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外縱談

    只能說諸葛亮思維迂腐,蜀國國力與魏國相差巨大,想贏的話正面拼消耗沒有任何勝算,只能出奇謀。歷史上以弱勝強的沒有不是出奇謀的,又想贏又不敢用險那就只能等死,其實與其等死還不如讓魏延一試,我認為成功的可能性很大,連諸葛亮弱勢的一方都不敢用的險計,魏國很可能完全沒有防備,魏延的計謀雖然險卻可能一擊而中。

  • 2 # 高侯生活美食館

    這就是一個機會題,機率50%,但我想失敗的機率會更大,作為三國勢力最大的曹魏,當然也不是笨蛋,奇襲有可能成功,但後續糧草跟不上,失敗機率還是很大

    諸葛亮平生不打沒有把握的仗,對於弱小的蜀漢而言,本來就是對的,這就好像你沒有本錢,卻要做大生意一樣是緣木求魚的事情,古代資訊不像現在這麼發達,更何況戰場上瞬息萬變,錯落一子,滿盤皆輸,我比較贊同諸葛亮的做法。

    更何況軍人服從是天職,為什麼魏延的提議,諸葛亮不同意,可能也跟魏延本人的性格有極大關係,史書謂魏延天生反骨,如果今天子午谷的勝利,讓魏延兵變,挾勢力投靠曹魏,那蜀漢豈不是得不償失,站在領導者到立場必須把能考慮的事項都考慮進去,70%在可控範圍內,20%的臨機應變,最後10%的突發事故,諸葛亮不是神人,只不過是他要想的周全,讓內部不發生譁變,全軍一心一意的對曹魏作戰,戰爭本來就是如此。

    所以個人贊成諸葛亮不讓魏延斜出子午谷的策略是對的,沒有什麼有爭議之處

  • 3 # 月華悅星

    劉備(諸葛亮)與劉邦不可同日而語!劉邦為什麼能夠取勝呢?劉邦和項羽比,劉邦的實力看似比項羽弱,無論在硬體和外觀上——實際人數上,項羽的實力,確實比劉邦實力雄厚且優於劉邦,然而,實則不然!劉邦的真正實力——軟體設施(智囊團)比項羽強的可不是一點半點,重量級的人物拉出一個來,也會讓項羽手下的人望塵莫及。例如:韓信能文能武,文武雙全,項羽的手下人哪個能敵!張良,蕭何等等,智謀過人非常人能比,就單個的拿劉邦與項羽比,在智商上劉邦的智商也比項羽高。總而言之吧,劉邦手下的能臣智士比比皆是。項羽在這方面就不如劉邦了,所以,最終劉邦將項羽戰敗,取得了最終的勝利登上大寶,獲得皇位並建立了漢朝!

    再說劉備(諸葛亮)與曹丕比,無論軟、硬體蜀國都無法與魏國比,單從軍事實力上比,蜀國遠遠落後於魏國,若劉備不被東吳打敗,未傷其元氣,道還有可能與魏國一較高下,諸葛亮用魏延計策還有望取勝。話又說回來了,取得整個戰爭的勝利,也不是一招一式能夠或得的,一個妙招僅能取得某個或區域性上的勝利,要想取得全部的勝利,必須一招一式,招招式式,都需要發揮到極致,逐步、逐個的獲取戰爭的勝利,直至獲得最終全部的勝利!就簡單的介紹到此吧!由於受篇幅和時間等所限,難以詳敘,在此,只能簡單的說說自己的看法和拙見,還望各位同人批評指正!

  • 4 # 使用者9450977780495

    實踐證明諸葛亮穩紮穩打的方式對蜀來講不易行,那只有魏延的奇襲奪地建隴西基地才是奇媒正策。魏延資歷輕時就得到劉備破格提拔,這重恩誰不懂,魏延也懂事故,陳壽也講他危急時也不向北跑,而是南迴,說明他忠於蜀漢的決心。這種急於報國的意志,決心和戰無不勝的能力及熱情應及時加以利用和發揮發展,戰略上奪了長安才好以跳板奪洛陽,當年這個秦的舊都恐勝於洛陽繁華有勁,只是地理比洛陽偏,又不是建統治政權,軍事戰略重於他地。

