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二十六維觀歷史

    一、烽火傳軍情

    1994年11月7日,原郵電部發行《中華全國聯合會第四次代表大會》小型張一枚,圖案為新疆庫車縣克孜爾尕哈的漢代烽火臺遺址,邊紙上的文字為1974年在甘肅居延地區破城子烽塞遺址出土的東漢初年《塞上烽火品約》木簡上的部分內容,再現了距今2000多年前中國西北邊陲“謹侯望,通烽火”的歷史遺蹟。

    “烽火”是中國古代用以傳遞邊疆軍事情報的一種通訊方法,始於商周,延至明清,相習幾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漢代的烽火組織規模為大。在邊防軍事要塞或交通要衝的高處,每隔一定距離建築一高臺,俗稱烽火臺,亦稱烽燧、墩堠、煙墩等。高臺上有駐軍守候,發現敵人入侵,白天燃燒柴草以“燔煙”報警,夜間燃燒薪柴以“舉烽”(火光)報警。一臺燃起烽煙,鄰臺見之也相繼舉火,逐臺傳遞,須臾千里,以達到報告敵情、調兵遣將、求得援兵、克敵制勝的目的。

    在中國歷史上,還有一個為了討得美人歡心而隨意點燃烽火,最終導致亡國的“烽火戲諸侯”的故事。

    周滅商後建都鎬京,歷史上稱作西周。初期,周王為鞏固國家政權,先後把自己的兄弟、親戚、功臣分封到各地作諸侯,建立諸侯國,還建立了一整套制度,農業、手工業、商業都有了一定的發展。

    二、鴻雁傳書

    1958年7月10日,原郵電部發行了《莫斯科社會主義國家郵電部長會議》紀念郵票一套2枚,面值分別為4分和8分,圖案都是工作中的廣播發射塔和正在藍天上高高飛翔的大雁。這隻飛雁,用的是“鴻雁傳書”的典故來象徵郵政通訊。

    “鴻雁傳書”的典故,出自《漢書·蘇武傳》中“蘇武牧羊”的故事。據載,漢武帝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漢朝使臣中郎將蘇武出使兇奴被鞮侯單于扣留,他英勇不屈,單于便將他流放到北海(今貝加爾湖)無人區牧羊。19年後,漢昭帝繼位,漢兇和好,結為姻親。漢朝使節來兇,要求放蘇武回去,但單于不肯,卻又說不出口,便謊稱蘇武已經死去。後來,漢昭帝又派使節到兇奴,和蘇武一起出使兇奴並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透過禁卒的幫助,在一天晚上秘密會見了漢使,把蘇武的情況告訴了漢使,並想出一計,讓漢使對單于講:“漢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獵時,射到一隻大雁,足上繫著一封寫在帛上的信,上面寫著蘇武沒死,而是在一個大澤中。”漢使聽後非常高興,就按照常惠的話來責備單于。單于聽後大為驚奇,卻又無法抵賴,只好把蘇武放回。

    有關“鴻雁傳書”,民間還流傳著另一個故事。唐朝貴遠征在外,妻子王寶釧苦守寒窯數十年矢志不移。有一天,王寶釧正在野外挖野菜,忽然聽到空中有鴻雁的叫聲,勾起她對丈夫的思念。動情之中,她請求鴻雁代為傳書給遠征在外的薛平貴,但是荒郊野地哪裡去尋筆墨?情急之下,她便撕下羅裙,咬破指尖,用血和淚寫下了一封思念夫君、盼望夫妻早日團圓的書信,讓鴻雁捎去。

    以上兩則“鴻雁傳書”的故事已經流傳了千百年,而“鴻雁傳書”也就漸漸成了郵政通訊的象徵了。

    三、魚傳尺素

    1990年11月28日,原郵電部發行了J174M《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三次代表大會》小型張一枚,郵票圖案為姑蘇驛,邊紙圖案為古代銅器上的魚形銘文,這些魚形銘文,用的是“魚傳尺素”的說法來象徵郵政通訊。

