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立倫策劃專家黃文揚

    “孩子小氣自私”要從根性去認識他,家長不要對孩子貼標籤,每個孩子都是可愛的。

    孩子從出生幼小開始就是弱勢者,他身體的本能就有擺脫弱勢者的特性。所以,孩子的小氣與自私是一種本能自我保護的訊號。 如何對待孩子的“小氣自私呢”?

    首先是要理解孩子“小氣自私”的特徵,給孩子理解,這是正常現象。不要對孩子做不好的解讀,以至於對孩子有情緒,更不要鄙視孩子的行為。

    其次是要培養親子關係,不能用大人的思維去要求一位八歲的孩子。八歲的孩子不可能完全理解、承擔去關心與分享給弟弟妹妹的責任。他的自私有可能跟你生了小的,忽略了大孩子的情緒有關拍。其實他還是一位小孩子,處於非常需要關愛的時期,而大人卻把精力與愛分了大部分給小的女兒。自私是一個對你提醒的訊號。所以,你要多關心關愛大的孩子,給予平等,給予鼓勵與支援,讓孩子享受愛與包容。

    第三,父母培養孩子安全感非常關鍵。不要對孩子吼叫,不要強制孩子分享。讓孩子擁有安全感,有心靈的港灣。

    八歲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期,父母做好,孩子心理就會健康成長,父母做不好,下一步孩子有可能叛逆起來,甚至出現心理問題。好好關愛孩子,讓孩子健康成長!

  • 2 # 千里馬創業正能量

    自從一個孩子自從呱呱落地來到這個世界上開始, 他的第一啟蒙老師就是自己的父母,孩子自身表現出來的很多特質,無論優秀的或有缺陷的,都與父母的早期教育和家庭影響是息息相關的!

    孩子就好比一張什麼都沒寫的白紙,父母的言行舉止、生活習慣、生活態度、事業觀、價值觀等等無不是一本“活”的教科書,對孩子是一種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給孩子深刻的影響。當然孩於的成長也離不開環境和學校教育的影響。如果孩子活潑開朗、禮貌大方、乖巧懂事,那是每個父母都樂見其成的。如果孩子背道而馳,常常讓家長頭疼,如比較自私小氣,那作為家長也不要太著急,首先要多觀察孩子近期自私小氣有哪些具體表現,還要從大人身上找找原因,然後對症下藥,這樣才能治標又治本,而不是一味的指責或打罵。

    自私是當今獨生子女中很普遍的現象,孩子要什麼,父母和老人就給什麼,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懂得感恩和奉獻,其實家長對孩子的溺愛就是滋長孩子的自私; 因為孩子沒有與兄弟姐妹分享的體驗,缺乏合作分享的機會,也會表現出自私的一面; 家長本身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有斤斤計較、愛佔小便宜、自私自利的行為,孩

    子變得自私小氣就不足為其了..

    針對以上或更多其他的原因,我們應該多做些努力,“嚴是愛,松是害",不能太溺愛孩子,糾正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角色。多帶孩子做戶外活動,擴大視野,多接觸人,與人分享交流,培養合作和分享的品質。父母本身要從自

  • 3 # 海龜889

    要改掉孩子自私小氣的毛病。我得從我的小孩子說起,我有兩個女孩子,大的八歲,小的三歲。大的一直生活在我的身邊,有好吃好喝好玩的都是一個人單獨享用,感覺自己特幸福。小的由於工作原因,一歲多就送到外婆家,由外婆來照顧,直到今年三歲要上幼兒園才接到身邊。兩個人在開始相處的一段時間裡,情況真的是糟糕透了。小妹妹是一個好動的傢伙,把家裡的所有東西都翻個地朝天,特別是姐姐的東西,姐姐一看到這種情形,急得直哭“哇哇的”大喊大叫,就是不給妹妹碰她的東西,還跺著腳呢?妹妹看著直髮愣,每次遇到這種事情,無論我說什麼都沒有用,那就由她哭個夠吧!這樣的事情時有發生,有時我也是氣得發抖……不過最近終於能夠融洽相處了。

