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親子故事蓮子說
-
2 # 來來在溫州
隨著經濟和時代的發展,現在的單身青年都有了不找物件、不結婚、甚至有些新婚夫妻結婚後也有了不要孩子的想法。原因在於,他們認為當前的生活過得也不錯,沒有孩子可以享受自由的生活,而有了孩子以後,生活的大部分時間就會被孩子擠佔,就沒辦法好好享受自己的生活,生活品質也會跟著下降,另一方面,現在的很多年輕人,尤其是大城市裡收入較高的人群,他們的觀念多少受西方文化影響,以後也不需要孩子來養育自己,就形成了及時行樂,享受當下的思想。
但是,養兒防老、母憑子貴這些觀點,都是我們傳承了幾千年的文化,現在的年輕人一時做的決定,就能保證一輩子不後悔嗎?今天,我們就看看那些堅持沒要孩子的夫妻,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覺得不要孩子很後悔
有些夫妻在剛開始結婚時,為了享受二人世界,就約定不要孩子,但是,等到年齡越來越大,周邊的親戚朋友都已經開始抱孫子孫女了,他們才發覺有個孩子是多麼重要。這一類夫妻就是典型的沒有考慮清楚,就匆忙做決定的,如果兩人足夠恩愛還好,如果兩人不是很恩愛,當男方突然想要孩子,而女方又沒辦法生育的時候,就有可能造成家庭破碎。
自己也可以過得很開心
香港明星梁朝偉、劉嘉玲夫婦,如今都已經50多歲了,至今沒有孩子。劉嘉玲也在一次訪談中透漏,自己不要孩子的原因是因為丈夫不喜歡小孩子,於是自己放棄了做母親的權利。而另一對夫妻鄭伊健和蒙嘉慧,在結婚前就協議不要孩子,因為兩人的性格都比較喜歡玩,不想再有個孩子來照顧。
領養了孩子
鄧婕和張國立結婚近30年了,由於張國立的前妻為了給自己的孩子更好的照顧,就提出鄧婕終生不能要孩子的要求,於是,兩人結婚這麼多年,鄧婕依舊沒有自己的孩子。為了彌補自己的遺憾,想做媽媽的鄧婕選擇了領養一個女孩,來圓自己做媽媽的夢。
無論是要孩子,還是不要孩子,都希望是縝密思考下做的決定,畢竟歲月不等人。
希望可以幫到您
-
3 # 小寧大遠養成記
一個同事,住的和我們很近,她家兩口子應該都是77年左右出生的,一直沒有要孩子。
相比於我們生了兩個孩子後的忙碌,他們的生活實在是太清閒太幸福。平常就是上班就不說了,就說週末,我每個週末都要帶著二寶去送大寶上籃球課,地點是在離家不太遠的體育館,基本上每次都可以遇到他們夫妻倆,男的打籃球,女的練瑜伽。看著人家夫妻倆既有好身材,又生活得有錢有閒,再看看我和老公都有些發福的身材,還每天只能圍著孩子辛苦的忙碌,又累又花錢,對他們真是有些羨慕嫉妒的。
和他們聊天,說起週末的安排,他們就是運動過後回家做做家務,看看電視。突然也覺得他們的日子好無聊,再有意思的事情每天重複著去做,沒有一點兒新鮮感,也好像挺沒有意思的。
養育孩子不一樣啊,雖然辛苦,雖然花錢,雖然常常被氣得跳腳,可是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懂事,每天都能帶給你不一樣的驚喜,時時能帶給你不一樣的寬慰,這種滿足的感覺,能讓人瞬間忘記一些,能讓人願意更無怨無悔的付出。
其實,有沒有孩子是很私人的事情,是每個人自主的選擇,無所謂好不好,只要個人喜歡,就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來生活。
-
4 # 陪伴與自我成長
怎麼看待沒有孩子的家庭呢,根據你的提問我想應該是針對多年後沒孩子的家庭吧,那要從幾方面來看:
有正常生育能力而不打算要孩子的沒生育能力沒法要孩子的有生育能力而又因特殊原因不能要孩子的一,對於第一種情況就有很多可能,夫妻雙方或單方不想要孩子,夫妻想自由,怕生了孩子後受累,完全就是為了享樂;夫妻有一方不想要,另一方也不敢貿然生啊,生下來另一半不全心投入累的也是自己;還有就是夫妻感情不好,沒信心的。二,第二種情況嘛就很無奈了,很多夫妻婚後一直在求子路上奔波,嘗試了各種辦法也沒能懷上,這種艱辛與無奈只有類似情況的家庭才體會的到,如今醫學發達,希望類似家庭能少走彎路,早日懷上孩子