    在中國古詩文中,魚被看作傳遞書信的使者,並用“魚素”、“魚書”、“鯉魚”、“雙鯉”等作為書信的代稱。唐代李商隱在《寄令狐郎中》一詩中寫道:“嵩雲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古時候,人們常用絹帛書寫書信,到了唐代,進一步流行用織成界道的絹帛來寫信,由於唐人常用一尺長的絹帛寫信,故書信又被稱為“尺素”(“素”指白色的生絹)。因捎帶書信時,人們常將尺素結成雙鯉之形,所以就有了李商隱“雙鯉迢迢一紙書”的說法。顯然,這裡的“雙鯉”並非真正的兩條鯉魚,而只是結成雙鯉之形的尺素罷了。

    書信和“魚”的關係,其實在唐以前早就有了。秦漢時期,有一部樂府詩集叫《飲馬長城窟行》, 主要記載了秦始皇修長城,強徵大量男丁服役而造成妻離子散之情,且多為妻子思念丈夫的離情,其中有一首五言寫道:“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言長相思,下言加餐飯。”這首詩中的“雙鯉魚”,也不是真的指兩條鯉魚,而是指用兩塊板拼起來的一條木刻鯉魚。在東漢蔡倫發明造紙術之前,沒有現在的信封,寫有書信的竹簡、木牘或尺素是夾在兩塊木板裡的,而這兩塊木板被刻成了鯉魚的形狀,便成了詩中的“雙鯉魚”了。兩塊鯉魚形木板合在一起,用繩子在木板上的三道線槽內捆繞三圈,再穿過一個方孔縛住,在打結的地方用極細的粘土封好,然後在粘土上蓋上璽印,就成了“封泥”,這樣可以防止在送信途中信件被私拆。至於詩中所用的“烹”字,也不是去真正去“烹飪”,而只是一個風趣的用字罷了。

    四、青鳥傳書

    1998年10月9日,國家郵政局發行JP72《第22屆萬國郵政聯盟大會·1999北京(二)》紀念1套4枚,其中第三枚“情綠東方”,主圖和郵資圖內容一致,均為一隻色彩斑斕的飛鳥,背景為驛站和長城,表現了中國古代青鳥傳書的傳說。

    據中國上古奇書《山海經》記載,青鳥共有三隻,名曰詔蘭、紫燕(還有一隻青鳥的名字筆者沒有查閱到),是西王母的隨從與使者,它們能夠飛越千山萬水傳遞資訊,將吉祥、幸福、快樂的佳音傳遞給人間。據說,西王母曾經給漢武帝寫過書信,西王母派青鳥前去傳書,而青鳥則一直把西王母的信送到了漢宮承華殿前。在以後的神話中,青鳥又逐漸演變成為百鳥之王——鳳凰。

    南唐中主李璟有詩“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唐代有詩“願因三青鳥,更報長相思”,李商隱有詩“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崔國輔有詩“遙思漢武帝,青鳥幾時過”,借用的均是“青鳥傳書”的典故。

    五、黃耳傳書

    信鴿傳書,大家都比較熟悉,因為現在還有信鴿協會,並常常舉辦長距離的信鴿飛行比賽。信鴿在長途飛行中不會迷路,源於它所特有的一種功能,即可以透過感受磁力與緯度來辨別。

    信鴿傳書確切的開始時間,現在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但早在唐代,信鴿傳書就已經很普遍了。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一書中有“傳書鴿”的記載:“張九齡少年時,家養群鴿。每與親知書信往來,只以書系鴿足上,依所教之處,飛往投之。九齡目為飛奴,時人無不愛訝。”張九齡是唐朝政治家和詩人,他不但用信鴿來傳遞書信,還給信鴿起了一個美麗的名字——“飛奴”。此後的宋、元、明、清諸朝,信鴿傳書一直在人們的通訊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中國的歷史記載上,信鴿主要被用於軍事通訊的目的。譬如在公元1128年,南宋大將張浚視察部下曲端的軍隊。張浚來到軍營後,竟見空蕩蕩的沒有人影,他非常驚奇,要曲端把他的部隊召集到眼前。曲端聞言,立即把自己統帥的五個軍的花名冊遞給張浚,請他隨便點看哪一軍。張浚指著花名冊說:“我要在這裡看看你的第一軍。”曲端領命後,不慌不忙地開啟籠子放出了一隻鴿子,頃刻間,第一軍全體將士全副武裝,飛速趕到。張浚大為震驚,又說:“我要看你全部的軍隊。”曲端又開籠放出四隻鴿子,很快,其餘的四軍也火速趕到。面對整齊地集合在眼前的部隊,張浚大喜,對曲端更是一番誇獎。其實,曲端放出的五隻鴿子,都是訓練有素的信鴿,它們身上早就被綁上了調兵的文書,一旦從籠中放出,立即飛到指點的地點,把調兵的文書送到相應的部隊手中。