  • 5 # 江河浩瀚33614056

    答案是啊

    不知道

    魏延腦後有反骨

    士兵譁變後他也並不得人心

    可想他本人具有有勇無謀的潛質

    史書時候人編寫

    那麼評價一個人便具有了先天的客觀性…

    劉邦與魏延並不能相提並論

    劉邦的胸懷包容了四海八荒

    魏延窮兵獨武,沒有收買人心的魄力,諸葛亮算定他會謀反也是一個政治家的魂魄。

    可話分兩頭,

    子午奇謀沒有實現確實是歷史懸疑…

  • 6 # 有得觀史

    子午谷奇謀: 諸葛亮北伐,魏延向諸葛亮請兵五千,出子午谷,直取潼關和武關,把魏軍擋在關外。待諸葛亮大軍趕到,奪取長安,佔領關中。

    這個謀略和韓信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有異曲同工之妙,韓信成功了,幫助劉邦打下了天下。

    魏延多次在諸葛亮北伐時提出這一方案,諸葛亮都不同意,認為此方案過於冒險,不如穩紮穩打,先佔隴右,再圖關中。

    既然有成功先例,諸葛亮為什麼不採納此計謀呢?道理很簡單,諸葛亮不是劉邦。

    劉邦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不如張良。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饢,不絕糧道,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不如韓信。這三個都是人傑,劉邦能用之,所以能取得天下。

    諸葛亮既沒有張良,也沒有蕭何,更沒有韓信,一方面說明蜀國缺乏人才,更主要的是他不能像劉邦那樣善於放權,他做事謹慎,事必躬親,這是諸葛亮的致命傷。諸葛亮最後累死也沒有實現恢復漢室的願望。這是諸葛亮性格決定的。

    劉邦內心真正覺得張良蕭何韓信比自己強,在劉邦看來張良蕭何韓信都是專家,把專業的事交給專家幹一定比自己幹得好,所以劉邦充分相信他們,放手讓他們幹。

    而諸葛亮不同,在他看來,無論是政治、經濟、軍事、戰略、謀略,他手下人沒有出其右者,把事情交給誰都不如自己做得好,所以他事必躬親。既然別人都不如自己,你讓他怎麼放心把事情交給別人幹。

    如果把諸葛亮換作劉邦,當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謀,他一定會答應,因為他知道,自己除了用人是長項,打仗是不及魏延的,即便是魏延錯了,他也要聽魏延的,因為魏延是專家。

    有一個判斷叫“性格決定命運”,劉邦成功了,諸葛亮失敗了,這不是偶然是必然。

    互關互動,互利共贏!

  • 7 # 徽客傳奇

    這要從戰略和戰術兩大方面來闡述

    一、先說戰術

    首先,諸葛亮是一個政治家但不是一個合格的軍事家,這是歷史定論。儘管他也指揮打了一些勝仗,但都無關緊要,真正能起到為蜀漢帶來轉折作用的幾乎沒有。華人對他的好印象都是《三國演義》這本書吹出來的。諸葛亮一生謹小慎微,從不曾弄險。“持重老成,不擅奇謀”、“不擅奇謀也不敢用有奇謀之人”。再者,諸葛亮手下沒有像蕭何、張良、韓信這樣的人才可用,他也不會放權。第三,諸葛亮對魏延原本就有看法。在誅殺長沙太守韓玄救了黃忠一起投降劉備時,諸葛亮就給了魏延一個下馬威。不管諸葛亮殺魏延是否出自本意,但卻可以從側面反映出諸葛亮在內心深處是看不起魏延的。魏延沒野心有奇志,這種人才諸葛亮任用時既不能讓其挑戰權威,也不能也不放心放手讓其去幹為自己捅婁子的事。試想,一個一生謹慎、做事老成的人會把這個出奇弄險連自己心裡都沒譜的軍事行動交給一個原本就有偏見的人去做嗎?突襲,固然是好事,能給對方以出其不意地打擊,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但偷雞不成蝕把米的例子歷史上也屢見不鮮。第四,軍事實力上不允許諸葛亮分兵出擊。儘管這次北伐,曹魏並不知情可以說也算是出其不意。但魏蜀兩國實力懸殊諸葛亮還是心知肚明的。雖說長安守軍不是太強大,但由於其地處關中,無論人口和糧草後備都不是一個奇襲就能搞定的,萬一有個閃失怎麼辦?有人要說了,那諸葛亮準備這麼多年,第一次北伐就這麼沒有信心,那還打個屁呀?說得好。我可以告訴你,諸葛亮的北伐還真不是為了擊敗曹魏,統一天下。為什麼要這樣說?這就是政治或者說是戰略問題了。