三,還有些家庭,因夫妻一方或雙方因身體特殊狀況,生孩子有風險的,醫生不建議生孩子,這也是很無奈的
孩子能給家庭帶來一定的樂趣的,有孩子一個家才算完整,所以能生的就別猶豫了,不能生的家庭領養一個孩子也不錯的,還有試管嬰兒技術也相對成熟了,也可以考慮的。
-
5 # 逗逗龍機器人
雖然說,沒有孩子的家庭確實與以前的觀念有衝突。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好像漸漸的看淡了這一點:“養兒防老”“傳宗接代”等一系列觀念。為此就小逗個人而言,對沒有孩子的家庭,作為外人的我們要給予理解。
沒有孩子的家庭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不想要孩子,另一種是外來因素導致沒有孩子。
前者,這不過是別人家庭的選擇而已,在當下社會,也見怪不怪了。只要兩者覺得幸福就好了。曾經我也想過這個問題:以後自己要不要孩子呢?可是整個問題很快就被打破了。最後的決定是要孩子。因為在農村,很多傳統依然存在。雖然大家都是嘴在說得對於孩子這一問題:我是很看得開的,但誰又能真正的脫離開來呢?不要孩子?且不說父母會一直嘮叨你,村裡的人的評頭論足更是嚴重。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隻要你夠成功,村裡的人才會理解你的行為。
其實兩夫妻之間,兩人相愛才是最重要的。對於有無孩子,幸福與否自己才更有體會。
-
6 # 使用者9265811022741
我覺得一個家庭要是沒有了孩子,總感覺像是缺點什麼,就像是黑白照片和彩色照片相比較那樣,缺少了生動,缺少了色彩。孩子就好像是一個家庭的靈魂,雖然有他們會覺得特別累,特別吵鬧,有時還特別煩人。可是要是沒有孩子,就兩人雖然日子清淨,能夠自由的享受生活,但時間久了難免會無聊,不溫不火的沒有一點激情。我二叔家就是沒孩子,二叔二嬸都是高知識分子,早年嬸子忙工作沒時間,到想要孩子時身體出了問題不能再要了,那時的醫療條件不好,直接做了手術,後來也沒抱養一個孩子。隨著年齡增加,每當看到我們兄妹幾個就是滿臉的羨慕,他們兩個人的退休工資加起來1萬多,在我們這地方是非常高了,於是經常旅遊,同學聚會,用他們話說就是不想讓自己閒下來,一閒下來就特別寂寞,特別無聊。他們有時和我父母聊天就說要是將來哪一個人先走了,剩下的那個也就跟著去了,不然留下了都不敢想咋活,聽著都覺得黯然。所以我覺得,人活著就是需要一代代的傳下去的,有孩子才會覺得人生是完整的。
-
7 # 北京積極人生
我是這樣看待沒有孩子的家庭:
(1)及時享受型的夫妻。現代社會壓力非常大,每天要應付的事很多,有的夫妻覺定不要孩子,是因為想享受現在的時光。避免孩子打擾。
(2)擔憂型的夫妻。擔心現在汙染嚴重,社會壓力大,不能給未來的孩子提供好的學習生活條件。
(3)身體不好型夫妻。一方或雙方身體有問題,不能要孩子的。
(4)由於原生家庭的影響,對孩子有恐懼症的夫妻,決定不要孩子。
(5)經濟條件不容許的夫妻。暫時不能給孩子優越的條件,就暫時不要孩子,等經濟條件許可再要孩子。
有沒有孩子是個人的想法,別人無權干涉。只要他們夫妻過好自己的生活,照顧好父母,我認為這無可厚非,我認為這是很理性的夫妻。同樣值得尊重。
-
8 # Tina育兒
你怎樣看待沒有孩子的家庭?
1、尊重
每個家庭,每對夫妻都有“生孩子或者不生孩子”的權利,如果人家不想生孩子,就是丁克家庭,我們也要尊重人家。而且現在生活壓力巨大,不要孩子,其實也很不錯。
2、主動不要和被動不要孩子,有著本質區別。
有的家庭是想要孩子,但是卻總是無法成功;有的家庭則是根本就不想要孩子。這兩者,都是沒有孩子的家庭還是有著本質區別的。
對於想要孩子而不得的家庭,可能更多的是同情和遺憾;
那麼對於根本不想要孩子的,剛開始大家可能會覺得他們比較前衛,比較開放,甚至還會有人感覺這些人會比較自私,但其實仔細想想,生活壓力巨大,車子房子吃喝拉撒睡、教育等等一系列的問題迎面撲來的時候。
很多人就會有這樣的想法:我自己還是個孩子,怎麼可能會帶好另一個孩子?如果帶不好他,為什麼要讓他來到這個世界上?