    六、風箏通訊

    我們今天娛樂用的風箏,在古時候曾作為一種應急的通訊工具,發揮過重要的作用。

    傳說早在春秋末期,魯國巧匠公輸盤(即魯班)就曾仿照鳥的造型“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這種以竹木為材製成的會飛的“木鵲”,就是風箏的前身。到了東漢,蔡倫發明了造紙術,人們又用竹篾做架,再用紙糊之,便成了“紙鳶”。五代時人們在做紙鳶時,在上面拴上了一個竹哨,風吹竹哨,聲如箏鳴,“風箏”這個詞便由此而來。

    最初的風箏是為了軍事上的需要而製作的,它的主要用途是用作軍事偵察,或是用來傳遞資訊和軍事情報。到了唐代以後,風箏才逐漸成為一種娛樂的玩具,並在民間流傳開來。

    軍事上利用風箏的例子,史書上多有記載。漢初楚漢相爭時,劉邦圍困項羽於垓下,韓信向漢王劉邦建議用絹帛竹木製作大型風箏,在上面裝上竹哨,於晚間放到楚營上空,發出嗚嗚的聲響,同時漢軍在地面上高唱楚歌,引發楚軍的思鄉之情,從而瓦解了楚軍計程車氣,贏得了戰事的勝利。

    今天,當集郵者在春風中放飛風箏時,回味古時候用風箏來傳送情報的故事,倒也不失為一大樂事。

    七、竹筒傳書

    在中國歷史上,還有用竹筒傳書的故事哩。

    竹筒傳書的故事,得從隋文帝開皇十一年(590年)說起,那年十一月,南方各地紛紛發生叛亂,為了平定叛亂,穩定江山,隋文帝緊急下詔,任命楊素為行軍總管,率軍前去討伐。

    楊素率領水軍渡江進入,接連打了好幾個勝仗,收復了京口、無錫等地,士氣非常旺盛。於是,楊素一鼓作氣,率領主力部隊追蹤叛軍,一直追到了海邊。面對綿延的山脈和茫茫的大海,楊素一面命令大部隊就地駐紮,一面指派行軍總管史萬歲率領軍隊兩千人,翻山越嶺穿插到叛軍的背後發動進攻。

    史萬歲率部猛進,轉戰于山林溪流之間,前後打了許多勝仗,收復了大片的失地。當他想把勝利的戰況向上級彙報時,卻因交通的阻絕和資訊的不暢而無法與大部隊取得聯絡。一日,他站在山頂臨風而望,看到前面茂密的竹林正波浪狀隨風而舞,忽有所悟,立即派人截了一節竹子,把寫好的戰事報告裝了進去,封好後放入水中,任其漂流而下。幾天後,有一個挑水的鄉人看到了這個竹筒,便打撈起來開啟一看,發現了史萬歲封在裡面的報告,便按報告上的提示將它送到了楊素手中。史萬歲一去無音訊,不知生死,為此楊素正焦急不安,忽見鄉人送來報告,大喜過望,立即把史萬歲部隊接連取得勝利的戰況向朝廷作了報告。隋文帝聽到喜報,龍顏大悅,立即提拔史萬歲為左領軍將軍。然後,楊素率領大部隊,繼續乘勝追擊反隋散兵,沒用多久,就徹底平定了叛亂。

  • 2 # 於閎健

    1、以物示意

    在文字產生之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能夠相互通訊了,原始通訊大多采取以物示意的方式,人們在社會生活及相互交往中使用某些特定的物品,用來表示某種象徵意義。如用辣椒表示自己遇到了很大的困難,用手帕表示約會,用首飾代表愛情,用刀劍表示要打仗了等等。

    2、烽火臺

    據古書記載,早在周幽王時期就有了利用烽火傳遞軍事情報的方法,“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就是說的周幽王利用烽火戲弄諸侯以得褒姒一笑得故事。當時的人們在通往邊疆的道路上,每隔一定的距離,就築起一座烽火臺,烽火臺裡裝滿柴草。

    遇到外敵入侵時,士兵便一個接一個地點起烽火。諸侯王們見到烽火,就會派兵前來救援,共同抵禦侵略。這種利用烽火臺來傳遞資訊的手段相沿很久,在軍事防禦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鴻雁傳書

