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公主CAROL
-
2 # 嘰裡咕嚕楊媽咪
現在社會的發展,孩子不合群這個現象也在直線攀升,她們沒有自己的社交圈,這樣其實很不利於孩子的發展和成長,如果形成嚴重的社交障礙,家長又該怎麼辦呢。現在家長過分保護孩子,其實已經從根本上限制了孩子的社交範圍,家庭不和諧的孩子也比較容易自我封閉、敏感,、不善表達,自我約束久了自然她也失去了合群的慾望,所以從孩子懂事開始,家長朋友們就該引起重視,從自身影響孩子!
1.良好的家庭成長環境
2.帶孩子有進大自然
3.多交流多鼓勵
4.多與小朋友一起分享
5.適當放手
孩子成長期是性格塑造的關鍵時刻,家長朋友們要做好表率哦(´-ω-`)
-
3 # 小鳳凰家美衣館
孩子的成長對父母來說,是操心的事情。其中之一就是自己的孩子不喜歡和小朋友們一起玩,總是獨自一人沉入自我世界,總是一個人,會不會變獨行俠?
出去玩的時候,看見其他的小朋友,對小朋友不打招呼也不微笑,可以說是無反應。家長覺得孩子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啊,應該怎麼做讓孩子進入小朋友們的圈子裡去玩。
家長一定要了解這個階段的孩子成長規律,獨自一人到其他小朋友們一起玩,這是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
如果孩子不跟小朋友們玩,可以讓孩子從遠處觀看其他小朋友的行動,鼓勵孩子去跟小朋友們玩,總會一點點的進步。
對孩子要鼓勵,不要訓斥。
不要逼迫孩子一定要跟小朋友們玩。只是要多帶孩子去一些小朋友比較多的地方,並鼓勵孩子加入小朋友們玩耍。比如說公園啊或者小區的場所的在玩耍的小朋友們一起。比如健身器材廣場,滑滑梯,亭子,小區河邊或者小湖水的其它公共設施場所,小孩聚集比較多的地方,引導孩子觀察並慢慢的加入。
看的多了就會想加入小朋友們玩耍,教他怎麼跟小朋友一起玩。創造機會和小朋友們互動。要一點點的來,急也急不來。只是需要時間和耐心。
總結:
2、多帶孩子接觸其他小朋友
多帶孩子出門玩,多接觸其他的小朋友,多看看,孩子好奇心是非常高的,好奇心會讓孩子不自覺的去接近其他小朋友們一起玩。
3、多帶幾個玩具出門
孩子出門玩的時候,多帶幾個玩具,鼓勵孩子把玩具給其他小朋友玩。
4、孩子欺負別的小朋友
有得孩子和別的小朋友在一起,總是欺負別人,家長不要太過嚴厲,懲罰打寶寶,可以用眼神制止,如果不管用,可以帶孩子離開,給孩子講道理。
-
4 # 廣東麗敏媽
孩子為什麼不喜歡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我自己也是一名寶媽,跟大家分家分享一下我的見解:
第一 孩子在小的時候,比較認生,安全感不足時,不敢跟不熟悉的人接觸,養育他的人,一直沒正確去地去引導他,即使他內心很想去跟別的小朋友玩,都不敢邁出,保持一定的跟離。
第二 小孩跟別的小孩一起玩時,這個過程中,出現搶東西,打架時,小孩會產生不好的情緒,感到不快樂,甚至傷心,覺得自己被欺負,就不喜歡跟別的小朋友玩。
第三 現代人的生活要求不斷在提高,生活壓力也不斷增加,有很多小孩都是要爺奶奶帶,外公外婆帶,夫妻雙方都上班,有些老人又不喜歡外出,小孩很難接觸到別的小朋友,都是自己跟家裡人玩的多,自然就不喜歡跟別的小孩玩。
第四 父母擔心孩子的人身安全,現在養育一個小孩非常不容易,費用很高,要求也高,一般家庭都是一兩個小孩居多,更是心頭上的寶,處處都顯得小心翼翼,不敢讓孩子離開自己視線一步,孩子是約束的比較被動,而且身邊附近小朋友也少,感覺不到跟別人的小孩玩的樂趣,自然就不喜歡跟別的小朋友玩。
-
5 # 育兒規
因為內向!
內向氣質和外向氣質,是為數不多的、人類天生的幾種氣質之一。
內向氣質:不喜歡與人交流,喜歡獨立思考,喜歡自己去探索事物,和別人一起玩耍,會影響他的思考,所以內向性格的小朋友,不喜歡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內向性格的人還有一個最典型的特質:恢復能量、釋放壓力的方式是獨處。看看你周圍的人,是不是也有這種:學習工作累了,壓力大,越需要一個人獨處一段時間,才能重新煥發精神。
外向氣質:就喜歡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在他的腦回路里,只有在人群中,才覺得有意思,哪裡人多就往哪裡裝,能很快融入集體,和其他小朋友打成一片。外向氣質的人最典型的特質是:恢復能量、釋放壓力的方式是聚會狂歡。看看你周圍的人,是不是也有這種:學習工作累了,壓力大,越需要找一群人聚在一起,喝酒K歌運動狂歡,才能重新煥發精神。
內向性格不好嗎?很多家長,聽到孩子是內向性格,心裡就咯噔一下,似乎孩子有什麼先天性缺陷一樣······題主是否也是如此?
