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點點歷史

    在很多人心中狄仁傑一直以“神探”的形象示人,一些影視劇中狄仁傑斷案入神鐵面無私,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源於狄仁傑在大理寺工作期間的出色表現。實際上狄仁傑除了是一名出色的法官,更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

    為什麼說狄仁傑挽救了大唐國運?

    狄仁傑挽救大唐國運主要做了兩件事

    1、力保李顯的太子之位

    武則天稱帝后,狄仁傑曾官居宰相之職,在“武周”未來繼承人的問題上,武則天始終猶豫不決,武則天的侄子,武承嗣、武三思都在謀求太子的位置,此時狄仁傑堅定支援被廢為廬陵王的李顯,武則天最終決定立李顯為皇太子,歸政於唐。

    2、推舉張柬之

    公元705年,太子李顯、宰相張柬之、崔玄暐等人發動了兵變,武則天被迫退位,李顯復位,改國號為“唐”,史稱“神龍政變”。

    “神龍政變”其中有一個關鍵人物時任宰相的張柬之,而張柬之之所以能當上宰相,全憑狄仁傑的舉薦。

    所以說狄仁傑對於大唐國運的延續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 2 # 公子皇羽

    在我看來基本上屬於事實!

    再之前回答過類似的問題,這種說法有兩個解釋:

    第一種說法是狄仁傑說服武則天歸政李氏!

    武則天登基為皇帝之後,對於立太子之事很是猶豫,而且經她刻意扶植的侄子武三思上竄下跳,團結了朝廷中很大一部分大臣,極力勸諫武則天立武三思為太子,以繼承帝位。在這種對於李氏子孫不利的情況下,狄仁傑數次勸諫武則天,極力擁戴唐高宗的兒子李顯為太子,極力反對立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他這位武則天的寵臣的堅決態度,讓武則天不得不考慮。他曾對武則天說過一句話:“立侄,則未聞侄為天子而袱姑於廟者也”(立侄子為太子,從來沒有聽說過侄子當皇帝而把姑姑供奉在太廟的《資治通鑑》),很顯然這句話的分量很重!於是武則天最終把李顯召回皇宮,並且立為太子,大唐江山名正言順的回到了李姓子孫手中。

    第二種說法是狄仁傑挽救了一個拯救大唐江山命運的人。

    這個人就是李楷固,狄仁傑在世時侯,曾出言挽救了歸降的契丹將領李楷固,這個李楷固倒沒有什麼,他的後人卻大大有名,那就是中唐名將李光弼!李光弼是李楷固的外孫,安史之亂中正是他和郭子儀並肩作戰,才最終平定戰亂,拯救了大唐江山,史書中記載李光弼“與郭子儀齊名,世稱郭李,而戰功推為中興第一”。這兩個說法,無論哪一種,都可以說狄仁傑為大唐李姓江山的存續立下了不世之功,因此說他挽救了大唐國運也不為過!

  • 3 # 東東的魚

    可以這樣說,武則天晚年為立儲問題煩惱,到底是立自己兒子李顯繼位了還是立自己的侄兒武承嗣了?如果把江山交給自己兒子且不是又恢復了李唐了嗎,交給自己的侄兒雖然還是武周,但侄兒畢竟沒兒子親近。後來問狄仁傑什麼看法,狄仁傑一席話讓武則天下定決心立兒子繼位,狄仁傑說歷史上有那個當皇帝的會把自己的姑姑供奉在太廟?自己的兒子雖然不是很聽話,但武則天百年之後可以永享太廟,兒子當家,父母配享太廟這是古之就有,也是傳統。如果武承嗣繼位,肯定會供奉自己的父母到太廟,哪有武則天的位置,這些話說到武則天的心坎上去了,武則天想曾經罷黜過武承嗣的父親,若是侄子一旦登基,會把她這個姑母放與何地,這是她顧慮最多的問題。再則就是立自己的兒子,這樣自己辛苦奪回的大周又重新回到李家的手上,自己這個李家的媳婦所做的一切都始終在圍繞李家而轉。雖然社稷很重要,但是武則天更注重的是自己百年之後能不能夠配享太廟。狄仁傑的話,讓她突然明白了,兒子與侄子在立儲的問題上不能相提並論,她的天平開始傾斜了,並最後立自己的兒子李顯為太子。

