷爾蒙急劇下降,別人根本沒法理解!但是寶媽們要樂觀一點,有條件一定要做相關恢復訓練,沒有條件就從網上搜一些影片自己跟著練!還有哺乳期是瘦的最快的,適當控制飲食,飯前先喝湯,這些都可以幫助瘦身!那剩下的就交給時間吧,我們一起加油(ง •̀_•́)ง
-
3 # 糖媽談育兒
很多寶媽生完孩子後,身體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今天我說說我周圍的寶媽都會出現的問題,給你總結一下,希望你們避免,養好身體,照顧好寶寶。
1、首先,生完寶寶之後,最多的就是疼了,不是這裡疼就是那裡不舒服,近一個月反正沒有舒服的時候。順產的還差點,但是順產如果側切了,也是很難受的,剖腹產就更不用說了,雖然我沒經歷過剖腹產,但是朋友都說剖完了也是痛的不行。
2、還有就是在月子期間,如果休息不好,營養跟不上那麼就很容易氣血虛,溼氣重,如果一旦染上這兩個毛病,寶媽想要恢復可是難上加難。
我當初就是月子沒坐好,導致現在氣血虛,低下腰乾點活就腰疼的起不來,去醫院拍的片子啥的都說沒有問題,看了中醫才知道是氣血太虛,喝了很多中藥,又吃阿膠啥的,怎麼也補不上來。
3、臉色和面板都會變差,在生完孩子的第一年,有的寶媽經常是自己帶孩子,很容易睡眠不足,勞累過度,這些都會加重體內的溼氣,導致臉色暗沉無光,內分泌失調,臉色就會特別差,給人的感覺像是老了十歲。
4、掉頭髮嚴重,一不留神就禿一塊那是毫不誇張的,頭髮幾乎都不敢梳,每次梳都能梳下來一大把。
5、還有的寶媽會產生偏頭痛的毛病,這可能也是坐月子期間不小心吹著風的結果。
6、身材可能會一直胖下去,月子期間一般家裡人都會給產婦大補,出了月子因為還要餵養小寶寶,寶媽也不會注意減肥,經常都是以孩子為主,逼著自己吃下很多產奶的食物,所以,很多寶媽生了孩子都會一直胖下去,想要減肥,等孩子斷奶了再說吧。
對照上面幾點,寶媽們在月子期間一定要調理好身體呀,身體好了不但自己少受罪,還能更好的照顧寶寶。
對自己好一點,不然沒有人能夠感同身受。
-
4 # 伊錄育兒
1、產後的體重變化,孕期可能是130+左右,寶寶出生後突然一下子輕很多,有些不適應的。 等做月子時,為了有更多的母乳,可能會喝各種湯類等,體重會上升一些。 這也就是很多人生完寶寶半年或者一年不能接受的體重變化。
2、盆底肌,胯部的變化,經歷過十個月,子宮的變大 盆底肌承受的胎兒重量,胯部骨骼的撐開等。所以為什麼會看著自己比以前的胯寬來些,不過需要及時做產後恢復盆底肌和胯部會好很多。
3、腹部的面板鬆弛,下垂等,胎兒在肚子裡時會有5-7斤左右,突然出生了,腹部面板很鬆弛的。需要鍛鍊,塗按摩油慢慢恢復的。
4、產後的元氣大傷,特別是氣血不足,虛,出汗多,困,睡眠不足等造成的,經常睡不醒,出汗,手腳冰涼或者月經少……都是氣血虛的,時刻注意飲食,多吃補血的阿膠膏,紅棗,枸杞等
5、臉色差,面板沒彈力或者有妊娠紋/斑,都是沒好好護理面板造成的,多補水補充睡眠。
6、腰疼,不管順產還是剖腹產,腰部在懷孕時承受的壓力,加上餵奶坐著,抱娃等不正確方式,腰會受到損傷,站久了坐久了都不舒服的。
7、肩頸疼,富貴包或者駝背,因為腰的不適或者抱娃比較累,很多寶媽都是囤著背去抱寶寶的,因此很多有肩頸疼,堵等。
我也是注意到後,寶寶1歲多後開始自己鍛鍊頸部,站立直,走路正的(用瑜伽帶或者瑜伽棍輔助等一些方式都可以)
8、臀部肌肉萎縮,經常坐餵奶,抱著累了都坐,運動量少,大腿根的肌肉沒彈力等。 需要經常深蹲鍛鍊,喚醒臀部肌肉
9、掉髮脫髮,內分泌失調,睡眠不足等都會造成,腎虛等,多食用黑芝麻,黑豆,紅豆等
總之,自己需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身體,定期體檢,去產後瑜伽那裡評估下。生活中多多注意,養成好的習慣!
