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魔心聽風

    漢李陵之後,騎兵雖然重要,但絕沒有現代有些專家的騎兵絕對強勢不可戰勝的作用!騎兵的靈活,衝擊力對步兵是致命的,屠殺式的。可中國春秋戰國時就有了城邦防禦體系和理念,戰爭實踐,更別說弓箭,陌刀,陷阱,土牆等應對騎兵的手段。到宋代火器已見原始形態!也正是因為戰爭工具的發展和進步,讓宋的重文抑武成為可能!採石磯也好,岳家軍也罷,到宋代戰爭打的已經是資源和團體了,將軍個人會不會武其實已經不重要了!岳家軍眾志成城,岳飛個人文武全才。兵者國之大事,只要齊心協力,騎兵只能一時得力,選好戰場,找對方法,滅之是大機率事件。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難!中華民族一般都是北方一統天下,其本質是生於優患,死於安樂,從晉開始大家可以看南方的統治者,統治階層都在幹什麼,國家民族的興起,滅亡那一個不是內因所決定!神也好,佛也罷都只度有緣之人,作死之人,神佛也將遠之!

  • 2 # 天問魚

    在平原開闊地,甚至是是低矮的丘陵地帶,騎兵確實是步兵的天然剋星。

    一般情況下,在這種地形遭遇到騎兵,絕大部分步兵部隊都會被虐殺。

    原因很簡單,騎兵不僅有速度快的優勢,還有著強大的衝擊力。

    騎兵一旦以密集隊形極速衝刺起來,能輕鬆將步兵部隊沖垮,並且將最前面的步兵活生生的撞死,然後就是分割,再然後就是屠殺。

    不得不提的是,普通騎兵的馬刀是不開刃的。

    當騎兵的馬刀輕輕的劃過對手步兵身上,比如脖子的時候,在馬匹的衝擊力的幫助下,會輕鬆砍掉腦袋。

    騎兵使用其它武器,如長槍的時候,也無需用力,不然的話會將手腕折斷!

    另外,步兵遭遇到騎兵的攻擊,往往只有射一箭的機會,一箭之後,騎兵就能輕鬆衝刺到步兵身邊。

    而在騎兵密集衝鋒步兵之前,大都會呆在一箭之地,也就是一百五十米之外,繞著步兵來回轉動騷擾。

    步兵被這樣騷擾,士兵心理素質太差的話,往往會很恐慌。

    甚至,徒勞無功的放箭。

    而放箭是一種體力活,就算是強壯計程車兵,在短時間內,也就是能放十幾箭。

    弩雖然威力更大,但上弦需要更長的時間,在戰鬥中,一支弩大都只有一次射擊的機會。

    一句話,在開闊地上,步兵遭遇到騎兵圍攻,後果大都不是很妙。

    另外,憑藉著速度快的優勢,騎兵的主要任務還有偵察敵情、截斷對手的糧道等任務。

    糧道一旦被切斷的話,對手基本上就失敗了。

    原因同樣很簡單,古代交通不便,後勤保障特別困難。

    甚至,一個一線士兵,需要三個後勤人員服務。

    其實,步兵遭遇到騎兵,並不是沒有生存,甚至是獲勝的機會。

    不過,這對步兵要求太高。

    如,步兵的心理素質必須好,訓練必須嚴格,能做到令行禁止,服從命令等。

    武器裝備方面,可以讓聚集在一起的步兵手持五米左右長的長槍。

    另外,最好讓手握長槍計程車兵,待在馬車後面。

    實在沒有這麼多馬車的話,可以用盾牌代替。

    其實,面對著刺蝟一般的精銳步兵,騎兵也很難獲勝。

    岳飛的步兵之所以這麼強大,有好多原因。

    第一,將士們的思想教育做的好,有信仰支撐。

    第二,士兵訓練嚴格,部隊能做到令行禁止,從而充分發揮出團隊力量。

    第三,岳飛的戰術打法科學合理。

    具體來說,岳飛的對手金兀朮,就是一個騎兵專家,很善於培訓打造騎兵,幾乎將他的騎兵,如鐵浮屠、柺子馬,發揮到了極致水平。

    金兀朮的騎兵,連人帶馬都裝備著重甲,相當於坦克!

