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火器工坊

    歷史上發生的突圍戰非常多,還有很多經典的戰例。之所以會有突圍戰發生,原因就是說有一方被另一方利用地理優勢或者人數優勢給包圍了,被包圍的那一方已經陷入困境或者說即將陷入困境,為了緩解危機,必須要打破敵方對自己的包圍行為,從而獲得生路。

    一般來說,包圍戰分為兩大類:圍城戰和野戰。圍城戰多半是利用人數優勢來操作的,而野戰又分成人數優勢和地理優勢兩種。

    先說地理優勢,通常能將敵人包圍的地理,多半都是居高臨下,將敵人引入低地、谷底。比如說《三國演義》中的上方谷圍司馬懿那一回,漢軍利用的就是葫蘆狀的山谷將魏軍圍困,同時利用高度優勢對魏軍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屠殺。

    而人數優勢自不用多說,戰國時秦趙之間的長平之戰,到最後就成了秦軍對趙軍的絕對兵力優勢形成的包圍圈,趙軍二十幾萬人,不管怎麼衝,就是突破不了秦軍50萬人勁弩、長矛和戰車圍成的包圍圈,最終還搭上了主帥趙括的性命。

    圍城戰這個也是,兵書裡面有說過,打城,“五則攻之,十則圍之”,人數越多越圍著就行。反正人數是你給的好幾倍,你可以突圍一下試試。

    所以說能夠形成包圍圈,可以說攻擊方是佔盡了優勢的。相應而言,守方如果想要突圍,也是難上加難。

    首先第一點就是既然人家能包圍,就說明敵人已經做好了各路戰鬥的準備,輕易不會給你機會衝出去的,各處優勢地形已經基本都被佔領了,你隨便突擊不僅佔不到優勢,還隨時可能會送命。

    再者包圍戰中,敵人的氣勢往往是要高於被包圍者的氣勢的,因為當你知道自己被包圍了之後,那種恐懼感自然是難以被揮掉。而且這個時候最容易出現人心渙散,各自本命,士兵不聽號令,難以形成集中的力量從一點突圍。

    所以從這兩點來看,突圍就已經很難了。如果再是長期包圍,敵人肯定是做好了萬全的打算,糧食供給、軍械人員補充,都能做到源源不斷。而被包圍方卻只能是一直在消耗,耗到最後彈盡糧絕,也就沒了力氣和士氣,最後基本只能投降。

    比方說蒙宋襄陽之戰,襄陽守軍被蒙古人圍困了七年,七年來多次嘗試突圍,但沒有一次成功過,雖然到最後蒙古人因為糧食供給補上也很難受,但是糧草早已耗盡的宋軍已經是強弩之末了,終於在回回炮毀滅性的打擊下,宋軍開城投降。

    再或者說明清松錦大戰,明總督洪承疇被圍困松山,原本計劃天明時分集中突圍,然而明軍幾個總兵擅自行動,最後導致全域性混亂,明朝最後的精銳盡數葬送在關外。

    當然也不是說就沒有突圍成功的可能,比如說如果領袖英勇過人,臨危不亂,那也是很有希望的,比如說項羽,被韓信的十面埋伏圍追堵截,到最後雖說就剩下了28騎,但是好歹是衝出來了,最後不過是死要面子自刎烏江,不然一旦過了江東,還是會讓劉邦如坐針氈。

    再不然就是藉助了好的天氣,還是用上方谷的例子,司馬懿萬般絕望之下,突然天降大雨,剿滅了漢軍佈下的火海,最終成功突圍,當然這種運氣就實屬僥倖了。

    再或者就是拼智商了,一般突圍都是多路突圍,當然也要佯攻幾路,實攻幾路,最後就是能出去幾個算幾個。

    不過最好的突圍還是等待援軍,這樣裡應外合,反倒是被包圍的成了敵人,這就是反包圍戰術。再或者突擊時端了敵人的指揮中心,就像《亮劍》中李雲龍端了坂田聯隊的指揮所,最後成功的完成了正面突圍。

