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寡言悟裟
-
2 # 舊事舊人歷史說
對於這個問題我只想說,我也需要給問題的主人破解一個歷史知識,那就是關於文官政治集團的形成與發展。
從秦始皇建立三公九卿制度和中央集權制度,中國的政治制度就開始從貴族政治轉化為官僚政治。到了隋唐時代,科舉制的設立發展與興盛,標誌著官僚政治體制的正式確立。而這時的官僚政治還不只是文官的政治。
文官政治集團的正式形成是在北宋,因為北宋的開國皇帝宋太祖是武將出身,他害怕宋朝以後的武將也模仿他黃袍加身,所以他便將武將逐出官僚隊伍。吳健開始成為一種國家的象徵,而並沒有實際權力,這樣官僚政治就慢慢的脫胎為文官政治。文官政治背誦形成以後,在以後的1000多年裡不斷髮展。元朝初期,文官政治成一度受到削弱。然而作為歷史發展的潮流,為了加強統治,元代承製是宋朝文官制度的發展,從行省制的左右丞相到中央政府的左右丞相,基本上都是由文官出任。文官集團進一步發展。
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在6部之上設立6科13道十八大衙門。及言官政治體系。和御史政治體系。眼光和意識早在宋代的時候,便已經形成了一個勢力集團。但這個勢力集團是受控於皇帝和宰相之下的附屬政治工具。
到了明代,文官政治沒有了丞相的俠之變成了一種可以獨立於行政體制之外的和皇權相抗衡的一大勢力。這便形成了明清特有的政治會議制度——廷議。這是皇權與文官政治集團的監察權相妥協的產物。
明代中後期,文官政治權的勢力達到整個歷史時代的頂峰時期。嘉靖皇帝繼位之初,想把自己的父親母親明朝的太廟之中。這件事在文官政治集團內部引起了軒然大波。當時整個文官集團與皇帝一人相抗衡。雖然最後嘉靖皇帝達到了原先設定的政治目的,但是嘉靖皇帝的皇權權威也被文官集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所以嘉靖皇帝願意用一種消極的反抗來制衡文官集團,那就是20多年不上朝。他為什麼不上床?就是因為皇權對抗不了文官政治集團,所以他既然不能隨心所欲,便將之一關在宮裡不見他。這便是明朝有名的大禮義之爭。
到了萬曆皇帝的時期。由於張居正當國文官集團受到打壓,也被張居正集團所利用。東冠集團特別不服張居正獨裁的政治。然而他們又沒有辦法,所以一面被打壓,以免被利用。
等到張居正死了之後,文官政治集團重新抬頭。再一次左右了明朝的政治格局。明神宗萬曆皇帝,曾經想立福王為太子。但是由於死亡並不是最佳的太子人選,所以文官集團堅決反對。最後萬曆皇帝迫於壓力,便沒有立福王為太子。這一次以萬曆皇帝徹底失敗告終。以文官集團全勝而結束。文官政治達到了頂峰中的頂峰。將皇權壓在了文官勢力之下。從此萬曆皇帝一氣之下,再也沒有上過早朝。以此來作為對文官集團的懲罰與反抗。隨著明王朝的滅亡。文官集團政治由鼎盛走向衰落。
-
3 # 文人提筆安天下
同是以文御武,宋朝與明朝可以說是各有千秋,但是宋朝比明朝更強一點。
明朝與宋朝都有文人、秀才做統帥,領兵抗敵,像北宋的范仲淹抗擊西夏、南宋的劉琦、辛棄疾抗金,明朝末年的袁崇煥、洪承疇、史可法抗清。
他們都是文人、秀才出身,但是他們一點都不比武將能力差,反而更強,更具有統帥能力,在歷史上嶄露頭角。
所以,從這一點上說,同是以文御武,宋朝與明朝各有千秋。