    面對這種情況,考慮到金兀朮的騎兵弱點在沒有配甲的馬腿上,岳飛就重點培養步兵中的勇士,讓他們手持大刀,主要負責砍切馬腿。

    這麼一來,這些勇士大都會被金兀朮的戰馬撞死、踩死、壓死,或者是被金兀朮的騎兵殺死。

    但是,這些勇士的犧牲,為後面的步兵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金兀朮的騎兵,大都用皮索連在一起。

    一匹馬馬腿被砍斷,另外的馬以及馬背上的騎兵,就會摔倒,從而失去了憑藉著重甲高速衝刺的優勢,並被勇敢的岳家軍屠殺。

  • 3 # 歷史小廚

    騎兵的強大在於能快速的到達戰場,在戰場上衝鋒陷陣可以比步兵更加的靈活勇猛,在古代是重要的兵種。古代的軍隊最看重的就是戰馬,因為人的體力有限,經過奔跑到達戰場之後,作戰能力會降低,而騎兵則不同,到達戰場之後才開始發揮他們的作用,這就比步兵節約了很多的體力!

    但是在古代,還有一種更為厲害的兵種,那就是“特種兵”。特種兵跟現在一樣,在於作戰力強,作戰方式特殊,一直以來都是軍隊中的中流砥柱般的存在。

    如果說對於古代特種兵沒有什麼特殊印象的話,那傳頌最多的應該是隋唐時期的“燕雲十八騎”,這在電視劇中經常被提起。這十八個人,腰佩圓月彎刀,臉戴面罩,頭蒙黑紗,只漏雙眼,身披黑色披風,揹負大弓,每人十八之箭。最出名的戰績便是在察哈合臺率兵進犯燕門關,被燕雲十八騎突襲,當場斬殺敵人三千,隨後十八人愣是窮追不捨的追到了遼人家鄉,誅殺兩萬餘人。由此可以看出特種兵的厲害之處。

    其實特種兵在中國歷史上一直存在,像秦國的“鐵鷹銳士”,漢朝的“陷陣營”,東晉的“北府兵”等都是特種兵,因此在歷史上往往能以多勝少,屢建奇功!

    而岳飛也有一支特種兵,名為“背嵬軍”。《雲麓漫鈔》中記載:“韓、嶽兵尤精,時常于軍中角其勇健者,別置親隨軍,謂之背嵬,一入背嵬,諸軍統治而下,與之亢禮,犒賞異常,勇健無比,凡有奸敵,慳背嵬軍,無有不破者。”由此可見背嵬軍之威名!

    在大破兀朮的“鐵浮屠”時,岳飛就是先用了背嵬軍的步兵,破了“柺子馬”,之後騎兵再衝鋒,這樣將兀朮打的打敗!

    但是再仔細回顧歷史,其實那場戰役是兀朮的判斷錯誤引起的,當時兀朮探尋到岳飛就在城中,因此率精兵想襲擊岳飛,很像是現在的“斬首行動”,只可惜的是他的精兵並沒有岳飛的特種兵強,因此才會落得大敗!

    因為這場戰役,使得岳家軍成為了敵人聞風喪膽的神奇軍隊,為宋立下了不少的汗馬功勞!

  • 4 # 關東俠客

    騎兵快速機動,對步兵有攆壓性優勢。相當於現代的坦克等機械化部隊。騎兵出現以來,一直是戰場上的主宰。自漢代百練鋼出現後,戰馬也裝備上鎧甲,騎兵又有了輕騎兵和重騎兵兩重,金國的捌子馬和鐵浮屠是非常有名的騎兵部隊。

    北宋失去了幽雲十六州,西夏又獨立出去,失去了戰馬產地,北宋同西夏和遼國騎兵作戰中處於劣勢。北宋時期科技發達,又非常有錢,國家不惜花費重金裝備步兵,北宋重灌步兵,身披步人甲重五十八斤,每人長槍和巨斧,遠端武器是神臂弩,同遊牧民族作戰中並不吃虧。

    金國興起後,裝備重騎兵鐵屠浮,人馬披鐵甲,刀槍不入,士兵使錘和狼牙棒,戰鬥力非常強悍。宋人說:"金人有狼牙棒,我們有天靈蓋",說明了宋人對金兵的無耐。金國的重灌騎兵是特種部隊,花費巨資打造,規模並不是太大,在戰場上起踹門作用。

    宋軍重灌步兵也非常利害。公元1140年,金國寶戰派完彥兀朮率十萬大軍,一萬五千捌子馬,五千鐵屠浮殺奔建康。一路上攻無不取,戰無不勝,如入無人之境。但他很快碰上強硬的對手。順昌之戰,宋將劉琦指揮軍阾消滅金軍五萬人,一萬捌子馬.和三千鐵浮屠,元氣大傷。北撤到郾城時又碰上剋星,南宋名將岳飛。

