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歷史的大小姐

    周瑜死得比較及時,倘若所謂的二分天下之計付諸實施,恐怕是場戰略災難。

    周瑜的全盤謀劃:是時劉璋為益州牧,外有張魯寇侵,瑜乃詣京見權日:“今曹操新折衄,方憂在腹心,未能與將軍連兵相事也。乞與奮威俱進取蜀,得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蹩操,北方可圖也。”權許之。

    乍一看,大氣磅礴,懦夫將勵,但仔細一品,周郎盤算的無非是如何取劉璋、吞張魯,連馬超,擴張東吳地盤,末了找老曹拉清單,試問,劉備何在?

    赤壁戰後,天下三分已現雛形,周郎在帷幄運籌了半天,只算了孫曹的賬,卻視劉備若無物,這鬧的是哪出?眾所周知,早在隆中對策之時,益州已被列為劉備集團核心利益所在,能不能取得益州,直接關係到劉備集團的生死存亡。日後,不過因為區區荊州三郡之地,東吳即不惜撕毀盟約,襲殺關羽,後世尚有不少評家之辯護,現下週郎要奪益州,這可不是啥動動乳酪的問題,而是徑直置劉備集團於死地,試問,劉備又當如何? 周瑜謀劃能忽略劉備,有兩個前提必須成立其一:

    一、孫劉在益州問題上利益一致;二、劉備的實力不足以威脅孫權的軍事行動。前提一顯然不用考慮,且不說《隆中對》舉列明明,若周郎之計成,劉備將完全被封閉於荊南四郡,徹底喪失北出空間,淪為地方軍閥。

    再說前提二。赤壁之戰前,劉備集團即擁兵二萬,戰後全取荊州四郡,又獲得廬江雷緒率部曲數萬來投,實力迅速膨脹。略估其兵力,數年後劉備入蜀,本部兵力一萬,荊州守軍僅關羽機動兵力即約三萬,諸葛亮、張飛等援軍數萬,則劉備集團總兵力恐有八萬上下。即便周瑜畫策時數不及此,但多半相去不遠。眾所周知,赤壁之戰時周瑜黃蓋全軍不過三萬人,孫權出兵雖動輒十萬,但戰略重心在揚州,僅就荊州戰場而言,恐怕孫劉強弱之勢已然顛倒。面對如此強悍的軍事存在,孫權稍畏之,進妹固好即不難理解。如上所述,劉備既有干涉的動機,又有干涉的實力,周郎卻視若無睹,大打如意算盤,其謀劃在戰略層面存在嚴重隱患。

    若東吳取蜀成為現實,劉備是否不惜一戰?無需腦補,史實俱在:

    《獻帝春秋》:孫權欲與備共取蜀,遣使報備曰:“米賊張魯居王巴、漢,為曹操耳目,規圖益州。劉璋不武,不能自守。若操得蜀,則荊州危矣。今欲先攻取璋,進討張魯,首尾相連,一統吳、楚,雖有十操,無所憂也。”備欲自圖蜀,拒答不聽,曰:“益州民富強,土地險阻,劉璋雖弱,足以自守。張魯虛偽,未必盡忠於操。今暴師於蜀、漢,轉運於萬里,欲使戰克攻取,舉不失利,此吳起不能定其規,孫武不能善其事也。曹操雖有無君之心,而有奉主之名,議者見操失利於赤壁,謂其力屈,無復遠志也。今操三分天下已有其二,將欲飲馬於滄海,觀兵於吳會,何肯守此坐須老乎?今同盟無故自相攻伐,借樞於操,使敵承其隙,非長計也。”權不聽,遣孫瑜率水軍住夏口。備不聽軍過,謂瑜曰:“汝欲取蜀,吾當被髮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使關羽屯江陵,張飛屯秭歸,諸葛亮據南郡,備自住孱陵。權知備意,因召瑜還。

    即便孫權打算分享蛋糕,亦招來了大耳朵的全武行。打得孫瑜,你道就打不得周瑜?