    還有狄仁傑舉薦的宰相後繼者張柬之對李唐復位發生關鍵作用。狄仁傑晚年多病,武則天一直很信任他,他力不從心,武則天就讓他舉薦人才,狄仁傑說:“臣曾舉薦張柬之,您沒用他。”武則天說:“提拔他了。”狄仁傑說:“臣舉薦宰相卻任司馬,這不是用才。”武則天無奈,只得將張柬之的官位再往上提了提,遷升秋官侍郎,最後任命張柬之為宰相。

    後來武則天晚年多病不理政事,朝廷被武三思和男寵張易之、張昌宗兄弟把持,朝政混亂不堪,張柬之見此,聯合終於李唐的各大勢力,發動兵變,衝入宮中斬殺二張,逼迫武則天退位,禪位於李顯,讓李唐提前復辟。

  • 4 # 大廠女孩

    狄仁傑從政後經歷了唐高宗和武則天兩個時期,在武則天時期達到了他從政的巔峰。

    狄仁傑官至宰相,居廟堂之上,始終體恤百姓,對武則天的弊政加以匡正,是推動唐朝走向開元盛世的重要功臣。

    他曾擔任大理寺丞,判疑案,懸案,冤案無數,凡狄仁傑經手的案子,無一人上訴申冤,在史書上也以廉潔奉公著稱.。

    狄仁傑的過人之處還在於她力勸武則天將天下歸還李唐。步入晚年的武則天也不得不考慮立太子的問題了。

    以武承嗣,武三思為首的武氏家族要求立武家後人,但是朝中的一些老臣堅持立李氏後人。狄仁傑身在宰相之位,他知道如何勸武則天,他的英名千百年來,在百姓心中傳頌不已。所以要說他挽救了大唐國運也不為過。

  • 5 # 為健康護航12532

    那都是後人演繹,把狄仁傑的作用拔高了。憑武則天的聰明睿智怎麼能分不清兒子和侄子的重要性?她將李旦改名武旦,就說明從來沒有想傳位給侄子。只是她自己的兒子聰明能幹的不聽話,聽話的又懦弱無能,到感到自己時日無多需要接班人時,怕江山交到李旦手裡守不住,在李旦和李顯兩個中挑了個稍微強點的。

  • 6 # 胡笳胡談

    狄仁傑生於630年,死於700年,算在世紀之交駕鶴西遊,不過活到古稀之年,在那個時代也算長壽之人。

    狄仁傑年輕經科舉入士,歷任各種官員,有地方有中央,有律法有治民,統過戰,平過叛,政績非常好,名聲非常大,算是治世之能臣。

    到公元691年,狄仁傑做了,同鳳閣鸞臺平章事,這官名複雜,但不用管它,只需要在唐初這就是實際的宰相即可,由此算是政治生涯的頂峰了。

    當然後來他又被貶官,成了縣令,算斷崖式貶官,當696年,狄仁傑再度被啟用,又做了同鳳閣鸞臺平章事,也就是宰相。回到正題。說狄仁傑挽救大唐國運的觀點基本基於兩點,一是狄仁傑勸武則天覆立廬陵王李顯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續;二是說狄仁傑培養了一批此後復唐的臣子,算是為唐朝延續打下了基礎。但這兩點都值得討論。

    狄仁傑有沒有勸武則天覆立李顯為太子呢?有,史書有明確記載。這事兒在《新唐書》、《舊唐書》和《資治通鑑》當中都講過,原文就不錄了,基本意思說狄仁傑講自古這侄子沒有祭祀姑母的,只有兒子才是親骨肉,才能永久祭祀父母,所以武則天不應該立侄子武三思當太子而是應當繼續立兒子李顯。

    這話說的很好,也很雞賊和油滑,狄仁傑不虧是政治老手。

    但問題是武則天是不是就因此而復立太子呢?我覺的不是,因為武則天顯然不是一個懼怕傳統的人,她絕不會因為自古如何就如何。

    這麼講的證據呢?證據很明顯,因為自古還沒有女皇帝呢,還沒有女性建立王朝呢,她還不是不管什麼自古不自古的就做了。

    所以武則天之所以復立李顯不是因為狄仁傑的幾句話而是因為她聰明,明白政治局勢,明白人心,她如果不是這樣也當不了這千古第一女帝。

    武則天除了說女帝外,在歷史上還有一個第一,那就稱帝年齡第一高,六十七年稱帝,她建立武周,從來都預設自己是在延續唐,而不是推翻唐。在這個大前提下,她這個年齡稱帝,基本上擁唐一派還可以忍受,因為這個年齡在古代的確算高壽了,大家基本上覺得忍幾年,也就過去了。