  • 2 # ZBLiu

    突圍是處於劣勢時的軍事行動,難度一般來說是很大的。

    但是不能一概而論。和雙方軍力對比、合圍完成程度、己方發現和決斷的早晚、突圍方案的合理程度、有無救援和救援到達位置、敵方阻援成功度等等都有關。

    所以,沒有一個普適答案。

    例如長津湖,按中方理念,合圍已經完成,兵力佔優勢。而美方可以從湖上撤出,只要堅持到全部登舟就可以完成突圍,而美方火力、運力都遠超中方。中方沒有切斷這個通道的力量,就只好看他遠去。

  • 3 # 戰略論

    突圍應該是最難的作戰行動了,遠比撤退還要難,主要是由於後勤補給線的斷絕和防線長度的增加,使得被合圍的部隊承受很大的軍事壓力。由於後勤補給被切斷,突圍部隊經常面臨著彈藥的匱乏和燃料的短缺,使其火力大打折扣,即便勉強能突破敵軍的封鎖,在轉進過程中也同樣危機四伏,敵軍會從四面八方圍攻突圍部隊,突圍部隊不僅早在正面部署強有力的突擊單位,在側翼和後方也要部署掩護兵力,避免被咬住或者分割,歷史上能成建制突圍成功的戰例寥寥無幾,大部分突圍行動都以失敗而告終。

    一般來說部隊被包圍都屬於突發的事件,被包圍的部隊首先會收縮正面防線以騰出兵力構建刺蝟式防禦陣地(環形防線),避免被敵軍分割殲滅。與此同時要立刻開始考慮具體的突圍計劃,因為被包圍部隊一般都沒有太多的彈藥物資儲備,隨著時間的拖延,激烈的作戰會使燃料、彈藥消耗殆盡,從而失去突圍的可能。突圍行動能否成功的首要條件就是突圍部隊能否集結起一支突擊兵力和支撐整個行動的彈藥和燃料。在二戰的切爾卡瑟合圍戰中,德國空軍便對包圍圈裡的德軍大量空運燃料,以使包圍圈裡的德軍能夠重獲機動能力,保證突圍行動的按時發起。而另一個失敗的例子就是斯大林格勒中的第6集團軍,該集團軍在最後的突圍機會中最終放棄了突圍行動,主要原因就是部隊的燃料儲備不夠部隊完成突圍行動,他們會在半路中耗盡燃料,而沒有了坦克和裝甲車的支援,第6集團軍不可能突圍成功,最終第6集團軍放棄了突圍行動,全軍覆沒!

    除了要擁有最低限度的物資補給外,另一個重要條件就是外圍部隊的接應,外圍部隊要儘可能的向包圍圈進攻,縮短和突圍部隊的距離,迫使敵軍將部分兵力轉向對外防禦,減輕突圍部隊的壓力。由於突圍部隊為了輕裝行動,基本不會攜帶重型的武器裝備(大炮等)和太多的彈藥,所以隨著突圍距離的增加,突圍部隊的戰鬥力將迅速的下降,所以必須要在突圍部隊的極限距離內派出解圍部隊接應,為其提供物資補給,使其重新獲得戰鬥力。另外隨著解圍部隊的出現,將迫使敵人不得不建立對內對外兩天防線,極大的分散敵人的兵力,使其無法全力堵截突圍部隊,大大增加突圍成功率。

    二戰中最成功的突圍行動要屬1944年德軍第1裝甲集團軍的突圍行動,該集團軍由於是機械化部隊具備較強的機動能力,同時也對後勤補給依賴性較大,德國空軍不停的為該集團軍提供燃料的補給,使其始終保持著堅強的戰鬥力。另外在外圍德軍集結了一支強大的攻擊集團,得到新銳部隊加強的第4裝甲集團軍向包圍圈發起進攻,接應第1裝甲集團軍的突圍,由於突圍行動的及時,第1裝甲集團軍並沒有在補給上遭遇太大的困難,蘇軍也沒能來得及構築堅固的封鎖陣地,德軍第1裝甲集團軍得以避免第6集團軍的覆滅。

  • 4 # 菸酒閣小學士

    菸酒閣大學士文章:除了在合圍圈形成之前突圍而去,人類歷史上還沒有重兵集團被圍後還能自行突圍的先例。

    人類歷史上的戰爭中,有大大小小合圍作戰。小型合圍戰中,有被圍部隊依靠夜色、複雜地理和無畏勇氣突圍。但重兵集團一旦被合圍,在沒有強力援軍情況下,沒有突圍成功的先例。