    “與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也是一個辦法,有一次我帶妹妹出去,買了她喜歡的玩具,回到家裡,姐姐看見了,也很喜歡,就想和妹妹一起玩。我看見了,馬上打住說:“你自己有那麼多玩具,你都不給妹妹玩,那妹妹為什麼要給你玩她的玩具呢?”姐姐低下頭低聲地說:“可是我很想玩妹妹的東西。”我說:“我說好呀,那你把你的玩具也拿過來,跟妹妹一起玩吧。”姐姐也不怎麼情願,我跟她說了很多道理,終於能夠不亦樂乎地玩在一起。最後再跟他們講分享快樂的道理。現在,幾乎每天晚上姐姐都會幫妹妹洗澡,穿衣服,口渴的時候喊姐姐要水,連上廁所也跟姐姐說,姐姐也很樂意為妹妹做這件事情。

    小孩子的這種壞毛病,還真的得治一治。

    首先,家長不能過分溺愛,家庭成員之間的地位平等,讓孩子沒有優越感。讓他感覺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分子,有擔當有責任,為別人做事情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其次,讓他們多接觸小朋友,並和小朋友一起玩。比如那些遊樂場呀,廣場呀都有很多小朋友,一到週末,帶他們出去盡情的“放縱”。但前提條件要講好,玩的時候不得傷害別的小朋友,不可以搶別人的玩具等等之類的叮囑。玩完了之後,在回家的路上,又給他們講朋友之間相處的道理。

    再次,讓孩子和大人一起做家務,享受勞動的樂趣。我家的週末的家庭大掃除,既分工又合作,小孩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如有做不得的,兩個人可以合作,再搞不定的話,媽媽打一下手幫忙。當然了,小妹妹每次都是搗亂的多,我來收拾殘局。最後再誇獎姐姐一番,她多有榮譽感啊!

    這是我的一點心得體會和方法。堅持付出,要有耐心和愛心,總會收穫到喜悅的。

  • 4 # 兒科醫生趙繼明

    8歲小男孩小氣自私,家長一定要注意,要正確的教育,不能放任孩子這種壞習慣。

    孩子的性格也是從小培養起來的,並不是孩子一生下來就是怎樣怎樣的,所以,8歲的小男孩小氣自私也有家長的責任,要改掉孩子孩子的壞毛病也要抓緊時間。

    我們來分析一下孩子養成這種壞毛病的原因?

    孩子從生下來就是一個家庭的寶貝,集萬千家人的寵愛於一身,所以孩子從小就可能就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比較自我,由於有些家長的溺愛,不懂得正確教育孩子,致使孩子上學後不懂得如何和同學相處,依舊自私小氣,所以,也有家長教育的責任。

    那麼,如何糾正孩子小氣自私的毛病呢?

    1、家長要正確的教育孩子,告訴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錯誤的,不能以自我為中心,在與同伴相處的時候也要同時顧慮到他人的感受,這樣才會有更多的朋友和自己相處。

    2、家長也要改正自己對於孩子的溺愛,因為孩子養成這樣的壞毛病也有一部分是由於家長“慣的”,所以家長以後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平時要給孩子一些任務去做,比如家務等等,糾正孩子自私小氣的壞毛病!

    最後專家想說:8歲小男孩小氣自私是不好的習慣,現在糾正還來得及,家長一定要正確的引導,也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來幫助孩子改掉這樣的習慣!