    再看蜀中實力。劉璋雖然闇弱,但並非人心盡失,且益州富足,兵力強盛,人才輩出。日後劉備精銳盡出,內外夾攻,捎帶做足了政治工作,尚且攻戰三年,以周瑜一軍之力,強推三峽之險,恐怕大高而不妙。

    更可慮者,吳軍在荊州僅有南郡為基地,且北有曹操,南有劉備,若主力深入三峽,爭險苦戰,曹、劉隨時可以襲擊南郡,切斷補給線,則周瑜的下場可以參見建安二十四年的關羽。

    再看其遠景規劃,原本張魯可為蜀中之患,但周瑜卻將其列為併吞目標,逼著張魯與劉璋吳越同舟。至於周郎唯一引以為援的馬超嘛,明年就被老曹滅了。

    總之,周郎妙計安天下,拳打劉璋,腳踢張魯,手淫劉備,意淫曹操,強悍的人生只需要敵人,吾從未見過如此牛逼閃閃之人,下一個這麼幹的恐怕就是慈禧老佛爺了 ╮(╯▽╰)╭

    周郎既掛,這份二分天下之計立馬遭到孫權捎帶魯肅拋棄,真是打臉不過年。須知,魯子敬不但與周郎多年基情,更在當年首倡取蜀全據長江,現下二分天下的祖宗都反了水,真不知周郎於地下感想如何。

    通觀全域性,周瑜二分天下之策存在如此眾多之疏漏,更在其身後被東吳決策層果斷否定,則不難得出結論:此計可行性極低。

    周瑜搞出這號戰略大躍進,刨去其本身戰略眼光有限,更可以從政治上挖掘。譬如此前孫劉高峰會,雙方達成借南郡共識。這兒前腳剛散會,南郡太守周瑜立馬急風急火進京,找孫權丟擲二分天下之策,要求率兵入蜀,等於強行撕了峰會共識。待到周郎半途暴亡,一切恢復原狀,神馬二分伐蜀,統統都是浮雲,孫劉兩家按照此前協議,該幹嘛幹嘛。政治問題不在本題討論範疇,姑止。

  • 2 # 魁哥說歷史

    周瑜和孫策同歲,兩人齊心協力平定江東,打下了江東這一片基業。不久,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任,周瑜擁護孫權,掌握了兵權。建安十三年 (208年),赤壁之戰中,周瑜和劉備聯合,大敗曹操,後又率軍大破曹仁,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此時,周瑜提出了與隆中對齊名的“二分天下之策”,並準備實施。有人說如果周瑜不死,順利實施二分天下之策,就不會有後來的三國了。這是真的嗎?

    個人認為如果周瑜實施“二分天下之策”,依舊改變不了三國鼎立的結局,分析如下。

    其一,周瑜的“二分天下之策”是在赤壁之戰後提出的,依然有很大的難度。《三國志》中記載:瑜乃詣京見權日:“今曹操新折衄,方憂在腹心,未能與將軍連兵相事也。乞與奮威俱進取蜀,得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蹙操,北方可圖也。”

    以上就是周瑜給孫權提的“二分天下之策”,大意是吞併益州劉璋,和馬超聯盟,一同抗擊曹操,瓜分中原。赤壁之戰後,東吳上到孫權、周瑜,下到普通士兵,都信心滿滿,認為自己能夠打敗北方老大曹操,天下無敵了。他們信心倍增,尤其是在周瑜打敗曹仁佔領南郡後,更加小覷天下英雄了。此時天下形勢為,曹操新敗,採取守勢,而劉璋闇弱,佔據南郡,也就佔領了半個荊州了。

    此時,周瑜適時向孫權提出,攻取益州,聯盟西涼馬超,一同瓜分中原。站在東吳建功立業角度考慮,是有好處的,能夠利益最大化。可是,難度很大,雖然曹操在赤壁慘敗,根基猶在,實力雄厚。而益州劉璋雖然軟弱,可是地大物博,兵多將廣,最主要的是蜀地易守難攻。因此,難度很大。

    其二,周瑜的“二分天下之策”,東吳和西涼相距千里,沒有配合,很難實現戰略目標。

    從周瑜的“二分天下之策”可知,他把與自己並肩作戰的盟友劉備集團排除在外,重新找了一個盟友,就是兵強馬壯的西涼馬超。西涼鐵騎一直以能征善戰著稱,當年的董卓,對抗關東十八路諸侯,不落下風。現在的馬超,少年出名,“不減當年呂布之勇”。