    例如基輔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雙堆集戰役、陳官莊戰役、楚漢垓下戰役等等,這些戰役特點就是進攻方以兵力、機動優勢切斷重兵集團退路,形成合圍,只有死路一條。

    那麼軍事戰略上,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局面,被圍方就不能依託自身攻擊能力強行突圍嗎?今天就來分析這個軍事戰略話題。

    在戰鬥力、裝備、士氣等條件相差無幾的情況下兩軍作戰,最重要的是作戰態勢。

    態勢指的是軍隊的戰略動向,即戰略主動權。如兩個摔跤手,不斷調整自己的站位和角度,從而獲得出手的機會。而兩支軍隊也是時刻運動,獲得最佳攻擊條件,這就是勢的爭奪。

    兩軍相遇勇者勝,如果面對面的攻擊,雙方以實力、計謀取勝。一旦用兵不當,陷入被合圍境地,是兵家大忌。孫子說,十則圍之,倍則攻之。在實際戰爭裡,合圍並不需要這麼大的兵力。

    什麼是合圍?合圍就是進攻方利用地理、兵力和快速機動優勢,切斷對手對外聯絡、補給和援兵,將其包圍在一定區域內的作戰。

    很多人認為合圍就是進攻方以大範圍包圍的形式,將對方圍起來。這種戰法不是沒有,但是極少,一般出現在圍城戰裡。最常見的做法,是切斷對方的後路和補給。

    所有戰爭都是依託地理環境、氣候和補給作戰的,指揮官最擔心的事情就是後路、補給被斷。戰國秦趙之戰,雙方處於勢均力敵的態勢,但白起領軍後,迅速以騎兵切斷趙軍補給線和退路,形成實際上的包圍作戰。

    內戰中的孟良崮戰役,國軍整74師攻佔垛莊後,不等右翼整83師靠攏接防,以一個團留下守衛,即以主力向臨沂發起攻擊,結果丟失垛莊補給點和退路,不得已固守孟良崮,結果全軍覆沒。

    孟良崮戰役是典型的運動中合圍戰,即以最堅強部隊擋住對方攻勢,以奇兵切斷對方退路。孟良崮是山區作戰,山區中間只有一條道路,歷史上有無數這樣的合圍戰,如孫傳庭滅闖王、諸葛亮火燒上方谷等等。

    一旦後路切斷,被圍重兵集團如不能第一時間破釜沉舟突圍,就必須收縮兵力,進入環形防禦。

    淮海戰役期間,華中國軍主力第12兵團奉命增援徐州戰場,連續強渡西淝河、澮河、渦河,逐步進入中野包圍圈。黃維是新式陸軍軍官學校校長,向來迂腐。

    兵團主力18軍軍長楊百濤進言:四周發現解放軍運動跡象,後路蒙城已被截斷,只有東南還沒未發現共軍,兵團連夜往東南急行軍五十里,可與劉汝明、李延年兵團匯合。

    這是12兵團唯一逃生機會,即在合圍圈沒有形成之前,全力一博,讓對手補空。黃維當時點頭稱是,然而第二天又變卦了,改東南轉進為向宿縣攻擊前進。

    楊百濤見黃維瞎指揮,當即率18軍與第10軍迅速後撤,退往雙堆集建立防禦圈。等到中午時分黃維才恍然大悟,隨潰散的14、85軍退入雙堆集。

    被圍部隊最忌諱是被截成一段段、分割包圍。如不能當場突圍,被圍部隊就會迅速靠攏,組成最有效的環形防禦。如雙堆集防禦圈、韓戰釜山防禦圈、斯大林格勒防禦圈。

    合圍圈未形成、或合圍剛剛形成,是進攻方最脆弱時候。收方一旦捕捉到進攻方弱點,很容易突圍而去甚至攻守逆反。

    合圍圈形成之前,進攻方是最脆弱的態勢,因為進攻方軍隊全在運動中,各部不能相顧,沒有形成合力。而對方以靜制動、蓄勢待發,一旦發現對方薄弱之處,可以雷霆一擊,合圍不攻自破。