    宋軍用神臂弩遠端射擊,然後重灌步兵用鉤鐮槍和巨斧砍金兵馬蹄。經此一戰,金兵根損失了三萬人馬,其中包括五千捌子馬和兩千鐵浮屠。金兀朮心疼得仰天大哭,自出世以來還沒敗過如此之慘。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宋軍的戰鬥力是非常強大的,不然如何在強敵環伺下,生存了三百多年,以半避江山抗擊蒙古人數十年。宋軍敗在領導者的昏庸和怯愵及長期排斥武將,導致的人才缺泛。

  • 5 # 鄭州第二大閒人

    既然說到岳飛大破金兀朮的騎兵,那麼不得不談下金國的騎兵

    金國畢竟是遊牧民族,所以金國的軍隊多為騎兵,而騎兵中的鐵騎主要為鐵浮屠和柺子馬兩種,鐵浮屠為重騎兵,柺子馬為輕騎兵,

    鐵浮屠

    鐵浮屠又被稱為鐵浮圖,指身披重甲的騎兵,鐵浮圖的一種是鐵甲騎兵,但是鐵浮屠人馬都是重盔重甲,比較笨重,不靈活。

    柺子馬

    很長時期內,人們把“柺子馬”解釋為“穿著鐵甲的連環騎兵”,即連環馬。這一說法最早見於岳飛之孫岳珂所編的 《 鄂王行實編年 》 :“兀朮有勁軍,皆重銷,貫以韋索(皮繩),凡三人為聯,號柺子馬,又號鐵浮圖,堵牆而進,官軍不能當,所至屢勝。“連環馬”成了婦孺皆知的一種作戰形式。

    直到乾隆時期有人研讀《 御批通鑑輯覽 》 時,才察覺此說不合情理,於是寫了一段“御批”,指出:“北人使馬,唯以控縱便捷為主。若三馬聯絡,馬力既有參差,勢必此前彼卻;而三人相連,或勇怯不齊,勇者且為怯者所累,此理之易明者。 …… 況兀朮戰陣素嫻, …… 豈肯羈絆己馬以受制於人?清人對舊說的批駁,可謂切中要害,很有說服力,只是對“柺子馬”一詞的解釋,並沒有說清,只是提出質疑柺子馬應該不是連環馬。

    “柺子馬”究竟指什麼?宋史專家鄧廣銘所著 《 有關“柺子馬”的諸問題的考釋 》 一文,對此作了詳盡的考證,宋人筆記中不僅有“柺子馬”,還有“柺子城”、“兩柺子’等詞。所謂“柺子城”,是指城門外用以拱衛城門的兩道對立垣壁;所謂“兩柺子”,是指左右兩翼。

    所以柺子馬”不是連環馬,屬於一種輕型或中型騎兵,人馬皆不帶盔甲或者佩戴軟甲,被佈置在兩翼,可以充分利用其高度的機動性以及鐵浮屠衝鋒時所產生的巨大沖擊力, 用以對側面放箭或者敵軍迂迴包抄而後突擊,

    解釋完鐵浮屠和柺子馬,那麼這些騎兵他們到底有多強大呢?

    在開戰時,“鐵浮屠”依次排開,騎手手持長槍或者狼牙棒等重兵器直接衝散對方陣營,因為人馬皆為重盔重甲,堅硬的頭盔和鐵甲可以擋住弓箭的射擊,而且鐵浮屠自重差不多五六百百公斤,跑起來衝鋒的話就像坦克一樣,補兵根本擋不住。

    來看下鐵浮屠重騎兵裝備

    1、重騎兵的鎧甲要求十分高,基本要求全副武裝,只流露出視線,這裡我們可以看看宋朝鎧甲的重量。宋紹興四年(1134)年的規定,步人甲由1825枚甲葉組成,一般重量達58宋斤(宋代一市斤為640克,一市斤又是十六兩),大概是37kgs左右, 騎兵的鎧甲為了抵擋弓箭或者長槍的投擲,所以重騎兵的鎧甲不應該比補兵輕。差不多也得為 40公斤靠上。

