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填哥嗑歷史

    越國,是一個古老的國度,始祖是夏朝少康的兒子無餘,大禹的子孫。發源於今天紹興禹王陵一帶。歷經二十餘代,到越王勾踐,吞併吳國,北上與諸侯會盟,越國走向強盛。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另一說法,春秋五霸沒有吳王闔廬與越王勾踐,而是秦穆公與宋襄公,但是本人不贊同這種說法。秦穆公還行,宋襄公太菜了,沒有稱霸的才能。

    不管如何,越國到了越王勾踐時期也是盛極一時。

    不過,如此強大的國家,到了戰國,卻發生戲劇性變化,成了三流的角色。早早退出了爭雄的舞臺。但是,卻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爭雄七國早已作古,他卻頑強地活了很久,這是怎麼回事呢?

    越國是怎麼滅亡的呢?

    其實,越國的衰亡,真的印證我們中國一句古話:“不作死就不會死”。那麼,越國是怎麼作死的?

    明君不明

    越國的作死,還得從越王勾踐說起。

    越王勾踐是歷史上的一代雄主。他臥薪嚐膽,以“三千越甲”吞併吳國。北上會盟。然而,當大業已成的時候,勾踐卸磨殺驢。逼走范蠡,賜死文種。

    應當說,越王是一個小人。當吳國爭霸之時,越國沒少幹背後偷襲的勾當。被吳國打敗後,隱忍了十多年,一旦爆發,六親不認。傳說西施最後被勾踐沉湖而死(一說是跟范蠡走了)。總之,跟越王勾踐共患難之人,最後沒有一個留在越國。越國內無良相,外無良將,衰落不可避免。

    內亂頻繁

    越王勾踐的很多子孫,沒有遺傳勾踐的臥薪嚐膽的刻苦,但是大都遺傳勾踐殘忍的本性。

    所以,自越王勾踐死後,越國內亂頻繁。自越王不壽開始,連續三代越國君主被殺。據竹書記年記載:

    不壽立十年見殺,是為盲姑。次硃句立。翳三十三年遷於吳,三十六年七月太子諸咎弒其君翳,十月粵殺諸咎。明年,大夫寺區定粵亂,立無餘之。十二年,寺區弟忠弒其君莽安,次無顓立。

    越國內亂頻繁,國力江河日下。

    而此時,魏國魏文侯早已實行變法,秦國的商鞅變法也正在進行著。更危險的是,鄰居楚國,也已經進行吳起變法,兵強馬壯。

    膽大包天

    無顓,又名無彊。越王無彊時期,越國已經衰弱,但是越王無彊仍然自以為自己很厲害。所以,他想北伐齊國。以此擴張領土。稱霸諸侯。當時的齊國正是齊威王時期。齊國還面對著楚魏兩國的強大壓力。聽說越王要伐齊,決定禍水西引,派人遊說越王。認為越國要稱霸,得先挑戰楚國。

    於是,越王立刻掉頭攻打楚國。楚國國君是楚威王。楚威王勃然大怒,我還正愁沒有地方開疆拓土呢,你還自己送上門來?立刻率領軍隊迎戰。越王被殺,原來吳國故土被楚國吞併。越國分崩離析。時間,是公元前306年。越國實際上滅亡了。因此,越國早早的就退出了戰國的舞臺。

    死而不僵

    越王無彊死後,越國多個國君相互爭奪王位。越國分裂了。有的自封為王。有的自封為君。加上楚國的逐漸蠶食,越國疆土大減。在楚國的壓迫下,越人紛紛南下。在浙江,福建地區建立多個地區政權。

    秦滅六國之後,派兵征服百越。這期中,就有很多是越國的後代。各個地方的越國國王,都被降為“君”。

    百年復國

    秦朝滅亡之時,原東越國君搖,閩越君無誅起兵反秦,後來,又跟隨劉邦滅了項羽。於是,搖被劉邦封為越王,而無誅被封為閩越王。至此,越國“東山再起”,後來,東越國被閩越國攻擊,東越國請求內附,東越國滅亡。閩越國表面上承認漢朝中央政府,實際上成了獨立王國。跟漢朝政府的關係也時好時壞。