而事實上,我要恭喜你!現在的科學研究和統計學表明,內向性格的人,有很多的潛在優勢!
1. 內向性格的人擁有豐富的內心生活2. 內向性格的人懂得停下來品味生活3. 內向性格的人熱愛學習4. 內向性格的人擅長創造性新思維5. 內向性格的人擅長藝術創作6. 內向性格的人情商高7. 內向性格的人精通談話的藝術8. 內向性格的人樂於自處9. 內向性格的人擁有可喜的謙虛態度10. 內向性格的人容易養成健康的習慣11. 內向性格的人是好公民12. 內向性格的人是良友竟然內向性格有這麼多的潛在優勢,為什麼社會主流都覺得內向的人不好?一是因為現在是經濟社會,更看重人際關係的紐帶,而外向的人常被掛上“愛社交、人緣好”的標籤,而內向的人,卻被掛上“孤僻、人緣差”的標籤。
其實不然,外向的人看似有很多朋友,其實真心朋友可能沒有一個!而外向的人,看似朋友很少,但能跟他成為朋友的,幾乎都是老鐵老鐵的真心朋友,真心閨蜜。
二是因為內向的孩子,總被父母逼著要外向一點,“你看XXX那麼外向,你咋就不能外向點呢?”這是常說的話,這樣容易導致孩子沒有自信。因為內向性格和外向性格的人,大腦構造是不一樣的,能量回複方式是不一樣的,外向性格的很多習慣,他是學不來的。如此這般,就會導致內向性格的人會很自卑。而一旦自卑,就會影響一個人的自信心,就會影響學業和工作,這樣父母就會越著急,越著急就越去否定孩子,如此,才是毀了一個孩子的真正原因,而很多人卻把它歸咎於“內向性格”!
所以,孩子不喜歡和小朋友玩耍,並不是一件絕對的壞事,而只是性格使然。作為父母,我們要關心的是,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幫助內向的孩子更好的成長!1、從內心裡,認可“內向性格”這個天生的氣質。這點很重要。因為只有你真正認可了,才能在日常的言行和舉止中,真正接受和認可你的孩子,孩子才能有安全感和自信,去正常面對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關於外向性格和和內向性格,上面已經分析得很清楚了。如果你還是不能從內心裡認可,可以看看這本書《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相信能改變你對內向的偏見。
2、肯定孩子, 努力去了解內向孩子,跟這個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如果父母自己也是內向的,那最好,相信你們和這個世界打交道的方式都是一樣的,要做的就是肯定自己,相信自己。
如果父母自己是外向的,那就要多花點功夫和時間,去觀察、溝通和了解孩子不一樣的看世界方式。出現矛盾和問題時,多嘗試從孩子的角度去看、去想、去解決,不要否定孩子,多給孩子自信心。
3、當別人否定孩子的“內向”時,要及時溝通引導因為社會對“內向”的偏見,所以內向孩子被親戚朋友、鄰里鄰居否定,是避免不了的事。比較親近的關係,私下儘量跟他們灌輸內向的好處, 說不通的,當孩子被否定時,一定要及時溝通引導,告訴孩子,他是獨一無二的,並且日常也要跟孩子溝通“內向”和“外向”的區別,讓孩子有自己的判斷。
拉開孩子之間距離的,不是內向性格和外向性格的區別,而是父母的教育方式。
望周知。
-
6 # 咕嚕咕嚕繪本屋
從敏感期的角度講,孩子的社交敏感期處於3歲左右。以下我來闡述這個觀點:
社交行為敏感期的孩子對社交產生極大的興趣,他們喜歡結交朋友、參與群體活動。
社交關係其實開始於出生時和父母建立的親密關係,這是一切“關係”的基礎,等到孩子3歲左右,他會逐漸開始對同伴感興趣,希望參與團體活動,學習團體規則,開始學會分享。我們常常擔心孩子不願意分享、沒有朋友,常常督促孩子“大方點”、“分享快樂”,但回過頭來看,對1歲、2歲的孩子提如此的要求,本身就是有些“過分了”,這個階段的孩子,正好進入“自我意識”發展的關鍵時期,所有東西都是他自己的,連整個世界都是,你讓他學會“分享”是不是有些勉為其難了。
社交能力的發展除了環境之外,也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原來國家提倡的是獨生子女政策,一家只有一個孩子,接觸小朋友少,也導致了社交能力的落後,社交行為敏感期能夠幫助孩子學習群體規則、日常禮儀、生活規範,為後續融入社會、遵守社會規範、建立社交關係奠定基礎。
如果家中只有一個小孩子的如何改善這個問題呢?