  • 5 # 人才出於教育

    我的孩子是由他的外婆帶大的。在外婆家,外公、外婆什麼事情都讓著他,什麼好吃的都給他先吃,他也因此養成了自私的習慣。

    回到我們身邊時,尤其是上學之後,這個毛病仍沒有改變。我們覺得這樣下去對孩子的成長是很不利的,便設法幫孩子改正這個毛病。我們注意在家裡不給他特殊的地位,有好東西大家一起用,有好吃的大家一起吃,讓他感到在家庭中,孩子和父母都一樣重要,而不僅僅只有他一個人重要。

    尤其是我買回來美味食品時,孩子想"獨吞",我們給他留下一包食品,其餘的食品我和孩子的父親一人一包吃掉。孩子不願意,我們給孩子講道理,堅決不妥協。慢慢地,孩子適應了家庭中的這種氛圍,自私、小氣的毛病逐漸得到了改正。

    所以平時我們要以正面教育為主,多鼓勵、多誇獎 。主動為孩子創造培養好習慣的空間 。

    從孝敬長輩做起,從生活小事做起 。我很注意培養孩子孝敬長輩、先人後己的好思想。

    恰當地實施說服教育 我覺得孩子自私、小氣的毛病不管是怎樣形成的,都是可以改正的,關鍵是父母要用心,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幫助孩子改正這些缺點,彌補不足。

    孩子自私或者小氣,大多與長輩的過度寵愛有關係。而解決孩子的自私、小氣等毛病,也主要在於父母要端正教養態度,在糾正孩子的毛病時,指出正確的做法。

  • 6 # 早教圈子

    很多小孩子都有一個毛病,就是自己的東西不允許別人碰,對這樣的孩子來說,自己的東西只有自己能用,不允許別人侵犯,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那麼,小孩子不大方,自私小氣,家長就會很頭疼,希望教會他們與別人分享的道理,下面就來分享幾點:

    1、不要強制改正。

    對於小孩子來說,他們的習慣也是一點一點養成的,所以,我們家長應該先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感覺,孩子小氣,對自己的東西很在意,這也沒什麼錯的,他們還不太懂得成人的道德觀念。

    2、保障孩子權利。

    我們應該保障孩子物品的所有權,如果孩子不願意與別人分享自己的東西,家長不要著急,這主要是孩子非常喜歡自己的物品而已,或者可能發生過東西到別人的手裡沒拿回來的情況。

    3、不要訓斥孩子。

    如果你認為孩子自私自利,小氣,不與別人分享東西,那麼,也要找準原因,不要當眾斥責孩子,孩子的心靈畢竟很脆弱,而且想法也很單純,突如其來的斥責會讓孩子不知所措。

    4、講究言傳身教。

    孩子的習慣往往和大人的教育有關,就算大人沒有教孩子那樣做,但是,如果自己沒有做好榜樣,孩子跟著學也是正常的現象,家長如果能夠做到與別人分享,孩子自然沒問題。

    5、積極鼓勵孩子。

    孩子在取得一定進步的時候,家長最應該做的就是給予積極的鼓勵,及時的鼓勵,如果孩子養成了與人分享的習慣,家長也會從中得到快樂,與孩子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

    6、進行模擬訓練。

    孩子還小,我們的教育方法可以嘗試很多種,比如,為了讓孩子懂得其中的道理,我們可以和他們一起做一些分享類的遊戲,並且透過分享讓孩子受益,孩子自然以後不會害怕分享。

    7、參加集體活動。

    家長應該多創造機會給孩子,接觸更多的夥伴,也可以組織或者參加一些集體活動,在活動中讓孩子更加了解集體的力量,讓孩子明白做很多事情都是需要別人幫助的,前提是必須與人分享。

  • 7 # 知數達李

    孩子的性格也是從小培養起來的,並不是孩子一生下來就是怎樣怎樣的,所以,8歲的小男孩小氣自私也有家長的責任,要改掉孩子孩子的壞毛病也要抓緊時間。

    自從一個孩子自從呱呱落地來到這個世界上開始, 他的第一啟蒙老師就是自己的父母,孩子自身表現出來的很多特質,無論優秀的或有缺陷的,都與父母的早期教育和家庭影響是息息相關的!