    公元前112年,漢武帝在解決匈奴威脅之後,兵分三路進攻南越。命令閩越國出兵協助。閩越王陽奉陰違,於是,在滅亡南越國之後,漢軍順便征服了閩越國。至此,越國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越國,也曾經風光一時,如果越王兢兢業業,定能成就一番王圖霸業。但是,越國國君多次作死,挑戰大國權威,終於被埋葬在銷煙之中。雖然,越國不作死也會死,畢竟統一是歷史所趨,但是,可能就不會死的那麼快了。

  • 2 # 歷史百川

    勾踐臥薪嚐膽,在吳越爭霸中戰勝了吳國,一雪前恥,躋身跨進春秋末年的強國之列。

    周元王使人賜勾踐胙,命為伯。

    根據《禮記·王制》的記載: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越王勾踐的爵位一下提到“伯”這一等級。要知道,當初周王室封楚國的時候,也只不過是封了子男這一等級。可以說,越國的實力已經強大到讓周王室也不得不丟擲橄欖枝,加官進爵,表達拉攏之意。

    以淮上地與楚,歸吳所侵宋地於宋,與魯泗東方百里。

    而越王勾踐也有爭霸之心,他知道自己雖然把吳國打敗,但是與真正的大國仍有差距。更何況突然崛起的強國,周圍的國家勢必會對越國小心提防。所以,勾踐就向周圍各國丟擲橄欖枝,把淮河流域送給楚國,把吳國侵佔宋國的土地歸還給宋國,把泗水以東方圓百里的土地給了魯國。

    周圍嚐到了甜頭,知道越國強大並不會來攻打自己,就放心了下來,一起擁護越國,勾踐也因為被各國諸侯擁護,成為春秋一霸。

    接下來,連續幾代的越國國君也都是爭氣,沒有辜負勾踐為越國創造的有利條件,勵精圖治,安撫百姓,練兵強國。

    但是,到了越王無強繼位之後,這一切發生了改變。經過幾代人的努力,越國越來越強大,強大之後又豈能安分守己?

    而越以此散,諸族子爭立,或為王,或為君,濱於江南海上,服朝於楚。

    越王無強原本是想拿齊國開刀,但是傻里傻氣的越王被齊王一忽悠,反倒轉身攻打楚國。誰知道,自己的越國軍隊在面對楚軍時不堪一擊,以致於被楚國打敗,自己也身首異處。

    越王死了,越國內部就亂了套了,在國家危急時刻起了內訌,爭權奪利,各自為王。楚國趁此機會攻打佔領吳國的土地,吳國從此分崩離析,向楚國稱臣,名存實亡。

  • 3 # 歷史咖啡

    越國的身世很奇特,敗亡過程則非常可笑,是被齊威王派出的一個縱橫家誆騙而至亡國的。

    越國的身世

    越國最初的身世有截然不同的兩個說法。《越絕書》說是禹之世分封某一支古越人的首領無餘于越,這種冊命是別封,專門守祀禹陵的。該書還提到,大禹治水時可能得到了古越人的大力支援,於是“爵有德、封有功”;當大禹為王之後,又巡視大越,最終病死於會稽。這個說法的疑點在於:大禹治水之時乃是舜帝的臣子,他是否有權力分封呢?這個疑點很大。因為堯帝時就已經建立一個基本的朝政框架,照理說應該是大禹上報舜帝,舜帝才能分封。《史記》會很清楚的點明某某是舜帝所封,如大費受姓嬴氏,就是大禹以平水土有功而向舜帝舉薦的。舜禹之際的分封,往往還伴隨著賜姓,但《越絕書》沒有提到無餘受賜的姓氏是什麼。因此,《越絕書》雖然史料價值很高,但畢竟成書較晚,且對中原慣例並無太多認識,當為古越人自己的傳說。越人早期應該是沒有得到分封的。

    《史記·秦本紀》:女華生大費,與禹平水土。已成,帝錫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費為輔。”帝舜曰:“諮爾費,贊禹功,其賜爾皂遊。爾後嗣將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費拜受,佐舜調馴鳥獸,鳥獸多馴服,是為柏翳。舜賜姓嬴氏。《越絕外傳記地傳第十》:昔者,越之先君無餘,乃禹之世,別封於越,以守禹冢。……曰:禹始也,憂民救水,到大越,上茅山,大會計,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會稽。及其王也,巡狩大越,見耆老,納詩書,審銓衡,平鬥斛。因病亡死,葬會稽。