-
5 # 川妹子巧巧
只要懷孕生小孩這些問題都有就是程度輕重而已,年輕的話受損程度小很多,恢復也快一些。
我自己是破腹產的開始腹直肌有四指多,現在只有一指多。破腹產腹直肌分離機率要大些。腹直肌分離兩指距離算是一個產後正常狀態。最直觀的就是肚皮鬆弛,肚子大向前鼓。如果腹直肌分離嚴重,還要做手術。腹直肌分離也會引起腰疼
盆底肌力量差的話,輕度:就憋不住尿,尿頻,中度:尿盆,打噴嚏,提重物漏尿,重度:子宮,膀胱下垂。
還有一點是要注意如果母乳要預防乳腺炎。保持乳腺暢通,不要堵奶了。
現在每個醫院都有產後康復專案。效果也還不錯的,我自己也做過。也不貴一個療程一千多點,10次,做一個療程基本就差不多了,自己也要在家鍛鍊做凱格爾運動。就是陰道收縮和放鬆,各保持五秒。每天堅持做15分鐘,盆底肌鍛鍊是女人的終生課。
醫院的主要有針對腹直肌和盆底肌的,盆底肌一定要做,預防老了漏尿,可能現在年輕還不覺得。醫院現在就是還沒有盆骨修復。外面機構有,我去了解過,不過很貴,也不權威。
-
6 # 育兒手帳
分享一下親身經驗吧。
生完寶寶後確實會與與沒生寶寶有差別。我生完寶寶後肚子大了,雖然穿衣服看不太出來,體重也跟之前差不多,但是肚子上面的肉變鬆弛了,不會像以前那麼緊緻有光澤,而且那種有點下墜的有點皺紋。這個可能是與我產後沒有鍛鍊有關係吧。所以產後寶媽們根據自己身體情況,在產後適當鍛鍊,以免留下鬆垮的小肚子,我現在也在做運動,還是有點效果的。有相同問題的寶媽可以試一下。
我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面板變黑了,不如沒生之前白嫩了,我之前以為是生完孩子,體內的色素還沒有排乾淨,等排乾淨就好了,但是聽別人說,這是月子沒有做好的事。我坐月子確實沒有太注意,洗頭洗澡都沒有落下,但是我還是認為是生孩子後色素的問題,因為懷孕的時候沉澱了很多色素,應該其他寶媽也有過這樣吧。不過也還能接受,我現在還是儘量保養。
還有的話就是掉頭髮,這個問題應該很多寶媽都有,但是我一年了還在掉頭髮,我以為是哺乳的事,有一次去理髮店,跟理髮師說起來,理髮師說是營養不良,頭髮也很乾枯容易斷。回想起月子裡確實雞蛋吃的比較少,於是回家每天都吃雞蛋吃一點有營養的東西。哈哈。現在好像好點了吧,但還是掉。
不過這些問題都還能接受,看到寶寶的笑臉這些問題都化作了雲煙消散了。寶寶也改變了我很多,除了身體上,更多的是心理的變化。
-
7 # 我的佩琪和喬治
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我呢,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自從生完孩子之後,愛掉頭髮,整天家裡到處都是頭髮,記憶力差了,整天丟三落四的。面板也差了,長了好多斑,抵抗力也差了,容易感冒了。整天腰痠背痛的,尤其是現在天冷了,送孩子回來就感覺腰疼。再就是生孩子生的胯也變寬了,體重也增加了,肚子也大了,雖然減下去一些,但是肚子上的肉特別松,鬆鬆垮垮的,一捏一大把
-
8 # 侃侃育兒說
提起生完孩子身體都會有哪些問題,相信寶媽們會不由得留下兩行辛酸淚——本來以為自己能“倖免於難”,生完孩子後才知道該來的躲也躲不掉!