  • 5 # 紅色手電筒

    突圍是一種自己處於不利地位的行動。在被包圍的時候,四面都是敵軍,在這個時候,一般可以採取四種行動方式。

    一是固守待援。這種方式其實最常見,當自己的部隊處於被包圍的情況下,自己方面的力量一般肯定是相對弱小,如果有可以依託的地形而且自身的補給情況還可以,那麼就地組織防禦,等待己方的救援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而當救援部隊到來的時候,被包圍部隊和救援部隊組織好,在同一個地方共同向敵軍發動攻擊,從而打破包圍圈。象蘇軍在列寧格勒保衛戰中就是這樣,還有德軍在德米揚斯克都是就地組織防禦,然後包圍圈內的部隊和包圍圈外的部隊協同行動最終打破包圍圈。

    這種情況要求自己一方能夠維持一條能夠向包圍圈內部隊提供補給的通道,或者能夠很快組織一支解圍大軍,否則被圍的部隊很快就會由於彈盡糧絕而被敵方吃掉。蘇軍在列寧格勒是透過拉多加湖,德米揚斯克德軍是透過空中通道向守軍不斷的輸送補給物資。而在斯大林格勒固守待援的德軍最後也是由於補給耗盡而最終被蘇軍全殲。

    二是迅速向本方突圍。這種情況是在發現被包圍以後,迅速組織力量,向本方的方向進攻,最好有包圍圈外部隊的配合下,打破敵軍的包圍。一般來說,被包圍的初期,敵人的包圍圈還不緊密,兵力也不多,這個時候迅速發動進攻,很快就能打破敵軍的包圍,從而突出重圍,象志願軍在第五次戰役中,在美軍反擊下,有部分部隊被包圍在敵後,大部分突圍部隊都是迅速向北突圍,擺脫了美軍的包圍,成功的回到本方戰線。

    這種方法要求被包圍的指揮員要冷靜大膽,迅速行動,象上邊提到的五次戰役中,大部分突圍成功的部隊中,都是指揮員冷靜大膽,迅速行動。而同一次戰役中的180師由於指揮員猶豫不決,導致最後損失較大。

    三是分散突圍。這種情況就是要求把大部隊分散成規模比較小的部隊,從敵人包圍圈的縫隙中滲透出去。這種方法一般會損失比較大量物資,而且很有可能要放棄大量的重傷員,但是在沒有別的辦法的時候,也是經常會採用的辦法,畢竟小部隊的目標小,而且如果是在地形複雜的地區,敵方的包圍圈肯定會有一些空隙,大部隊出不去,而小部隊就可以鑽出去。

    分散突圍在本土作戰的時候,由於地熟人熟,分散突圍而出的人員可能會比較多,象抗日戰爭中,八路軍新四軍在反掃蕩時,經常是分散突圍,從而保留了大量的有生力量。象蘇軍在1941年基輔戰役中,也有大約5萬人左右分散突圍成功回到蘇軍戰線,當然蘇軍西南方面軍的主力還是損失掉了。

    四是一種更加有膽略的突圍行動,就是繼續向敵方縱深前進,再伺機回到本方的戰線。在發現本部的後路被切斷的時候,不是向回,而且繼續向前推進,這種行動多數會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最危險的地方通常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在敵方後方活動,出乎敵方的意料,這是一種不按常理出牌的方式,雖然風險很大,但是成功的機會也越大。

    這種方法,最成功的例子就是志願軍12軍91團在五次戰役後期,被割斷在美軍的後方,91團在發現四方都是美軍的情況下,迅速行動向美軍的縱深方向前進,然後成功的繞路突圍成功,雖然被割斷在美軍戰線進100公里的地方,但是最後整建制突圍成功,而且還帶回了傷員和部分俘虜,可以說是一個極其成功的戰例。

    這四種被包圍時的處置方式在戰爭中都是可行的,但是對於一點的要求是共同的,就是要求部隊擁有一名出色的指揮人員,在被包圍的時候不能慌亂,當部隊被包圍的時候,部隊的人員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慌亂,膽怯的各種情緒,在這個時候,對於如何控制部隊就是最重要的一條,任何行動首先是要對於部隊的行動有絕對的控制,否則一旦部隊的組織混亂起來,任何行動都是沒有辦法實施的,所謂的兵敗如山倒就是這個意思。這種情況下,對於指揮員的要求與其說是軍事素質上的,不如說是心理素質上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鐵電材料的介電常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