可以帶孩子多參加一些社團活動,比如繪本分享書會或者運動類的團體活動。或者給他找幾個固定的玩伴,經常一起玩。隨著年齡的增長,自然而然的就會想和小朋友玩了。還可以閱讀一些相關繪本,如上圖所示《大家一起玩 更好玩》引導孩子想加入集體,想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
-
7 # 海綿媽媽育兒
正常來說,小孩子都是喜歡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如果孩子有以下表現,父母就應該意識到: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出現了某些問題。
孩子不敢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有這種表現的孩子,平時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一般都會這樣教育孩子:不要跟其他小朋友玩,小心受傷;不要爬,不要碰......等等,久而久之,孩子從父母那裡接受到的資訊就是:外界的任何事、任何人,都是不安全的,於是,孩子就不敢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了。
孩子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帶有攻擊性。這類小孩,父母沒有教給孩子一些基本的與人相處的道理,當孩子打人的時候,也沒有詢問原因或者加以阻止,這樣就給孩子一種錯覺:我打人是對的。
孩子想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卻將眼睛望向父母。有這種表現的孩子,其父母都非常強勢,控制慾比較強,父母希望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受我們的安排,父母說往西,孩子不能往東,於是,有這種父母的孩子,凡事都會看父母的臉色行事。
作為倆孩子的媽媽,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認識更多的小朋友,這樣不但有助於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也有助於孩子語言的發展,要知道,人都是群居動物,只有人在一起的時候,才會促進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既然我們意識到以上問題的存在,我們又有意願讓孩子接觸更多的人,那麼,作為父母的我們,就應該有意識的在日常生活中去影響孩子,去教育孩子,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鼓勵孩子多與小朋友玩耍。不管是行動上,還是語言上,多鼓勵孩子,與人交往並不可怕,不要用強勢的語言去打壓孩子與人玩耍的積極性,不要過度保護孩子,讓孩子有與人玩耍的勇氣。
帶著孩子多走動。孩子都是模仿的高手,要想孩子與人玩耍,大人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榜樣,帶著孩子一起去串門,一起去找其他人玩,讓孩子消除心中的戒心。
告訴和教會孩子自我保護。孩子之間玩耍免不了磕磕碰碰,孩子受點小傷也無傷大雅,但是,我們也要告訴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注意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當然,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是活波開朗的,有的孩子就喜歡獨處,那就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孩子,瞭解孩子的性格,塑造孩子的性格,不強迫孩子,讓孩子的童年不缺少朋友,也有自己獨立的空間。
-
8 # 奧利奧媽媽碎碎念2
家有男寶。在上小班。不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至今沒有一個特別深愛的朋友。
為什麼不喜歡和其他小朋友玩?我只能說說我家的情況。
1玩不到一起。我家寶寶典型理科男。平時愛做數學題,愛研究電梯,愛研究線路,愛坐地鐵,愛挑戰……和大部分孩子愛好不同。
有一次,和一年級的大哥哥,玩到一起去了。兩人都愛數學。玩了一下午,做我一下午數學題,很和諧。
2性格使然。我家寶寶天生文靜。不愛湊熱鬧。看到鬧哄哄的人群,會嫌吵。也不愛搭理陌生人。也從不主動找同學玩。天生喜歡自己研究東西。
3害怕。小的時候,寶寶被小朋友欺負過。有一次還被別人從身上踩過,從此有了心裡陰影。有時候會碰到莫名其妙搶他玩具的小朋友,加上我家寶寶內向,每次東西都被別人搶走,導致他,本能得產生排斥。雖然後面有引導,在慢慢克服障礙,但還是看到小朋友就會緊張。
回覆列表
你好,我家carol三歲半以前,一直不喜歡和別的小朋友玩耍,彷彿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不喜歡說話,別的小朋友玩,她在旁邊只是看著。不參與。
一度讓我和孩子爸爸非常擔心。
之後上了幼兒園,報了興趣班。孩子逐漸變得外向。喜歡交流,主動去和別的孩子一起玩耍。
所以我建議家長們不必擔心。
孩子的成長有自身的規律。急不得。
順其自然更利於孩子的成長與發展。千萬不要太過擔心,或者過度干預。
建議家長多鼓勵孩子獨自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和carol爸爸,經常會讓孩子去買單,去換停車券,去超市結賬。多加鍛鍊,會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在幼兒園中孩子會把老師交代的事情做好,產生自信他就願意去幫助其他小朋友完成老師交代的人。時間久了孩子就願意與別人交流,與別人一起玩。
自信是孩子成長必不可少的品質,建議家長有意培養。
現在的carol和三歲半之前大不相同。還主持了幼兒園的升旗儀式,參加英語班的英語口語比賽並進入決賽。去淘氣堡玩,十分鐘她身後就會跟著一群剛認識的小朋友一起玩。
所以我給各位有類似困擾的家長的建議就是,不要太過擔心,找機會有意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多鼓勵孩子。孩子找到自信,一定會成為社交紅人的。加油。最後附上carol照片一張
PS頭型香不香葫蘆娃裡的蛇精,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