    《史記》版本更加可信,對越人的分封已經晚至少康時期。少康中興是異常艱難的,他感念社稷終未淪喪,實賴祖宗護佑,於是分派庶子分封至會稽禹陵。但問題是,史記沒有提到這為庶子的名字,也沒有提到這次分封的爵秩,其他各種史料異口同聲認為這位庶子就是無餘。這個自然不可信,因為“無餘”這個名字的音韻明顯是古越語特有的,鄭張尚方先生多有研究。司馬遷還是最嚴謹的,知就是知、不知就是不知。按照後世分封慣例推測,這次分封的爵秩應該不高,可能只有子、男之爵。少康庶子和這支族人不久就混同於本地土著之中了,變成了文身斷髮的人群。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踐,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於會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斷髮,披草萊而邑焉。後二十餘世,至於允常。雲:“於,語發聲也。”允常之時,與吳王闔廬戰而相怨伐。允常卒,子勾踐立,是為越王。《吳越春秋》:禹以下六世而得帝少康.少康恐禹祭之絕祀,乃封其庶子于越,號曰無餘.餘始受封,人民山居,雖有鳥田之利,租貢才給宗廟祭祀之費.乃復隨陵陸而耕種,或逐禽鹿而給食.無餘質樸,不設宮室之飾,從民所居.春秋祠禹墓於會稽.無餘傳世十餘,末君微劣,不能自立,轉從眾庶為編戶之民,禹祀斷絕.十有餘歲,有人生而言語,其語臼鳥禽呼:咽喋咽喋.指天向禹墓曰:「我是無餘君之苗末,我方修前君祭祀,復我禹墓之祀,為民請福於天,以通鬼神之道.」眾民悅喜,皆助奉禹祭,四時致貢,因共封立,以承越君之後,復夏王之祭,安集鳥田之瑞,以為百姓請命.自後稍有君臣之義,號曰無壬.

    東漢時的會稽人趙曄廣泛蒐羅江淮和兩浙傳說,寫成《吳越春秋》一書,對這個問題有了一番新的發現。按照本書,少康的庶子名為“無餘”,傳了十餘世之後就絕嗣了。後來有個能通鳥語的本地人自稱為無餘的後裔,被眾民奉為奉祀繼承人,這個人的王號為“無壬”。這段史料也是古越語特徵非常明顯的,無、餘、諸等字都是典型的古越語音譯詞。這個故事的資訊量卻非常驚人:少康的後裔已經失國了,華夏人在越地的王系絕祀了。如果這個屬實,那就說明勾踐並不是少康的後裔。還好司馬遷不這樣認為,他堅持認為這支奉祀人一直傳到了名王允常。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記載允常時提到了一句很突兀的話——“於,語發聲也”,這句話歷來沒有很好的解釋。根據經常出現的“於越”一詞,以及吳越地區經常出現的“餘”字,可以認為“於越”一詞對古越人非常重要,是本地文化的顯現。有些研究認為“餘”字當為“水寨”、“城寨”之義。這當然也隱含著分封內含。因此“於越”當有稱王建制的意思,大概允常就已經按照本地慣例稱王了,其子勾踐繼承的“越王”,則是一個更加中原式的名號。古越人一直沒有得到中原認可,一直到勾踐平吳之後,周元王才正式冊命為伯,得以正式裂土。因此,古越人一直以來都是比較本土化的。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勾踐已平吳,乃以兵北渡淮,與齊、晉諸侯會於徐州,致貢於周。周元王使人賜勾踐胙,命為伯。

    吳國雖然比越國清晰,但仍然存在疑問,這個疑問與越國的情況類似,那就是“句吳”稱號。這個稱號與“於越”類似,有著明顯的本地語言特徵。這個詞在吳越地區的一些青銅銘文中也很常見,一般寫為“工虞”、“工盧”、“攻(吾文)”等,結合《史記·吳太伯世家》可知,周人的確是吳地的正統王系,太伯讓國後竄入荊蠻,這本身就是義舉(讓國);太伯又自號句吳,顯示了與土著居民相生相扶的誠意,這個詞當為土著語言中的王號(也是古越語),於是得到本地土著居民的擁戴。按照“勾踐”也寫作“鳩”,且“鳩”字似乎在古吳越是一個尊貴的詞彙,可以認為,句也可通鳩,當為上古良渚地區的王號,如《鶡冠子》所言的“成鳩氏”。