    二、再說戰略

    前面說過,諸葛亮不是一個合格的軍事家但卻是一個政治家、戰略家。對於蜀漢乃至天下大事更多的是從戰略上來考慮的。在他出山前的《隆中對》策中為劉備分析天下大事都是著眼於戰略而不是具體的戰術問題,哪怕是到東吳遊說孫權在赤壁之戰中勝了曹操也是諸葛亮在戰略上的勝利(“連吳抗曹”是戰略;戰勝曹軍是戰術)。

    在隆中對策中,諸葛亮告訴劉備三分天下可以有其一,他並沒有說可以幫劉備完全統一天下。《隆中對》裡說“一旦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西出秦川......”這只是一個假設。“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也.....”

    那如果天下無變呢?在這裡不妨講講“天下有變”指什麼?這個“天下有變”指的是曹魏內部出事故。為啥曹魏內部出事故才叫“天下有變”呢?因為那時魏、蜀、吳還沒有鼎立,曹操佔據著中原大地,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那時漢獻帝還在,曹操的野心還處於萌芽狀態。名義上天下還是劉姓天下。當三國鼎立之後尤其在劉備稱帝之後,讓諸葛亮的理想徹底破產:一是因為“關羽失荊州”,二是“天下無變”。諸葛亮是一個有理想有追求、志向高遠的人,他的理想是興復漢室、匡扶天下,而不是劉備的蜀漢政權。當關羽大意失荊州之後尤其是劉備稱帝以後讓諸葛亮從此失去了人生座標、沒有了方向感。這讓諸葛亮陷入了無邊的苦惱之中......但作為託孤之臣,諸葛亮為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他只能按照當時的時局去調整自己的戰略。諸葛亮出山之後的前段時間裡並沒有得到劉備的重用;無論關羽失去荊州還是劉備的稱帝都不是自己的本來願望。而曹丕的篡漢稱帝也是“風平浪靜”、權力交接四平八穩,並沒有出現《隆中對》策中的“天下有變”或者說天下是“變了”,但沒有出現諸葛亮所希望的那種時局動盪和血雨腥風(上天沒有眷顧他)。這讓諸葛亮接手蜀漢政權之後失去了“天時”(天下無變)和“地利”(失荊州)。

    那麼,有沒有“人和”呢?

    同樣沒有。大家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劉備為報關羽之仇決定興兵討伐東吳,但張飛卻死在了東征的前夜。《三國》內容裡是寫道張飛為逼迫下屬為關羽置辦孝白布,下了一個不可完成的任務,致使下屬鋌而走險以至於慘遭謀害。而實際上張飛之死反映了蜀漢內部矛盾已經浮出水面。關羽之死是第一張多米諾骨牌,張飛是第二張,劉備是第三張......如果說關羽之死是陽謀的話,那麼張飛之死就是個陰謀。張飛之死的背後是一股蜀漢內部針對劉備的反抗力量!

    諸葛亮接手之後的蜀漢內部有著三股勢力(當然,在劉備入川后,這三股勢力就已然形成):一是益州本土勢力;二是劉璋的舊有勢力;三是劉備的荊州集團。這三股勢力當中的劉璋舊部在劉備在世時透過軟化瓦解(劉備的吳皇后就是劉璋的寡嫂,吳壹也得到了重用)得到了一定的融合;益州本土勢力雖說蠢蠢蠕動但還彈壓的住,但劉、關、張死後其鋒芒逐漸暴露無疑。這從劉備臨死託孤之時以諸葛亮為正,李嚴(益州本土代表)副之,就可看出對益州集團很不放心。

    但掌權之後的諸葛亮為了報劉備父子的知遇之恩,具有高尚情操的他就必然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那麼,李嚴就是諸葛亮獨立執政的最大絆腳石。不扳倒李嚴,諸葛亮無法大刀闊斧實現他平生抱負(扳倒了也實現不了,諸葛亮生不逢時);而扳倒了李嚴就為原本就劍拔弩張的兩派勢力雪上加霜。這個惡性迴圈的死結,諸葛亮是解不開的。因此,我們說諸葛亮在理想破滅、沒有了方向感之後儘管已大權在握,但他的一切都是被動的。