    周瑜捨棄弱小的劉備,聯盟強大的馬超,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馬超鐵騎比弱小的劉備勢力強大,是很好的外援。可是,馬超遠在西涼,而周瑜卻在江東,他們兩位相隔千里,都是勢單力孤,很難有效配合,也就很難實現戰略目標。

    其三,周瑜的“二分天下之策”高估了自己,小覷了敵人。

    周瑜想的很簡單,有點想當然了。他覺得曹操兵敗赤壁,短時期內很難恢復元氣,自己只要擺平劉備、益州劉璋,漢中張魯,天下可得。殊不知,劉備、劉璋、張魯,沒有一個善茬。如劉備參與剿滅黃巾軍、討伐董卓,北方與曹操、呂布爭霸,雖然失敗,可是每次都能東山再起。

    劉璋繼承劉焉,成為益州牧,父子兩人在益州經營多年,根深蒂固。他進取心不強,防守還是搓搓有餘,如劉備打了數年,才艱難打下來。漢中張魯,宣揚五斗米道,僅僅憑藉漢中,就能和劉璋分庭抗禮,十幾年,不分勝負。

    反觀東吳軍隊,善於水戰,可是在益州陸地、叢林,就不一定厲害了。他們只是善於水戰,在陸地上,他們的優勢蕩然無存,很難打過曹操及劉璋鐵騎。

    總結:周瑜不死便無三國,這顯然過分誇大他的“二分天下之策”了,歷史的軌跡不會因為某一個人而改變,即使“臥龍”諸葛亮也只能盡人事聽天命,在六出祁山無果後,病逝於五丈原。因此,即使周瑜不死,也很難順利實施他的“二分天下之策”,還是會有三國的。“二分天下之策”不如陸遜的聯盟劉備來的實在。

  • 3 # 風正輕搖雨自飄

    “二分天下之策”是在赤壁之戰後,曹操以無力再圖江東,周瑜提出的宏圖大志,“得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蹙操,北方可圖也。”這就是周瑜的二分天下之策。

    周瑜不死,無論劉璋還是張魯,被實力強大的東吳吞併只是時間問題。而這一計劃就會把劉備困守在荊南四郡,這樣劉備也就不足為患。

    為了防備劉備在東吳施行二分天下的時候,在其背後有所圖謀,周瑜也做了安排,就是把劉備遷移到東吳的地盤,為劉備築宮殿送美女,讓其喪失鬥志。

    當蜀地、張魯皆被拿下後,與馬超結成互援。此時孫權與周瑜佔據襄陽,後方安定實力大增,與曹操形成南北對峙,而此時的劉備歸順是最好的選擇。

    二分天下之策也存在很大變數,吞蜀並魯的時間問題;這段時間曹操有沒有藉此時機,再次侵犯東吳;劉備終非池中物,在此時間內會如何行動,一系列的變數終難預料。此計策過於宏大,難以把控,存在很大變數,即使周瑜活著,也很難完美實施,這也是後任者魯肅不採用的結果。

  • 4 # 就是那個1113

    首先這個問題問得很好,那麼想了解周瑜的“二分天下之策”,就得了解周瑜的二分天下之策是什麼?在何時提出?

    下面我來回答一下,不對的地方還望指點。周瑜的二分天下之策是吞蜀圖劉璋,連馬超。此策略是在赤壁之戰後提出的。

    一,在《三國志·吳志·周瑜傳》中有這麼一段話。瑜上疏曰:“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愚謂大計宜徙備置吳,盛為築宮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娛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挾與攻戰,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資業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場,恐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也。”權以曹公在北方,當廣攬英雄,又恐備難卒制,故不納。是時劉璋為益州牧。外有張魯寇侵,瑜乃詣京見權曰:“今曹操新折衄,方憂在腹心,未能與將軍連兵相事也。乞與奮威俱進取蜀,得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蹙操,北方可圖也。”權許之。瑜還江陵為行裝,而道於馬丘病卒,時年三十六。

    二、由上述可見,該策略實施的稍晚了一些,那麼為何該策略實施地那麼晚,夭折原因,又是什麼呢?