宋朝鑑於五代十國武將篡權亂政的行為,從北宋初年就開始實行重文輕武的政策,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將兵權收回中央,軍隊由中央調動、指揮。
北宋中期,講求時政,科舉中有一項考試就是“實務策”,所以北宋文壇,要立足於政,而不在於文,倡導時事政論、經世濟時,重視文章的政治作用,反對柔靡文風,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北宋文壇還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提倡散文,反對辭藻華麗的駢文,使北宋詩文的陳舊面貌煥然一新,對當時與後世的文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比如北宋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都位列“唐宋八大家”。
還有北宋的宋詞,與唐詩、元曲並立於世。
但是明朝,從明朝開國一來,就在科舉上實行八股取士,大大鉗制了文人的思想,默守陳規。
所以,從以上對比來看,宋朝比明朝更強。
-
4 # 小院之觀
先說答案,明朝強,毫無疑問。
宋、明主兵的文官宋朝統兵的文官,成功的屈指可數。
最成功的的可能是餘玠,章楶算是一個,虞允文算是一個,韓琦、范仲淹勉強可算,還有李綱、宗澤,其餘如辛棄疾、文天祥,名氣雖大,要麼不得志,要麼不會打仗,宋朝的文官領兵,總體來看失敗遠多於成功。
明朝文官出身的統兵大帥,那可就多了去了。
有明一朝,三位封爵的文官,都是因戰之功。
正統年間的王驥,總督軍務,三次征討麓川,因功封靖遠伯。
成化到弘治年間的王越,三次出塞,收取河套地區,兩次遠征韃靼,以功封威寧伯。
還有位是大名鼎鼎的王守仁,平叛果敢,總督兩廣,封新建伯。
除了這幾位進爵的文官,其餘統兵的著名文官更是數不勝數,忠肅公于謙、三邊總制曾銑、抗倭名將邢玠、與戚繼光並稱的譚綸、三邊總督石茂華乃至明末的袁崇煥、洪承疇、盧象升、孫傳庭,統統是文官出身。
為何要讓文官主兵?說完結論,再來分析下原因。
兩個王朝,並非開始就是文人主兵,王朝伊始,都有一批能征慣戰的宿將,這是必然。
為何後來都改為文官主兵,這也是必然。
因為武將主兵的惡果顯而易見,這並不是趙匡胤看到了唐末的藩鎮和五代十國的亂象才決定改革,而是從秦漢時期就反覆出現的武將擁兵自重,軍閥割據問題,唐末只是鬧得比較兇而已。
那麼將統兵大帥由武將換成文官,就能解決問題了嗎?
光是更換一個統兵的人選,並不能解決問題,與之相匹配的,是一整套制度。
事實上,從宋朝開始才由文人帶兵可能是個誤解,從春秋時期開始,文人帶兵就屢見不鮮,齊國的管仲,吳國的孫武;戰國時期齊國的孫臏,魏國的信陵君等;三國時的諸葛亮,陸遜、唐朝的裴行儉、晉國的謝石(淝水之戰)、金國的耶律大石(以敗軍之師橫掃中亞),乃至清朝的曾國藩、李鴻章等都是文官。
還有個誤區,認為在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後,宋朝就開始由文人主兵,這是個錯誤的概念。
在太祖朝和太宗朝,戰爭中始終都是武將主兵,趙匡胤平定天下和隨後的宋遼戰爭,主要指揮官都是武將,雍熙北伐帶兵的也是武將。
幾場重大的失敗,高梁河之戰、岐溝關之戰、君子館之戰、陳家谷之戰,帶兵的都不是文官。