    面對國內重重矛盾,諸葛亮一方面要進行安撫(七擒孟獲、發展生產)創造“和”的局勢;另一方面也要靠戰爭手段進行”恩威並施”。戰爭是解決國內矛盾的最好手段,發動戰爭可以起到“以戰促穩”(國內)、“以戰促變”(國外)。“以戰促變”也就是說諸葛亮又看到了曹魏內部出了一個司馬懿的人物。諸葛亮三兄弟分別就職魏蜀吳三國,天下大勢瞭然於胸。如果司馬懿能夠像董卓篡權那樣讓曹魏內部發生動盪...... 這讓諸葛亮看到了“天下有變”的希望。然而上天又一次沒有眷顧他......

    有人說,諸葛亮的六出祁山是窮兵黷武,明知不可違而為之;北伐抗魏是飲鴆止渴(司馬昭大罵諸葛亮是“阻礙天下統一程序、歷史發展的罪人)。這是對的。難道諸葛亮不知道嗎?知道。諸葛亮何其聰明!但諸葛亮是為理想而戰。往小了說,報劉家父子的知遇之恩,他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往大了說,窮兵黷武“耗死”了蜀漢,最終被統一也算完成了“天下統一”的心願。

    因此,我們說,諸葛亮北伐抗魏是透過對自己理想的徹底埋葬來換取“天下的統一”。儘管這個“天下”即不是劉姓天下也不是自己的能力(上方谷一戰饒過司馬懿一命致使司馬氏政變成功也算是出了一份力),但總算沒有成為“歷史的罪人”。儘管三國最終統一於司馬氏,儘管蜀漢是最先滅亡的,但畢竟曹魏也滅亡了。劉備總算是和曹操“扳成了平手”,諸葛亮也就可以放心地去見他的先主了。

    三、最後說說劉邦的成功。

    1、劉邦攻進關中後在蕭何的建議下並沒有大開殺戮而是安撫百姓,也沒有屠戮皇室宗親;而項羽則誅殺扶蘇併火燒阿房宮。這種鮮明的對比讓劉邦贏得了“仁”的口碑。

    3、“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就是說劉邦北上入關中也不是走的子午谷而是陳倉(寶雞市),不能說是“奇襲子午谷”的成功案例。

  • 8 # 三兩小語

    諸葛亮首先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政治家在進行軍事佈署的時候,首先算的是政治賬,因為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戰爭的目的無一不是政治的目的。那政治賬是什麼呢?就要先弄清楚出兵的目的是“北定中原,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而客觀條件是曹魏國君是明君,不是昏君,將帥都是人才,沒那麼容易被消滅的,子午谷奇謀成功率沒那麼高的,倒不如規規矩矩打正規仗。另一方面,益州非進取之地,益州這個地方易守難攻,周邊崇山峻嶺,中間成都平原,四季常青,沃野千里,物產豐富。到了這個地方避難可以,守城也可以,但出擊困難,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軍隊出去不易。主觀方面,諸葛亮非將略之才,陳壽就非常準確的評價過諸葛亮“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意思是說諸葛亮政治的才能高於軍事才能,在軍事才能中,治軍能力高於用兵能力。之所以關於諸葛亮能力的爭議是因為諸葛亮去世退兵回漢中後,司馬懿過來巡視蜀軍留下的軍營,說諸葛亮是天下奇才的話,很多人就以此認為諸葛就是傑出的軍事家,但司馬懿這個時候說的意思是他的治軍能力,治國能力是一流的。關於諸葛亮用兵才能司馬懿另有評價,在《晉書 宣帝傳》就這樣說的“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意思是諸葛亮志向很大,但抓不住機遇,他的謀略很多,但是沒有決斷,他喜歡帶兵打仗,但不知隨機應變,只能規規矩矩打正規仗,一旦仗亂了他就不知道怎麼辦。

    以上就是為什麼諸葛亮不採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的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都挺好》,現實生活中,你遇到過蘇大強式的人物嗎?