    但如果立武三思做太子,那就不一樣了,那就沒人忍了,同時她繼承李唐建立武周的合法性也消失了,由此武則天這皇帝肯定做不穩當。

    再有,這武家確實也沒什麼正經人能即位,那還不如立李顯呢。一則王朝穩定,二則還可以慢慢圖謀。武則天有慢慢圖謀嗎?有她曾力圖李武合流,把李家和武家化為一體,這樣無論誰繼承,武家都能穩定,當然這個搞得不太成功。

    其實,最後的結局比武則天想的還糟糕。705年,李唐復立靠的是什麼?是政變。因為大家本來以為她當幾年皇帝就完了,結果她當了十五年還沒完,所以就不能忍受,透過政變完成了李唐的復立。

    所以,最後來看,李唐的延續和李顯當不當太子沒關係,唯一的關係是政變時間的早晚,如果不立李顯,估計政變更早,從這個角度,立李顯為太子反而延緩了李唐的延續。

    由此我們可以說,狄仁傑這建議其實作用不大。至於狄仁傑為李唐培養了很多後來的人才,這實在不好講,因為我們還可以說他是為武周培養的人才呢,這就看你的角度了。

    總的來講,我個人不認為是狄仁傑挽救了大唐國運,而且一個王朝的國運也不是一個人可以扭轉和挽救的。

  • 7 # 鐵錘文史

    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什麼挽救國運之說,認為狄仁傑挽救了大唐國運,無非是認為武則天中途建立武週一朝,階段了唐朝的歷史源流。這還是落後狹隘的封建歷史觀在作祟。

    憑什麼李家人坐天下就是國家的正運,一代女皇武則天坐天下就是逆天之舉呢。

    回過頭來就事論事,狄仁傑對於李家人重新奪回皇帝寶座,的確做了一些重要的工作。基本上可以分成兩點:

    第一,保證了李顯立太子,為李唐續命打下基礎。

    立太子是皇朝的頭等大事。武則天曾經有意立自己的侄子武三思武承嗣為太子。狄仁傑據理力爭,而且給出了一個武則天無法拒絕的理由:立李顯為太子,你就是太后,將來有資格配享宗廟。如果立侄子為太子,即使他們將來當了皇帝,哪有侄子讓姑媽進宗廟的道理呢?可見在這個問題上,武則天和祥林嫂的水平是一樣的,對於身後事還是非常看重的。

    第二,不拘一格舉薦人才,為之後的唐朝中興提供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狄仁傑眼光獨到,大力舉薦賢人。包括直接發動政變,推翻武氏王朝的張柬之和開元盛世時期的中堅力量姚崇宋璟。

    但是,恢復所謂大唐國運真的就是那麼重要嗎?武則天招攬天下人才,開創殿試武舉,讓下等階層的人才能夠暢通無礙的經過開始進入社會中樞,打擊稱霸中原一百多年的關隴集團世家,這些對社會的意義才是重大深遠的。此後雖然有玄宗一朝的所謂開元盛世,但是隨後而來的安史之亂已經後續餘波,很快將大唐的美夢粉碎一空。

    在治國這一方面,誰說女子不如男?

    狄仁傑,真的有必要挽救所謂大唐國運嗎?在鐵錘看來,他只是做好了一個高階官員的本分而已。

  • 8 # 唐風宋月

    都是吹的。挽救大唐國運的不是狄仁傑,而是另有其人。

    隨著影視劇的熱播,狄仁傑成了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許多人誤以為狄仁傑斷案如神,是護國良相,甚至真的以為武則天還政兒子,是聽從了狄仁傑勸諫的緣故。

    歷史上,狄仁傑確實在武周時擔任過宰相之職,也的確勸說過武則天順應民心,還政於廬陵王李顯。據史料記載,狄仁傑從母子親情的角度,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勸年邁的武則天:“立子,則千秋萬歲後配食太廟,承繼無窮;立侄,則未聞侄為天子而附姑於廟者也。”