    鴻雁傳書的故事源於蘇武牧羊。漢武帝時期,蘇武奉命出使匈奴卻被囚禁於北海。後來,漢匈和好,要求釋放蘇武,匈奴卻詐稱蘇武已死,後來漢朝得到了一隻從北飛來的鴻雁,鴻雁的腳上繫有帛書,說蘇武還在北海,匈奴不得不放回了蘇武。從此,鴻雁便成為了信使的象徵。

    4、民信局

    明代永樂年間,傳統的通訊方式已無法滿足當時人們的需求,民信局就應運而生了,這是一個由私人經營的贏利性機構,可以郵寄信件、物品、辦理匯兌業務等,是現代郵政局的前身。

    到了清代光緒年間,全國大小民信局達數千家,機構遍佈國內及華僑聚居的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構成了聯絡緊密的民間通訊網,極大地方便了平民百姓的通訊聯絡。

    5、郵驛通訊

    商周時期,出於政治和軍事上的需要,政府在道路上設定驛馬和郵車,用以傳送官府的重要文書。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實行“車同軌”制度,在全國修築統一標準的馳道,促進了郵驛通訊的發展。

    到了唐代發展到鼎盛,當時的郵驛分為陸驛、水驛和水陸兼辦三種,遇有緊急事件,驛馬一天最多能跑八百里,傳遞資訊的人每到一兩個驛站就會換乘一匹馬。

    郵驛通訊對軍事防禦和經濟文化交流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對廣大人民來說卻是個沉重的負擔。例如,唐玄宗李隆基為了讓楊貴妃吃到新鮮荔枝,就為她從長安到四川專門開設了一路郵驛,晝夜飛馳。

    唐·杜牧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便是對這件事的嘲諷。(一騎馳來煙塵滾滾妃子歡心一笑,無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鮮果來。)

  • 3 # 雨夜構想

    交通基本靠走,保安基本靠狗,通訊基本靠吼。

    古代訊息閉塞,通訊是非常困難的。但是我們聰明的祖先卻有很多種方法來通訊,除了基本的郵遞以外,還有信鴿。我們來說一下這兩種通訊方式。

    郵遞

    中國古代郵驛有郵、置、遽、傳、馹等不同名稱,漢朝始稱郵驛,元朝稱站赤,明清兩代通稱驛站。自周朝起至清朝光緒二十二年建立大清郵政、清末裁驛歸郵止,中國古代郵驛存在了約3000年。

    說到郵驛,我們要說一下李自成。李自成就是一位郵政工作人員,就是因為朝廷要精簡人員,把他給精簡了。李自成一看我這工作做的好好的,每天勤勤懇懇的送信,怎麼說減就把我給減了呢!好吧,你減我,我沒飯吃那我就造反。李自成造反還真厲害,一路打進北京城,還做了那麼幾十天的皇帝呢!也許他是歷史上唯一一個郵政員工造反成功並且還當過皇帝的人了。看來郵政行業是不能小看的,一不小心他就可能造反。並且有可能成功上位啊!!

    信鴿

    其實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餵養鴿子用於食用和觀賞的記錄。信鴿的歷史有這麼多年了,今天我們也在使用信鴿來傳送資訊呢!信鴿作為人類的朋友和平的象徵,一直伴隨著我們從古至今。它廣泛的參與進了我們的軍事,農業,戰爭,競技比賽,還作為食物和觀賞之用。

    鴿子極其聰明,多年來一直陪伴著我們。至今仍然受到了人們的喜愛。

  • 4 # 活力門

    在古代通迅無非就是,飛鴿傳書!駿馬賓士!烽火傳情!如果是戰爭的話,將在外!主帥應當是有任先斬後奏的決策權!如果在作戰的話,要在當下要靠這種人物辦的來回傳輸!豈不是貽誤了戰機?所以在當下的話也就幾種通訊的可能吧!

  • 5 # 浪裡個浪006

    古代通訊方式主要有:

    一,官方或者軍事領域:烽火臺,驛站,快騎,訊號樹,使節,通關文書,留學生,火箭,風箏,漂流瓶等。

    二,民間通訊:家書+家僕,同鄉捎信。也有浪漫的鴻雁傳書,信鴿,老馬,精犬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宋宮詞李婉兒把詔書藏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