即使到了真宗朝,也是文武並重,中後期開始,文官主兵才逐漸增多,這一方面是開國武將都已老去,另一方面是文官勢力形成了對武將的壓制,明朝同樣如此。
不管是宋朝還是明朝,文官帶兵的職務都是臨時性的,宋朝的權知、宣撫、經略,明朝的巡撫、總督都是為了辦理軍務而臨時授予,他們實際上都是兼職,除了這些兼職的軍職,他們本身的職務不是侍郎就是尚書這種級別的中央官員,走上前線統兵屬於特派員性質,這些職務都是因事而設,事畢即撤,發展到後來,才逐漸成為常設。
這裡還有必要說一下宋朝和明朝的兵制,宋朝一直是募兵制,明朝前期是衛所制,到了中期,也轉變成募兵制。
衛所制下,有戰事時,徵調全國的衛所出兵,皇帝指定統軍大將或是直接親征。這樣的制度,統帥對手下臨時調集的兵將並不熟悉,消弭了軍隊統帥擁兵自重的可能,不過帶來的後果是兵不知將,將不知兵所導致的軍隊戰鬥力的不足,開國時期,能征慣戰的宿將還有足夠的能力和威望統帥三軍,到了名將凋敝之後,衛所制的漏洞開始顯現。
靖難之役時南軍的主將將門之後李景隆對陣鎮守邊陲的馬上天子朱棣,兵力絕對優勢之下送得人頭滾滾,便是最好的例子。
衛所制難以為繼,改為募兵制,募兵制度的執行者是武將,雖然可以提高戰鬥力,隨之而來的隱患是武將可能會形成自己的勢力,如果懷有二心,那就可能成為軍閥。
文官領兵,就是對武將的制衡手段。
如果文官和武將勾結呢?還有第三方監督——監軍。
監軍制度由來已久,在所有朝代都存在,宋朝和明朝,都有監軍的宦官或大臣,監軍代表朝廷協理軍務,督察將帥,目的就是監視統軍的文官和武將。
文官憑什麼能主兵?文官似乎應專主文事,征伐之事是武將的責任,這是錯誤的理解。
八股文是在明朝成化末年才成為嚴格的科舉程式,讀書人要學習的還有六藝,包括 禮、樂、射、御、書、數等。而且文官主兵,並不是說所有文官都可以主兵,對於文官的培養,明朝比較系統,通常要經過系統培養,逐步過渡,才給以指揮權。沒上過戰場,沒親手殺過人,不瞭解戰爭的真相,對不起,你的級數還不夠,還得繼續練。
拿幾個人來舉例。
威寧伯王越,經歷了陝西御史督查軍務和隨軍出征“襄贊軍務”的鍛鍊,才逐漸能夠獨當一面,出任三邊總制。
挽狂瀾於既倒的于謙於少保,年少時候就喜讀兵書,偶像是文天祥,進士登科後,以御史職隨明宣宗平定漢王朱高煦之亂,隨後又任兵部侍郎,巡按江西,巡撫河南、山西等地,在京師保衛戰之時,他的軍事經驗已經相當豐富。
袁崇煥自小喜歡談論兵法,被破格提拔也只是擔任兵備僉事,在遼東鍛鍊了三年後才升為按察使。
這些實戰經驗,在書本上都是學不到的。
文官弱不禁風,手無縛雞之力,更是一種錯覺,主兵的文官通常都是文武全才。
心學宗師王陽明喜好習武,箭術驚人,嘉靖年間的名臣譚綸喜歡上戰場手刃敵人,更別說被稱為“盧閻王”的盧象升。
這一點上,宋朝對於文官的培養就沒有這麼系統,所以宋朝帶兵的文官普遍不如明朝。
武將主兵的壞處可能有人說,說了這麼多,明朝主兵的文官不是最終還是被李自成打敗了。
這是個複雜的鍋,讓主兵文官來背,顯然太沉重了。
如果是武將主兵,問題可能會更多。漢、唐就是例項,更不用說南北朝、五代十國的戰火紛爭,當然還有之後的南明。
就說一點,滿清入關後,起初只佔據北直隸一省之地,南明還有大半國土,數十萬軍隊,不過當時主兵的已經不是文官,成了各路總兵,史可法名為督師,指揮得動誰呢,隆武帝被認為最有才幹,哪個總兵又肯聽他的調動,坐擁軍權的總兵,實際上已經成了軍閥,包括鄭成功在內,本質上也是如此。
最近的例子,還有北洋時期的軍閥混戰,是同樣的道理,這就是武人主兵的弊端。