當然也有人說,養孩子又不是非要多少錢?非要條件滿足了才要,只要有了孩子,把你能給的最好的教育和最好的陪伴給他就可以了!
話雖如此,但是,還是奉勸家長們,有備無患吧!儘量是等時機成熟的條件下,養育孩子。因為現在養育孩子的成本跟1950年---1990年已經完全不一樣了。不僅是吃飽不餓這麼簡單了,還有更多層面的教育。
-
9 # 小魚仔兒的快樂海
個人認為,排除無法生育的原因,還是有孩子的家庭是完美的。
一,這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權利。應該順其自然規律吧。二,一個女人經歷懷孕生子,養育的過程才算完美的人生。三,孩子是愛情的結晶,是相愛的兩個人感情的橋樑紐帶。共同養育,酸甜苦辣鹹都會嘗一遍,磨合過了,經得住考驗,愛情親情得到昇華。四,個人認為,一個家庭有老有小,歡聲笑語,充滿愛和童趣,幸福和諧,才算是一個完整的家。大人才會有生活的目標和動力。而且養兒才知父母恩,才會懂得感恩,會內心平靜踏實,才會有穩定的責任感,社會也會穩定和諧。
五,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學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人的成長,原生家庭是最關鍵的。夫妻恩愛,家庭美滿,這樣的家庭走出來的孩子Sunny健康,積極向上。有了孩子,父母會不斷積極學習,積極成長,不斷磨合,大人和諧努力,孩子幸福健康。這是一個人最大的幸福。
-
10 # 王懷成退休教師身份證
最簡單的方法是像有兒子一樣看待。從思維看,更要尊重人家,若是同事或鄰居,更要注重主動熱情打招呼、聊天、有事幫助他。
回覆列表
世界上的人是不是千千萬萬?而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選擇,對嗎?沒有孩子的家庭,就是一種選擇。
一、主動選擇,不要孩子。這一類家庭也越來越多了,丁克家庭,夫妻兩個,沒有孩子,沒有經濟壓力,過的很瀟灑自在。沒什麼不可以。尤其很多人,選擇不要孩子,是經過深入思考的,有自己的理由,這種很欣賞!人生本來就可以千姿百態,你要什麼樣的人生狀態,想好了,堅定去走。別人的評價、看法,聽聽就完。別人都不是你,他們又怎麼能知道你真正的苦與樂。
相反,有很多人要孩子,可能是沒有經過思考的,順著社會主流的觀念,家庭里老輩的思想,“年紀不小了,應該要一個了……”,“你的同學都生孩子了,你不應該要一個嗎?“。所有這些“應該“,是你想要的生活嗎?未必吧?所以,誰也別笑誰,誰都有權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法。
二、被動選擇,不是不要孩子,而是諸如身體問題等,還沒有孩子。因為環境、飲食、熬夜……現在想要孩子,一直懷不上的也越來越多。這種家庭,也有很多選擇。
Ø 到正規醫院查明原因,積極治療。身邊有朋友十多年沒有懷上,但最後透過治療,四十多歲有了一個女孩,全家歡喜。不要灰心,放鬆的狀態,積極的治療,相信會有好結果。
Ø 如果治療沒有效果,又想要孩子,也可以選擇領養的方式。現在這種渠道也很多。養孩子享受天倫之樂,同時也是自我成長。能有自己的孩子當然最好,即便是領養,只要用心了,也能收穫深厚的親情。
三、猶豫糾結不選擇,現在沒孩子的家庭。這類家庭,一般夫妻比較年輕。自己覺得還沒有自由夠,不想要一個小傢伙當包袱。或者,認為自己的經濟實力還沒辦法很好的照顧孩子,所以先不要。
這樣的家庭,往往受到的壓力最大,父母、親友等,都會本著善意,各種勸告。我個人認為,這是你家的事兒,我們可以給建議,但還要小兩口做主是關鍵。中國老話說:鞋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所以,暫時不要孩子,只要考慮明白了,也是當下不錯的選擇。否則,很多人冒然要了孩子,卻在孩子出生之後,沒辦法給到孩子比較貼心的照顧。那時,孩子受罪,家長痛苦。何必呢?
總結以下,沒有孩子的家庭,只要成員覺得很幸福,有沒有孩子不是關鍵。畢竟,家庭的形態可以多種多樣。作為外人,我們更多是尊重這個家庭成員的選擇。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