    任何策略都不是憑空產生的,必須以當時的時局背景為依據。赤壁之戰前,劉表據荊州,實力雄厚,長江天險為孫劉兩家共有,且劉表水軍並不弱於孫權軍;北方曹操實力未損,若懸劍於頂。如果當時就與劉表勢力火併,只會使曹操得利。赤壁之戰後,曹操無暇南顧,劉備根基淺薄,劉璋闇弱,孫權軍則在東南無敵,所以此時提出二分天下之策不足為奇。 該策略夭折的直接原因是周瑜的突然病逝,和其繼任者魯肅的政策顛覆(魯肅主張借荊州給劉備,共抗曹操,三分天下)。

    三、最後說說該策略的可行性?為何劉備能夠成功?

    歷史上由長江下游反攻長江上游成功的案例少之又少;反之,佔據長江上游,順流而下,完成統一的不乏其例。這是西高東低,及順流逆流的地理優勢決定的。所以該策略的可行性是必然的。

    那麼劉備為何能夠成功呢?

    ①張魯劉璋關係緊張,劉璋無法對付張魯。 ②劉備名聲好,又與益州之主劉璋同為漢室宗親,劉璋對劉備提防心小,引狼入室。 ③劉璋闇弱,蜀地智慧之士離心。張松派法正連結劉備,使劉備深知蜀地地理和虛實,做到知己知彼。 劉備本身是世之梟雄,有帶路黨幫忙,率領的又是久經沙場不離不棄的百戰精兵。 張魯難以信任曾為一方諸侯的馬超,馬超無所依歸投降劉備,劉璋絕望投降。

  • 5 # 巴陵人說歷史

    先了解周瑜的”二分天下之策“是什麼時候提出的,主要的內容是什麼?這樣才能回答這問題。

    周瑜在孫劉聯軍於赤壁之戰大破曹操,並於南郡退曹仁,向孫權提出囚劉備、離關張,先瓦解劉備集團,但是孫權沒有采納。後再提出"吞益州、並張魯、結馬超、據襄陽以蹙操”二分天下的計策。陳壽《三國志-周瑜傳》記“今曹操新折衄,方憂在腹心,未能與將軍連兵相事也。乞與奮威俱進取蜀,得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蹙操,北方可圖也。”

    這個就是周瑜的“二分天下之策”,在筆者看來,就算周瑜不死,他的這個計策也有可能是不能實現的,曹操和孫權二分天下也不可出現。因為東吳集團忽視了以下幾個原因:

    1、劉備的因素:赤壁之戰後,劉備已經實際上掌控了荊州南部五郡(長沙、零陵、桂陽、武陵)外加江夏一部分,實力已經大漲,而且益州是諸葛亮在“隆中對”給劉備提出的立足之地。周瑜想撇開劉備吞益州,但中間隔著劉備。劉備從諸葛亮“隆中對”提出三分天下的計策,就視益州為囊中之物,不可能允許周瑜染指。而且益州劉璋和劉備都是漢室宗親,不排除兩劉聯合抵禦東吳集團。

    2、曹操的因素:赤壁之戰後,曹操集團對東吳的威脅比沒有消失,只是曹操改變了策略,固守襄陽一線,加緊長江防線,不主動出擊,但是暗中煽風點火。如果東吳吞益州、並張魯,曹操必然回南下攻打東吳,且不排除曹劉聯合的可能性。

    3、益州的因素:劉璋父子經營益州多年,根深蒂固,手下是兵多將廣,雖然是進攻不足,但防守是綽綽有餘的,要不也不能和漢中張魯相持十幾年。而且蜀地易守難攻,地形複雜,東吳從水路入川長線作戰是極其不利,後勤輜重什麼比較難跟上。看劉備入川吞益州就知道攻打益州的難度有多大。劉備是劉璋請進益州,在有法正、張松等人做內應,蜀中地形和兵力部署都探的清清楚楚,背靠著自己的地盤荊州,做足了各種工作,還用了三年時間。周瑜這邊只有甘寧是益州人,但是論熟悉度,甘寧遠遠不能與法正、張任相比,這種情況下,周瑜進攻益州,幾年會打得下來?

    4、東吳的因素:周瑜是和孫策一起起兵打下江東的,和孫權不是一路人。孫權就算同意周瑜的計策,但是在軍中必然會給周瑜有所限制,擔心周瑜取得益州之後會護持孫策之子為江東之主,造成江東的分裂。這個假設性是可能存在的。

    綜上所述,我認為就是周瑜不死,二分天下也不太可能實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唐朝大詩人孟浩然本有希望出任高官,為何最終與仕途無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