社會發展到了現代,以文治武早已成為標配,這是文明的一種體現。可以看看現在除了泰國等有限幾個國家,已經不見軍政府主政,如果現在世界上出現了軍政府,一般意味著國家進入了緊急狀態。
-
5 # 文獻歷史
早說玩出花樣,絕對宋朝強宋詞就是男歡女愛,且不要說歐陽修、蘇軾等那些糜爛的私生活,柳永,張先,秦觀等風流成性的才子們,當時,就包括豪放派的辛棄疾,也寫了好多諸如《更能消幾翻風雨》等描寫婚外戀之作。狎妓冶游,攜妓獻藝,歌妓佐歡,蓄養孌童,已成為當時士子們的生活風氣,無論是家養一批,自娛自樂,還是乾脆去“煙花巷陌”擁香作詞,歌妓舞女,上行下效的養孌童,最終,便也就成為了他們必不可少的習慣。
山外青山樓外樓,(多美啊)西湖歌舞幾時休,(就是個嗨皮)暖風吹得遊人醉,(酒不醉人,人自醉啊)。
回覆列表
宋朝和明朝是兩個極其相似的朝代,都採用以文官統御武將的方式,進行對軍隊的掌控。
那麼,這兩個朝代的文官哪個朝代的文臣的統帥能力比較強呢?
我們選擇兩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人物來對比一下,看看宋朝的文官與明朝的文官孰優孰劣。
宋朝的文官筆者認為最具代表性的當屬文天祥了,眾所周知,他是大宋的最後一個宰相,為了光復大宋,帶領著抵抗軍在大宋皇帝已經投降了蒙古人後,依然進行著頑強的抵抗。
文天祥最初奉了皇帝召令,舉兵勤王,率領萬餘名義士入京開始,便由吟詩作賦的純粹文人變為統御武將的儒臣。
他苦戰東南,義使元軍大營,只為了使大宋剩下的這半壁江山不受北方鐵騎的屠戮。
在被元軍扣留期間,文天祥更是想方設法地進行潛逃,終於在隨從的幫助下,歷經九死一生才逃脫,抵達江西,繼續抗元。
然而文天祥終於還是失敗被俘,成為了元朝的俘虜,在元大都被忽必烈關押數年之後,從容就義,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
我們再來說個明朝的文官,于謙於少保。
在土木堡之變後,明英宗朱祁鎮被瓦剌俘虜,于謙力排眾議,擁護了朱祁鈺為皇帝,並誅殺了王振在朝廷的黨羽,開始組織對瓦剌大軍的抵抗。
首先,由於京城附近的精銳大軍都葬身於土木堡中,于謙立即奏請朱祁鈺調南北兩京、河南的備操軍,山東和南京沿海的備倭軍,江北和北京所屬各府的運糧軍,立即奔赴順天府。
隨後,于謙整飭兵備,部署要害,親自督戰,率師二十二萬,列陣北京九門外,抵禦瓦剌大軍。
瓦剌太師也先,挾持明英宗朱祁鎮,對明軍進行逼和,于謙以“社稷為重,君為輕”,不許。
也先無隙可乘,只能和議,于謙又挑選京軍精銳分為十團營進行操練,遣兵出關屯守邊境。
于謙於風雨飄搖中保住了明朝的根基,而文天祥卻只能在雨打浮萍的時候嘆息。因此,兩朝的文官統御能力也是高下立分,不難看出了。
一旦外族入侵,只會想方設法地和談,對於武將是打心底看不起的。因此,在缺乏溝通的情況下,很容易養成文官自大狂妄的盲目指揮風氣。
而明朝的文臣,在經歷了大宋的歷史教訓後,在組織架構上也作出了調整,防止了文官過度壓制武將。
而且明朝文官的福利待遇也並沒有超越武將太多,各司其職,沒有人為地去抬升文官的地位,也就避免了文官與武官之間的集體矛盾,在統治軍隊時,能夠做到文武官員從實際出發,選擇最佳的方式抵禦敵人。
因此,筆者認為,明朝由於吸取了宋朝的教訓,明朝文官的整體統御能力比宋朝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