    武則天感悟,聽從了狄仁傑的意見,派人迎回廬陵王李顯,立為皇嗣,唐祚得以維繫。狄仁傑因此被歷代政治家、史學家稱為有再造唐室之功。

    其實,事情哪裡會有如此簡單,狄仁傑勸武則天時,武則天已經是個老太太不假,但武則天更是傑出的政治家,她考慮問題必須高屋建瓴,而不會象跳廣場舞的老太太那樣只顧著自己開心。

    武則天稱帝后,為了鞏固政權提拔重用了許多孃家人,一時間“諸武用事 ”、“專權驕縱”。然而,武氏子弟除了武承嗣、武三思表現可圈可點之外,多是些不堪大用的紈絝子弟。史書記載, 武攸宜討營州契丹 “師無功還”,武懿宗更是不成器,“聞賊且至,懼不知所出,欲棄軍走”。有能力、低調的武攸緒則棄官隱入嵩山“以琴書藥餌為務”,武攸暨“於時無忤,專自奉養”。

    李顯、李旦被廢黜之後,武承嗣、武三思覬覦皇儲之位,“數使人說太后曰:‘自古未有以異姓為嗣者’”。是還政給兒子,還是立侄兒為皇太子?武則天表面不動聲色,內心深處卻不得不認真思考自己身後之事。

    兩個兒子,一個被遠貶房陵,另一個雖身在朝廷,但自從武則天初臨朝稱制後大開殺戒,宗室大臣殺戮殆盡,李顯和李旦不得不“恭儉退讓”夾緊尾巴小心翼翼作人。雖然是李唐嫡系子孫, 武則天的親生兒子, 即使是有心承繼大統,如履薄冰都有人會從雞蛋中挑骨頭,哪裡敢當面向母親提立儲之事?與武承嗣、武三思相比,李顯、李旦兄弟兩個沒有優勢可言,更不用說如武氏子弟那樣積極主動謀求了。

    萬幸的是, 部分朝廷重臣或明或暗的予以維護。天授二年(691),武承嗣指使王慶之上表“請立武承嗣為太子”,宰相岑長倩、格輔元“固稱不可”堅決反對;武承嗣位尊權重,李昭德適時提醒武則天“承嗣陛下之侄,又是親王,不宜更在機權”,“自古帝王,父子之間猶相篡奪,況在姑侄,豈得委權與之?脫若乘便,寶位寧可安乎?”

    武則天從諫如流,於長壽元年(692)罷武承嗣知政事,擢升李昭德為相。延載元年(694),武承嗣又故伎重施,這一次李昭德干脆杖殺了王慶之。並直言無忌“豈有侄為天子而姑立廟乎?”勸諫武則天“傳之子孫,為萬代計”。

    李昭德敢講這番話, 為什麼敢講?武則天心中明鏡一樣,清楚自己稱帝雖然反對者眾,但有高宗遺制“承天皇之顧託”這塊遮羞布, 許多朝臣就選擇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身仕武周卻心繫李唐,只是彼此心照不宣罷了。

    聖曆元年 (698),契丹孫萬榮反叛,傳檄中外稱“何不歸我廬陵王?”;突厥默啜可汗請和親,武則天遣武承嗣子延秀納親,默啜立即表示強烈不滿——“我女擬嫁李家天子,你今將武家兒來,此是天子兒否? 我突厥積代以來,降附李家,今聞李家天資種末總盡,唯有兩兒在,我今將兵助立。”

    雖然孫萬榮、默啜這樣講有為侵擾尋找藉口之嫌,但至少說明武周在境外的聲譽遠不及李唐。如果公然立武承嗣為皇太子,不但朝中大臣不會答應,就連與唐世代結親的藩邦也會趁機興風作浪。武則天不敢弄險,有著數十年的從政經驗,作為傑出政治家不會不明白國家政治穩定壓倒一切的道理。 琢磨了十多年,權衡再三,武則天這才下定決心傳子,怎麼能是狄仁傑一句話的原因呢?狄仁傑可謂貪天之功為己有,無恥之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皇帝成長計劃2楊戩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