    孩子就好比一張什麼都沒寫的白紙,父母的言行舉止、生活習慣、生活態度、事業觀、價值觀等等無不是一本“活”的教科書,對孩子是一種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給孩子深刻的影響。當然孩於的成長也離不開環境和學校教育的影響。

    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我的真實想法與觀點,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於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 8 # 小學資料分享

    取消孩子在家中“特殊”地位,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要儘量不給孩子特殊待遇,合理滿足孩子的需求,讓孩子知道自己在家庭中與其他成員是平等的,消除其“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

    滿足孩子的要求要適當。對於孩子的合理要求可以適當滿足,對於不能及時滿足的要讓孩子學會等待,不過分遷就,即使孩子很強硬,家長也要把正確的堅持到底,不給孩子留餘地。如果有一次妥協,孩子就知道下次有機可乘,所以,家長要有狠心、恆心和耐心及堅持到底的決心。

  • 9 # 襄陽好匯學教育

    8歲小孩子有點自私和小氣,這個是很正常的,但是同時也是很關鍵的一個時期和階段,這個時候我們做家長的就應該注意啦!首先我們做家長的應該從生活當中一些細小的事情去引導和教育孩子!

  • 10 # 鹿媽親子

    8歲孩子已經過了物權敏感期,如果太小氣、自私容易被孤立,沒朋友,家長應該及時引導。

    我將從孩子各個階段的物權意識、自私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糾正三方面來闡述。

    1、孩子的物權意識是如何逐步形成的呢?

    分享是美德,但是家長如果強制孩子孩子分享,尤其是在孩子建立特權意識的階段,可能收不到太好的效果,反而影響親子關係。這時瞭解孩子各個時候的物權概念就很有必要了。

    0-1歲,我的東西誰都可以玩。孩子還沒有物權意識。

    1-2歲,我喜歡的就是我的。能區分自己和他人,但不明界限在哪。

    2-3歲,我的東西別人不能碰。孩子進入物權敏感期,不要強求孩子分享。

    3-4歲,我的可以分享給你。孩子開始有分享和交換的意願。

    4-5歲,幼兒園的東西都是我的。具備集體意識,有“我們的”、“大家的”這個概念。

    5-6歲,願意把我的東西分享給有需要的人。物權意識比較成熟。

    2、孩子為什麼會自私?

    ① 家長過度溺愛

    尤其是在與老人一起帶孩子。長輩特別疼愛孩子,有什麼好吃的都讓給孩子吃,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覺得理所當然。

    ② 孩子享有特權

    買菜只買孩子愛吃的,好吃的菜放在孩子面前。這種教育方式讓孩子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心裡裝不下別人。獨生子女比較明顯,如果家裡有2個孩子,這種情況就少很多。

    3、孩子自私如何引導

    ① 忍住,不要當面指責孩子自私

    孩子自私令家長很苦惱,有些家長就批評孩子,這孩子怎麼這麼自私呢?不要這樣做。給孩子帖上負面標籤,不知不覺中孩子的行為會越來越靠近那個標籤。正面教育比負面教育更容易令人接受。有時候孩子不願意分享是有自己的理由的,並不是道德敗壞。家長應注意分辨和理解。

    ② 不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

    很多家庭中,孩子是排在首位的,而伴侶排在孩子後面。這不僅導致孩子自私沒教養,夫妻關係也處理不好。夫妻關係應該優先於親子關係。都說最好的教育是爸爸愛媽媽,吃狗糧長大的孩子最健康。榜樣教育勝過說教。在日常生活中,夫妻恩愛,把好的讓給伴侶,孩子也一定會學到。

    和鄰居、朋友一起出去玩就是分享教育的好時機。大家一起野餐的時候,把大家帶來的吃的一起分享。你可以抓住機會告訴孩子:“你看,阿姨分享給了我們蛋糕,我們又給了阿姨水果,這樣我們都吃到更多東西啦。”

    ④ 學會接受孩子的愛

    很多父母太無私了,一邊說孩子不懂得愛自己,一邊又不接受孩子點滴的愛。小時候,孩子分給你一口蛋糕,你說媽媽不餓,你吃吧。孩子看你工作累,想給你捶捶背,你說作業做好了嗎?下次記得給孩子愛你的機會。當他主動分享、關心你時,記得給鼓勵孩子,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慢綜藝為何只有《嚮往的生活》收視率高?《親愛的客棧》輸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