    2、戰馬鎧甲,以15世紀的憲騎兵為例,馬甲50千克,這樣估計鐵浮屠重騎兵的鎧甲也要40公斤靠上。

    3、騎兵武器 ,重騎兵武器一般都是重型長槍,適用於衝鋒,一隻騎槍5kg左右,長3-4米,戰馬跑起來的話,一槍可以破步兵盔甲。

    所以鐵浮屠整體下來擁有將近六百公斤的自重,以及每秒超過10米的速度衝擊,這對步兵陣型來說會造成難以想象的衝擊力和破壞力。

    一般來說,馬匹所消耗的補給是人的5倍,重騎兵標配一人三馬,所消耗的補給為普通步兵的16倍。以十名步兵的代價殺死一名重騎兵就可以說是賺的,以5名步兵的代價殺死一名重騎兵就是大勝。

    鐵浮屠用來打頭陣,它們依次排開就成了銅牆鐵壁,衝亂對方的陣腳且讓人毫無反擊之力。 而“柺子馬”則是輕裝騎兵,具有極高的靈活性和機動性,負責在重灌鐵騎衝亂陣腳後從兩翼殺出,讓人措手不及,“鐵浮屠”負責衝,而柺子馬負責殺,經過彼此配合,騎兵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因此宋軍面對“鐵浮屠”和“柺子馬”時,可以說是屢戰屢敗。

    那麼為何岳飛可以大破金國的騎兵組合呢?這就不得不提一個武器:鉤鐮槍

    鉤鐮槍:槍長七尺二寸,槍頭為八寸,槍頭下方有鐮刃,鉤殺能力更強。這種槍可前刺後鉤,左右橫掃,特別是鉤殺敵騎兵戰馬時,左右橫掃的威力更大,可以鉤掉戰馬四蹄,在實戰中,這種兵器對付重騎兵最為有效。用它殺掉重騎兵只需三招,第一招鉤斷馬腿,第二招鉤掉落馬的騎兵頭盔,第三招用槍頭扎進騎兵咽喉,一槍斃命。

    岳飛在與金國軍隊的交戰中,發現了一個破解金國騎兵的辦法,岳飛發現無論是輕騎兵柺子馬還是重騎兵鐵浮屠,戰馬的腿部關節都是無法用盔甲包裹的。因此只需要砍倒戰馬,金國騎兵自然會栽倒一片。

    這個辦法說著容易,其實要付出很大的犧牲。首先面對排山倒海般的金國騎兵,自己的軍隊不能恐慌,這就需要心理素質。金國騎兵靠近以後,宋朝士兵立刻蹲下用麻扎刀砍馬腿。 這樣雖然金國騎兵會栽倒,但戰馬的衝擊力也會將宋朝士兵壓在身下。實這是一種同歸於盡的戰法,這也是無奈的抉擇。

    如果戰馬速度過快,士兵砍馬腿沒有成功,那士兵會被後方的戰馬群活活踩死。由此可見,不是有信仰的軍隊無法完成這樣的任務。岳飛率領的軍隊在當時就是這麼強悍,岳家軍確實厲害

  • 6 # zy史克郎

    抗金名將岳飛,一生多次與金兵交戰。他多次擊敗完顏兀朮率領的鐵浮屠、柺子馬。特別是1140年,第四次北伐的郾城之戰岳家軍更是大勝鐵浮屠、柺子馬,此後在難以發揮作用。

    其實在郾城之戰前,岳家軍經過多年實戰經驗,總結出一套針對金國騎兵的戰術。岳飛發現鐵浮屠雖然人和馬都穿著盔甲堅硬無比,所謂百密必有一疏盔甲無法包裹馬腿,這是個巨大破綻。於是,岳飛訓練出一支專門對付金兵的步兵精銳部隊。

    用長柄麻扎刀專門砍殺沒有鎧甲保護的馬腿,一匹戰馬的馬腿一旦受傷,就會連人帶馬摔倒連帶周圍兩匹戰馬帶倒,瞬間失去戰鬥力。

    可是為什麼別的宋朝軍隊打不過完顏兀朮的騎兵呢?難道他們不知道這個方法嗎?當然不是,他們差的不是戰術。而是一支能夠執行這一套戰術軍紀嚴明,敢於衝殺的精銳步兵。

    其實在鐵浮屠、柺子馬衝殺之際,步兵是很難砍中馬腿的,一旦一擊不中。很有可能成為射殺的目標,或者被騎兵碾壓而過。而且,就算是砍中馬腿,在馬匹衝鋒的慣性下,靠近的步兵很有可能被倒下的敵軍戰馬壓倒。

    總之,負責砍殺馬腿的步兵必須有優良的紀律與嚴明的紀律,相當於一支敢死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國志戰略版怎樣攻打下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