    但這時太伯並沒有得到中原方面認可,一直到武王伐紂之後,其後裔周章才得到正式冊命,但史記也沒有提到這次分封的爵秩。周章的弟弟虞仲同時被封在夏墟,即西河地區,其爵秩倒是很清楚,那就是“列為諸侯”,當為候爵。這個虞國後來上升到了公國,但被晉國所滅。

    《史記·吳太伯世家》:吳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歷之兄也。季歷賢,而有聖子昌,太王欲立季歷以及昌,於是太佰、仲雍二人乃餎荊蠻,文身斷髮,示不可用,以避季歷。季歷果立,是為王季,而昌為文王。太伯之餎荊蠻,自號句吳。荊蠻義之,從而歸之千餘家,立為吳太伯。吳越爭霸及越國滅亡

    吳越兩國的崛起背景,是中原的輸出,這是有明確證據的。吳王壽夢二年,楚大夫申公巫臣叛逃晉國,為聯合吳人威脅楚國,申公巫臣出使吳地,“教吳用兵乘車”,又命其子常駐吳國為行人,全面扶持吳人崛起。這就是為什麼壽夢能成為名王的原因。“用兵乘車”這個說法與管子和司馬法書中的“乘馬”不一樣,當特指戰車。“乘馬”本是一種軍事組織方式,由戰車和重步兵、輕步兵、民夫若干組成。也就是說,晉國對吳人輸入了戰車,當時已經是公元前6世紀,中國戰車正進入沒落期,稍後不久,騎兵就正式登場了(趾鐙)。因此吳越爭霸當發生在中國軍事技術的一個較為低潮的時期。

    《史記·吳太伯世家》:王壽夢二年,楚之亡大夫申公巫臣怨楚將子反而餎晉,自晉使吳,教吳用兵乘車,令其子為吳行人,吳於是始通於中國。吳伐楚。十六年,楚共王伐吳,至衡山。

    越國能夠成功,得力於它的水戰能力和兵器之多。勾踐第一次戰敗後吃盡苦頭返國,下了《維甲令》,命士民修納兵器、治船水戰,同時又用一些極端方式鼓動民氣,幾乎全民皆兵,訓練出了一支勁旅。各種文獻有很多記載,雙方在五湖大戰,最終在吳王會盟中原之際,從背後偷襲,重創吳國,稍後又滅之。勾踐稱霸,會盟諸侯于徐州,疆域及於膠南,這時候周天子才派人來正式冊命為伯國。但勾踐死後,史記索隱中給出的一句竹書紀年殘文卻給出了更為真實的稱號:於粵子句踐。也就是說,周天子雖然冊命為伯,但中原方面仍然以夷狄視之,只有一個子爵;按照春秋公羊傳,夷狄最高只能稱子,如赤狄潞子;於粵子,就是於粵的子爵,可知於粵(越)是一個完整的稱謂,既可以指本地化的王號,也可以借指族名。勾踐在古越人心目中擁有至高的地位,其古越語稱號為“菼執”,意為始王。

    《越絕書·卷三》:越王句踐反國六年,皆得士民之眾,而欲伐吳。於是乃使之維甲。維甲者,治甲系斷,修內矛赤雞稽繇者也,越人謂“人鎩”也。方舟航買儀塵者,越人往如江也。治須慮者,越人謂船為“須慮”。亟怒紛紛者,怒貌也,怒至。士擊高文者,躍勇士也。習之於夷。夷,海也。宿之於萊。萊,野也。致之於單。單者,堵也。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句踐卒,【索隱】:紀年雲:“晉出公十年十一月,於粵子句踐卒,是為菼執。

    越人在稍後與楚國、齊國等列強的大棋局博弈中犯下低階錯誤,其王無彊被齊威王派出的縱橫家誆騙而伐楚。這位縱橫家看穿了越王無彊想要在中原奠定聲望的迫切願望,嘲笑說“越不伐楚,大不王,小不伯”,慫恿其攻擊佔領楚國南方的腹心地區,從而破了楚越關係的底線。楚威王震怒,攻入吳地至浙江,且殺掉了無彊,其族人即四散了,只有閩越和東越較為完整,後世併入漢朝。(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飲食,才能吃出夏日的涼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