1.變成“易胖體質”
小姿孕期胃口特別好,再加上婆婆的精心照料,體重直線飆升。聽過來人說,只要生完孩子多運動就能恢復身材。可寶寶都出生半年了,小姿體重愣是雷打不動在140斤徘徊。要知道自己孕前只有90多斤啊,從前怎麼吃都不胖,現在喝涼水都長肉!這到底是哪兒的問題?
孕期是很多寶媽由瘦變胖的人生轉折點。一旦寶媽適應了活動量小,休息時間多,隨時可以補充能量的孕期生活,就很難徹底改變這種生活狀態。以至於即使生完孩子,也很難恢復到原有體型。除非寶媽能夠痛下決心增大活動量,控制生活節奏以及合理攝入能量,否則大機率會在“易胖”路上越走越遠。
2.盆底肌鬆弛
小遲生完孩子後身體出現了一些“難以啟齒”的變化,包括尿失禁,尿頻尿急,產道鬆弛……甚至有很長一段時間,她都不願面對這樣的自己。為什麼會這樣?小遲百思不得其解。知道鼓起勇氣去了醫院才知道,原來這是盆底肌鬆弛的表現。
無論剖腹產還是順產,都會給產婦的盆底肌造成極大傷害。在寶媽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早鍛鍊盆底肌可以有效預防產後尿失禁和子宮脫墜,還可以有效緩解產道鬆弛。(產後半年內是盆底肌鍛鍊的最佳時期,此時鍛鍊效果較明顯。)
3.情緒變化激烈
小蘭最近被確診為“產後抑鬱症”,在此之前沒有人會相信她會“施虐”。如果不是小蘭的老公,發現寶寶身上密密麻麻的深色淤青,可能她的抑鬱症依然不為人知。而這一切的導火索,是小蘭覺得孩子太吵了,又哭又鬧像個“討債鬼”。
生完孩子後,由於體內的激素水平極速變化,導致寶媽情緒極易起伏不定。所以寶寶出生的三個月內,是寶媽產後抑鬱症的高發時間段。一旦家人疏於照顧開導,或是孕媽情緒管理不到位,極易誘發產後抑鬱。如果寶媽察覺到自己情緒異常且難以自控,一定要及時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生完孩子後,寶媽身體很可能會出現一些小問題。但是隻要我們勇敢面對,積極處理,相信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
9 # 李老師小學奧數
生完寶寶之後,很多寶媽都會遇到的問題,我這裡主要介紹三種。
第一種情況:肚子上有個包我愛人分娩時,在病房裡見過一個生完孩子的產婦,大概是受醫院的負面新聞影響太大了,憂心忡忡地問醫生:我肚子上有個包,不會是你們把紗布、剪刀啥的拉在我肚子裡了吧?
其實,肚子上這個包就是收縮的子宮,包越硬,說明子宮收縮越好,出血也就會越少。如果摸不到這個包,或者這個包摸上去比較軟,反倒說明子宮收縮不好,就會導致產後出血。
這個包,也就是子宮,會一天比一天小,這是子宮恢復正常的過程,每天都會往下降1-2cm,產後10天,子宮就降到盆腔,在肚子上就摸不到了,到了產後6周就恢復到懷孕前那麼大了。
第二種情況:惡露所有的孕媽媽都知道產後要排惡露,惡露剛開始顏色是紅色的,稱為血性惡露,差不多持續3-4天。醫生每天查房會問:出血多不多? 你一定會嘀咕:多少算多?多少算少?多少才算正常呢?
最簡單的判斷方法,就是跟之前的月經量比,剛開始1-2天會跟月經量差不多,或者稍微多一點,但不會明顯超過月經量,而且量一般是一天比一天少。惡露的時間和量其實個體差異挺大的,有的1周就沒有什麼了,有的持續二十多天還不太乾淨或者間斷有出血,這都是正常的。
你需要注意的是:每天要用清水清洗外陰,勤換衛生巾或者護墊,每天要更換內褲。 但是,如果血性惡露時間比較長,我前面說了血性惡露一般持續3-4天,如果超過1周還是血性的,特別紅,或者雖然顏色變淺了,但聞著有臭味,或者本來少了,突然又多了,就是不正常的,需要去醫院看看。
第三種情況:褥汗懷孕期間由於生理的原因,在體內會積聚很多水分,產後1周內,面板排洩功能變得比之前旺盛,目的就是把懷孕期間積聚在體內的水分透過面板排出來,有利於減輕心臟負擔,身體恢復。 這是身體自己調節的功能,不是有病,跟體虛也沒有關係。
雖說出汗是正常現象,但也要注意日常護理: 出汗多的時候要及時用毛巾擦乾,內衣內褲要勤換,否則潮溼的環境會有利於細菌的生長,容易導致感染; 每天多喝水,注意,我說的是水,而不是湯、飲料和紅糖水。
出褥汗,絕大多數時候都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在一週以後還是比較明顯,或者持續超過2個月,就真的是體虛或者是其他問題,需要到醫院去看看。
結語除了我上面說的這些,寶媽們可能還會有身材走樣、面板瘙癢、情緒變化、掉頭髮等,這也是產後一些正常的生理現象。
只要遵循正確的生活習慣,後續都會慢慢恢復,不用擔心。
-
10 # 孕嬰幫幫媽
女性生完孩子後,身體或多或少都會發生變化,而且不僅是外表上有較為明顯的變化,身體內部也會有許多變化。各位寶媽快開看看,生完寶寶後你的身體是不是也有下列明顯的變化。
1、“水桶腰”出現
生過孩子後,很多寶媽腹部贅肉會增多,導致“水桶腰”明顯。這主要是因為孕期吃的太營養,運動量又少,所以使脂肪堆積在了腹部。產後“水桶腰”可以改善,多加鍛鍊,按摩腹部,能慢慢緩解。
2、瘋狂掉髮
產後掉髮幾乎是每個孕媽都會出現的情況。產後之所以會出現掉髮現象,是受激素水平的影響。孕期和產後女性激素水平會發生很大的變化,這種急劇的變化,會影響正常的代謝,進而導致產後瘋狂的掉髮。
3、膚色變化
孕期由於激素的影響,會導致色素會沉澱在面板表面,所以很多孕媽膚色會受影響,會不如產前白皙,膚色變深,暗淡無光。
4、胸部會變大
懷孕後,由於雌性激素的增加,女性的胸部會再次發育,逐漸變大。加上餵養寶寶,會刺激乳房,使得胸部更加明顯。
5、可能會頭疼
孕後一些寶媽可能會時不時的頭疼。這主要是月子期間頭部著涼導致的。所以,寶媽坐月子時要注意頭部保暖,洗頭後及時用吹風機吹乾。
剛生完孩子,寶媽的身體會很虛弱,但修養一段時間後就會逐漸恢復,體質不會因為生孩子而變差。反之,如果調理的好,身子還會比懷孕前更好。
回覆列表
產後身體狀況:
分娩時用力、出汗、產傷、出血——產後體內亡血傷筋
分娩過程持續消耗體力——元氣受損
產後晝夜辛苦照顧寶寶——身體勞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